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關燈
小
中
大
本紀第四十一順帝四
三年春正月丙子,中書左丞許有壬辭職。
丁醜,享于太廟。
乙酉,中書平章政事納麟辭職。
庚寅,沙汰怯薛丹名數。
二月戊戌,祭社稷。
甲辰,太一陰一犯井宿,填星犯牛宿,熒惑犯羅堰。
丁未,立四川省檢校官。
遼一陽一吾者野人叛。
乙卯,太一陰一犯氐宿。
是月,汴梁路新鄭、密二縣地震。
寶慶路饑,判官文殊奴以所受敕牒貸官糧萬石赈之。
秦州成紀縣,鞏昌府甯遠、伏羌縣山崩,水湧,溺死人無算。
三月壬申,造鹿頂殿。
監察禦史成遵等言:“可用終場下第舉人充學正、山長,國學生會試不中者,與終場舉人同。
”戊寅,诏:“作新風憲。
在内之官有不法者,監察禦史劾之;在外之官有不法者,行台監察禦史劾之。
歲以八月終出巡,次年四月中還司。
”壬午,太一陰一犯氐宿。
是月,诏修遼、金、宋三史,以中書右丞相脫脫為都總裁官,中書平章政事鐵木兒塔識、中書右丞太平、禦史中丞張起岩、翰林學士歐一陽一玄、侍禦史呂思誠、翰林侍講學士揭傒斯為總裁官。
夏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乙巳,享于太廟。
是月,兩都桑果葉皆生黃色龍文。
車駕時巡上都。
五月,河決白茅口。
六月壬子,命經筵官月進講者三。
是月,回回剌裡五百餘人渡河寇掠解、吉、隰等州。
中書戶部以國用不足,請撙節浮費。
秋七月丁卯,享于太廟。
戊辰,修大都城。
戊寅,立永昌等處宣慰司。
庚辰,太白犯右執法。
是月,興國路大旱,河南自四月至是月霖雨不止。
戶部複言撙節錢糧。
八月甲午朔,晉甯路臨汾縣獻嘉禾,一一莖一有八穗者。
命朵思麻同知宣慰司事鎖兒哈等讨四川上蓬瑣吃賊。
戊戌,祭社稷。
山東有賊焚掠兗州。
是月,車駕還自上都。
九月甲子,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蔔班擒道州、賀州徭賊首唐大二、蔣仁五至京,誅之。
其一黨一蔣丙,自号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
甲申,修理太廟,遣官告祭,奉遷神主于後殿。
冬十月乙未,增立巡防捕盜所于永昌。
丁酉,告祭太廟,奉安神主。
戊戌,帝将祀南郊,告祭太廟。
至甯宗室,問曰:“朕,甯宗兄也,當拜否?”太常博士劉聞對曰:“甯宗雖弟,其為帝時,陛下為之臣。
春秋時,魯闵公弟也,僖公兄也,闵公先為君,宗廟之祭,未聞僖公不拜。
陛下當拜。
”帝乃拜。
丁未,月食。
己酉,帝親祀上帝于南郊,以太祖配。
癸醜,命佥樞密院事韓元善為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參議買木丁同知宣徽院事。
己未,以郊祀禮成,诏大赦天下,文官普減一資,武官升散官一等,蠲民間田租五分,賜高年帛。
以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蔔班為宣徽院使,行樞密院知院剌剌為翰林學士承旨。
十一月辛未,享于太廟。
十二月丙申,诏寫金字《藏經》。
丁未,以别兒怯不花為中書左丞相。
是月,膠州及屬邑高密地震。
河南等處民饑,赈粜麥十萬石。
是歲,诏立常平倉,罷民間食鹽。
征遺逸脫因、伯顔、張瑾、杜本,本辭不至。
四年春正月辛未,享于太廟。
辛巳,诏:“定守令黜陟之法,六事備者升一等,四事備者減一資,三事備者平遷,六事俱不備者降一等。
”庚寅,河決曹州,雇夫萬五千八百修築之。
是月,河又決汴梁。
二月戊戌,祭社稷。
辛醜,四川行省立惠民藥局。
是月,中書右丞太平升平章政事。
閏月辛酉朔,永平、澧州等路饑,赈之。
乙亥,月食。
三月丁酉,複立武功縣。
壬寅,特授八秃麻朵兒隻征東行省左丞相,嗣高麗國王。
癸醜,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納麟為中書平章政事,集賢大學士姚庸為中書左丞。
夏四月丁亥,複立廣樣局。
是月,車駕時巡上都。
五月乙未,右丞相脫脫辭職,不許;甲辰,許之,以阿魯圖為中書右丞相。
乙巳,封脫脫為鄭王,食邑安豐,賜金印及海青、文豹等物,俱辭不受。
是月,大霖雨,黃河溢,平地水二丈,決白茅堤、金堤,曹、濮、濟、兗皆被災。
六月戊辰,鞏昌隴西縣饑,每戶貸常平倉粟三鬥,俟年豐還官。
己巳,賜脫脫松江田,為立松江等處稻田提領所。
秋七月戊子朔,溫州飓風大作,海水溢,地震。
益都瀕海鹽徒郭火你赤作亂。
己醜,享于太廟。
是月,灤河水溢。
八月戊午,祭社稷。
丁卯,山東霖雨,民饑相
丁醜,享于太廟。
乙酉,中書平章政事納麟辭職。
庚寅,沙汰怯薛丹名數。
二月戊戌,祭社稷。
甲辰,太一陰一犯井宿,填星犯牛宿,熒惑犯羅堰。
丁未,立四川省檢校官。
遼一陽一吾者野人叛。
乙卯,太一陰一犯氐宿。
是月,汴梁路新鄭、密二縣地震。
寶慶路饑,判官文殊奴以所受敕牒貸官糧萬石赈之。
秦州成紀縣,鞏昌府甯遠、伏羌縣山崩,水湧,溺死人無算。
三月壬申,造鹿頂殿。
監察禦史成遵等言:“可用終場下第舉人充學正、山長,國學生會試不中者,與終場舉人同。
”戊寅,诏:“作新風憲。
在内之官有不法者,監察禦史劾之;在外之官有不法者,行台監察禦史劾之。
歲以八月終出巡,次年四月中還司。
”壬午,太一陰一犯氐宿。
是月,诏修遼、金、宋三史,以中書右丞相脫脫為都總裁官,中書平章政事鐵木兒塔識、中書右丞太平、禦史中丞張起岩、翰林學士歐一陽一玄、侍禦史呂思誠、翰林侍講學士揭傒斯為總裁官。
夏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乙巳,享于太廟。
是月,兩都桑果葉皆生黃色龍文。
車駕時巡上都。
五月,河決白茅口。
六月壬子,命經筵官月進講者三。
是月,回回剌裡五百餘人渡河寇掠解、吉、隰等州。
中書戶部以國用不足,請撙節浮費。
秋七月丁卯,享于太廟。
戊辰,修大都城。
戊寅,立永昌等處宣慰司。
庚辰,太白犯右執法。
是月,興國路大旱,河南自四月至是月霖雨不止。
戶部複言撙節錢糧。
八月甲午朔,晉甯路臨汾縣獻嘉禾,一一莖一有八穗者。
命朵思麻同知宣慰司事鎖兒哈等讨四川上蓬瑣吃賊。
戊戌,祭社稷。
山東有賊焚掠兗州。
是月,車駕還自上都。
九月甲子,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蔔班擒道州、賀州徭賊首唐大二、蔣仁五至京,誅之。
其一黨一蔣丙,自号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
甲申,修理太廟,遣官告祭,奉遷神主于後殿。
冬十月乙未,增立巡防捕盜所于永昌。
丁酉,告祭太廟,奉安神主。
戊戌,帝将祀南郊,告祭太廟。
至甯宗室,問曰:“朕,甯宗兄也,當拜否?”太常博士劉聞對曰:“甯宗雖弟,其為帝時,陛下為之臣。
春秋時,魯闵公弟也,僖公兄也,闵公先為君,宗廟之祭,未聞僖公不拜。
陛下當拜。
”帝乃拜。
丁未,月食。
己酉,帝親祀上帝于南郊,以太祖配。
癸醜,命佥樞密院事韓元善為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參議買木丁同知宣徽院事。
己未,以郊祀禮成,诏大赦天下,文官普減一資,武官升散官一等,蠲民間田租五分,賜高年帛。
以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蔔班為宣徽院使,行樞密院知院剌剌為翰林學士承旨。
十一月辛未,享于太廟。
十二月丙申,诏寫金字《藏經》。
丁未,以别兒怯不花為中書左丞相。
是月,膠州及屬邑高密地震。
河南等處民饑,赈粜麥十萬石。
是歲,诏立常平倉,罷民間食鹽。
征遺逸脫因、伯顔、張瑾、杜本,本辭不至。
四年春正月辛未,享于太廟。
辛巳,诏:“定守令黜陟之法,六事備者升一等,四事備者減一資,三事備者平遷,六事俱不備者降一等。
”庚寅,河決曹州,雇夫萬五千八百修築之。
是月,河又決汴梁。
二月戊戌,祭社稷。
辛醜,四川行省立惠民藥局。
是月,中書右丞太平升平章政事。
閏月辛酉朔,永平、澧州等路饑,赈之。
乙亥,月食。
三月丁酉,複立武功縣。
壬寅,特授八秃麻朵兒隻征東行省左丞相,嗣高麗國王。
癸醜,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納麟為中書平章政事,集賢大學士姚庸為中書左丞。
夏四月丁亥,複立廣樣局。
是月,車駕時巡上都。
五月乙未,右丞相脫脫辭職,不許;甲辰,許之,以阿魯圖為中書右丞相。
乙巳,封脫脫為鄭王,食邑安豐,賜金印及海青、文豹等物,俱辭不受。
是月,大霖雨,黃河溢,平地水二丈,決白茅堤、金堤,曹、濮、濟、兗皆被災。
六月戊辰,鞏昌隴西縣饑,每戶貸常平倉粟三鬥,俟年豐還官。
己巳,賜脫脫松江田,為立松江等處稻田提領所。
秋七月戊子朔,溫州飓風大作,海水溢,地震。
益都瀕海鹽徒郭火你赤作亂。
己醜,享于太廟。
是月,灤河水溢。
八月戊午,祭社稷。
丁卯,山東霖雨,民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