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乘勝追擊

關燈
了擡頭,似乎要說什麼,但想了想還是沒有說。

     邢曆八成是冤枉的,文侯此舉,隻是要震震那些有投到二太子一方的大臣之心。

    可是他選在這樣的時機,二太子若是為邢曆說話,隻怕有為内奸張目之嫌。

    帝都守衛戰得勝,太子和文侯之名如日中天,二太子已經失利了,到了此時縱然心有不甘,也自顧不暇了。

     我看着邢鐵風的背影,他還在破口大罵着,但聲音已越來越遠,心中卻不自覺地有些沉重。

    人的命運也當真古怪,邢鐵風興沖沖地來參加這個慶功會時,定想不到是這個結局。

     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所有人都在為太子和文侯歡呼。

    在這個場合,二太子似乎已被人忘掉。

    我有些茫然地想着。

    在這些達官貴人當中,我好像有點格格不入。

    蒲安禮卻是如魚得水,在這慶功會上,他是衆人關注的焦點,連唐郡主也眉開眼笑的。

    此時的唐郡主倒是明豔照人,根本看不出這個女子會殺人不眨眼。

     當初我和蒲安禮、邢鐵風同樣是百夫長,現在蒲安禮已襲封武侯,我也要加封為偏将軍,而邢鐵風卻成了階下囚。

    許多事情,大概是冥冥中注定的吧?可是,那些在戰火中丢掉性命的人,難道他們的命也是注定的嗎?如果真是天數所定,那麼一切努力又是不是徒勞? 不是,絕不是。

    我握緊了拳頭。

     楚将軍。

     身後突然響起了郡主的聲音,我轉過身,她不知什麼時候到了我身後。

    我慌忙跪了下來,道:郡主 剛叫了一聲,卻不知道該如何自稱了。

    幸好郡主也沒說什麼,隻是道:楚将軍,恭喜你凱旋。

     大戰前郡主要我在凱旋後答應親事,一聽到這兩個字,我又想起這句話來了,我站起身,笑道:是,也恭喜郡主出閣在即。

     郡主很是雍容大度,但此時頰上也飛起了一陣潮紅,低聲道:胡說什麼,别人會聽到的。

     我說這話也有調笑之意,郡主卻不以為忤。

    我心裡很美,但馬上覺得自己有點失态了。

    郡主看着唐郡主和蒲安禮兩人被一群官員圍在當中,歎道:唐姐姐也總算有個歸宿了。

     我不知道以唐郡主這樣的性格,怎麼會和郡主友情甚笃。

    但看着那邊的唐郡主笑靥如春,蒲安禮則意氣風發,心中不免有些嫉妒。

     郡主忽然輕聲道:楚将軍,文侯今日之舉,你以為如何? 我沒想到她突然問這個,道:文侯大人深謀遠慮,事事皆謀定而動,确是了不起。

     郡主微微一笑:确是,甄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隻是希望他不要太了不得了。

     郡主也在擔心文侯會不會居功自傲,最終對帝國産生威脅。

    不管怎麼說,郡主仍是宗室一員,她想的首先是帝國的延續。

    現在的文侯已是将帝國軍政大權獨攬手中,便是想要取帝君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我也要成為宗室了,難道說我的命運也不得不和帝國綁在一起?如果文侯真的有叛亂的一天,我該站在哪一邊? 這時我突然感到茫然。

    突然覺得,不論如何,為了她,為了郡主,如果文侯真的叛亂的話,也許我會和文侯對立吧? 隻要有那一天,我就有這個能力。

     郡主這時又輕聲道:楚将軍,我已向大哥上書,要他開放文校招生的門閥之禁,大哥首肯了。

     我一時還不明白她說的大哥是誰,一轉念就明白是指太子。

    帝國的武校當初鑒于世家子弟都不願從軍,文侯建議開禁招收平民,我才得以入學,軍中也有了一些平民出身的中低級将領。

    而文校是為帝國培養各級官吏的,一旦開禁,平民也可以按部就班在仕途晉升。

     這一點正是當初共和軍起事時,蒼月公抨擊帝國八大罪中的一條。

    那時蒼月公所頒布的《伐北國檄》中宣稱帝國是貴顯盤踞上流,才士沉淪下僚,也得到了不少平民出身的底層官吏響應,現在郡主開了文校招生之禁,共和軍所抨擊的這條帝國罪狀也就不存在了。

     我又驚又喜,道:真的? 郡主道:自然是真的。

    她捋了一下鬓發,微笑道:這個帝國不僅僅是一家一姓的國家,而是天下人所有的國家。

     既然是天下人所有的國家,那麼帝君和權貴都根本不必要了。

    我想說,但是卻沒有說出口來,郡主突然咳了一聲,伸手捂住了口,她的身體晃了晃。

    我不敢去扶她,隻是道:郡主,你身子要當心。

     郡主放下手,微笑道:不礙事。

    她看着我,忽然又輕聲道:你也要當心啊,在甄侯身邊。

     她轉身走到一邊,我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也不知是什麼滋味。

     第二天,我跟随文侯去視察戰場。

    此戰的損失還沒有完全統計出來,帝國軍陣亡在萬名左右,傷者倍之。

    雖然這一戰我們大獲全勝,代價也不輕,許多士兵在戰場上打掃,一些戰死者的家屬則等候在城門口,當發現在親人的屍首擡進來時,城門口便發出一陣陣悲戚的哭聲。

     我看了看那些人,心中不免悲傷。

    對于這些家屬而言,勝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親人再也回不來了。

    文侯卻興緻勃勃地看着,忽然道:楚休紅,我們上那高台去看看。

     蛇人的高台還矗立在南門外,距城隻有三十餘丈。

    雖然蒲安禮曾以平地雷炸過,但蛇人築得太過堅實,隻炸掉了一小塊。

    蛇人築的台子沒有台階,一條路盤旋而上,我們走到台下時,那兒正有一些士兵圍着議論,見文侯過來,他們跪下行了一禮,文侯擡頭看了看,道:你們是哪一部的? 一個小隊官道:大人,我等是火軍團的,畢将軍在上面察看。

     文侯露出一絲贊許的笑容:好的,我們上去吧。

     他們讓開一條路,我跟着文侯走了上去。

    文侯身材不高,略有些肥胖,但動作卻很快,腳步極是輕盈。

    轉了幾圈,便轉到頂上,頭還沒探出去,正好聽見畢炜在上面大聲道:好個蛇人,真是有膽量!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發這樣的感慨,以為上面還有未殺盡的蛇人,吃了一驚,搶上一步擋在文侯跟前,道:大人小心!但定睛一看,卻見畢炜正拍着一架抛石車在大發感慨。

    原來,蛇人将抛石車放在這個地方。

    但高台雖大,也不過隻能安放十餘台抛石車,而且這麼高,便是蛇人,要将石塊擡上來也不容易,看看四周,這台上卻連一塊石頭也沒有。

    在這兒發石雖然較平地威力更大,可以直接攻擊城頭,但畢竟太少,除非蛇人能沿城邊建上數百個高台,上千架抛石車同時發石,隻怕才能實用。

     文侯也上來了,輕輕拍了拍我的肩,将我推開了,道:畢炜。

    他叫得不響,畢炜轉過身,慌忙走過來跪下道:大人,你怎麼來了? 我來看看。

    文侯也走到一架抛石車前,摸了摸架子,道:果然,蛇人是在打這個主意。

     畢炜擡起頭道:多虧大人神機妙算,蛇人的架子還不曾完全完工。

    再過得兩日,若是等它們完工了,隻怕我們就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