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胡世甯創議棄邊陲 邵元節祈嗣邀殊寵

關燈
此。

     先是九疇在甘肅,力言土魯番不可撫,宜閉關絕貢,專固邊防。

    世宗嘗以為然,因令将貢使拘系,先後凡數十人。

    及九疇得罪,瓊督三邊,竟遣還舊俘,且許通貢。

    滿速兒氣焰愈驕,遣部将牙木蘭入據沙州,并限令轉拔肅州。

    牙木蘭轉戰愆期,緻遭滿速兒嚴責,并欲定罪加刑。

    牙木蘭大懼,率罽帳兵二千,老稚萬人,奔至肅州,叩關乞降。

    滿速兒以讨牙木蘭為辭,糾合瓦剌部衆,入犯肅州。

    副使趙載,遊擊彭濬,發兵截擊,複得牙木蘭為助,審知敵人虛實,一場鏖鬥,殺得他旗靡轍亂,馬仰人翻。

    滿速兒知機先走,還幸保存性命,越年複遣使貢獅,且赍呈譯書,願以哈密城易牙木蘭。

    瓊據實奏報,并欲從他所請。

    世宗饬群臣會議,或言哈密難守,不必索還,或言哈密既還,理宜設守。

    詹事霍韬,主張保守哈密,尚書胡世甯,主張棄置哈密,兩人所議,各有理由,小子依次錄述。

    霍韬議案有雲: 置哈密者,離西北之郊以屏藩内郡,或難其守,遂欲棄之,将甘肅難守,亦棄不守乎?太宗之立哈密,因元遺孽,力能自立,借虛名以享實利,今嗣王絕矣,天之所廢,誰能興之?惟于諸戎中求雄力能守城印,戢部落者,因而立之,毋規規忠順後可也。

    議亦有見。

     胡世甯的議案,獨雲: 先朝不惜棄大甯交趾,何有于哈密?哈密非大甯交趾比也。

    忠順後裔,自罕順以來,狎比土魯番,且要索我矣。

    國初封元孽和甯、順甯、安定俱為王,安定又在哈密之内,近我甘肅,今存亡不可知,一切不問,而議者獨言哈密,何也?臣愚謂宜專守河西,謝哈密,無煩中國使,則兵可省而饷不虛糜矣。

    牙木蘭本一番将,非我叛臣,業已歸正,不當遣還,唐悉怛謀之事可鑒也。

    牙木蘭固不應遣還,哈密亦豈可遽棄? 世宗瞧着兩議,卻以世甯所說,較為得當,一面命王瓊熟計詳審,再行複奏。

    瓊再疏仍申前議,又經張璁等議定,留牙木蘭不遣,移置諸戎于肅州境内。

    自是哈密城印,及哈密主拜牙郎,悉置不問,哈密遂長淪異域,旋為失拜煙答子米兒馬黑木所據,并服屬土魯番,惟按年入貢明廷。

    土魯番失一牙木蘭,遂乏健将,滿速兒雖然桀骜,卻也不能大舉,有時或通貢使,有時貢使不至,明廷也無暇理睬,但教河西無事,便已慶幸得很了。

    舌戰甚勇,兵戰甚弱,曆朝衰季,統蹈此弊。

     且說張璁、桂萼用事後,原有閣臣,先後緻仕。

    禦史吉棠,請征還三邊總制楊一清,藉消朋黨。

    世宗乃召一清入閣,張璁亦欲引用老臣,以杜衆口,遂力舉故大學士謝遷。

    遷不肯就征,經世宗遣官至家,持敕令起,撫按又敦促上道,不得已入京拜命。

    遷年已七十有九,居位數月,即欲乞歸。

    世宗加禮相待,每遇天寒,饬免朝參。

    除夕賜詩褒美,勉勉強強的過了一年,再三告病,方準歸休。

    歸後三年乃殁,予谥文正。

    惟一清在閣稍久,即與璁、萼有隙,給事中孫應奎,疏論一清及璁、萼優劣,乞鑒三臣賢否,核定去留。

    王準、陸粲,與應奎同官,獨劾奏璁、萼引用私人,日圖報複,威權既盛,黨羽複多,若非亟行擯斥,恐将來為患社稷,贻誤不淺了。

    世宗乃免璁、萼官。

    詹事霍韬,嘗與璁、萼約同議禮,及見兩人去職,攘臂說道:“張、桂既行,勢且及我,我難道坐視不言麼?”遂為璁、萼訟冤,且痛诋一清,說他嗾使王準、陸粲,誣劾璁、萼。

    并雲:“臣與璁、萼,俱因議禮見用,璁、萼已去,臣不能獨留。

    ”為這一疏,世宗又念及張璁前功,立命召還,貶王準為典史,陸粲為驿丞。

    說起議禮兩字,世宗便不能不袒護,可知霍韬之言,無非要挾,居心實不可問矣。

    韬再劾一清,世宗令法司會集廷臣,核議一清功罪,張璁卻佯乞寬假。

    看官!你想此時的楊一清,還有甚麼顔面?一疏乞休,再疏待罪。

    世宗準予緻仕,一清即日出都。

    可巧故太監張永病死,永弟容代為介紹,求一清作墓志銘。

    一清與永為舊交,情不能卻,至撰成後,免不得受些饋禮。

    偏被張璁聞知,暗囑言官劾奏,竟坐一清受贓奪職。

    一清還家,得知此信,不禁忿恨道:“我已衰年,乃為孺子所賣,真正令人氣死。

    ”果然不到數月,背上生一大疽,流血而亡。

    又閱數年,始複故官,尋又追谥文襄,但身已早殁,何從再知,也不過留一話兒罷了。

    一清也自取其咎。

     璁既複用,萼亦召還,兩人仍然入閣,參預機務。

    适世宗有意變法,拟分祭天地日月,建立四郊,商諸張璁,璁不敢決。

    給事中夏言援引周禮,奏請分祭,大合世宗意旨,璁亦順水推舟,力贊言議。

    有幾個主張合祭的,盡被駁斥。

    霍韬反抗最烈,竟緻逮系。

    韬本與璁、萼毗連,此時何不黨附?遂命建圜丘方丘于南北郊,以二至日分祭,建朝日夕月壇于東西郊,以春分秋分日分祭。

    郊祀已定,複更定孔廟祀典,定孔子谥号為至聖先師,不複稱王,祀宇稱廟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