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靈丹續命 穴地安親魂 黑夜尋仇 穿山誅首惡
關燈
小
中
大
道:
“師兄,這厚冰雪,便用飛刀開路也須不少時候。
如非師兄到此,真要誤事了呢。
”陳太真道:“費時還在其次,照這裡地勢,如不先期設法将出入口封閉,等到天暖雪一融化,難免流向地穴之内,浸傷屍體,那就壞了。
” 說罷,便命靈姑放出飛刀照路。
将鄭颠仙柬帖要過,看好地勢,運用玄功,将口一張,便有一道白氣噴将出來,那面前冰雪立即陷了一個二三尺方圓的孔洞,凡是白氣所射之處立即融陷,漸漸由淺而深,由小而大,那條白氣也越來越壯。
陳太真始終目光注定前面,連氣都未緩過一口。
不消片刻工夫,便陷出一條三尺多寬,高可過人,深達四五丈的雪巷。
陳太真算計到了地頭,先進巷去施展法力,将附近積雪去盡,開出丈許寬一片空地,才命衆人将呂偉屍首輕輕擡入。
那地方本是另一古洞,和後洞地穴一樣,其深莫測。
呂偉初到之時,因恐深山古洞紊無生人,難免中藏怪異,自把前洞隔斷,便無人再往裡去。
這時經靈姑用飛刀指向穴内一照,才看出洞口雖然大不愈丈,下面卻是又深又大。
山石多半黑色,好似經過火燒一般。
因是上窄下寬,深達數十丈,須用長繩始能缒落,才想起先備長索忘了帶來。
陳大真朝衆人看了看,道:“藏骨之所原在後洞地底,隻因昔年妖屍谷辰藏伏此洞,後來峨眉三英二雲來此搜尋青索劍,合力誅妖,吃妖屍用邪法倒翻地穴,山石崩塌,變了地形。
如經後洞,一則費事,二則将來上下容易,恐生事故,還是由此下去較為妥善。
但在場諸人隻有三人能下:老伯遺體須得兩人捧托,我須行法,不能幫手。
下時必須小心謹慎,捧托越穩越好。
地底當有惡臭,刺鼻難聞。
除師妹外,張、王二弟何人願往?” 張遠、王淵俱都搶先答應,力争随下,各不相讓。
陳太真道:“都去無妨,但那地底臭味乃妖屍當年準備煉來害人,俱是污穢之物。
師妹雖有天蜈珠在身,可以避毒,但那臭味恐仍難聞。
我因此物還有一點用處,不想除去。
下隻管下,到時切莫聞了難當,一有疏失,屍體受了颠動,将來回生時便有妨害,卻要留意才好。
”張、王二人齊聲應諾。
陳大真便命靈姑由榻下伸手托住中部,張、王二人一人一頭捧起榻沿。
然後放出飛劍,用遁法托起三人一榻,緩緩往下沉去。
下到三五丈後,逐漸寬廣,周圍堅石參差錯落,宛若劍鋒,森列叢聚,險峻非常。
衆人到底一看,裡面果有一條通路,石洞高大,隻是遍地崩石、碎沙堆積,高低不平,阻礙橫生。
四人仍借遁法,由石、沙上面懸空越過。
劍光照路,纖微畢睹。
行約十來丈,路忽右折。
前面不遠,現出一座石門,業已有些坍塌,連人帶榻,足可通行。
陳太真說妖屍昔年修煉和祭煉人獸生魂的法台均在其内,進門便有奇臭,聞了頭暈,吩咐靈姑将天蜈珠取出,各自留意。
衆人果然聞到一股極難聞的臭味,隐隐自洞内發出,俱生戒心。
靈姑忙将寶珠取出,放在榻沿當中。
珠光照處,四壁都被映成了紅色,臭味已似減了好些。
快到門前,陳太真手指劍光往裡一照,瞧見門内黑煙缭繞,忙收遁法,改為步行。
令靈姑将寶珠收去,放出玉匣飛刀,化成一道銀虹,連人帶榻一齊圈住。
跟着陳太真手掐靈訣,搶向前面,先朝門内噴一口真氣。
三人在後面看得逼真。
那黑煙隻有兩縷,細才半指,在離地三五尺處缭繞浮沉,自在搖曳。
黑煙本似停在當地,那能化冰雪的真氣噴将上去,隻蕩了一蕩,依然如故。
陳太真見未吹斷,心中吃驚,略為停歇,又是一口真氣噴出,那兩縷黑煙仍然未斷,隻朝裡蕩退了丈許。
陳太真正待運足真氣三次噴出,誰知那黑煙似有知覺,白氣一收,竟改退為進,電掣一般由兩頭包繞上來。
陳太真見狀大驚,知道這黑絲如被沾上,要想解脫,決非易事,慌忙将口中的真氣重又噴出。
他隻管運用玄功,加足真氣,也隻抵住,稍一緩氣,便吃包繞上來,一毫也松懈不得。
雙方互為進退,勢甚急迫,飛劍恐為所污,不敢妄用;靈姑飛刀雖不畏污穢,無奈陳大真口噴真氣,不能分神示意。
陳太真先前不知妖屍妖法厲害,深悔未全照颠仙束帖行事,妄想利用邪法,為遺體多一層防禦,以緻弄巧成拙。
時辰又快到來,好生焦急,正在無計可施。
靈姑等三人,先不知陳太真作法自斃,遇上難題。
還是張遠在前面見陳太真停步不前,所噴白氣與洞中兩縷黑絲互為抵拒,相持不下,臉已發紅,目光炯炯,一瞬不瞬,大有吃力神氣。
張遠心中奇怪,忙朝靈姑努嘴,悄喊:“姊姊,你看陳師兄怎不走了?” 靈姑因老父埋葬在即,少時便要長違色笑,雖說仙緣遇合不遠,他年仍有回生之望,但是前途渺茫,生機大少,到時能否起死回生,不出變故,實難預蔔,滿腹悲苦,心亂如麻,隻把兩眼望着爹爹遺體,忍淚傷心,聞言并未覺察。
又隔一會,張遠看出陳大真額角見汗,面帶惶急。
那兩縷黑煙中間吃白氣擋住,兩頭卻向前彎折過來,如非絲短氣長,幾乎将人纏住。
他知非佳象,二次又朝靈姑打手勢。
靈姑定睛前視,方才省悟。
想起塗雷曾說,颠仙這口飛刀專破妖邪,神妙無比。
那兩條黑絲不知是什麼怪物,陳師兄的法力竟會制它不住?有心一試,又因刀光要護屍體,沒有陳太真的話,未知能離開不能。
心方一動,陳太真也正覺難支,不能說話,隻得将臉微偏,回手朝後一揮。
靈姑這才看出他口裡噴着真氣,不能說話,忙指刀光飛将上去。
就在陳太真略一分神的工夫,白氣突然縮減了些,那黑絲便從兩旁飛舞而來。
幸而靈姑知機,刀光恰好離榻飛出、迎着黑絲隻一絞,便即斷裂,餘煙尤自袅袅,漂浮不已。
陳太真忙喊:“師妹快以心意運用飛刀,将這黑煙裹住,使其消滅,兔留後患。
”靈姑聞言,将手一指,刀光突地增長,一道銀虹将那殘煙斷縷裹緊,微一掣動之間,便即消滅無迹。
陳大真喜道:“鄭師叔鎮山之寶果不尋常。
此物乃妖屍谷辰煉剩的黑青絲。
功候還差好些,已有如此厲害。
我原想廢物利用,沒照鄭師叔仙示用飛刀将它消滅,意欲以真氣抵禦,等到安放伯父遺體後,行法禁制,留在洞外,好多一層防禦,不料幾乎誤了大事。
由此看來,當時峨眉派三英二雲用紫郢、青索雙劍合壁,同斬妖屍,真非易事呢。
黑青絲既已消滅,洞中還有一堆穢物,索性也由師妹将它除去,免得再聞臭氣了。
”說罷,使命靈姑将天蜈珠重新取出,将屍榻先交張、王二人擡着,一同走進門去。
靈姑見裡面石室高大,有好幾間清潔異常,隻是氣味難聞。
便問:“什麼東西這等臭法,怎看不見?”陳太真道:“這些東西俱是妖屍采集各種淫毒污穢之物,加上他肺中毒氣,再采人獸生魂附在上面,煉成之後,便是黑青絲。
此物煉時越細越靈,如到功候,幾乎人目難見。
一被纏上,便即昏迷,難脫毒手。
這奇臭便是它的原質,現藏左壁石穴之中。
看去隻是一堆白稀泥,并不污穢,但是奇臭異常。
這還仗有天蜈珠,否則更是難耐呢。
石壁已被妖法封閉,師妹飛刀不畏邪污,可随手指之處,将這石壁攻開。
底下由我處置便了。
”說罷,将手一指。
靈姑見所指的一面石壁格外平整,便指飛刀朝手指處飛去。
銀光電旋之下,石壁裂開處,即現出一個丈許大洞。
陳太真瞧見洞内有一石瓶,忙命靈姑住手,已是無及,砰的一聲,一片煙光閃過,石瓶被飛刀斬成兩片,瓶裡所藏毒泥,似水銀一般流淌下來。
陳太真忙即行法,雙手一搓,朝地一場,壁根叭的一聲爆響,地忽中裂,毒泥恰好流入裂口,轉瞬都盡。
陳太真細看了看,見地面幹淨,并無沾染。
于是先将倒塌碎石、瓶片填人裂口,又使禁法将其封固。
對靈姑道:“我隻看出壁問有妖法禁閉,不料還有石瓶裝着,封固嚴密。
本來盡可保存,或是取走。
如今石瓶已碎,手不能近,隻得任其流入地底,這一回又失計了。
”毒物入地,臭味全消。
陳太真說左邊石室乃妖屍昔年丹房,遂命靈姑出外,與張、王二人将屍榻擡到裡面。
這間石室經過妖屍許多經營,石壁溫潤,瑩潔如玉。
靠壁一座玉榻,旁設玉幾,放着幾件零碎物件。
王淵立得最近,見幾上有一古銅尊,大隻如拳,獸足鳥喙,烏光鑒人,覺得好玩。
因知靈姑無此閑心,順手揣起,準備帶了出去再說。
靈姑、張遠俱在注視陳太真如何部署,均未覺察。
靈姑恐竹榻年久易朽,意欲将老父遺骨移上玉榻去停放。
陳太真道:“玉靈崖本是洞天福地,尤其這幾間洞穴更是地脈靈氣所鐘,無論何物,便放千年也不會腐朽。
否則,還有比人骨脆弱,易于腐朽的麼?此榻乃妖屍谷辰打坐修煉之處,停放其上,難免有害無益,仍以放在當中為是。
時辰恰好,不到片刻,便要退出封洞。
師妹不可傷心,老父此時沉睡,雖無知覺,父女心靈畢竟可以感通,終是不宜。
我們再仔細查看一回就走吧。
”靈姑聞言,隻得強抑悲傷,照陳太真指處,将屍榻平穩放好。
陳太真遂向各室巡視了一遍,走回室内,指着幾上陳列諸物,說道:“這些東西,多半是地底藏珍,哪一件也非常物,被妖師尋取了來,留此無用。
若師妹拿去,一旦收存不慎,易啟妖法觊觎,還是我都取了走吧。
”王淵暗幸自己适才所取陶器未被發覺,當時未說,時辰已至,便一同走出。
由陳大真行法,先将石門和通道分别封閉,同駕遁光,飛升而上,将上下穴口一齊封閉,仍由雪堆走出。
靈姑因陳太真再三叮囑,強抑悲懷,一到上面,忍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事完回到前洞,衆人都急于勸慰靈姑,陳太真又要告别。
誰也不曾留意到别的。
等将陳大真送走,靈姑哭了個死去活來,好容易經衆竭力勸勉,略止悲号,衆人将她扶向榻上卧倒。
王妻向屋内水盆中汲水來煮,一眼瞧見擒賊躺在地上,不響不動。
暗忖:“大家都忙着呂大哥的後事,擒賊也未及拷問。
這賊重傷饑渴,竟會熟睡,也真大無心肝了。
洞外還有那麼多賊屍,呂大哥一死,靈姑又要入山尋師,如非張二哥父子趕到,憑自己一家三口,怎能在此安居呢?”正尋思間,所持兩大瓦壺水已汲滿。
剛要往屋中去,忽想起那賊适才怪聲幹号,直讨水喝。
覺得賊雖可惡,快死的人,少時還要問話,便給他點水何妨?想到這裡,重又回身,走近一看,那賊滿面都是鮮血,兩眼都已被人挖去,朝外橫卧,遠看仿佛入睡,實已身死。
不禁大驚,忙喊:“淵兒快來!” 王淵正和張遠在室内勸慰靈姑,聞聲奔出,見賊死狀,便叫牛子,未聽回音。
洞内外全都尋過,也不見人。
所用雪滑子也不知去向。
王妻這時才想起,适才下葬時節,牛子因陳太真隻許張、王二人随下,不令他同往,氣忿忿咕噜了幾句,以後便不見人。
料定是殺賊洩忿,私自出走。
洞中正在用人之際,賊供尚未問明,牛子性烈,頗有殉主之意,深夜出走,萬一自盡,哪裡再會有這等忠勤得用的人?心方着急,王淵忽指壁問箱筐,問道:“那箱是娘開的麼?怎未關上?”王妻忙說未開。
同走過去一看,箱蓋大開,鎖已扭斷,抛在地上,所藏衣物俱在,隻短了兩粒明珠。
知道又是牛子所為。
王妻道:“牛子莫非因老主人已死,不願再随我們,盜了明珠逃走麼?”王淵道: “按他為人,決不會這樣做法。
如有二心,各人明珠俱在箱中存放,何必隻取兩粒?我看死賊兩眼挖瞎,門牙也被打掉了兩個,想必盤問賊巢所在,不肯實說,悲憤之極,一時發了野性,将賊弄死,口供也未問出。
不是怕姊姊怪他,因而逃走;便是想借此珠照路,親尋賊巢下落。
如是自殺殉主,死法盡多,何必到外面去呢?看牛子神氣,定要回來。
姊姊正在悲愉,這事還不能使她知道,以免着急,禁受不起。
且等少時悄悄告知爹爹,和張伯父商量之後,再打主意。
現在先把洞内外這些死屍安埋了吧。
”王妻道: “這般冰天雪地,往哪裡埋去?”王淵道:“後洞不是有一個大地穴麼?暫時先丢在裡頭,豈不省事?”王妻道:“你這娃娃,專一顧頭不顧尾。
後洞地穴原與呂伯葬處通連,丢下許多死屍,知是有礙無礙?況且也沒聽說自己家裡,藏上許多死屍的,那多晦氣。
” 說時天已深夜,王守常來喚王妻去取被褥,與張氏父子安排卧室。
王妻問知靈姑已然昏沉人睡,便把前事略說,令玉淵去把張氏父子請出商議。
張鴻聞言,也覺牛子不會不歸。
當日大家悲苦勞累,主張先把洞中死屍抛棄洞外,仍将皮簾挂上,石洞塞好,隻留一個出入口子,先睡一會,且待明早牛子歸來,再打主意。
衆人照辦之後,分别安歇。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如非師兄到此,真要誤事了呢。
”陳太真道:“費時還在其次,照這裡地勢,如不先期設法将出入口封閉,等到天暖雪一融化,難免流向地穴之内,浸傷屍體,那就壞了。
” 說罷,便命靈姑放出飛刀照路。
将鄭颠仙柬帖要過,看好地勢,運用玄功,将口一張,便有一道白氣噴将出來,那面前冰雪立即陷了一個二三尺方圓的孔洞,凡是白氣所射之處立即融陷,漸漸由淺而深,由小而大,那條白氣也越來越壯。
陳太真始終目光注定前面,連氣都未緩過一口。
不消片刻工夫,便陷出一條三尺多寬,高可過人,深達四五丈的雪巷。
陳太真算計到了地頭,先進巷去施展法力,将附近積雪去盡,開出丈許寬一片空地,才命衆人将呂偉屍首輕輕擡入。
那地方本是另一古洞,和後洞地穴一樣,其深莫測。
呂偉初到之時,因恐深山古洞紊無生人,難免中藏怪異,自把前洞隔斷,便無人再往裡去。
這時經靈姑用飛刀指向穴内一照,才看出洞口雖然大不愈丈,下面卻是又深又大。
山石多半黑色,好似經過火燒一般。
因是上窄下寬,深達數十丈,須用長繩始能缒落,才想起先備長索忘了帶來。
陳大真朝衆人看了看,道:“藏骨之所原在後洞地底,隻因昔年妖屍谷辰藏伏此洞,後來峨眉三英二雲來此搜尋青索劍,合力誅妖,吃妖屍用邪法倒翻地穴,山石崩塌,變了地形。
如經後洞,一則費事,二則将來上下容易,恐生事故,還是由此下去較為妥善。
但在場諸人隻有三人能下:老伯遺體須得兩人捧托,我須行法,不能幫手。
下時必須小心謹慎,捧托越穩越好。
地底當有惡臭,刺鼻難聞。
除師妹外,張、王二弟何人願往?” 張遠、王淵俱都搶先答應,力争随下,各不相讓。
陳太真道:“都去無妨,但那地底臭味乃妖屍當年準備煉來害人,俱是污穢之物。
師妹雖有天蜈珠在身,可以避毒,但那臭味恐仍難聞。
我因此物還有一點用處,不想除去。
下隻管下,到時切莫聞了難當,一有疏失,屍體受了颠動,将來回生時便有妨害,卻要留意才好。
”張、王二人齊聲應諾。
陳大真便命靈姑由榻下伸手托住中部,張、王二人一人一頭捧起榻沿。
然後放出飛劍,用遁法托起三人一榻,緩緩往下沉去。
下到三五丈後,逐漸寬廣,周圍堅石參差錯落,宛若劍鋒,森列叢聚,險峻非常。
衆人到底一看,裡面果有一條通路,石洞高大,隻是遍地崩石、碎沙堆積,高低不平,阻礙橫生。
四人仍借遁法,由石、沙上面懸空越過。
劍光照路,纖微畢睹。
行約十來丈,路忽右折。
前面不遠,現出一座石門,業已有些坍塌,連人帶榻,足可通行。
陳太真說妖屍昔年修煉和祭煉人獸生魂的法台均在其内,進門便有奇臭,聞了頭暈,吩咐靈姑将天蜈珠取出,各自留意。
衆人果然聞到一股極難聞的臭味,隐隐自洞内發出,俱生戒心。
靈姑忙将寶珠取出,放在榻沿當中。
珠光照處,四壁都被映成了紅色,臭味已似減了好些。
快到門前,陳太真手指劍光往裡一照,瞧見門内黑煙缭繞,忙收遁法,改為步行。
令靈姑将寶珠收去,放出玉匣飛刀,化成一道銀虹,連人帶榻一齊圈住。
跟着陳太真手掐靈訣,搶向前面,先朝門内噴一口真氣。
三人在後面看得逼真。
那黑煙隻有兩縷,細才半指,在離地三五尺處缭繞浮沉,自在搖曳。
黑煙本似停在當地,那能化冰雪的真氣噴将上去,隻蕩了一蕩,依然如故。
陳太真見未吹斷,心中吃驚,略為停歇,又是一口真氣噴出,那兩縷黑煙仍然未斷,隻朝裡蕩退了丈許。
陳太真正待運足真氣三次噴出,誰知那黑煙似有知覺,白氣一收,竟改退為進,電掣一般由兩頭包繞上來。
陳太真見狀大驚,知道這黑絲如被沾上,要想解脫,決非易事,慌忙将口中的真氣重又噴出。
他隻管運用玄功,加足真氣,也隻抵住,稍一緩氣,便吃包繞上來,一毫也松懈不得。
雙方互為進退,勢甚急迫,飛劍恐為所污,不敢妄用;靈姑飛刀雖不畏污穢,無奈陳大真口噴真氣,不能分神示意。
陳太真先前不知妖屍妖法厲害,深悔未全照颠仙束帖行事,妄想利用邪法,為遺體多一層防禦,以緻弄巧成拙。
時辰又快到來,好生焦急,正在無計可施。
靈姑等三人,先不知陳太真作法自斃,遇上難題。
還是張遠在前面見陳太真停步不前,所噴白氣與洞中兩縷黑絲互為抵拒,相持不下,臉已發紅,目光炯炯,一瞬不瞬,大有吃力神氣。
張遠心中奇怪,忙朝靈姑努嘴,悄喊:“姊姊,你看陳師兄怎不走了?” 靈姑因老父埋葬在即,少時便要長違色笑,雖說仙緣遇合不遠,他年仍有回生之望,但是前途渺茫,生機大少,到時能否起死回生,不出變故,實難預蔔,滿腹悲苦,心亂如麻,隻把兩眼望着爹爹遺體,忍淚傷心,聞言并未覺察。
又隔一會,張遠看出陳大真額角見汗,面帶惶急。
那兩縷黑煙中間吃白氣擋住,兩頭卻向前彎折過來,如非絲短氣長,幾乎将人纏住。
他知非佳象,二次又朝靈姑打手勢。
靈姑定睛前視,方才省悟。
想起塗雷曾說,颠仙這口飛刀專破妖邪,神妙無比。
那兩條黑絲不知是什麼怪物,陳師兄的法力竟會制它不住?有心一試,又因刀光要護屍體,沒有陳太真的話,未知能離開不能。
心方一動,陳太真也正覺難支,不能說話,隻得将臉微偏,回手朝後一揮。
靈姑這才看出他口裡噴着真氣,不能說話,忙指刀光飛将上去。
就在陳太真略一分神的工夫,白氣突然縮減了些,那黑絲便從兩旁飛舞而來。
幸而靈姑知機,刀光恰好離榻飛出、迎着黑絲隻一絞,便即斷裂,餘煙尤自袅袅,漂浮不已。
陳太真忙喊:“師妹快以心意運用飛刀,将這黑煙裹住,使其消滅,兔留後患。
”靈姑聞言,将手一指,刀光突地增長,一道銀虹将那殘煙斷縷裹緊,微一掣動之間,便即消滅無迹。
陳大真喜道:“鄭師叔鎮山之寶果不尋常。
此物乃妖屍谷辰煉剩的黑青絲。
功候還差好些,已有如此厲害。
我原想廢物利用,沒照鄭師叔仙示用飛刀将它消滅,意欲以真氣抵禦,等到安放伯父遺體後,行法禁制,留在洞外,好多一層防禦,不料幾乎誤了大事。
由此看來,當時峨眉派三英二雲用紫郢、青索雙劍合壁,同斬妖屍,真非易事呢。
黑青絲既已消滅,洞中還有一堆穢物,索性也由師妹将它除去,免得再聞臭氣了。
”說罷,使命靈姑将天蜈珠重新取出,将屍榻先交張、王二人擡着,一同走進門去。
靈姑見裡面石室高大,有好幾間清潔異常,隻是氣味難聞。
便問:“什麼東西這等臭法,怎看不見?”陳太真道:“這些東西俱是妖屍采集各種淫毒污穢之物,加上他肺中毒氣,再采人獸生魂附在上面,煉成之後,便是黑青絲。
此物煉時越細越靈,如到功候,幾乎人目難見。
一被纏上,便即昏迷,難脫毒手。
這奇臭便是它的原質,現藏左壁石穴之中。
看去隻是一堆白稀泥,并不污穢,但是奇臭異常。
這還仗有天蜈珠,否則更是難耐呢。
石壁已被妖法封閉,師妹飛刀不畏邪污,可随手指之處,将這石壁攻開。
底下由我處置便了。
”說罷,将手一指。
靈姑見所指的一面石壁格外平整,便指飛刀朝手指處飛去。
銀光電旋之下,石壁裂開處,即現出一個丈許大洞。
陳太真瞧見洞内有一石瓶,忙命靈姑住手,已是無及,砰的一聲,一片煙光閃過,石瓶被飛刀斬成兩片,瓶裡所藏毒泥,似水銀一般流淌下來。
陳太真忙即行法,雙手一搓,朝地一場,壁根叭的一聲爆響,地忽中裂,毒泥恰好流入裂口,轉瞬都盡。
陳太真細看了看,見地面幹淨,并無沾染。
于是先将倒塌碎石、瓶片填人裂口,又使禁法将其封固。
對靈姑道:“我隻看出壁問有妖法禁閉,不料還有石瓶裝着,封固嚴密。
本來盡可保存,或是取走。
如今石瓶已碎,手不能近,隻得任其流入地底,這一回又失計了。
”毒物入地,臭味全消。
陳太真說左邊石室乃妖屍昔年丹房,遂命靈姑出外,與張、王二人将屍榻擡到裡面。
這間石室經過妖屍許多經營,石壁溫潤,瑩潔如玉。
靠壁一座玉榻,旁設玉幾,放着幾件零碎物件。
王淵立得最近,見幾上有一古銅尊,大隻如拳,獸足鳥喙,烏光鑒人,覺得好玩。
因知靈姑無此閑心,順手揣起,準備帶了出去再說。
靈姑、張遠俱在注視陳太真如何部署,均未覺察。
靈姑恐竹榻年久易朽,意欲将老父遺骨移上玉榻去停放。
陳太真道:“玉靈崖本是洞天福地,尤其這幾間洞穴更是地脈靈氣所鐘,無論何物,便放千年也不會腐朽。
否則,還有比人骨脆弱,易于腐朽的麼?此榻乃妖屍谷辰打坐修煉之處,停放其上,難免有害無益,仍以放在當中為是。
時辰恰好,不到片刻,便要退出封洞。
師妹不可傷心,老父此時沉睡,雖無知覺,父女心靈畢竟可以感通,終是不宜。
我們再仔細查看一回就走吧。
”靈姑聞言,隻得強抑悲傷,照陳太真指處,将屍榻平穩放好。
陳太真遂向各室巡視了一遍,走回室内,指着幾上陳列諸物,說道:“這些東西,多半是地底藏珍,哪一件也非常物,被妖師尋取了來,留此無用。
若師妹拿去,一旦收存不慎,易啟妖法觊觎,還是我都取了走吧。
”王淵暗幸自己适才所取陶器未被發覺,當時未說,時辰已至,便一同走出。
由陳大真行法,先将石門和通道分别封閉,同駕遁光,飛升而上,将上下穴口一齊封閉,仍由雪堆走出。
靈姑因陳太真再三叮囑,強抑悲懷,一到上面,忍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事完回到前洞,衆人都急于勸慰靈姑,陳太真又要告别。
誰也不曾留意到别的。
等将陳大真送走,靈姑哭了個死去活來,好容易經衆竭力勸勉,略止悲号,衆人将她扶向榻上卧倒。
王妻向屋内水盆中汲水來煮,一眼瞧見擒賊躺在地上,不響不動。
暗忖:“大家都忙着呂大哥的後事,擒賊也未及拷問。
這賊重傷饑渴,竟會熟睡,也真大無心肝了。
洞外還有那麼多賊屍,呂大哥一死,靈姑又要入山尋師,如非張二哥父子趕到,憑自己一家三口,怎能在此安居呢?”正尋思間,所持兩大瓦壺水已汲滿。
剛要往屋中去,忽想起那賊适才怪聲幹号,直讨水喝。
覺得賊雖可惡,快死的人,少時還要問話,便給他點水何妨?想到這裡,重又回身,走近一看,那賊滿面都是鮮血,兩眼都已被人挖去,朝外橫卧,遠看仿佛入睡,實已身死。
不禁大驚,忙喊:“淵兒快來!” 王淵正和張遠在室内勸慰靈姑,聞聲奔出,見賊死狀,便叫牛子,未聽回音。
洞内外全都尋過,也不見人。
所用雪滑子也不知去向。
王妻這時才想起,适才下葬時節,牛子因陳太真隻許張、王二人随下,不令他同往,氣忿忿咕噜了幾句,以後便不見人。
料定是殺賊洩忿,私自出走。
洞中正在用人之際,賊供尚未問明,牛子性烈,頗有殉主之意,深夜出走,萬一自盡,哪裡再會有這等忠勤得用的人?心方着急,王淵忽指壁問箱筐,問道:“那箱是娘開的麼?怎未關上?”王妻忙說未開。
同走過去一看,箱蓋大開,鎖已扭斷,抛在地上,所藏衣物俱在,隻短了兩粒明珠。
知道又是牛子所為。
王妻道:“牛子莫非因老主人已死,不願再随我們,盜了明珠逃走麼?”王淵道: “按他為人,決不會這樣做法。
如有二心,各人明珠俱在箱中存放,何必隻取兩粒?我看死賊兩眼挖瞎,門牙也被打掉了兩個,想必盤問賊巢所在,不肯實說,悲憤之極,一時發了野性,将賊弄死,口供也未問出。
不是怕姊姊怪他,因而逃走;便是想借此珠照路,親尋賊巢下落。
如是自殺殉主,死法盡多,何必到外面去呢?看牛子神氣,定要回來。
姊姊正在悲愉,這事還不能使她知道,以免着急,禁受不起。
且等少時悄悄告知爹爹,和張伯父商量之後,再打主意。
現在先把洞内外這些死屍安埋了吧。
”王妻道: “這般冰天雪地,往哪裡埋去?”王淵道:“後洞不是有一個大地穴麼?暫時先丢在裡頭,豈不省事?”王妻道:“你這娃娃,專一顧頭不顧尾。
後洞地穴原與呂伯葬處通連,丢下許多死屍,知是有礙無礙?況且也沒聽說自己家裡,藏上許多死屍的,那多晦氣。
” 說時天已深夜,王守常來喚王妻去取被褥,與張氏父子安排卧室。
王妻問知靈姑已然昏沉人睡,便把前事略說,令玉淵去把張氏父子請出商議。
張鴻聞言,也覺牛子不會不歸。
當日大家悲苦勞累,主張先把洞中死屍抛棄洞外,仍将皮簾挂上,石洞塞好,隻留一個出入口子,先睡一會,且待明早牛子歸來,再打主意。
衆人照辦之後,分别安歇。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