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回 冒雪吐寒芳 萬樹梅花香世界 圍火傾美酒 一團春氣隐人家
關燈
小
中
大
重棉厚皮不甚覺冷,但走太快時,面上露孔之處仍有些刺痛。
熱氣一出口鼻,立即凍結,圍着皮孔盡是冰花。
二人還未走進梅林,見積雪丈許,梢矮一點的樹木都成了一座座的小雪堆,看不見一點樹幹。
靈姑關心那些梅花,方說要糟,身已滑進林去,猛聞寒香撲鼻,忙擡頭往前一看,不禁喜出望外。
原來梅性耐冷,林中又多是千百年以上的老悔,元氣淳厚,本固枝榮,每年受慣風雪侵襲,淩寒愈做。
有花無葉,雪勢雖大,梅枝上存不住。
十九自墜,或是被風吹落,着雪無多。
問有幾枝花蕊繁聚之處雪積得多些,也全部凍凝。
花雪融會,高簇枝頭,瓊玉英罪,頓成奇景。
隻昨晚二人所坐古梅,因有滿樹繁花,積雪最多。
直的半株,冰雪叢疊,一層層直到頂尖,四周繁花交錯,成了一座嵌花雪幢。
橫的半株,樹幹已埋入雪裡,隻剩千枝萬蕊,帶着滿身冰雪挺出地面。
白雪紅梅,共耀明靓;寒香芳馥,沁人心脾。
端的清絕人間,奇麗無濤。
二人踏雪滑行,繞尋了一周,不但梅花一株也未壓折凍死,反覺各有妙景,觀賞不盡,俱都歡喜非常。
王淵提議風雪稍住入傍午再往石亭烤肉飲酒,同賞梅花。
靈姑道: “那不是山石?怎不見亭子?這麼大風雪,莫不壓倒了吧?”邊說邊往石前馳去。
到了一看,那麼長大一條山石,隻石首最高處微露出四根尺許長的亭柱,餘者上下四面俱被冰雪封埋,仍似原形隆起地面。
二人又順石脊雪地滑上去,往亭子裡一看,裡面竟成了一個與原亭差不多的空穴。
亭頂積雪雖然盈丈,一則亭柱俱是粗大毛竹深插石孔以内,不易折倒;二則四外雪一埋,反而凍凝堅固,亭頂也做得結實,所以并未塌倒。
王淵見雪封太厚,無法登臨,好生掃興。
靈姑笑道:“淵弟莫急,我想個法試它一下。
”随将玉匣中飛刀放出,朝亭頂一指,銀光飛入積雪之中。
微一攪動,便聽一片铮铮之聲,密如貫珠,清脆娛耳。
立時凍雪橫飛,堅冰紛裂,随着銀光掃蕩之勢四下紛墜。
銀虹電舞,與四外白雪紅梅交相掩映,光耀雪野,堆燦無俦。
不消片刻,丈許厚的冰雪逐漸削落,僅剩尺許厚薄一層。
跟着靈姑又将亭外積雪如法炮制,現出全亭,才行止住。
收刀入内一看,昨日未取完的什物俱在,一點也未殘破。
王淵拍手喜道:“這法子太好了。
姊姊何不把這小石山積雪一齊去盡?”靈姑道:“我說你俗不是?四外積雪一兩丈高,石脊已然埋入雪裡,如把全雪去盡,露出石頭,有甚意思,難得頭半截高,我們又不是上不來。
如隻去圍亭一帶,恰比四外的雪高些,在香雪海裡現出一個茅亭,豈不更妙?我用飛刀修雪,叫它再好看些。
你回洞送信,告知牛子,趕緊預備飲食柴炭,少時好吃。
”王淵應聲,飛馳而去。
靈姑正用飛刀修掃山石上面積雪,忽聞一股幽香自右側襲來。
猛想崖上還有大片梅花,隻顧指揮飛刀掃蕩積雪,尚未查看。
擡頭一看,崖腰上那片梅樹,初移植時因想利用山崖形勢,盡挑選些輪園盤曲的奇幹虬姿,多是側懸倒挂。
樣子雖然好看,可是樹年不老,枝多花繁,又當背風之地,雪落上面容易積住。
天再驟寒,上層一凍,大雪繼降,随降随凍,越積越多。
崖頂積雪不時崩落,壓折了好幾株,沒壓壞的也吃雪蓋住。
花與雪凍成一團,僅有少許下層短幹在冰雪不到的縫隙中微露出幾枝紅芳,雖居重壓之下,依然做寒自秀,含英欲吐,孤節清操,幽香細細,倍增高潔,觀之神往。
全不似别的庸芳俗卉,微經風雨初寒,便自凋零憔悴,現出可憐之色。
靈姑生平最愛梅花,見狀好生愛惜,忙又指揮飛刀去除花問積雪。
知道飛刀鋒利,山石林木略觸微芒,便會碎裂,因此做得格外仔細。
不料神物通靈,競如人意,也懂得愛護仙葩,隻管随靈姑意旨,時大時小,上下穿行,更番攪削于香雪叢中,并未傷及一枝一蕊。
漸漸雪多去盡,露出紅梅花樹。
靈姑恐傷損花樹,因此凡見花大繁的,便讓留着一點殘雪,樹上積雪也不去盡。
這樣一來,滿目紅芳,陪襯許多玉幹瓊枝,冰花雪蕊,越顯得名花豐神,出塵絕世。
這次時光卻費了不少。
梅花現出以後,靈姑把那被崩雪壓斷的枝幹取來,插在亭外積雪之中。
回顧崖上,意猶未盡,又指刀光,向那積雪較多的梅枝徐徐掃削。
呂、王等老少五人也各攜了食鹽、用具,笑語踏雪而來,老遠望見石亭外多了十好幾株梅花,俱都驚奇。
見面一問,才知是崖上斷幹插的。
靈姑見衆人都穿有一雙雪滑子,說:“牛子怎做得這快?”王淵道:“他隻做了三隻,餘下是大家做的,我還做了一隻呢。
”王妻笑道:“姑娘想得好主意。
仙家法寶,也真靈異,多堅硬的東西,挨着就斷,花卻沒有傷損。
”靈姑聞言,猛然想起一事,忙向呂偉道:“爹爹且等一會,我回洞去取點東西就來。
”說罷,收刀便往石下滑落。
王淵問:“姊姊取什麼東西?”靈姑已然滑出老遠,一條白影在雪皮上疾馳如飛,晃眼不見。
王守常道:“淵兒你看,姊姊比你沒大幾歲,身子多麼輕快,這身功夫,便成名老輩中也找不出幾位來。
難得有呂伯父這好名師,你偏貪玩,不知用功,将來怎好呢?” 王淵低頭不語。
呂偉道:“淵娃近日頗有進境。
昨晚聽靈兒說,他短短時期,居然把踏雪無痕的輕功練會了一半呢。
說他不用功愛玩,那真冤枉。
須知靈兒近來内外功進境極快,一多半還是仗着仙傳練氣之功。
要論天分禀賦,他二人也差不了多少。
隻是靈兒有些緣法,能得仙人垂青罷了。
”王守常驚道:“大哥這話想必不差。
可是淵兒性情,小弟深知,天分倒有一點,隻是見異思遷,沒有恒心。
那踏雪無痕的輕功,豈是三月兩月所能練成?他每日玩的時候居多,用那點功我都親見,哪有如此容易?” 呂偉笑道:“靈兒先說,我也以為言之稍過。
适才一同踏雪,我才看出他果然身輕,不似以前,并還不是存心提氣賣弄。
雪都冰凍,不留心看他不出,我卻一望而知。
除非也有仙緣遇合,服了什麼輕身腱骨的靈藥,哪能到此境地?非私下苦功不可。
年輕人好勝,有靈兒比着,不由他不暗中發奮,你哪裡知道?” 守常仍将信将疑道:“他背人用功,從不背我。
前幾天我還見他在草皮上苦練,并無什麼進境,幾天工夫怎會如此?”呂偉見王淵臉漲通紅,似有愧容,并不争辯,正要喊他試,忽見一幢紅影在林外移動。
王淵道:“姊姊來了,我接她去。
”随說随往下跳。
王守常留神查看,王淵滑過的地方雪痕果然淺得不易看出,方才信了。
二人俱當他借詞故意顯露,既已看出,也就沒有命他再試。
晃眼之間,靈姑帶着一幢紅影,飛駛回轉。
原來呂氏父女因天蜈珠夜間寶光上燭重霄,恐啟異類觎觊,自從上次誅蛇一用後,隻和尤文叔談起前事時取出看了一看,一向藏在筐内不曾佩帶。
适才靈姑忽想起這麼好雪景,若将此珠取來作個陪襯,必更好看。
她本是偶然興到,事出無心,誰知此珠乃千年靈物丹元,不但辟毒辟邪,連水火寒暑俱能辟禦。
當日奇冷。
噓氣成霜,王守常夫妻和牛子的皮衣履帽兜又尚未制全,一到亭内,便七手八腳忙着把火升上,圍火而坐。
身上雖穿着厚棉,仍是互相喊冷,手腳不能離火。
等靈姑回亭将珠取出,立時滿亭紅光照耀,須眉皆赤。
王淵說:“姊姊未到時,珠還沒有出囊,寶氣已是上沖霄漢。
雖不似夜來那麼光芒朗耀,但比起晴天勝強十倍。
如将此珠托在手内,繞着梅林滑雪飛馳,珠光寶氣映着白雪紅梅,定是奇景,我們快試試去。
”王妻道:“好容易烤了會火,剛暖和一點,你又磨着姊姊滑雪去。
就滑,也等吃幾杯熱酒,把肚皮裝飽,到底也擋一點寒。
你看呂伯父和你爹那麼愛看好風景的都在烤火,沒有走開,怎麼隻有你這娃兒就忙起來了。
”王淵道:“剛才倒是真冷,身上還好,臉上凡透氣的地方都凍木了。
這會一點都不覺得呢。
” 王妻道:“那還用你說,離開火試試,這會我還不覺得冷呢。
你姊姊剛來,她跑這一路,問她冷是不冷就知道了。
”靈姑道:“先臉上透風處跟刀刮一樣,這會卻不覺得呢。
” 王淵道:“娘看如何?”王妻隻當靈姑也想當時滑雪,笑道:“靈姑娘又護他,我不信跑得那麼快會不冷的。
” 王守常道:“侄女未進亭時,我臉和手腳凍發了木。
心還在想,梅花雪景雖然好極,照此寒天,多坐下去,非凍病不可,若吃完還是這樣,隻好回洞了。
就侄女進來這一會才不冷的。
此亭四面透風,多大火力,也不能使全身上下一齊暖和,莫非是天氣轉了嗎?”牛子笑道:“這雪還沒有下足,不到明年二月,休想天氣轉過來。
”呂偉聞言也覺通身忽然暖和,事情奇怪。
一看靈姑已将手套取下,拿着天蜈珠伸向火中試驗辟火功效,珠才挨近,還未深入,火光便已微弱斂熄,心中一動。
靈姑忽然笑道:“我到下面走走就來。
”随朝呂偉一使眼色,往下縱落。
離亭數丈,回問王淵:“此時冷不?”靈姑才一離亭,衆人便覺冷氣侵肌,寒威逼人,又和适才一樣,好生奇怪。
呂偉笑道:“想不到此珠還能辟寒,等靈兒再上來就試出來了。
”靈姑随即縱上,果又不冷。
連試兩次,無不應驗。
這一來,隻須有珠在側,不複再怯酷寒,非但洞中可以随意居處,便哪裡也都能去。
衆人無不喜出望外,稱妙不置。
由此靈姑又将寶珠帶在身旁,不再收藏筐内了。
呂偉先頗嫌冷,原意飲些熱酒,待身子烤暖,再起徘徊觀賞。
見天蜈珠如此靈效,不禁老興勃發,笑喊:“靈兒,酒熱也未?大家痛飲幾杯,我也随你們滑一回雪去。
這麼好景緻,我還沒顧得細看呢。
”靈姑忙把酒斟上。
衆人都脫了手套,對着四面寒香冷豔飲酒烤肉。
肉已凍凝,切得極薄,放在鐵絲網上經杉柴一烤,分外香腴。
牛子向來大塊烤吃,這次也學樣改切薄片。
衆人俱吃得快活非常。
呂偉吃了半飽,便即立起,說天大冷,恐王妻禁受不住,命将寶珠留在亭内。
王妻道:“此時周身暖和,我們還在吃呢,又烤着火。
亭外寒風冷氣跟刀子一樣,大哥同靈姑、淵兒滑雪飛跑,離了此珠怎當得住?”呂偉道:“我從小在江湖上奔走,什麼冷熱辛苦不曾受過,冷算什麼?要沒有此珠,不也過麼?這些酒肉下肚,再穿上這一身厚皮,哪還有
熱氣一出口鼻,立即凍結,圍着皮孔盡是冰花。
二人還未走進梅林,見積雪丈許,梢矮一點的樹木都成了一座座的小雪堆,看不見一點樹幹。
靈姑關心那些梅花,方說要糟,身已滑進林去,猛聞寒香撲鼻,忙擡頭往前一看,不禁喜出望外。
原來梅性耐冷,林中又多是千百年以上的老悔,元氣淳厚,本固枝榮,每年受慣風雪侵襲,淩寒愈做。
有花無葉,雪勢雖大,梅枝上存不住。
十九自墜,或是被風吹落,着雪無多。
問有幾枝花蕊繁聚之處雪積得多些,也全部凍凝。
花雪融會,高簇枝頭,瓊玉英罪,頓成奇景。
隻昨晚二人所坐古梅,因有滿樹繁花,積雪最多。
直的半株,冰雪叢疊,一層層直到頂尖,四周繁花交錯,成了一座嵌花雪幢。
橫的半株,樹幹已埋入雪裡,隻剩千枝萬蕊,帶着滿身冰雪挺出地面。
白雪紅梅,共耀明靓;寒香芳馥,沁人心脾。
端的清絕人間,奇麗無濤。
二人踏雪滑行,繞尋了一周,不但梅花一株也未壓折凍死,反覺各有妙景,觀賞不盡,俱都歡喜非常。
王淵提議風雪稍住入傍午再往石亭烤肉飲酒,同賞梅花。
靈姑道: “那不是山石?怎不見亭子?這麼大風雪,莫不壓倒了吧?”邊說邊往石前馳去。
到了一看,那麼長大一條山石,隻石首最高處微露出四根尺許長的亭柱,餘者上下四面俱被冰雪封埋,仍似原形隆起地面。
二人又順石脊雪地滑上去,往亭子裡一看,裡面竟成了一個與原亭差不多的空穴。
亭頂積雪雖然盈丈,一則亭柱俱是粗大毛竹深插石孔以内,不易折倒;二則四外雪一埋,反而凍凝堅固,亭頂也做得結實,所以并未塌倒。
王淵見雪封太厚,無法登臨,好生掃興。
靈姑笑道:“淵弟莫急,我想個法試它一下。
”随将玉匣中飛刀放出,朝亭頂一指,銀光飛入積雪之中。
微一攪動,便聽一片铮铮之聲,密如貫珠,清脆娛耳。
立時凍雪橫飛,堅冰紛裂,随着銀光掃蕩之勢四下紛墜。
銀虹電舞,與四外白雪紅梅交相掩映,光耀雪野,堆燦無俦。
不消片刻,丈許厚的冰雪逐漸削落,僅剩尺許厚薄一層。
跟着靈姑又将亭外積雪如法炮制,現出全亭,才行止住。
收刀入内一看,昨日未取完的什物俱在,一點也未殘破。
王淵拍手喜道:“這法子太好了。
姊姊何不把這小石山積雪一齊去盡?”靈姑道:“我說你俗不是?四外積雪一兩丈高,石脊已然埋入雪裡,如把全雪去盡,露出石頭,有甚意思,難得頭半截高,我們又不是上不來。
如隻去圍亭一帶,恰比四外的雪高些,在香雪海裡現出一個茅亭,豈不更妙?我用飛刀修雪,叫它再好看些。
你回洞送信,告知牛子,趕緊預備飲食柴炭,少時好吃。
”王淵應聲,飛馳而去。
靈姑正用飛刀修掃山石上面積雪,忽聞一股幽香自右側襲來。
猛想崖上還有大片梅花,隻顧指揮飛刀掃蕩積雪,尚未查看。
擡頭一看,崖腰上那片梅樹,初移植時因想利用山崖形勢,盡挑選些輪園盤曲的奇幹虬姿,多是側懸倒挂。
樣子雖然好看,可是樹年不老,枝多花繁,又當背風之地,雪落上面容易積住。
天再驟寒,上層一凍,大雪繼降,随降随凍,越積越多。
崖頂積雪不時崩落,壓折了好幾株,沒壓壞的也吃雪蓋住。
花與雪凍成一團,僅有少許下層短幹在冰雪不到的縫隙中微露出幾枝紅芳,雖居重壓之下,依然做寒自秀,含英欲吐,孤節清操,幽香細細,倍增高潔,觀之神往。
全不似别的庸芳俗卉,微經風雨初寒,便自凋零憔悴,現出可憐之色。
靈姑生平最愛梅花,見狀好生愛惜,忙又指揮飛刀去除花問積雪。
知道飛刀鋒利,山石林木略觸微芒,便會碎裂,因此做得格外仔細。
不料神物通靈,競如人意,也懂得愛護仙葩,隻管随靈姑意旨,時大時小,上下穿行,更番攪削于香雪叢中,并未傷及一枝一蕊。
漸漸雪多去盡,露出紅梅花樹。
靈姑恐傷損花樹,因此凡見花大繁的,便讓留着一點殘雪,樹上積雪也不去盡。
這樣一來,滿目紅芳,陪襯許多玉幹瓊枝,冰花雪蕊,越顯得名花豐神,出塵絕世。
這次時光卻費了不少。
梅花現出以後,靈姑把那被崩雪壓斷的枝幹取來,插在亭外積雪之中。
回顧崖上,意猶未盡,又指刀光,向那積雪較多的梅枝徐徐掃削。
呂、王等老少五人也各攜了食鹽、用具,笑語踏雪而來,老遠望見石亭外多了十好幾株梅花,俱都驚奇。
見面一問,才知是崖上斷幹插的。
靈姑見衆人都穿有一雙雪滑子,說:“牛子怎做得這快?”王淵道:“他隻做了三隻,餘下是大家做的,我還做了一隻呢。
”王妻笑道:“姑娘想得好主意。
仙家法寶,也真靈異,多堅硬的東西,挨着就斷,花卻沒有傷損。
”靈姑聞言,猛然想起一事,忙向呂偉道:“爹爹且等一會,我回洞去取點東西就來。
”說罷,收刀便往石下滑落。
王淵問:“姊姊取什麼東西?”靈姑已然滑出老遠,一條白影在雪皮上疾馳如飛,晃眼不見。
王守常道:“淵兒你看,姊姊比你沒大幾歲,身子多麼輕快,這身功夫,便成名老輩中也找不出幾位來。
難得有呂伯父這好名師,你偏貪玩,不知用功,将來怎好呢?” 王淵低頭不語。
呂偉道:“淵娃近日頗有進境。
昨晚聽靈兒說,他短短時期,居然把踏雪無痕的輕功練會了一半呢。
說他不用功愛玩,那真冤枉。
須知靈兒近來内外功進境極快,一多半還是仗着仙傳練氣之功。
要論天分禀賦,他二人也差不了多少。
隻是靈兒有些緣法,能得仙人垂青罷了。
”王守常驚道:“大哥這話想必不差。
可是淵兒性情,小弟深知,天分倒有一點,隻是見異思遷,沒有恒心。
那踏雪無痕的輕功,豈是三月兩月所能練成?他每日玩的時候居多,用那點功我都親見,哪有如此容易?” 呂偉笑道:“靈兒先說,我也以為言之稍過。
适才一同踏雪,我才看出他果然身輕,不似以前,并還不是存心提氣賣弄。
雪都冰凍,不留心看他不出,我卻一望而知。
除非也有仙緣遇合,服了什麼輕身腱骨的靈藥,哪能到此境地?非私下苦功不可。
年輕人好勝,有靈兒比着,不由他不暗中發奮,你哪裡知道?” 守常仍将信将疑道:“他背人用功,從不背我。
前幾天我還見他在草皮上苦練,并無什麼進境,幾天工夫怎會如此?”呂偉見王淵臉漲通紅,似有愧容,并不争辯,正要喊他試,忽見一幢紅影在林外移動。
王淵道:“姊姊來了,我接她去。
”随說随往下跳。
王守常留神查看,王淵滑過的地方雪痕果然淺得不易看出,方才信了。
二人俱當他借詞故意顯露,既已看出,也就沒有命他再試。
晃眼之間,靈姑帶着一幢紅影,飛駛回轉。
原來呂氏父女因天蜈珠夜間寶光上燭重霄,恐啟異類觎觊,自從上次誅蛇一用後,隻和尤文叔談起前事時取出看了一看,一向藏在筐内不曾佩帶。
适才靈姑忽想起這麼好雪景,若将此珠取來作個陪襯,必更好看。
她本是偶然興到,事出無心,誰知此珠乃千年靈物丹元,不但辟毒辟邪,連水火寒暑俱能辟禦。
當日奇冷。
噓氣成霜,王守常夫妻和牛子的皮衣履帽兜又尚未制全,一到亭内,便七手八腳忙着把火升上,圍火而坐。
身上雖穿着厚棉,仍是互相喊冷,手腳不能離火。
等靈姑回亭将珠取出,立時滿亭紅光照耀,須眉皆赤。
王淵說:“姊姊未到時,珠還沒有出囊,寶氣已是上沖霄漢。
雖不似夜來那麼光芒朗耀,但比起晴天勝強十倍。
如将此珠托在手内,繞着梅林滑雪飛馳,珠光寶氣映着白雪紅梅,定是奇景,我們快試試去。
”王妻道:“好容易烤了會火,剛暖和一點,你又磨着姊姊滑雪去。
就滑,也等吃幾杯熱酒,把肚皮裝飽,到底也擋一點寒。
你看呂伯父和你爹那麼愛看好風景的都在烤火,沒有走開,怎麼隻有你這娃兒就忙起來了。
”王淵道:“剛才倒是真冷,身上還好,臉上凡透氣的地方都凍木了。
這會一點都不覺得呢。
” 王妻道:“那還用你說,離開火試試,這會我還不覺得冷呢。
你姊姊剛來,她跑這一路,問她冷是不冷就知道了。
”靈姑道:“先臉上透風處跟刀刮一樣,這會卻不覺得呢。
” 王淵道:“娘看如何?”王妻隻當靈姑也想當時滑雪,笑道:“靈姑娘又護他,我不信跑得那麼快會不冷的。
” 王守常道:“侄女未進亭時,我臉和手腳凍發了木。
心還在想,梅花雪景雖然好極,照此寒天,多坐下去,非凍病不可,若吃完還是這樣,隻好回洞了。
就侄女進來這一會才不冷的。
此亭四面透風,多大火力,也不能使全身上下一齊暖和,莫非是天氣轉了嗎?”牛子笑道:“這雪還沒有下足,不到明年二月,休想天氣轉過來。
”呂偉聞言也覺通身忽然暖和,事情奇怪。
一看靈姑已将手套取下,拿着天蜈珠伸向火中試驗辟火功效,珠才挨近,還未深入,火光便已微弱斂熄,心中一動。
靈姑忽然笑道:“我到下面走走就來。
”随朝呂偉一使眼色,往下縱落。
離亭數丈,回問王淵:“此時冷不?”靈姑才一離亭,衆人便覺冷氣侵肌,寒威逼人,又和适才一樣,好生奇怪。
呂偉笑道:“想不到此珠還能辟寒,等靈兒再上來就試出來了。
”靈姑随即縱上,果又不冷。
連試兩次,無不應驗。
這一來,隻須有珠在側,不複再怯酷寒,非但洞中可以随意居處,便哪裡也都能去。
衆人無不喜出望外,稱妙不置。
由此靈姑又将寶珠帶在身旁,不再收藏筐内了。
呂偉先頗嫌冷,原意飲些熱酒,待身子烤暖,再起徘徊觀賞。
見天蜈珠如此靈效,不禁老興勃發,笑喊:“靈兒,酒熱也未?大家痛飲幾杯,我也随你們滑一回雪去。
這麼好景緻,我還沒顧得細看呢。
”靈姑忙把酒斟上。
衆人都脫了手套,對着四面寒香冷豔飲酒烤肉。
肉已凍凝,切得極薄,放在鐵絲網上經杉柴一烤,分外香腴。
牛子向來大塊烤吃,這次也學樣改切薄片。
衆人俱吃得快活非常。
呂偉吃了半飽,便即立起,說天大冷,恐王妻禁受不住,命将寶珠留在亭内。
王妻道:“此時周身暖和,我們還在吃呢,又烤着火。
亭外寒風冷氣跟刀子一樣,大哥同靈姑、淵兒滑雪飛跑,離了此珠怎當得住?”呂偉道:“我從小在江湖上奔走,什麼冷熱辛苦不曾受過,冷算什麼?要沒有此珠,不也過麼?這些酒肉下肚,再穿上這一身厚皮,哪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