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回 奇寶輝騰 暗暗森林尋異士 精芒電射 轟轟烈火蕩妖氛

關燈
話說二人正在互比手勢,争持之間,洞内又跑出兩個少女,相貌較為豐麗,不似前兩女那麼枯瘦如柴,精神也比較活潑得多。

    一個手中捧着一個竹枝編的烏籠;一個手裡端着一個木盤,上面伏卧着一個白鳥。

    少女手按其上,白鳥閉目合睛,似已奄奄待斃。

     那少女走到頭一少女面前,說道:“十九姊你看,這東西自從被主人捉來,好多天了,硬不吃東西。

    昨天你勉強給它吃了點水,今天氣息更弱,簡直要死。

    我看給它喂點水,洗個澡吧。

    ”前女答道:“甘六妹,你真大意。

    主人說此鳥通靈,不是凡鳥,稍不小心,就會逃走。

    如今主人又不在家,你把它去禁,取出洗澡,要被逃走,如何得了?”持鳥少女答道:“你膽子也大小了。

    莫說它已餓了這麼多天,想飛也飛不動,我手還按着它呢,洗時手又不放,怎逃得脫,我是看它真可憐人,你既這樣說法,好在主人回來也快,少時再洗吧。

    ” 說時,牛子早一眼看清少女所持,正是靈姑心愛之物,不禁驚喜交集,心裡怦怦亂跳。

    無奈自己也怕少女神法,不敢大意。

    想支派鹿加,料他也決不敢去。

    方在為難,聽少女語氣,似要回轉洞内,一時情急,暗忖:“主人待我多好,這是她朝夕想念之物,日前還告過奮勇,好容易找到,便拼了性命,也應給她搶回才是。

    ”想到這裡,膽子立壯,悄告鹿加:“那白鹦哥是主人養的,被他們偷了來。

    我去搶回。

    你幫助我一點。

    ” 鹿加未及答話,持烏少女已是轉身要走。

    牛子更不怠慢,怪叫一聲,飛縱上前,一手把鳥奪過。

    跟着一掌将人推倒,連縱帶跳,回頭就跑。

    人由暗中縱出,事出倉猝,四女聞聲,方在張皇駭顧,牛子已将鹦鹉奪過,當時一陣大亂。

    洞中還有十幾個少女,聞警争出;互相匆匆一說,留下兩女守洞,各持器械,齊聲呐喊,朝牛子逃處追去。

     這些少女都會一點障眼法術。

    洞主是個洗了手的妖人,更不好惹。

    所幸山人奔走迅速,鹿加藏匿閃避,本有特長。

    聽後面喊殺之聲,衆女追來,不敢應敵,忙拉牛子繞行昏林之中,左藏右躲,未被追上。

    鹿加一摸身旁,還有三枝響箭,原是呂氏父女留來引誘烏加的。

    心懼敵人法術,恐被迫上,為了應急,取出一枝,施展聲東擊西的慣技,觑準天光可透之處,照上面林隙把手一揚,往來路斜射上去,“姑拉”一聲怪叫,穿林而出。

    腳底仍和牛子不停飛跑,偶一回顧,身後起了好幾處碧光,光中各有一個拷栳大的惡鬼,有頭無足,滿林出沒隐現,相隔隻有十多丈,似在追逐他倆。

     二人害怕已極,忘命般逃不多遠,忽聽“姑拉”之聲又起。

    鹿加一聽,正是烏加所發,定是聞得響箭,知道自己在此,放箭相應。

    百忙中再回臉一看,碧光照處,大樹後閃出一條人影,手裡似還拿着一條茶杯粗細的死蛇。

    剛要往側面縱去,四面惡鬼已飛過去将他圍住,張開血盆大口便咬,晃眼倒地,被鬼咬死。

    二人看出那人果是烏加,必是往林中來打山糧,無心巧值,卻做了替死鬼。

     牛子知道自己沒有鹿加的腿快,閃躲靈敏,忙将鹦鹉交他。

    喘籲籲低聲說道:“這是主人最愛的東西,我跑得慢,怕被惡鬼追上,你拿了先逃回去,不要管我。

    要是被鬼害死,快請主人與我報仇好了。

    ”鹿加接鳥先跑,牛子跟在後面。

    回顧惡鬼呐喊之聲越大,也不知是什麼原故。

    二人心膽皆裂,哪敢稍息,一味忘命急馳。

    且喜誤打誤撞,居然逃出林外。

    辨明來路,一前一後,一口氣跑到崖前,見着靈姑,才放了心。

    至于鹦鹉怎會落在那群少女手内,所稱洞主是個什麼樣人,全不知道。

    并說“那惡鬼甚是厲害,烏加才一遇上,便被咬死。

    臨快逃出林時,還看見一個最大的鬼頭從後追來。

    如今想起,還在害怕。

    看神氣,那第二條蛇的屍首必被尋去。

    既然這樣鄰近,早晚必來侵犯,主人須要留神防備。

    ” 呂偉聞言,心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烏加為妖人所傷,恐是幻覺,死活難知。

     萬一被妖人擒走,問知就裡,他把線蛇看得如此之重,豈肯甘休?自己奔波數千裡,好容易找到隐居之所,是否玉靈崖尚不可知,愛女仙緣遇合,一無征兆,卻是變亂相尋。

     妖人、兇人近在時腋之間,來日大難,如何是好?”方在愁思出神,那鹦鹉忽在靈姑手上連聲高嗚。

    呂偉知它通靈,弄巧還許比二山人能知妖人底細,便教靈姑細心盤問。

     靈姑把話聽完,忙和王淵走到小竹林中,尋了一塊石頭坐下,向鹦鹉仔細盤問。

    那鹦鹉甚話都能說,隻是以前所随主人是個有道高僧,語音啾啁,乍聽不易聽出,但是性極聰明,一教便會。

    靈姑愛極,更有耐心,可以意會。

    不消個把時辰,彼此心領神會,鳥音也逐漸轉變。

    問出那妖人姓向,洞中少女先有三十餘人,對他都以主人相稱,隻有兩個稱師父的。

    原是左道,先好采補之術,無惡不作。

    前三年遭了一次雷劫,幾乎震死。

     跟着又遇見一位劍仙,已經被擒待死,僥幸逃脫。

    由此悔悟前非,逃來此山。

    衆女都是供他采補之物,個個虧了真陰,已沒幾年壽命。

    他雖是妖人,醫術極精,也時常醫病救人。

    一旦悔悟,意欲醫救這些受他害的少女。

     妖人知線蛇是補還元陰的聖藥,更可治各種疑難病症,有手到回春之功。

    全身均可依方配制,無一棄物,隻是極難尋到。

    妖人在本山住了兩年,無心中救了幾個獵虎族人,得知森林盡處出了線蛇。

    不知怎地不能親自下手,便教會四人殺蛇擒蛇之法。

    原意不論死活,隻要得到一條整的,于願已足。

    四人為了報恩,竟冒奇險,居然給他生擒到手,偏又遇見烏加。

    因妖人恰有要事外出,照例每次出去,至少也須月餘才回,四人為利所動,起了貪欲,将一條半活蛇全借給了烏加。

    誰知妖人惦記此事,幾天便回,在澗中發現死蛇,當時行法運回。

    疑心四人受了對頭愚弄,又急又氣,一邊命少女拷問四人,自出尋找那條斷的。

    這妖人連遭兩劫,已成驚弓之鳥,去時和衆女說話情景甚是憂慮。

     鹦鹉原是别了靈姑,空中飛行,巧遇妖人正在下面。

    妖人看出它是靈鳥,用妖法将它攝了回去,意欲收服。

    不想鳥性甚烈,一連數日不進飲食。

    妖人不願傷生,本欲放走,偏生妖人女徒中一個名叫雲翠的,愛極此鳥,再三請求,妖人允了。

    鹦鹉絕食裝死,本想妖人會放它。

    及見不行,知道鳥食中拌得有藥,隻要吃一點,永遠馴服,又苦熬了好幾天。

    實在支持不住,才飲了點水。

    鹦鹉連日聽他師徒說話,知妖人業已洗心革面,從此不再為非。

    待等醫好衆女,便去雪山投師,尋過正果。

    便今日出去尋蛇以前,也隻怕有人和他為難,決無報複的話。

    鹦鹉最後并對靈姑說道:“主人你身有至寶,慢說妖人決不敢來,就來也不怕他。

    如不放心,可在夜裡将飛刀放出老遠,在附近空中飛繞數十周,他必不知深淺,以為這裡有了厲害對頭,邪正不能并容,弄巧還許就此吓跑了呢。

    ” 這一套鳥語多半出于意會猜詳,還加上人語迎合,才得聽懂。

    等靈姑耐着心情問明就裡,鹦鹉的話也改順了許多,好些話俱能連串說出。

    靈姑看它這等靈慧,照此說法,不消多日,便可将人語學全,真個高興已極,忙去告知老父。

     呂偉聽了,仍不放心,覺着事情總要摸清底細,烏加葬身惡鬼是否真實也須判明,才能安居開墾。

    強敵伺側,終非好事,萬一來犯,防不勝防。

    暫時如若不來,自己又無興戎之理。

    再三籌思:“鹦鹉靈異,所說的話總有幾分可信。

    妖人既已悔過學好,就不畏飛刀,也不會無故與人作對。

    況且殺死線蛇,咎在烏加以蛇害人,自己為了防身禦害,事出無知,與他談不到嫌怨。

    為今之計,且等他幾日。

    如若上門生事,他有邪術,不可力敵,說不得隻好仍仗愛女飛刀,和他拼個上下。

    如若不是真的改邪歸正,也許有所顧忌,那就索性找到他的洞中看事說話。

    約定以後,一個躬耕,一個靜修,兩不相犯,能夠彼此相安無事最好。

    就便還可問出烏加死活真相,一舉兩得。

    不過這類妖人多半強橫,不通情理,此行未免犯險。

    但為一勞永逸之計,也說不得了。

    ”呂偉主意想定以後,因恐靈姑跟去,事難逆料,更不放心,也未明言。

    隻說:“既然如此,我們不可再去惹他。

     大家戒備數日,如不相犯,再作計較好了。

    ” 當日無事,呂偉打發鹿加拿了神箭,先回曉谕阖洞族人,免再生事;更防烏加萬一不死逃回,又蠱惑同黨前來尋仇報複。

    鹿加感恩拜謝而去。

    因有妖人發現,衆人仍未前去開墾。

    靈姑打算往探,呂偉執意不許。

    靈姑聽了鹦鹉之教,每晚俱把飛刀放在空中往複飛行。

    一連數日,迄無警兆。

     第五日早起,呂偉決定往探,故意令靈姑、王淵二次探查墾殖之所。

    等他們一走,便令王氏夫妻守洞,拿了随身兵刃暗器,胸懸寶珠,由牛子領路,主仆二人徑往妖人洞中走去。

    牛子對那一帶的地理前半極熟。

    後半密林蓊晦,蛇蟒毒蟲大多,以前就沒有去過舊前随了鹿加逃走,又是驚急亂竄,沒留心記認。

    林中昏暗,進去不遠便迷了路。

    牛子恐主人見怪,哪敢明說,仍一味領了亂繞。

    又想找到棄蛇的枯澗,再往回找。

    心慌意亂,越走越錯。

    後來還是呂偉看出情形不對,喝問牛子說了實話。

    呂偉無法,隻得停住,重又盤問那日所行方向途徑。

    牛子也隻勉強說了一個大概。

    這才按照所說的活,先尋到略有天光可透之處,辨明了去向,再仗多年來山行經驗,往前試走。

    由此過去,林樹愈密,光景越暗,雖然練就目力,老眼無花,也僅僅不緻撞跌絆倒而已,要想辨認途徑,仍不能夠。

     二人走了一會,暗影中時見一對一對的豆大星光,或紅或碧,高低錯落,随地隐現,閃動無常。

    有時從對面飛來,剛握刀劍防備,一條一兩丈長的毒蛇影子,随着那一雙星光閃爍的怪眼已往側面竄去。

    呂偉暗忖:“毒蛇來勢本欲傷人,等到臨近,忽然改道避去,必是寶珠之力。

    此珠暗中頗能放光,何不取出照路?”忙探手懷内,解了珠囊,放在掌上托着。

    那珠一到窮陰晦塞之區,立時大放光明,晶輝閃閃,丈許内外的林木草石均被映照,人目分明。

    這一來雖然稍好,可是妖人洞穴仍然無迹可尋。

    再問牛子。

    也說不似那日所經之處,并且那日也未見到有甚大蛇,這裡大蛇這樣多法,更覺不像。

     方在兩難,牛子焦急中偶一回顧,看見身後隐隐一片紅光映照林木之間,不禁驚喜道:“主人,我們快找到了。

    ”呂偉驚問怎麼見得。

    牛子指着後面說:“日前同鹿加也是誤人森林,發現妖人洞前火光,才得尋到。

    今日這火必然更大,相隔也遠。

    你看火還未見,連樹枝都映紅了。

    ”呂偉一聽,森林之中火已最險,如何還敢發動大火?細一查看,身後好似斜陽反射,又似天降紅霧,果然林木皆紅。

    但非真火,相隔并不甚近;否則,這麼密的林木,如是真火,非近前看不出,決映照不了這麼遠。

    越看越覺有異,心疑妖人鬧的玄虛。

    既來訪他,也不害怕,徑和牛子照發火之處趕去。

     走了片刻,漸覺那紅光迎着自己而來。

    荒山森林,本多怪異,又疑不是妖人,是甚毒蟒、精怪之類,忙令牛子小心退路,各自戒備。

    那紅光迎來更速,已是越隔越近。

    心正驚疑,忽聽遠遠有人嬌喚了一聲:“爹爹。

    ” 呂偉先見紅光如霧,頗似愛女身藏那兩粒大寶珠,本就心動了一下。

    因料靈姑不識途徑,行時又預先遣出,未使聞知,即便回洞盤問王氏夫妻,得知追來,也沒這麼快法。

     哪知靈姑出時因妖人虛實未明,恐靈奴鹦鹉又被妖法攝去,沒有帶出,令在洞中等候,剛到墾殖之處不久,正和王淵談論,忽見靈奴飛來說:“主人走後,老主人命王守常夫妻守洞,同了牛子去往森林尋訪妖人,商談日後之事。

    妖人怕的是主人飛刀和主人的仙師,老主人自去,保不定受他欺侮,主人務要急速趕往相助才好。

    ”靈奴連日人語說得甚是清晰。

    靈姑父女關心,聞言大驚,立時便要趕去,還恐靈奴有失,靈奴連說不怕,同去不但領路,還有益處。

    靈姑本不認路,老父安危要緊,不暇再計及别的。

    王淵獨回不放心,送恐無及,也帶了同走。

     靈姑因有靈奴仙禽在空中飛行領路,走的都是捷徑,雖然起身較晚,反比呂偉先到了好些時。

    隻因呂偉、牛子先進森林,走沒多遠便把路走岔,靈姑人林時稍後一腳,以緻彼此相左,沒有遇上。

     靈姑所行之處不時俱有天光透下,不似呂偉誤入全林最晦之區,除了蛇蟒盤踞,從無人迹。

    本來目力敏銳,又有靈奴挨近引導,穿越昏林,左繞右轉,不消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