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 銀羽翩跹 火焰山前觀山舞 蘆笙幽豔 月明林下起蠻妪
關燈
小
中
大
自熟悉的。
黃昏時正要往裡倒酒便打起來,還耽誤了一會,不然早就齊備了。
王師叔夫妻先下無防,師父、師妹必須在此同行。
” 呂偉才知這台還要放火燒掉。
剛悄悄告知同行諸人,忽聽台下暴雷也似一聲嘩噪,先去的一夥山人已從林内擡了許多洗剝幹淨的牛羊野獸奔出。
俱是兩人擡一隻,用一根鐵棍由股至頸穿過,擱在肩上,飛步往火架前跑去,朝兩頭叉架上一放,旋即退下。
最後面擡的卻是一隻活的大烏牛,四蹄紮緊,跪伏在一塊大木闆上面,另有繩索捆住全身,由四人手捧着往台前跑來。
那牛想知死期将至,掙紮不脫,急得雙角齊顫,哞哞亂叫。
到了台口,羅銀先朝牛跪伏,行了山禮。
然後縱落台下,蹲向闆底,用頭頂住,與捧牛的人一同膝行上台,放置台心。
範洪忙請呂偉等人閃向台角。
羅銀朝牛跪下,伏拜地上,喃哺祝告了一陣。
環台而立的執事山人,便将備就的青稞、五谷暴雨一般向牛身上蓋沒。
羅銀倏地縱起,手持金鐘,振肩一搖,口中高唱祭神的山歌。
台下衆山民跟着同聲應和,聲調如一,狀甚嚴肅。
約有半盞茶時,歌聲頓止。
那些執事山人便去兩旁木柴堆上,将柴成根成束地抱來,堆置台下。
台上除了中心供牛之處,四外也都堆滿。
到了後來,人都站在台後邊沿上,恰似一座兩丈多高的木圈,将牛圍在裡面。
柴堆齊後,羅銀又将金鐘搖動,環台四面放起火來,火由下往上點起。
那些木柴是本山所産油松之類,極易燃燒,才一點燃,火焰便熊熊直上,蔓延開來。
範氏父子同了王守常夫妻父子三人,已在火發以前下去相候。
呂偉見火勢猛烈,快要燒到台口,因範洪說羅銀以貴賓之禮相待,最好在他後走,雖然烤得難受,隻好忍住,裝作不介意的神氣。
果然台下衆山民見火已大發,寨主和來客父女尚未離開,紛紛歡躍,嘩噪起來。
挨了一會,眼看火苗已冒出台口數尺高下,呂氏父女和羅銀俱都退立柴堆之上。
山人見狀,越發歡躍狂呼,齊聲稱贊:“寨主侍神,退得這樣晚,又有兩個會仙法的貴賓陪侍,來年年景、生意必蒙神佑,樣樣豐盈。
” 靈姑暗忖:“這樣重禮待客,免勞照顧。
”方在埋怨晦氣,倏地一團火球爆上台來,連台上木柴也都引燃。
跟着一陣山風,滿台上到處都是火焰直冒,熊熊怒發,聲勢駭人。
呂傳也甚驚心,心想:“要糟!現在前面火大,再不走時,風勢一轉,将退路遮斷,就憑自己本領,也難脫身火窟。
靈姑飛刀雖能将火勢閉住,要護住三人同時縱起,終是險事。
”便和靈姑使眼色,命她準備。
羅銀原是見呂氏父女神情泰然,行所無事,不知是在等他。
心想:“今日雖與敵人成了朋友,不算丢人,終是敗在來人手裡,部下山人難免見輕不服。
”呂氏父女既不畏火,樂得破例多挨了一會,以博部屬們的歡心愛戴,所以多挨了些時。
此時早被火烤煙熏,鬧得頭暈腦熱,通體汗流,目紅似火,再也忍耐不住。
隻得啞着嗓子暴喊一聲:“貴客先請。
”同時搖動金鐘,将手一舉。
呂偉早得範洪指點,多時已挨過去,自然不肯,也高舉雙手一搖,說:“請寨主先行吧。
”羅銀見狀,又喜又佩,更不再讓,雙腳用力一墊勁,淩空縱起三丈多高遠,由烈焰上飛越過去,落到台下。
這時火勢旺盛,近延眉睫,危險瞬息,已迫萬分,吃二人這一讓,又耽延了一些;加上羅銀用力太猛,雖然縱起,腳底下的積柴立即倒坍,嘩啦一聲,火星四濺,徑往人身前撲到。
幸是呂偉父女早有準備,見羅銀一縱起身,也緊跟着雙雙離台飛起。
為在山人眼裡顯耀,父女二人俱都用足生平之力,各縱起八九丈高下,由烈焰中沖越而出,落地時反倒超出了羅銀的前面。
因縱高落遠,四外衆山人都看得清楚,不由震天價暴喝起來。
可是事也險極,台木寬大,火頭七八處,二人身才縱起,火便由分而合,轉瞬之間,火焰騰起數丈,沖霄直上,宛如一座火山相似,稍緩須臾,便無幸理。
火一全燃,一面羅銀引客升台,一面衆山人便圍着火台跳躍,歡呼高唱,歌聲入雲,甚是雄壯。
火池的火也早升起,另有執事山人轉動架上梁軸,燒烤那些牛羊野獸。
先時隻聞一片焦臭之氣刺鼻難聞,一會烤熟,肉香、酒香盈溢滿坡,襯着明月光中數十堆池火熊熊上升,情趣妙絕。
羅、呂三人喘息方定,早有執事山人奔至火架面前,将那烤得焦脆香腴的各種牲畜熟肉,片成巴掌大塊,用幾方木盤堆陳着獻上台來。
羅銀起身,将鐘頂上金叉拔下,叉了幾片熟肉,高高舉起,口中祝頌了幾句土詞,徑往火台上擲去。
另向獻酒山人手内取了一個滿盛藥酒的葫蘆,照樣隔台遙擲。
雖然相隔遙遠,全都擲到火裡,并未落地。
火台上立時冒起一陣五色火焰,半晌方熄。
肉、酒擲完,祭神儀式便算終了。
台上諸人各拿起備就的刀叉,随着酒肉更番疊進,各自飲用。
台下衆山民也紛紛往火架前跑去,不間男女,各拔佩刀,往牲畜身上割了大塊烤肉,再去缸中舀了酒,三三兩兩,自找地方歡呼飲啖,此去彼來,各随所嗜。
不消片刻,池中火滅焰殘,架上的肉隻剩下數十具空骨。
又過了一會工夫,連骨架也被山民搶光。
火台上的火卻燒得正旺,執役健壯山民分班輪流,各恃鈎竿,環台而立,以防引起野燒。
那站在下風一面的,個個烤得頸紅臉漲,氣如牛喘,兀自環着火台此奔彼蹿,往來守護,勇敢争先,并無一人後退。
有時火團火球飛起,山人用鈎竿一撥打,立時爆散,火星滿空,落在左近人叢裡面。
山人隻是紛紛驚竄,嘩笑歡呼,雖被火燒,也并不以為意。
有幾個直被燒得膚發皆焦,仍然叫嚣縱躍,自以為勇,乘着酒興,故意往火台前擠進,滿地打滾亂蹦,怪狀百出。
看神氣,仿佛以被火燒傷為樂似的。
靈姑看了奇怪,暗問範洪,才知按着山俗,此火乃是神火,可以拔除不祥,免
黃昏時正要往裡倒酒便打起來,還耽誤了一會,不然早就齊備了。
王師叔夫妻先下無防,師父、師妹必須在此同行。
” 呂偉才知這台還要放火燒掉。
剛悄悄告知同行諸人,忽聽台下暴雷也似一聲嘩噪,先去的一夥山人已從林内擡了許多洗剝幹淨的牛羊野獸奔出。
俱是兩人擡一隻,用一根鐵棍由股至頸穿過,擱在肩上,飛步往火架前跑去,朝兩頭叉架上一放,旋即退下。
最後面擡的卻是一隻活的大烏牛,四蹄紮緊,跪伏在一塊大木闆上面,另有繩索捆住全身,由四人手捧着往台前跑來。
那牛想知死期将至,掙紮不脫,急得雙角齊顫,哞哞亂叫。
到了台口,羅銀先朝牛跪伏,行了山禮。
然後縱落台下,蹲向闆底,用頭頂住,與捧牛的人一同膝行上台,放置台心。
範洪忙請呂偉等人閃向台角。
羅銀朝牛跪下,伏拜地上,喃哺祝告了一陣。
環台而立的執事山人,便将備就的青稞、五谷暴雨一般向牛身上蓋沒。
羅銀倏地縱起,手持金鐘,振肩一搖,口中高唱祭神的山歌。
台下衆山民跟着同聲應和,聲調如一,狀甚嚴肅。
約有半盞茶時,歌聲頓止。
那些執事山人便去兩旁木柴堆上,将柴成根成束地抱來,堆置台下。
台上除了中心供牛之處,四外也都堆滿。
到了後來,人都站在台後邊沿上,恰似一座兩丈多高的木圈,将牛圍在裡面。
柴堆齊後,羅銀又将金鐘搖動,環台四面放起火來,火由下往上點起。
那些木柴是本山所産油松之類,極易燃燒,才一點燃,火焰便熊熊直上,蔓延開來。
範氏父子同了王守常夫妻父子三人,已在火發以前下去相候。
呂偉見火勢猛烈,快要燒到台口,因範洪說羅銀以貴賓之禮相待,最好在他後走,雖然烤得難受,隻好忍住,裝作不介意的神氣。
果然台下衆山民見火已大發,寨主和來客父女尚未離開,紛紛歡躍,嘩噪起來。
挨了一會,眼看火苗已冒出台口數尺高下,呂氏父女和羅銀俱都退立柴堆之上。
山人見狀,越發歡躍狂呼,齊聲稱贊:“寨主侍神,退得這樣晚,又有兩個會仙法的貴賓陪侍,來年年景、生意必蒙神佑,樣樣豐盈。
” 靈姑暗忖:“這樣重禮待客,免勞照顧。
”方在埋怨晦氣,倏地一團火球爆上台來,連台上木柴也都引燃。
跟着一陣山風,滿台上到處都是火焰直冒,熊熊怒發,聲勢駭人。
呂傳也甚驚心,心想:“要糟!現在前面火大,再不走時,風勢一轉,将退路遮斷,就憑自己本領,也難脫身火窟。
靈姑飛刀雖能将火勢閉住,要護住三人同時縱起,終是險事。
”便和靈姑使眼色,命她準備。
羅銀原是見呂氏父女神情泰然,行所無事,不知是在等他。
心想:“今日雖與敵人成了朋友,不算丢人,終是敗在來人手裡,部下山人難免見輕不服。
”呂氏父女既不畏火,樂得破例多挨了一會,以博部屬們的歡心愛戴,所以多挨了些時。
此時早被火烤煙熏,鬧得頭暈腦熱,通體汗流,目紅似火,再也忍耐不住。
隻得啞着嗓子暴喊一聲:“貴客先請。
”同時搖動金鐘,将手一舉。
呂偉早得範洪指點,多時已挨過去,自然不肯,也高舉雙手一搖,說:“請寨主先行吧。
”羅銀見狀,又喜又佩,更不再讓,雙腳用力一墊勁,淩空縱起三丈多高遠,由烈焰上飛越過去,落到台下。
這時火勢旺盛,近延眉睫,危險瞬息,已迫萬分,吃二人這一讓,又耽延了一些;加上羅銀用力太猛,雖然縱起,腳底下的積柴立即倒坍,嘩啦一聲,火星四濺,徑往人身前撲到。
幸是呂偉父女早有準備,見羅銀一縱起身,也緊跟着雙雙離台飛起。
為在山人眼裡顯耀,父女二人俱都用足生平之力,各縱起八九丈高下,由烈焰中沖越而出,落地時反倒超出了羅銀的前面。
因縱高落遠,四外衆山人都看得清楚,不由震天價暴喝起來。
可是事也險極,台木寬大,火頭七八處,二人身才縱起,火便由分而合,轉瞬之間,火焰騰起數丈,沖霄直上,宛如一座火山相似,稍緩須臾,便無幸理。
火一全燃,一面羅銀引客升台,一面衆山人便圍着火台跳躍,歡呼高唱,歌聲入雲,甚是雄壯。
火池的火也早升起,另有執事山人轉動架上梁軸,燒烤那些牛羊野獸。
先時隻聞一片焦臭之氣刺鼻難聞,一會烤熟,肉香、酒香盈溢滿坡,襯着明月光中數十堆池火熊熊上升,情趣妙絕。
羅、呂三人喘息方定,早有執事山人奔至火架面前,将那烤得焦脆香腴的各種牲畜熟肉,片成巴掌大塊,用幾方木盤堆陳着獻上台來。
羅銀起身,将鐘頂上金叉拔下,叉了幾片熟肉,高高舉起,口中祝頌了幾句土詞,徑往火台上擲去。
另向獻酒山人手内取了一個滿盛藥酒的葫蘆,照樣隔台遙擲。
雖然相隔遙遠,全都擲到火裡,并未落地。
火台上立時冒起一陣五色火焰,半晌方熄。
肉、酒擲完,祭神儀式便算終了。
台上諸人各拿起備就的刀叉,随着酒肉更番疊進,各自飲用。
台下衆山民也紛紛往火架前跑去,不間男女,各拔佩刀,往牲畜身上割了大塊烤肉,再去缸中舀了酒,三三兩兩,自找地方歡呼飲啖,此去彼來,各随所嗜。
不消片刻,池中火滅焰殘,架上的肉隻剩下數十具空骨。
又過了一會工夫,連骨架也被山民搶光。
火台上的火卻燒得正旺,執役健壯山民分班輪流,各恃鈎竿,環台而立,以防引起野燒。
那站在下風一面的,個個烤得頸紅臉漲,氣如牛喘,兀自環着火台此奔彼蹿,往來守護,勇敢争先,并無一人後退。
有時火團火球飛起,山人用鈎竿一撥打,立時爆散,火星滿空,落在左近人叢裡面。
山人隻是紛紛驚竄,嘩笑歡呼,雖被火燒,也并不以為意。
有幾個直被燒得膚發皆焦,仍然叫嚣縱躍,自以為勇,乘着酒興,故意往火台前擠進,滿地打滾亂蹦,怪狀百出。
看神氣,仿佛以被火燒傷為樂似的。
靈姑看了奇怪,暗問範洪,才知按着山俗,此火乃是神火,可以拔除不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