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公曾集 全文

關燈
降將徐紹、孫彧銜命齎書。

    皓遣使報書,方發使聘吳,並令當時文士作書。

    昭用勗所作,皓既報命和親,昭問勗曰:「君前作書,使吳思順,發十萬之眾也。

    」○孫楚為石苞與皓書,亦此時,徐紹、孫彧與符邵、孫郁參誤。

     聖人稱有君臣,然後上下禮義。

    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後上下安服。

    群生獲所逮至未塗,純德既毀,勦民之命,以爭彊於天下,違理順之,至理則仁者弗由也。

    方今主上聖明,復幬無舛。

    僕備位宰輔。

    屬當國重,為華夏乖殊。

    方隅圮裂,六十餘載,金革亟動,無年不戰。

    暴骸喪元,困悴罔定,每用悼心,坐以待旦,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

    故分命偏師,平定蜀漢。

    役未經年,全軍獨克。

    于時猛將謀夫,朝臣庶士,鹹以奉天時之宜,就既征之軍,籍吞敵之勢。

    宜遂回旗東指,以臨吳境。

    舟師泛江,順流而下;陸師南轅,取徑四郡。

    兼成都之械,漕巴漢之粟。

    然後以中軍整旅,一方雲會。

    未及浹辰,可使江表底平。

    南夏順軌,然國朝深惟伐蜀之舉,雖有靜難之功亦悼,蜀民獨罹其害。

    戰於綿竹者,自元帥以下並受斬戮,伏屍蔽地,血流丹野。

    一之於前猶追恨不忍,況重之於後乎。

    是故旅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

    夫料力忖勢,度資量險,遠緻古昔廢興之理,近鑒西蜀安危之效。

    隆得保祚,去危即順。

    屈已以寧四海者,仁哲之高緻也。

    履危偷安,隕得覆祚,而不稱於後世者,非智者所居也。

    今朝廷遣徐紹孫彧獻書喻懷,若書禦於前,必少留意。

    回慮革筭,結歡弭兵,共為一家。

    惠衿吳會,師及中土,豈不泰哉。

    此昭心之大願也。

    敢不承受,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斯於大同。

    雖重幹戈,故不獲已也。

    太平禦覽載:荀勗〈為文王與孫皓書〉,餉雜色綾十端,又餉穀三端,又餉細縑十疋。

     答王琛書 王陶丘州人闕廟盜鮮卑金頭寶帶十二枚。

     序 穆天子傳序 勗領秘書監,時得汲郡冢中古文作書。

     詔勗撰次,以為中經,列在秘書。

     序古文穆天子傳序者,太康二年汲縣民不準盜古發古塚所得書也,皆竹簡素絲編。

    以臣勗前所制定古尺度此簡,長二尺四寸。

    以墨書一簡四十字。

    汲者,戰國時魏地也。

    按所得紀年,蓋魏惠成王子令王之塚也,於是本蓋襄王也。

    按史記六國年表,自令王二十一年至秦始王三四年燔書之歲,八十六年。

    及至太康二年初得此書,凡五百七十九年也。

    其書言周穆王遊行之事。

    春秋左氏傳曰:「穆王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皆使有車轍馬跡焉。

    」此書所載則其事也。

    王好巡守,德盜驪騄耳之乘,造父為禦,以觀四荒。

    北絕流沙,西登崑崙,見西王母。

    與太史公記同。

    汲郡收書不謹,多毀落殘缺。

    雖其言不典,皆是古書,頗可觀覽。

    謹以二尺黃紙寫上,請事平以本簡書,及所新寫,並付秘書繕寫,藏之中經,副在三閣,謹序。

     樂歌 晉四廂樂歌 晉書樂志曰:「魏杜夔傳舊雅樂四曲,一曰鹿鳴,二曰騶虞。

    二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詞。

    」及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騶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聲節。

    其名雖同而聲實異,為因夔鹿鳴,全不改易。

    正旦大會,太尉奉璧,群後行禮,東廂雅樂郎作者是也。

    後又改三篇,第一曰於赫篇,詠武帝,聲節與鹿鳴同。

    第二曰巍巍篇,詠文帝,用延年所改騶虞聲。

    第三曰洋洋篇,詠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聲。

    第四曰日復,用鹿鳴。

    鹿鳴之聲重用,而除古伐檀。

    古今樂錄曰:「漢故事上壽用四會曲。

    」魏明帝青龍二年,以長笛食舉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會。

    又易古詩名曰羽殤行,用為上壽曲。

    施用最在前,鹿鳴以下十二曲,名食舉樂。

    而四會之曲遂廢。

     晉書樂志曰:「秦始中使傅玄荀勗張華,各造正旦大會行禮,及王宮上壽酒食舉樂歌詩。

    勗乃更作行禮詩四篇,又為正旦大會王宮上壽歌詩,並食舉樂歌詩,和十三篇。

    」又以魏氏歌詩,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與古詩不類。

    以問司律中郎將陳頎,頎曰:「被之金石,未必皆當。

    故勗造晉歌皆為四言,為王宮上壽酒一篇為三言五言焉。

    」 正旦大會行禮歌 於皇宋書樂志曰:「晉荀勗造正旦大會行禮歌四篇。

    一曰於皇、當魏、於赫」 於皇元首,群生資始,履瑞大享,敬禦繁社。

    肆覲群後,爰及卿士,欽順則元,允也天子。

     明明當魏巍巍 明明天子,臨下有赫,四表宅心,惠浹荒貊,柔遠能邇,孔淑不逆。

    來格祁祁,邦家是若。

     邦國當魏洋洋 光光邦國,天篤其祜,丕顯哲命,顧柔三祖,世德作求。

    奄有九土,思我皇度,彜倫攸序。

     祖宗當魏鹿鳴 惟祖惟宗,高朗緝熙,對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