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回 王玉貞嚼血哺親兒 濟和尚裝腔戲比匪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這治喪的人家姓葉,本是玉山縣的一個大富翁,足有百萬家财。
死的這個老主人已有八十九歲,他名字叫做葉少文,一生積德行善,八十歲還不曾有個兒子。
這年老伴兒就過世了,一衆本家就來争嗣,都看中他這一筆家産,卻又沒有近房,那些遠房子弟又沒譜系稽考,皆紛紛争鬧不了。
就這一天,玉山縣收了有幾十個争嗣的享帖,那些代書倒發了一些小小的财。
葉少文被大家鬧急了,也具了一個禀帖,說:“八十生兒,也是尋常的事;職員當另置小星,為嗣續之計。
且待職員死後,果無後嗣,再為立後;此時所求公祖,一概不許。
”那時的玉山縣卻是一個正直廉明好官,就準了葉少文的禀詞。
大衆本家可算花錢費鈔,白白鬧了個大風潮,一些好處不曾得到,隻得含恨在心,也就罷了。
但那葉少文雖然要置姬妾,卻沒一個願把女兒給這棺材襯子。
就此又過了幾年,葉少文已八十七了。
也叫事有定數,一日有個老家人姓王,女兒叫玉貞,已二十多歲,因母親死得早,家中無人照應,就不曾将他配人,樣子也有中上的人品,并且性情端正。
這年老家人忽然身故,葉家有個例規,凡在他家中服役的人,死後有三十兩銀子撫恤。
玉貞因父親死後,就去領這三十兩銀子,見了葉老,恰好這日是四月二十八日,服侍葉老的幾個家人均在外面看東嶽會。
葉老見玉貞到來說了父親死後一段情形,葉老便給了三十兩紋銀把他。
就這拿銀子的時候,葉老見左右一個閑人沒得,就這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不覺陡生淫念,故意就叫玉貞進房接銀。
玉貞因他八十多歲的人,卻無嫌疑要避,就走進房去取銀。
那知才一進房,葉老便将他一把抱住,擁到床前,就想行事。
玉貞想道:古來賣身葬父也是有的,無如苟且失身,何能再事旁人!也算前世孽案,我不若如此如此,以了自家一身也就算了。
想罷,便向葉老道:“老太爺體得如此!若要我相從,必要完全女子終身,方能允許;若是楊花水性,女子情願連撫恤銀子都不要。
請你老人家讓我走罷。
”葉老見他允許終身,更覺喜出望外,曉得他家中又無旁人,就代他把父親花花綠綠辦了一個喪葬,将他留下做了夫婦。
不到一年,果然生了一子,葉老喜出望外,取名叫做“天福”。
又過了二年多些,天福才兩歲,葉老突然無病無災的睡睡覺就睡死了。
此時隻有王玉貞做主,一面辦理喪事,一面就着家人抱了天福,到大衆本家同族的家中報喪。
一個個見着到手的家财,反被這兩歲的一個孩子不言不語就弄了去,心中怄氣不過,但也無可如何。
也叫理合鬧事,族中有一個刀筆名叫葉名,本是玉山縣的房科,他心中想了想,又連絡了一個文士名叫葉大魁、兩個武生,一叫葉力,一叫葉勇,一起商議道:“如今少文這老狗已死了,族中人數雖多,所幸你我四人尚能說得起幾句話。
我們先向同族中議定,守候家私到手,每一房頭分派五千銀子,叫他幫扶着我們說葉王氏假子亂宗。
就到了縣官面前,說一世不曾有過兒子的人,到了八十八歲反會生個兒子,也有些不大相信。
你大魁兄又是一個讀書有名望的,我們三人就說你派承嗣。
家私到手,除了公用,三股均分。
此時這少文老狗,所喜還不曾入殓呢,我們同大衆把話說定了,随即就送你去硬行披麻執杖,将葉王氏母子趕出。
諒他一個婦人,又無私親相助,怕他怎樣奈何嗎!”大魁道:“串頭倒是很好,無如我的班輩還比他大兩輩,怎能做他的兒子呢?”葉名道:“你這倒又做迂夫子了!我們家中又沒族譜能改,怎麼叫做長輩?怎麼叫做晚輩?總比有錢的人大十輩是了。
”大魁被他說得發笑,就依着他,先将通族議定後,四個人就直奔少文家中。
卻然正要收殓,王玉貞抱住天福坐在屍前痛哭,看那兩歲一個孩子披着兩莖麻,真個石人都要流淚。
那知正在哭的時候,隻見葉力、葉勇、葉名、葉大魁四個人跑來了。
葉大魁一見屍靈,便向地上一伏,爺天爺地、有聲沒淚的哭了個不亦樂乎。
哭了一場,當時站起,便指着王玉貞、天福問道:“這兩個人是那裡的?”葉名道:“管他怎樣!這一定是鄰居間央得來看屍身的罷了。
”葉力、葉勇道:“既然我們真命帝主到來,還要他看什麼!就此還不請走嗎?”葉大魁道:“有理有
死的這個老主人已有八十九歲,他名字叫做葉少文,一生積德行善,八十歲還不曾有個兒子。
這年老伴兒就過世了,一衆本家就來争嗣,都看中他這一筆家産,卻又沒有近房,那些遠房子弟又沒譜系稽考,皆紛紛争鬧不了。
就這一天,玉山縣收了有幾十個争嗣的享帖,那些代書倒發了一些小小的财。
葉少文被大家鬧急了,也具了一個禀帖,說:“八十生兒,也是尋常的事;職員當另置小星,為嗣續之計。
且待職員死後,果無後嗣,再為立後;此時所求公祖,一概不許。
”那時的玉山縣卻是一個正直廉明好官,就準了葉少文的禀詞。
大衆本家可算花錢費鈔,白白鬧了個大風潮,一些好處不曾得到,隻得含恨在心,也就罷了。
但那葉少文雖然要置姬妾,卻沒一個願把女兒給這棺材襯子。
就此又過了幾年,葉少文已八十七了。
也叫事有定數,一日有個老家人姓王,女兒叫玉貞,已二十多歲,因母親死得早,家中無人照應,就不曾将他配人,樣子也有中上的人品,并且性情端正。
這年老家人忽然身故,葉家有個例規,凡在他家中服役的人,死後有三十兩銀子撫恤。
玉貞因父親死後,就去領這三十兩銀子,見了葉老,恰好這日是四月二十八日,服侍葉老的幾個家人均在外面看東嶽會。
葉老見玉貞到來說了父親死後一段情形,葉老便給了三十兩紋銀把他。
就這拿銀子的時候,葉老見左右一個閑人沒得,就這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不覺陡生淫念,故意就叫玉貞進房接銀。
玉貞因他八十多歲的人,卻無嫌疑要避,就走進房去取銀。
那知才一進房,葉老便将他一把抱住,擁到床前,就想行事。
玉貞想道:古來賣身葬父也是有的,無如苟且失身,何能再事旁人!也算前世孽案,我不若如此如此,以了自家一身也就算了。
想罷,便向葉老道:“老太爺體得如此!若要我相從,必要完全女子終身,方能允許;若是楊花水性,女子情願連撫恤銀子都不要。
請你老人家讓我走罷。
”葉老見他允許終身,更覺喜出望外,曉得他家中又無旁人,就代他把父親花花綠綠辦了一個喪葬,将他留下做了夫婦。
不到一年,果然生了一子,葉老喜出望外,取名叫做“天福”。
又過了二年多些,天福才兩歲,葉老突然無病無災的睡睡覺就睡死了。
此時隻有王玉貞做主,一面辦理喪事,一面就着家人抱了天福,到大衆本家同族的家中報喪。
一個個見着到手的家财,反被這兩歲的一個孩子不言不語就弄了去,心中怄氣不過,但也無可如何。
也叫理合鬧事,族中有一個刀筆名叫葉名,本是玉山縣的房科,他心中想了想,又連絡了一個文士名叫葉大魁、兩個武生,一叫葉力,一叫葉勇,一起商議道:“如今少文這老狗已死了,族中人數雖多,所幸你我四人尚能說得起幾句話。
我們先向同族中議定,守候家私到手,每一房頭分派五千銀子,叫他幫扶着我們說葉王氏假子亂宗。
就到了縣官面前,說一世不曾有過兒子的人,到了八十八歲反會生個兒子,也有些不大相信。
你大魁兄又是一個讀書有名望的,我們三人就說你派承嗣。
家私到手,除了公用,三股均分。
此時這少文老狗,所喜還不曾入殓呢,我們同大衆把話說定了,随即就送你去硬行披麻執杖,将葉王氏母子趕出。
諒他一個婦人,又無私親相助,怕他怎樣奈何嗎!”大魁道:“串頭倒是很好,無如我的班輩還比他大兩輩,怎能做他的兒子呢?”葉名道:“你這倒又做迂夫子了!我們家中又沒族譜能改,怎麼叫做長輩?怎麼叫做晚輩?總比有錢的人大十輩是了。
”大魁被他說得發笑,就依着他,先将通族議定後,四個人就直奔少文家中。
卻然正要收殓,王玉貞抱住天福坐在屍前痛哭,看那兩歲一個孩子披着兩莖麻,真個石人都要流淚。
那知正在哭的時候,隻見葉力、葉勇、葉名、葉大魁四個人跑來了。
葉大魁一見屍靈,便向地上一伏,爺天爺地、有聲沒淚的哭了個不亦樂乎。
哭了一場,當時站起,便指着王玉貞、天福問道:“這兩個人是那裡的?”葉名道:“管他怎樣!這一定是鄰居間央得來看屍身的罷了。
”葉力、葉勇道:“既然我們真命帝主到來,還要他看什麼!就此還不請走嗎?”葉大魁道:“有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