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回 小南海水下設機關 大宋營帳前觀說帖

關燈
話說楊魁、菊文龍等渡過大河,聽見草窠裡有野獸的啼聲,合那嘶氣的聲,又因月光西下,看不明白,大衆疑惑不定。

    韓毓英笑道:“忒也糊塗可笑,是自家的物事都記不得了。

    ”楊魁猛被提醒,便答道:“這話一定不舛。

    ”随即跑到草裡,果然牽出三匹馬來。

    原來這馬卻是楊魁三人被妖日間追了渡河,丢下來的坐騎。

    當下牽到外面,再一查點,委實鞍轎、腳镫一樣不少,楊魁好不歡喜,就請菊文龍換坐。

    菊文龍道:“将軍不可一日無馬,請同尊夫人先行回營,在下随後就到是了。

    ”楊魁謙了又謙,見菊文龍堅執不行,隻得同韓毓英、哈雲飛上馬,又問了菊文龍的路徑,依着他由小路抄近走。

    果然到了大墳灣,天還未明,遠遠看見無數燈火,曉得大營就紮前面,連忙打馬前進。

    到得營門,見張公升了大帳,各兵正然造飯。

    張公仍然憂愁楊魁夫婦一個不回,就連差去尋他的兩名小将也不回來,心中焦急萬分,不知還是開隊的好,還是坐等的好,因此猶豫不決。

    那知擡頭一看,忽見楊魁夫婦走上帳來,好不歡喜,就同半天中接到涼月一般,随即出席相迎。

    韓毓英、哈雲飛見過了禮,仍回後帳。

    楊魁便進大帳坐下,先将單身獨走路頭說了一遍;然後将聽見殺聲尋着妻子,互戰妖精,丢槍棄馬,敗走泗水村,遇着菊文龍、菊猛、九聖仙女李彩秋、廣寒仙子鄧素秋,用虹霓劍吓走三妖,吃酒舞劍,一同來營的話,從頭至尾細微末節的說了一遍。

     張欽差大喜道:“果然得此三口降妖劍,不怕小西天不破在旦夕,菊家夫妻、叔侄因何還不來到的呢?”楊魁道:“他們因系步行,追不及馬,大約天亮時刻方得至此。

    ”張欽差又道:“這便奇了,昨日聖僧陪同我一步也不曾相離,怎樣得到泗水村同菊文龍吃酒呢?”說着便望着濟公。

    濟公大笑道:“你說這話,真真不脫書生氣了,且讓俺把和尚的道理說出來你聽: 無我非我,無道非道。

    心到身到,佛家神妙。

    ” 張欽差聽畢,知系濟公法術,也就不再深言。

    忽見八員領兵官進帳禀道:“現在各營早餐已畢,是否拔隊開行,先鋒官着末将特來請今。

    ”張欽差想了一想,便同楊魁商議道:“一者菊家的人還未到,二者昨日去尋将軍的兩名小将仍未回來,還是從緩開隊為是。

    ”濟公聽說,便連忙插嘴道:“開隊開隊,這些人是一個都候不着。

    菊家夫妻、叔侄還有許多轉輾,此時不及就來,出差的兩名小将也不必等他,去問楊将軍的兩位夫人,自然就曉得他們下落了。

    ”楊魁見說,便着了中軍到後帳問明原由,方知已被妖精所害。

    張欽差随即就發令起隊,浩浩蕩蕩,不到兩日,已到了玉山縣的邊界。

     早見前面一簇的人迎來,到得就近,隻見一人頂盔貫甲,腰佩短刀,一人烏帽青衫,手端角帶,還帶了幾名小官稗将,跪在道旁高喊道:“玉山縣知縣趙大京、玉山營遊府鄭伯龍,率領屬下部下胥吏偏裨叩見大帥。

    ”報畢,起身恭候旁邊,守着車馬走過,這才紛紛上馬跟着前進。

    不到半裡路,隻見牛忠騎了一匹馬飛也似的走至後隊,滾鞍下馬,說道:“禀大帥,前面離小南海不到十裡,是否度地紮營?”張欽差同楊魁聽說,随即命傳玉山縣問話。

     卻說這玉山縣,也不是科甲,也不是軍功,也不是捐班的出身,他因有個姐姐本是浔陽的名妓,後來跟了秦丞相做妾,寵幸不過,所以就代他謀了一個知縣的前程。

    這玉山縣本是一個好缺,偏偏到他來時,卻遇到了剿滅小西天的兵差,也算官運不好。

    閑話休提。

    這趙知縣接過了差,上馬便跟了後面走,忽然前面兵馬站住不動,一傳令官至前喊道:“大帥有令,傳玉山縣當面問話。

    ”趙大京便下馬,抖抖戰戰的到了張欽差、楊将軍馬前行了個禮,向旁邊一站。

    張欽差問道:“貴縣這地方上,可有什麼好紮營的地勢?”可憐趙知縣到任還不曾幾日,又是一個吃龜飯的出身,他不但不懂紮營當需什麼地勢,就連張欽差問的話都不清楚,此時就同呆子一般,隻是對着翻眼。

    幸虧有個跟随倒很伶俐,又将張欽差問的話低低的破解了一遍,趙知縣這才明白,便打一恭答道:“大帥要問紮營的地方,城裡城守衙門裡頂好,倒有一片空地。

    ”張欽差一聽,暗罵道:好個不知事的狗官,這樣也做知縣!便冷笑了一笑,也就算了。

    獨那楊魁真個是氣不過,見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