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衆虎同心歸水泊
關燈
小
中
大
義士何故重禮陪話?”宋江道:“量宋江怎敢壞得将軍性命。
皇天可表寸心。
”隻是懇告哀求。
呼延灼道:“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宋江道:“将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厮是個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記人小過。
将軍折了許多軍馬錢糧,他如何不見你罪責?如今韓滔、彭玘、淩振已都在敝山入夥。
倘蒙将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将軍。
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
”呼延灼沉思了半晌,一者是天罡之數,自然義氣相投;二者見宋江禮貌甚恭,歎了一口氣,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國,實慕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随鞭镫。
事既如此,決無還理。
”有詩為證: 親受泥書讨不庭,虛張聲勢役生靈。
如何世祿英雄士,握手同歸聚義廳? 宋江大喜。
請呼延灼和衆頭領相見了。
叫問李忠、周通讨這匹踢雪烏骓馬還将軍騎坐。
衆人再商議救孔明之計。
吳用道:“隻除教呼延灼将軍賺開城門,唾手可得。
更兼絕了呼延指揮念頭。
”宋江聽了,來與呼延灼陪話道:“非是宋江貪劫城池,實因孔明叔侄陷在缧绁之中,非将軍賺開城門,必不可得。
”呼延灼答道:“小将既蒙兄長收錄,理當效力。
”當晚點起秦明、花榮、、孫立、燕順、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歐鵬、王英十個頭領,都扮作軍士衣服模樣,跟了呼延灼,共是十一騎軍馬,來到城邊,直至濠塹上,大叫:“城上開門!我逃得性命回來!”城上人聽得是呼延灼聲音,慌忙報與慕容知府。
此時知府為折了呼延灼,正納悶間,聽得報說呼延灼逃得回來,心中歡喜,連忙上馬,奔到城上。
望見呼延灼有十數騎馬跟着,又不見面顔,隻認得呼延灼聲音。
知府問道:“将軍如何走得回來?”呼延灼道:“我被那厮的陷馬捉了我到寨裡,卻有原跟我的頭目,暗地盜這匹馬與我騎,就跟我來了。
”知府隻聽得呼延灼說了,便叫軍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
十個頭領跟到城門裡,迎着知府,早被秦明一棍,把慕容知府打下馬來。
解珍、解寶便放起火來。
歐鵬、王矮虎奔上城,把軍士殺散。
宋江大隊人馬見城上火起,一齊擁将入來。
宋江急急傳令,休教殘害百姓,且收倉庫錢糧。
就大牢裡救出孔明并他叔叔孔賓一家老小。
便教救滅了火。
把慕容知府一家老幼盡皆斬首,抄紮家私,分俵衆軍。
天明,計點在城百姓被火燒之家,給散糧米救濟。
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
又得了二百餘匹好馬。
就青州府裡做個慶喜筵席,請三山頭領同歸大寨。
有詩為證: 呼延逃難不勝羞,忘卻君恩事寇仇。
因是天罡并地煞,故為鄉導破青州。
且說李忠、周通使人回桃花山,盡數收拾人馬錢糧下山,放火燒毀寨栅。
魯智深也使施恩、曹正回二龍山,與張青、孫二娘收拾人馬錢糧,也燒了寶珠寺寨栅。
數日這間,三山人馬都皆完備。
宋江領了大隊人馬,班師回山。
先叫花榮、秦明、呼延灼、朱仝四将開路。
所過州縣,分毫不擾。
鄉村百姓,扶老挈幼,燒香羅拜迎接。
數日這間,已到梁山泊邊。
衆多水軍頭領具舟迎接。
晁蓋引領山寨馬步頭領,都在金沙灘迎接。
直至大寨,向聚義廳上列位坐定。
大排筵席,慶賀新到山寨頭領: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
坐間林沖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别後,曾知阿嫂信息否?”林沖答道:“小可自火并王倫之後,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病而亡。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内上山相會之事,衆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
”晁蓋說起黃岡動取生辰綱一事,衆皆大笑。
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
且說宋江見山寨又添了許多人馬,如何不喜。
便叫湯隆做鐵匠總管,提督打造諸般軍器,并鐵葉連環等甲;侯健管做旌旗袍服總管,添造三才九曜四鬥五方二十八宿等旗,飛龍飛虎飛熊飛豹旗,黃钺白旄,朱纓皂蓋;山邊四面築起墩台;重造西路、南路二處酒店,招接往來上山好漢,一就探聽飛報軍情;山西路酒店今令張青、孫二娘夫妻二人原是酒家,前去看守;山南路酒店仍令孫新、顧大嫂夫妻看守;山東路酒店依舊朱貴、樂和;山北路酒店還是李立、時遷看守;三關之人,添造寨栅,分調頭領看守。
部領已定,各宜遵守,不許違誤。
有詩為證: 天将摧鋒已受降,許多軍馬更精強。
憑陵欲作恢宏計,須仗公明作主張。
數月之後,忽一日花和尚魯智深來對宋公明說道:“智深有個相識,李忠兄弟也曾認的,喚做九紋龍史進。
見在華州華陰縣少華山上,和那一個神機軍師朱武,又有一個跳澗虎陳達,一個白花蛇楊春,四個在那裡聚義。
灑家常常思念他。
昔日在瓦罐寺救助灑家恩念,不曾有忘。
今灑家要去那裡探望他一遭,就取他四個同來入夥,未知尊意如何?”宋江道:“我也曾聞得史進大名。
若得吾師去請
皇天可表寸心。
”隻是懇告哀求。
呼延灼道:“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宋江道:“将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厮是個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記人小過。
将軍折了許多軍馬錢糧,他如何不見你罪責?如今韓滔、彭玘、淩振已都在敝山入夥。
倘蒙将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将軍。
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
”呼延灼沉思了半晌,一者是天罡之數,自然義氣相投;二者見宋江禮貌甚恭,歎了一口氣,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國,實慕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随鞭镫。
事既如此,決無還理。
”有詩為證: 親受泥書讨不庭,虛張聲勢役生靈。
如何世祿英雄士,握手同歸聚義廳? 宋江大喜。
請呼延灼和衆頭領相見了。
叫問李忠、周通讨這匹踢雪烏骓馬還将軍騎坐。
衆人再商議救孔明之計。
吳用道:“隻除教呼延灼将軍賺開城門,唾手可得。
更兼絕了呼延指揮念頭。
”宋江聽了,來與呼延灼陪話道:“非是宋江貪劫城池,實因孔明叔侄陷在缧绁之中,非将軍賺開城門,必不可得。
”呼延灼答道:“小将既蒙兄長收錄,理當效力。
”當晚點起秦明、花榮、、孫立、燕順、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歐鵬、王英十個頭領,都扮作軍士衣服模樣,跟了呼延灼,共是十一騎軍馬,來到城邊,直至濠塹上,大叫:“城上開門!我逃得性命回來!”城上人聽得是呼延灼聲音,慌忙報與慕容知府。
此時知府為折了呼延灼,正納悶間,聽得報說呼延灼逃得回來,心中歡喜,連忙上馬,奔到城上。
望見呼延灼有十數騎馬跟着,又不見面顔,隻認得呼延灼聲音。
知府問道:“将軍如何走得回來?”呼延灼道:“我被那厮的陷馬捉了我到寨裡,卻有原跟我的頭目,暗地盜這匹馬與我騎,就跟我來了。
”知府隻聽得呼延灼說了,便叫軍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
十個頭領跟到城門裡,迎着知府,早被秦明一棍,把慕容知府打下馬來。
解珍、解寶便放起火來。
歐鵬、王矮虎奔上城,把軍士殺散。
宋江大隊人馬見城上火起,一齊擁将入來。
宋江急急傳令,休教殘害百姓,且收倉庫錢糧。
就大牢裡救出孔明并他叔叔孔賓一家老小。
便教救滅了火。
把慕容知府一家老幼盡皆斬首,抄紮家私,分俵衆軍。
天明,計點在城百姓被火燒之家,給散糧米救濟。
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
又得了二百餘匹好馬。
就青州府裡做個慶喜筵席,請三山頭領同歸大寨。
有詩為證: 呼延逃難不勝羞,忘卻君恩事寇仇。
因是天罡并地煞,故為鄉導破青州。
且說李忠、周通使人回桃花山,盡數收拾人馬錢糧下山,放火燒毀寨栅。
魯智深也使施恩、曹正回二龍山,與張青、孫二娘收拾人馬錢糧,也燒了寶珠寺寨栅。
數日這間,三山人馬都皆完備。
宋江領了大隊人馬,班師回山。
先叫花榮、秦明、呼延灼、朱仝四将開路。
所過州縣,分毫不擾。
鄉村百姓,扶老挈幼,燒香羅拜迎接。
數日這間,已到梁山泊邊。
衆多水軍頭領具舟迎接。
晁蓋引領山寨馬步頭領,都在金沙灘迎接。
直至大寨,向聚義廳上列位坐定。
大排筵席,慶賀新到山寨頭領: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
坐間林沖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别後,曾知阿嫂信息否?”林沖答道:“小可自火并王倫之後,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病而亡。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内上山相會之事,衆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
”晁蓋說起黃岡動取生辰綱一事,衆皆大笑。
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
且說宋江見山寨又添了許多人馬,如何不喜。
便叫湯隆做鐵匠總管,提督打造諸般軍器,并鐵葉連環等甲;侯健管做旌旗袍服總管,添造三才九曜四鬥五方二十八宿等旗,飛龍飛虎飛熊飛豹旗,黃钺白旄,朱纓皂蓋;山邊四面築起墩台;重造西路、南路二處酒店,招接往來上山好漢,一就探聽飛報軍情;山西路酒店今令張青、孫二娘夫妻二人原是酒家,前去看守;山南路酒店仍令孫新、顧大嫂夫妻看守;山東路酒店依舊朱貴、樂和;山北路酒店還是李立、時遷看守;三關之人,添造寨栅,分調頭領看守。
部領已定,各宜遵守,不許違誤。
有詩為證: 天将摧鋒已受降,許多軍馬更精強。
憑陵欲作恢宏計,須仗公明作主張。
數月之後,忽一日花和尚魯智深來對宋公明說道:“智深有個相識,李忠兄弟也曾認的,喚做九紋龍史進。
見在華州華陰縣少華山上,和那一個神機軍師朱武,又有一個跳澗虎陳達,一個白花蛇楊春,四個在那裡聚義。
灑家常常思念他。
昔日在瓦罐寺救助灑家恩念,不曾有忘。
今灑家要去那裡探望他一遭,就取他四個同來入夥,未知尊意如何?”宋江道:“我也曾聞得史進大名。
若得吾師去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