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異傳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周時尹氏,貴盛。
五世不别,會食數千人。
遭饑荒,羅鼎焦糜,已上亦見書鈔一百四十四初學記二十六困學紀聞二十啜之,聲聞數十裡。
禦覽八百五十九三人入镬取焦糜,深,故不見也。
書鈔一百四十四 魏安厘王曰:&ldquo寡入得如鹄之飛,視天下如莽也。
&rdquo吳客有隐遊者,聞之,作木雕而獻之。
王曰:&ldquo此有形無用者也。
夫作無用之器,世之奸民也。
&rdquo召遊者加刑焉。
遊者曰:&ldquo臣聞大王之好飛也,故敢獻雕;安知王之惡此也。
可謂知有用之用,未寤無用之用矣。
&rdquo乃取而騎之,遂翻然而飛去,莫知所之。
禦覽九百十六 秦文公時,雍州南山有大梓樹。
初學記引有州字大作文,文公伐之,辄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
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ldquo秦若使人被發,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rdquo禦覽引作憂否樹神無言。
明日,病人語聞。
公如其言伐樹,樹斷,有一青牛出,走入沣水中。
其後牛複出。
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堕地複上,發解,牛畏之,入水不出;故置髦頭騎禦覽引有騎字因此也。
寰宇記三十禦覽四十四初學記八 史記秦本紀正義引錄異傳雲&ldquo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辄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lsquo秦若使人被發,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因耶?&rsquo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後牛出豐水中,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堕地複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rdquo.&rsquo按:今俗畫青牛障是. 吳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
童子韓重,年十九。
玉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
重學于齊魯之間,屬其父母使求婚。
王怒不與。
玉結氣死,葬阊門外。
三年重歸,诘問其父母,父母曰:&ldquo王大怒,女結氣死,已葬矣。
&rdquo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玉從墓側形見,謂重曰:&ldquo昔爾行之後,令二親從王相求,謂必克從大願;不圖别後遭命奈何。
&rdquo玉左顧宛頸而歌曰:&ldquo南山有烏,北山張羅。
志欲從君,讒言孔多。
悲結生疾,沒命黃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
雖有衆鳥,不為匹雙。
故見鄙姿,逢君輝光。
身遠心近,何嘗暫忘。
&rdquo歌畢,歔欷涕流,不能自勝。
要重還冢。
重曰:&ldquo死生異道,懼有尤愆,不敢承命。
&rdquo玉曰:&ldquo死生異路,吾亦知之;然一别永無後期;子将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甯不相信!&rdquo重感其言,送之還冢。
玉與之飲宴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
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曰:&ldquo既毀其名,又絕其願,複何言哉!時節自愛!若至吾家,緻敬大王。
&rdquo重既出,遂詣王自說其事。
王大怒曰:&ldquo吾女既死,而重造訛言,以玷穢亡靈。
此不過發冢取物,托以鬼神。
&rdquo趣收重。
重脫走至玉墓所,訴玉。
玉曰:&ldquo無憂!今歸白王。
&rdquo玉妝梳忽見王驚愕悲喜,問曰:&ldquo爾何緣生?&rdquo玉詭而言曰:&ldquo昔諸生韓重來求玉,大王不許;今名毀義絕,自緻身亡。
重從遠還,聞玉已死,故赍牲币詣冢吊唁,感其笃終,辄與相見,因以珠遺之,不為發冢,願勿推治。
&rdquo夫人聞之,出而抱之,正如煙然。
廣記三百十六 伍子胥恨吳王,驅水為濤,今會稽錢塘丹徒,皆立子胥祠,欲止其濤也。
事類賦注六 漢武帝時,蒼梧賈雍為豫章太守,有神術。
出界讨賊,為賊所殺,失頭。
雍上馬還營。
營中鹹走來視雍。
雍胸中語曰:&ldquo戰不利,為賊所傷。
諸君視有頭為佳,無頭佳乎?&rdquo吏泣曰:&ldquo有頭佳。
&rdquo雍曰:&ldquo不然,無頭亦佳。
&rdquo言畢遂死。
禦覽三百六十四又三百七十一 漢時大雪積地丈餘。
洛陽令身出按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二句初學記禦覽引有至袁安門,無有行路。
謂安已死。
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卧。
問何以不出。
安曰:&ldquo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
&rdquo令以安為賢,舉孝廉。
書鈔七十九類聚二初學記二禦覽十二又四百二十六事類賦注三 袁安葬其母,逢二書生,語其葬地,遂至四世五公
五世不别,會食數千人。
遭饑荒,羅鼎焦糜,已上亦見書鈔一百四十四初學記二十六困學紀聞二十啜之,聲聞數十裡。
禦覽八百五十九三人入镬取焦糜,深,故不見也。
書鈔一百四十四 魏安厘王曰:&ldquo寡入得如鹄之飛,視天下如莽也。
&rdquo吳客有隐遊者,聞之,作木雕而獻之。
王曰:&ldquo此有形無用者也。
夫作無用之器,世之奸民也。
&rdquo召遊者加刑焉。
遊者曰:&ldquo臣聞大王之好飛也,故敢獻雕;安知王之惡此也。
可謂知有用之用,未寤無用之用矣。
&rdquo乃取而騎之,遂翻然而飛去,莫知所之。
禦覽九百十六 秦文公時,雍州南山有大梓樹。
初學記引有州字大作文,文公伐之,辄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
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ldquo秦若使人被發,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rdquo禦覽引作憂否樹神無言。
明日,病人語聞。
公如其言伐樹,樹斷,有一青牛出,走入沣水中。
其後牛複出。
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堕地複上,發解,牛畏之,入水不出;故置髦頭騎禦覽引有騎字因此也。
寰宇記三十禦覽四十四初學記八 史記秦本紀正義引錄異傳雲&ldquo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辄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lsquo秦若使人被發,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因耶?&rsquo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後牛出豐水中,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堕地複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rdquo.&rsquo按:今俗畫青牛障是. 吳王夫差小女曰玉,年十八。
童子韓重,年十九。
玉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
重學于齊魯之間,屬其父母使求婚。
王怒不與。
玉結氣死,葬阊門外。
三年重歸,诘問其父母,父母曰:&ldquo王大怒,女結氣死,已葬矣。
&rdquo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玉從墓側形見,謂重曰:&ldquo昔爾行之後,令二親從王相求,謂必克從大願;不圖别後遭命奈何。
&rdquo玉左顧宛頸而歌曰:&ldquo南山有烏,北山張羅。
志欲從君,讒言孔多。
悲結生疾,沒命黃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
雖有衆鳥,不為匹雙。
故見鄙姿,逢君輝光。
身遠心近,何嘗暫忘。
&rdquo歌畢,歔欷涕流,不能自勝。
要重還冢。
重曰:&ldquo死生異道,懼有尤愆,不敢承命。
&rdquo玉曰:&ldquo死生異路,吾亦知之;然一别永無後期;子将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甯不相信!&rdquo重感其言,送之還冢。
玉與之飲宴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
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曰:&ldquo既毀其名,又絕其願,複何言哉!時節自愛!若至吾家,緻敬大王。
&rdquo重既出,遂詣王自說其事。
王大怒曰:&ldquo吾女既死,而重造訛言,以玷穢亡靈。
此不過發冢取物,托以鬼神。
&rdquo趣收重。
重脫走至玉墓所,訴玉。
玉曰:&ldquo無憂!今歸白王。
&rdquo玉妝梳忽見王驚愕悲喜,問曰:&ldquo爾何緣生?&rdquo玉詭而言曰:&ldquo昔諸生韓重來求玉,大王不許;今名毀義絕,自緻身亡。
重從遠還,聞玉已死,故赍牲币詣冢吊唁,感其笃終,辄與相見,因以珠遺之,不為發冢,願勿推治。
&rdquo夫人聞之,出而抱之,正如煙然。
廣記三百十六 伍子胥恨吳王,驅水為濤,今會稽錢塘丹徒,皆立子胥祠,欲止其濤也。
事類賦注六 漢武帝時,蒼梧賈雍為豫章太守,有神術。
出界讨賊,為賊所殺,失頭。
雍上馬還營。
營中鹹走來視雍。
雍胸中語曰:&ldquo戰不利,為賊所傷。
諸君視有頭為佳,無頭佳乎?&rdquo吏泣曰:&ldquo有頭佳。
&rdquo雍曰:&ldquo不然,無頭亦佳。
&rdquo言畢遂死。
禦覽三百六十四又三百七十一 漢時大雪積地丈餘。
洛陽令身出按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二句初學記禦覽引有至袁安門,無有行路。
謂安已死。
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卧。
問何以不出。
安曰:&ldquo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
&rdquo令以安為賢,舉孝廉。
書鈔七十九類聚二初學記二禦覽十二又四百二十六事類賦注三 袁安葬其母,逢二書生,語其葬地,遂至四世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