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黩武窮兵終授首 苟安畏敵撤雄師

關燈
傷感,又自想道:“清雲雖然對我有情,她也是一個女中豪傑,但我此時卻哪有心情再談兒女之事?”國有槍懷,私情招惱,武林天驕不覺意冷心灰,情思惘惘,不但不想見虞允文,連蓬萊魔女與赫連清雲都不想再見了。

    于是遂一聲不晌,悄然而行。

     虞允文歎息道:“可惜如此英雄,竟是無緣相見。

    不過兩國幹戈未息,他是金人,處境亦是為難,也不必強求相見了。

    ” 慧寂神尼道:“二妹,我和你去尋他。

    ”赫連清雲臉商暈紅,低聲應道:“是。

    ”便向衆人告辭。

    珊瑚也跟着師父走了。

     武林天驕不辭而别,蓬萊魔女也不禁有點黯然,心中暗暗為赫連清雲祝福,“但願他們師兄妹能結連理,不要再生枝節了。

    ” 俗語雲:“兵敗如山倒”,當真是一點不假。

    金國的百萬大軍,在長江北岸布防,綿延數十裡,水師雖然覆滅,損失還未到一成。

    但完顔亮一死,這消息便似插上了翅膀似的,不到半天工夫,已是傳遍軍中。

    百萬大軍,全線潰退,直屬的長官都約束不住,士兵們有自相踐踏、冤枉死掉的,有趁機逃亡,自尋活路的。

    到得傍晚時分,沿岸三十裡之内已無敵蹤。

    南岸的宋軍除了留守的隊伍之外,也都過了長江,與北岸的各路義軍會合。

     虞允文一面整頓隊伍,一面羽書告捷,并請求朝廷派兵增援,要知他們兒部份的兵力合起來也不過十多萬人,這點兵力,若要大舉北伐,恢複中原,還嫌不夠。

     金國的軍隊遇到了五十裡之外,陣腳才稍為穩定下來。

    百萬大軍,傷亡逃散的占了半數,但剩下來的也還有四五十萬之多。

     虞允文援軍未到,隻能逐步推進。

    完顔長之在金軍中頗有威望,檀道雄又是個老将,處事穩重,以新敗之餘,不堪再戰,遂下令堅守。

    一連六七天,雙方僅是有些小接觸,但宋軍也繼續向前推進了數十裡。

     再過幾天,消息傳來,金國已立完顔亮的兄弟完顔雍(即金世宗)做皇芾,并派出一支二十萬人的援軍,趕來協助完顔長之,圖謀反攻。

    敵方已有增援消息,虞允文的求援奏折,卻還未能回報。

    不過,援軍雖然未來,老百姓來投軍的卻是日漸增多。

     這一日蓬萊魔女以義軍首領的身份,正在虞允文帳中議事,大家都為援軍久無消息而焦心,忽見中軍進帳報道:“欽差大人到!”虞允文大喜,連忙擺設香案,恭迎欽差,跪接聖旨。

     接了聖旨,虞允文不覺面如土色,原來這首聖旨,是要他立即退兵,恢複原來狀态,仍然與金國劃江而治的。

    聖旨大大褒獎了虞允文,但退兵的向令,卻非常嚴峻,限他三日之内,撤過長江。

     虞九文道:“如今正是千載一時之機,趁此一舉恢複中原,如何可以退兵?”飲差笑道:“這是皇上的旨意,朝廷大臣也多認為是聖慮周詳的明智決定,将軍理直遵奉,不可孤行!” 虞允文憤然道:“恕我愚昧,實是未明聖上退兵之意。

    不知大人可肯見告,開我茅塞否?” 這欽差與虞允文同是一榜出身的進士,頗有私交,當下笑道:“虞将軍,我老實對你說了吧,你是想恢複中原,救民水火,皇上卻怕招惹強敵,隻想保他半壁河山。

    皇上認為你的采石礬之捷,隻是一時僥幸,倘再貪功,深入敵國,一旦全軍覆沒,如何是好?不如現在便即退兵,以長江作為天塹,可保江山。

    金虜水師已經覆滅,大敗之後,料他也不敢再來渡江攻我,至少咱們的偏安之局,是可以無憂了。

    ” 虞允文道:“現在士氣民心兩皆可用,隻要朝廷大舉增援,乘勝追擊,直搗黃龍亦非難事!怎見得就一定敗給敵人?但若錯失時機,恢複中原就無望了。

    偏安之局,保得一時,保不得長久!” 欽差道:“你說得有理,但和我說可沒有用。

    皇上限你三日之内退兵,你回朝之後,再和皇上說吧。

    ” 虞允文歎了口氣,不再言語。

    送走了欽差之後,蓬萊魔女從屏風後面出來,虞允文苦笑道:“你都聽見了麼?這次得你們義軍之助極大,可惜我卻要辜負你們的期望了。

    ” 蓬萊魔女氣憤填胸,說道:“将軍,咱們不要朝廷增援,也未必就不能戰勝敵人。

    這幾天來,老百姓來投軍的,不是一天多過一天麼?中原父老,盼望祖國旌旗,如大旱之望雲霓,旋旗所指,義軍定然聞風景從,要人有人,要糧有糧!” 虞允文苦笑道:“我豈能違抗聖旨?” 蓬萊魔女道:“嶽少保(飛)前車可鑒,元帥不怕重演‘風波亭’的悲劇麼?” 虞允文道:“嶽少保當年尚不敢抗旨,何況于我?如今朝中已無秦桧,風波亭的冤獄料想是不會有了。

    即使有,我是大未忠臣,也隻有聽從皇上的旨意,怎可妄圖逃避。

    ”要知虞允文雖然是個文武全才、膽識俱備的名将,但畢竟也還是個封建皇朝的迸土,“忠君”的觀念,嶽飛不能打破,虞允文也是不能打破。

     蓬萊魔女知道勸他不轉,隻好回去說與義軍的各路首領知道,商量今後的方略。

     聖旨限虞允文的軍隊三日之内,撤過長江,日期匆促,虞允文無可奈何,送走欽差之後,當日便下令退兵。

     宋軍義軍,同感悲憤,甚至有痛哭流涕,卧道攀轅的。

    但退兵已成定局,亦是無司挽回。

    義軍有一部份願意随虞允文渡江,作他的部屬。

    其他的則各歸原地,仍奉蓬萊魔大為盟主,那持元己宜則自成一軍,遁入山區,繼續進行他們的複國計劃。

     蓬萊魔女心頭行一大事來了,請事交待之後,說道:“爹爹,女兒想再去一次江南。

    ” 柳元宗微微一笑,說道:“好。

    你也該去見見華谷涵了。

    但爹爹這一次可不能再陪你啦。

    ” 蓬萊魔女給父親說中心事,而上一紅,說道:“爹爹為何不去?” 柳元宗道:“我與塵世隔絕了二十年,故交舊好都以為我是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今我再世為人,理該去探訪幾仁老朋友了。

     你與谷涵言歸于好之後,可到陽谷山光明寺找我,寺中方丈是我的老友,我即使不在他那裡,他也會知道我的行蹤的。

    到時我再替你們主持婚事。

    ”柳元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