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殘三十六案
關燈
小
中
大
五公子争立相攻。
宮中空,莫敢棺,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于戶。
易牙與寺人貂作亂,殺群吏而立武孟。
至十二月已亥,乃棺。
辛巳夜殡焉。
武孟三月死,宋襄公以諸侯兵納公子昭,是為孝公。
孝公卒,弟蕃殺孝公之子而自立,是為昭公。
昭公卒,商人複弑昭公之子舍而自立,是為懿公。
懿公被弑,齊人乃迎衛姬公子元而立之。
齊禍始平。
論曰:甚矣,天之禍淫也。
淫者陰氣,陰則殺傷随之。
故齊襄内行不修,身死而亂及子孫。
生窦之慘,天其以報襄乎!至桓公以殺弟稱霸,陰孽成疾。
及庶子一死,而内亂如糾之死者三焉。
屍蟲出戶,床第之風流乎?偏反之遺臭乎? 十五、唐太宗喋血三朝 唐高祖李淵有三子,長曰建成,仲曰世民,季曰元吉。
惟世民英武絕世,有帝王度,人皆歸之。
高祖起兵關中,皆世民力,故卒成帝業。
淵以建成實居長,立為皇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
内外征伐,世民實任之。
因以平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宋金剛、劉武周、劉黑闼等,前後親曆百戰,世民功多焉。
元吉素多兇德,建成長而無功,構隙相傾,以危世民。
武德九年,建成夜召世民飲而鸩之,吐血數升得解。
上謂世民曰:“首建大謀,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吾将遷汝居洛陽,如漢梁孝王故事。
”将行,建成、元吉謀留之,不得住。
又遣散秦府骁将,以益諸軍。
忌尉遲敬德勇,谮于上,将殺之,世民固請得免。
以上命逐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等。
秦府智勇,驅遣将盡,相與謀殺世民益急。
是時,世民腹心惟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數人,勸之決計。
六月四日,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伏兵玄武門。
元吉、建成亦皆勒兵入朝。
至臨湖殿,世民返射建成,殺之。
敬德射殺元吉。
上聞變,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遂降手敕,内外諸軍皆受秦王節制,以世民為皇太子。
乃更殺建成、元吉諸子十人。
帝自稱太上皇。
八月,秦王即位,是為太宗。
貞觀十六年,太子承乾謀反,魏王泰亦圖相傾。
帝不知所立,因自投于床,舉刀欲自刎。
褚遂良止之,遂立晉王而幽諸子于遠州。
及高宗朝,武後殺宗室,滅太宗子孫殆盡。
論曰:手足而生疔毒,良約敷之不痊,則潰及腹心。
割瘡斷肉者,輕重之勢也。
太宗不殺兄弟,兄弟必殺太宗。
太宗死而元吉複謀吞并,則宗社亡而神民無主,天治亂之大關也。
鸱破斧,何累東山,所以有間然者,誅其身而複夷其後,彼孰非高祖之子孫乎?他日太宗兩子相謀,親見其事,投床拔刃之時,雄心盡矣。
蓋猛虎萬物鹹伏而不能不受害于毛間之蟲,力之所不能及也。
當時武氏已在後宮,形之谶蔔,得非巢刺之榻,兆其穢乎!黃台瓜盡,始于豆釜箕然,比周公蔡仲之封,為不可及也已。
十六、齊蕭鸾滅宗 南北朝齊蕭鸾,既殺諸王,遂弑其主而自立。
以兄子遙光為揚州刺史,立寶卷為太子。
鸾有疾,以近親寡弱,而高武子孫猶有十五人,欲盡除之。
遙光力贊以為當,以次施行。
每屏人語畢,鸾遂索香火,嗚咽流涕,明日必大有所誅。
遂殺河東王铉等十人,太宗世祖及世宗諸子皆盡。
鸾殂,寶卷立,臨喪大笑,以君臣為戲。
與左右刀,敕殺大臣江、江祀、蕭坦之等,常以夜三四更,鼓聲四出,火光照天,幡戟橫路,遇人則立殺之。
嘗至沈公城,有孕婦臨産,不能避,因剖腹視其男女。
士民震驚,樵蘇絕路。
又好擔幢,戴金箔帽,着織成褲褶,乘馬馳驅,晝夜不息。
大起芳樂、玉壽等殿,窮極绮麗。
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金蓮也。
”百姓困盡,号泣道路。
與潘妃在宮為戲市。
巫觋詐雲:“見先帝大嗔。
”遂縛菰為高帝形,跪斬之,懸首苑門。
及梁蕭衍起兵入建康,寶卷以金銀為铠,飾以孔翠,騎馬宮殿,遊戲如常。
雕镂雜物,督工倍急。
左右禦刁、法珍等謀為内應。
寶卷方在含德殿調笙歌,遂入斬之,谥為“東昏侯”,誅法珍及潘妃,盡滅齊宗室而梁代。
論曰:卷為蕭鸾之子,鸾之所以為卷慮者,悉當其索香火流涕之時,惟恐高武之子孫有一之不盡,為吾後患。
而不知為後患者,非高武之子孫也。
不過代蕭衍先為屠滅耳。
出爾反爾,贻謀燕翼,夫豈有毫厘之爽哉? 十七、呂後殺戚夫人 呂太後,漢高祖妃也。
剛毅有謀,佐高祖定天下。
所誅大臣,皆出後力。
生孝惠帝,為人仁弱。
高祖嘗欲廢之而立戚姬子如意。
賴留侯不果。
高祖崩,後囚戚夫人,鸩趙王如意,斷戚姬手足,去眼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孝惠感憤崩,後稱制,自臨天下,封諸呂為王,女弟女為列侯,以所幸審食其為丞相,使呂台、呂産、呂祿統南北軍。
又以女呂故殺趙王友、趙王恢。
三月祓還,過枳道旁,見物如蒼犬,據後腋中不見。
蔔之雲:“趙王如意為祟。
”遂病,斷其腋,時見戚夫人若追索者。
呂後四體潰裂,暴崩。
諸呂欲作亂,用平、勃謀入北軍,軍皆左袒。
朱虛侯劉章誅呂産,捕斬呂祿等,而笞殺呂。
諸呂俱族。
審食其為淮南王所殺。
至後漢光武時,赤眉發掘後陵,割辱之而去。
論曰:呂後,雌龍也。
開國承運,配天而出,間氣之在陰者欤?使平、勃不,漢天下其未可知也。
觀其鸩殺如意,糟戚姬,則一毒婦人耳。
戚曰:“使呂為鼠,吾當為貓,以報此冤。
”斷腋而死,能幾日乎?故垂之以為妒鑒。
十八、袁紹一日而殺二烈士 漢獻帝興平二年,張超守雍邱,為曹操所圍。
時故吏臧洪、袁紹表為東郡太守。
超曰:“惟臧洪當來救吾。
”衆曰:“袁曹方睦,洪為袁用,必不能敗,好以抗曹。
”超曰:“臧子原天下義士也,必不背本。
”及洪聞難,徙跣号泣,從紹請兵以赴難。
紹不與。
請率所部以行,亦不許。
雍邱遂潰,超自殺。
洪由是絕紹不複與通。
紹怒,興兵圍東郡。
曆年不下。
以書谕之,答曰:“仆,小人也。
中因行役,遂竊大州。
自謂究竟大事,共尊三室。
豈意本州被侵,郡将遘危,請師見拒,辭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淪沒。
區區微節,無由獲伸,此洪所以忍悲揮戈、收淚告絕者也。
”城中糧盡,将士皆煮筋掘鼠而食,莫有叛者。
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
城陷被執,紹殺之。
時洪邑人陳彥素為洪友,謂紹曰:“将軍舉大事而殺忠義,豈合天意?”紹慚,使人牽出欲殺,彥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
今宜與臧洪同日而死,不與将軍同日而生也。
”遂并殺害。
左右皆竊歎曰:“如何一日而殺二烈士?”後袁紹卒,為曹敗,殺其二子譚、尚,遂滅。
論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善人國之寶也。
臧洪不背故吏之恩,臨難仗義,可謂壯士。
紹不知服而用之,執而賜戮,并及其友,尚能得士心乎?後曹操得漢壽亭侯,厚禮而不降,卒縱之歸漢,曰:“此義士也!”夫操之霸業終成,紹之族黨以滅,得失之所由分也。
十九、劉琨妄殺謀士 晉劉琨有志晉室。
在并州,歸附甚衆。
怒獲軍令狐盛切谏之,殺之,琨母曰:“汝不能駕馭豪傑以恢遠略,而專惡人勝己,其敗必矣!”盛子泥奔漢,具言虛實,為向導,引劉粲、劉曜寇并州。
琨收兵于常山,不能救。
父母皆被害,琨亦為段未所殺。
天下惜
宮中空,莫敢棺,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于戶。
易牙與寺人貂作亂,殺群吏而立武孟。
至十二月已亥,乃棺。
辛巳夜殡焉。
武孟三月死,宋襄公以諸侯兵納公子昭,是為孝公。
孝公卒,弟蕃殺孝公之子而自立,是為昭公。
昭公卒,商人複弑昭公之子舍而自立,是為懿公。
懿公被弑,齊人乃迎衛姬公子元而立之。
齊禍始平。
論曰:甚矣,天之禍淫也。
淫者陰氣,陰則殺傷随之。
故齊襄内行不修,身死而亂及子孫。
生窦之慘,天其以報襄乎!至桓公以殺弟稱霸,陰孽成疾。
及庶子一死,而内亂如糾之死者三焉。
屍蟲出戶,床第之風流乎?偏反之遺臭乎? 十五、唐太宗喋血三朝 唐高祖李淵有三子,長曰建成,仲曰世民,季曰元吉。
惟世民英武絕世,有帝王度,人皆歸之。
高祖起兵關中,皆世民力,故卒成帝業。
淵以建成實居長,立為皇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為齊王。
内外征伐,世民實任之。
因以平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宋金剛、劉武周、劉黑闼等,前後親曆百戰,世民功多焉。
元吉素多兇德,建成長而無功,構隙相傾,以危世民。
武德九年,建成夜召世民飲而鸩之,吐血數升得解。
上謂世民曰:“首建大謀,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吾将遷汝居洛陽,如漢梁孝王故事。
”将行,建成、元吉謀留之,不得住。
又遣散秦府骁将,以益諸軍。
忌尉遲敬德勇,谮于上,将殺之,世民固請得免。
以上命逐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等。
秦府智勇,驅遣将盡,相與謀殺世民益急。
是時,世民腹心惟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數人,勸之決計。
六月四日,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伏兵玄武門。
元吉、建成亦皆勒兵入朝。
至臨湖殿,世民返射建成,殺之。
敬德射殺元吉。
上聞變,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遂降手敕,内外諸軍皆受秦王節制,以世民為皇太子。
乃更殺建成、元吉諸子十人。
帝自稱太上皇。
八月,秦王即位,是為太宗。
貞觀十六年,太子承乾謀反,魏王泰亦圖相傾。
帝不知所立,因自投于床,舉刀欲自刎。
褚遂良止之,遂立晉王而幽諸子于遠州。
及高宗朝,武後殺宗室,滅太宗子孫殆盡。
論曰:手足而生疔毒,良約敷之不痊,則潰及腹心。
割瘡斷肉者,輕重之勢也。
太宗不殺兄弟,兄弟必殺太宗。
太宗死而元吉複謀吞并,則宗社亡而神民無主,天治亂之大關也。
鸱破斧,何累東山,所以有間然者,誅其身而複夷其後,彼孰非高祖之子孫乎?他日太宗兩子相謀,親見其事,投床拔刃之時,雄心盡矣。
蓋猛虎萬物鹹伏而不能不受害于毛間之蟲,力之所不能及也。
當時武氏已在後宮,形之谶蔔,得非巢刺之榻,兆其穢乎!黃台瓜盡,始于豆釜箕然,比周公蔡仲之封,為不可及也已。
十六、齊蕭鸾滅宗 南北朝齊蕭鸾,既殺諸王,遂弑其主而自立。
以兄子遙光為揚州刺史,立寶卷為太子。
鸾有疾,以近親寡弱,而高武子孫猶有十五人,欲盡除之。
遙光力贊以為當,以次施行。
每屏人語畢,鸾遂索香火,嗚咽流涕,明日必大有所誅。
遂殺河東王铉等十人,太宗世祖及世宗諸子皆盡。
鸾殂,寶卷立,臨喪大笑,以君臣為戲。
與左右刀,敕殺大臣江、江祀、蕭坦之等,常以夜三四更,鼓聲四出,火光照天,幡戟橫路,遇人則立殺之。
嘗至沈公城,有孕婦臨産,不能避,因剖腹視其男女。
士民震驚,樵蘇絕路。
又好擔幢,戴金箔帽,着織成褲褶,乘馬馳驅,晝夜不息。
大起芳樂、玉壽等殿,窮極绮麗。
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金蓮也。
”百姓困盡,号泣道路。
與潘妃在宮為戲市。
巫觋詐雲:“見先帝大嗔。
”遂縛菰為高帝形,跪斬之,懸首苑門。
及梁蕭衍起兵入建康,寶卷以金銀為铠,飾以孔翠,騎馬宮殿,遊戲如常。
雕镂雜物,督工倍急。
左右禦刁、法珍等謀為内應。
寶卷方在含德殿調笙歌,遂入斬之,谥為“東昏侯”,誅法珍及潘妃,盡滅齊宗室而梁代。
論曰:卷為蕭鸾之子,鸾之所以為卷慮者,悉當其索香火流涕之時,惟恐高武之子孫有一之不盡,為吾後患。
而不知為後患者,非高武之子孫也。
不過代蕭衍先為屠滅耳。
出爾反爾,贻謀燕翼,夫豈有毫厘之爽哉? 十七、呂後殺戚夫人 呂太後,漢高祖妃也。
剛毅有謀,佐高祖定天下。
所誅大臣,皆出後力。
生孝惠帝,為人仁弱。
高祖嘗欲廢之而立戚姬子如意。
賴留侯不果。
高祖崩,後囚戚夫人,鸩趙王如意,斷戚姬手足,去眼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孝惠感憤崩,後稱制,自臨天下,封諸呂為王,女弟女為列侯,以所幸審食其為丞相,使呂台、呂産、呂祿統南北軍。
又以女呂故殺趙王友、趙王恢。
三月祓還,過枳道旁,見物如蒼犬,據後腋中不見。
蔔之雲:“趙王如意為祟。
”遂病,斷其腋,時見戚夫人若追索者。
呂後四體潰裂,暴崩。
諸呂欲作亂,用平、勃謀入北軍,軍皆左袒。
朱虛侯劉章誅呂産,捕斬呂祿等,而笞殺呂。
諸呂俱族。
審食其為淮南王所殺。
至後漢光武時,赤眉發掘後陵,割辱之而去。
論曰:呂後,雌龍也。
開國承運,配天而出,間氣之在陰者欤?使平、勃不,漢天下其未可知也。
觀其鸩殺如意,糟戚姬,則一毒婦人耳。
戚曰:“使呂為鼠,吾當為貓,以報此冤。
”斷腋而死,能幾日乎?故垂之以為妒鑒。
十八、袁紹一日而殺二烈士 漢獻帝興平二年,張超守雍邱,為曹操所圍。
時故吏臧洪、袁紹表為東郡太守。
超曰:“惟臧洪當來救吾。
”衆曰:“袁曹方睦,洪為袁用,必不能敗,好以抗曹。
”超曰:“臧子原天下義士也,必不背本。
”及洪聞難,徙跣号泣,從紹請兵以赴難。
紹不與。
請率所部以行,亦不許。
雍邱遂潰,超自殺。
洪由是絕紹不複與通。
紹怒,興兵圍東郡。
曆年不下。
以書谕之,答曰:“仆,小人也。
中因行役,遂竊大州。
自謂究竟大事,共尊三室。
豈意本州被侵,郡将遘危,請師見拒,辭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淪沒。
區區微節,無由獲伸,此洪所以忍悲揮戈、收淚告絕者也。
”城中糧盡,将士皆煮筋掘鼠而食,莫有叛者。
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
城陷被執,紹殺之。
時洪邑人陳彥素為洪友,謂紹曰:“将軍舉大事而殺忠義,豈合天意?”紹慚,使人牽出欲殺,彥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
今宜與臧洪同日而死,不與将軍同日而生也。
”遂并殺害。
左右皆竊歎曰:“如何一日而殺二烈士?”後袁紹卒,為曹敗,殺其二子譚、尚,遂滅。
論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善人國之寶也。
臧洪不背故吏之恩,臨難仗義,可謂壯士。
紹不知服而用之,執而賜戮,并及其友,尚能得士心乎?後曹操得漢壽亭侯,厚禮而不降,卒縱之歸漢,曰:“此義士也!”夫操之霸業終成,紹之族黨以滅,得失之所由分也。
十九、劉琨妄殺謀士 晉劉琨有志晉室。
在并州,歸附甚衆。
怒獲軍令狐盛切谏之,殺之,琨母曰:“汝不能駕馭豪傑以恢遠略,而專惡人勝己,其敗必矣!”盛子泥奔漢,具言虛實,為向導,引劉粲、劉曜寇并州。
琨收兵于常山,不能救。
父母皆被害,琨亦為段未所殺。
天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