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六

關燈
順治二年。

    乙酉。

    五月。

    壬午朔。

    總督河道楊方興、進濟甯州瑞麥有三四歧者。

    有八歧十歧者。

    得上□日、時和年豐。

    人民樂業。

    即是祯祥。

    不在瑞麥。

    地方官當益加撫輯。

    惠養元元。

    副朝廷愛民德意  ○順天府府丞張若麒奏、臣父熙罵賊被害。

    請加恩賜恤。

    部議、應予祭一壇、從之  ○初招撫山東侍郎王鳌永薦舉故明漕運總督郭尚友。

    至是尚友以老病辭。

    允之  ○癸未。

    戶科給事中郝傑奏言、自春入夏。

    雨澤不時。

    近者城鋪矢失火。

    江米巷又火。

    火與旱相繼示警。

    或刑戮太繁、而秋決之典宜複欤。

    诏令多更、而反汗之疑未化欤。

    抑民隐弗達、而疾痛愁苦、尚須加意疏通欤。

    惟願皇上廣通言路、以通民情。

    俯洽臣心、以洽百姓。

    事事體上天之好生。

    念念法成湯之解網。

    号令信如四時。

    大辟姑俟秋後。

    更敕諸臣齋祓乃心。

    恪修職業。

    則解澤旁流、天心順應矣。

    得上□日火災示警。

    深惕朕心。

    大小臣工、宜實加修省。

    共圖消弭。

    情重罪犯、律有決不待時。

    原未盡拘秋後。

    着刑部詳察款項分别具奏。

    通民情、信诏令、知道了。

    該衙門知道。

      ○内三院大學士馮铨、洪承疇、李建泰、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等奏言、臣等欽奉聖谕。

    總裁明史。

    查舊例設有副總裁。

    應用學士、講讀學士等官。

    今請以學士詹霸、賴衮、伊圖、甯完我、蔣赫德、劉清泰、李若琳、胡世安、侍讀學士高俨、侍讀陳具慶、朱之俊、為副總裁官。

    其纂修等員、應加選取。

    今選有郎廷佐、圖海、羅憲汶、劉肇國、胡統虞、成克鞏、張端、高珩、李奭棠、為纂修官。

    石圖等七員、為收掌官。

    古祿等十員、為滿字謄錄官。

    吳邦豸等三十六員、為漢字謄錄。

    以及收發草本等事宜。

    從之  ○甲申。

    以正藍旗滿洲侍衛杭素、為護軍參領。

    正白旗滿洲羅碩、鑲藍旗滿洲蔔喀、管甲喇章京事  ○以亢得時、為内國史院侍讀。

    李春茂、徐文奎、為禮部啟心郎。

    鼐格、為理藩院啟心郎。

    恩圖、為工部理事官  ○乙酉。

    以故明陝西西甯道劉允、為陝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禦史白士麟、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關内道。

    給事中史應聘、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潼關道。

    西安府同知宋之傑、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肅州道。

    商州知州常道立、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守關西道。

    萊陽知縣沈加顯、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河西道。

    長子知縣袁生芝、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商雒道。

    舉人楊聲華、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甯夏道。

    石嶽、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關西道。

      ○以和碩豫親王多铎出師西安所獲金八萬四千餘兩。

    銀一百五十三萬七千五百餘兩。

    緞二千四百疋。

    分賜攝政王多爾衮。

    金三千兩。

    蟒緞十五疋。

    輔政王濟爾哈朗、金一千五百兩。

    蟒緞八疋。

    并分賜諸王、貝勒、貝子、公、公主、及各旗官員有差。

      ○升參将康鎮邦、為陝西固原副将  ○丙戌。

    賜卓禮克圖達爾漢諾顔、朝衣馬匹  ○輔政王濟爾哈朗、及内大臣等定議。

    以皇叔攝政王代天攝政。

    雖賞罰等于朝廷、而體統尚未崇隆。

    夫為皇上撫國立政。

    所關至重。

    一切儀制、亦應加禮。

    啟聞。

    王固辭曰。

    予在上前未敢違禮。

    他處如汝等議行可也。

    翌日、王肩輿入朝。

    滿洲諸臣皆跪。

    王見、遂回輿。

    因謂大學士剛林、祁充格曰。

    予未有言、諸臣何故皆跪。

    今予乃入君之朝也。

    汝等即欲行禮、當于他處行之。

    乃行之朝門。

    予豈有徑受之理。

    若予竟前進。

    諸王亦如此行禮。

    予心更何安。

    遂引輿而返。

    于是令大學士剛林、祁充格、學士詹霸等傳語大學士馮铨、李建泰等。

    曉谕諸漢官。

    铨等皆曰。

    誠賢明之王也。

      ○宣大總督李鑒疏報、許林堡甯賊、及灰溝營流寇悉平  ○四川道監察禦史張濩奏言、盜賊竊發。

    皆因有司惟知善事上官。

    不暇轸恤民瘼。

    今有司殿最宜以守己端潔實心愛民者為上考。

    撫按注冊達部。

    久任責成。

    三考奏績。

    不次擢用。

    若僅幹理簿書。

    惠鮮無策。

    雖有才能。

    止注中考。

    章下部議  ○丁亥。

    賜和碩親王以下、甲喇章京以上、固倫公主以下、多羅格格以上、及内三院、六部、錦衣衛、都察院、理藩院各衙門冰。

    着為例  ○以故明戶部左侍郎王正志、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延綏  ○升真定府知府劉自竤、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井陉道。

    河間府知府張嶙然、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饷道。

    汾州府知府楊振龍、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關南道。

    大同府知府桂繼攀、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洮岷兵備道。

    衛輝府知府呂鳴夏、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固原兵備道。

    永平府知府馮如京、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

    榆林西路兵備道。

    通州道參議蔣三捷、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撫治西甯道。

    平陽府知府張尚、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河東兵糧道。

    禮部主事彭三益、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隴西道。

    刑部員外郎張奇柱、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河西道。

    兵部郎中胡全才、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漢羌兵備道。

    工部員外郎聶一心、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靖路兵備道。

    刑部員外郎蘇名世、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西甯道。

    兵部主事趙漁、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督糧道。

    兵部主事徐養元、為陝西按察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