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朗、還國 ○以一等昂邦章京德參濟王誣告沙濟、降為三等昂邦章京 ○壬子。
命吏部員外郎範士楫、中書舍人上官鉝、為狹西鄉試主考官。
○予故總兵官馬科、祭六壇 ○山西巡按黃徽允疏薦故明禦史楊四重、郎中劉桓等十六人。
章下所司。
○癸醜。
遣鎮國公傅勒赫、輔國公紮喀納等、率官軍益江南戍守兵 ○命故科爾沁國紮薩克國郡王布塔齊子拜薩噶爾襲爵 ○甲寅。
科爾沁國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多羅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同其祖母和碩福妃、母和碩賢妃來朝攝政王多爾衮、輔政王濟爾哈朗、率諸王大臣迎之 ○賜山東招撫侍郎王鳌永标下殉難官胡士衡子孝楊捷子震各銀五十兩 ○乙卯。
以鑲紅旗滿洲法都為守紫禁城門管翼将領、正藍旗滿洲侍衛席伯臣為前鋒參領 ○以故二等甲喇章京艾穆布弟新泰、三等甲喇章京麻克圖孫諾莫渾牛錄章京艾慕布子阿山、緻仕三等甲喇章京黑際盛子效祖各襲職 ○淮揚巡按姜金允奏報、蕭縣渠寇徐庫等就擒章下所司 ○丁巳。
以故紮賴特部落孟和達爾漢和碩齊子塞棱、襲紮薩克貝勒爵 ○河南巡撫羅繡錦奏報、故明懷安王來歸。
命察實起送來京。
○戊午。
甘肅巡撫魏琯、疏薦故明刑科給事中郭充、驿傳道齊之宸。
章下所司 ○戶部奏請照輔國将軍例、□山戊不□給故明代王嫡孫贍養銀二百兩得上□日、照鎮國将軍例、給銀三百兩 ○山東巡按李之奇、疏薦故明佥事牛藩、員外郎陳扆誦等七人章下所司 ○庚申。
命内翰林弘文院檢讨劉肇國内翰林國史院檢讨成克鞏、為江南鄉試主考官 ○調河南大梁道李芳蕰為睢陳道。
直隸密雲道方大猷為河南管河道原任兖西道章于天、仍補原缺、督理河工。
以總河楊方興薦其練習河務故也 ○辛酉。
鎮守廬鳳等府固山額真準塔等奏報、故明新昌王潛遁海島雲台山、聚衆作亂、攻陷興化縣。
官兵進巢□刀、破其巢穴。
斬首三千級。
獲新昌王于淮安、斬之章下所司。
○壬戌。
賜科爾沁國紮薩克圖郡王拜薩噶爾、弓、矢、朝衣蟒緞 ○癸亥。
湖廣道禦史盧傳奏言創業之初、用合宜慎。
聞江南投順官、次第畢集請急定铨法斷自去年三月以前者、為故明舊臣。
三月以後者、率皆福王新用之人。
賄賂鑽營、難為确據。
宜仍查舊冊履曆補以原職。
不得任某冒濫。
以開幸端。
章下所司 ○甲子。
谕戶部。
河間灤州、遵化等府州縣、凡無主之地、查明給與八旗下耕種。
其故明公侯伯、驸馬、皇親、太監地、酌照家口給發外、餘給八旗 ○丙寅。
改江南武鄉試期于三年二月。
以文闱在本年十月也 ○戶部啟心郎李天澤、刑部啟心郎王舜、坐審寶坻縣民王炜績撥地事、互相庇護。
褫職。
○己巳。
賜科爾沁國和碩福妃和碩賢妃、及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多羅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等宴 ○谕戶兵二部、近來土賊竊發、民不聊生。
如直隸順德府、山東濟南府、德州、臨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陽府、蒲州八處。
着滿洲統兵駐劄。
務期巢□刀撫得宜、以安百姓以上八處駐劄滿兵、着給以無主房地。
其故明公侯伯、驸馬太監地。
察明量給原主外。
餘給滿洲兵丁 ○以甲喇章京劉良臣為署都督佥事、管山西甯武關副将事。
○先是每牛錄各取官學生一名。
以十名習漢書。
餘習滿書。
至是禮部奏請增額。
命每牛錄增取一名。
于原額習漢書十名外、加用十名。
餘俱習滿書 ○庚午。
海寇田仰寇福山江甯巡撫土國寶、率副将曹虎等擊敗之。
捷聞章下所司 ○大同府雨雹 ○升内翰林秘書院檢讨羅憲汶為國子監司業吏科給事中陰潤、為本科右給事中。
轉吏科右給事中孫襄、為本科左給事中。
兵科右給事中郝傑、為本科左給事中。
工科右給事中孟明輔、為本科左給事中。
補原任戶科給事中楊時化原官 ○升太常寺少卿戴明說、為大理寺少卿禮科都給事中龔鼎孳為太常寺少卿河南道禦史柳寅東、為太仆寺少卿 ○以漢中投誠總兵賀珍、禦賊有功授為定西前将軍 ○壬申。
刑部等衙門。
會鞫憲臣劉漢儒所劾沈宜各款。
言沈宜由貢考職、有部咨可據。
錢錫爵原未與考、則無代筆之事可知。
沈永甯、沈元祯、原非沈仆冒選。
其他諸款、亦俱無實證沈宜、應還職改選錫爵、元祯、仍複任。
餘俱應釋放。
從之。
○宣府總督李鑒、坐與守備霍然有隙、故令然變賣倉米。
部議褫職。
诏降總督職以巡撫用 ○江甯巡撫土國寶、自以武夫、不堪巡撫重任。
疏請罷職不允 ○以撰福陵昭陵香冊、香寶、并太廟玉冊、玉寶、賜内院大學士剛林等、及筆帖式等銀币有差。
○乙亥。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定讀祝官為五品。
○丁醜。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報、江西、南昌、南康、九江、瑞州、撫州、饒州、臨江、吉安、廣信、建昌、袁州、及江南徽甯等府、俱平。
○洪承疇又奏湖廣僞澤侯田見秀義侯張鼐、棉侯袁宗第、赴省投誠。
命照恩诏事例、免罪錄用 ○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遣使貢馬宴赉如例
命吏部員外郎範士楫、中書舍人上官鉝、為狹西鄉試主考官。
○予故總兵官馬科、祭六壇 ○山西巡按黃徽允疏薦故明禦史楊四重、郎中劉桓等十六人。
章下所司。
○癸醜。
遣鎮國公傅勒赫、輔國公紮喀納等、率官軍益江南戍守兵 ○命故科爾沁國紮薩克國郡王布塔齊子拜薩噶爾襲爵 ○甲寅。
科爾沁國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多羅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同其祖母和碩福妃、母和碩賢妃來朝攝政王多爾衮、輔政王濟爾哈朗、率諸王大臣迎之 ○賜山東招撫侍郎王鳌永标下殉難官胡士衡子孝楊捷子震各銀五十兩 ○乙卯。
以鑲紅旗滿洲法都為守紫禁城門管翼将領、正藍旗滿洲侍衛席伯臣為前鋒參領 ○以故二等甲喇章京艾穆布弟新泰、三等甲喇章京麻克圖孫諾莫渾牛錄章京艾慕布子阿山、緻仕三等甲喇章京黑際盛子效祖各襲職 ○淮揚巡按姜金允奏報、蕭縣渠寇徐庫等就擒章下所司 ○丁巳。
以故紮賴特部落孟和達爾漢和碩齊子塞棱、襲紮薩克貝勒爵 ○河南巡撫羅繡錦奏報、故明懷安王來歸。
命察實起送來京。
○戊午。
甘肅巡撫魏琯、疏薦故明刑科給事中郭充、驿傳道齊之宸。
章下所司 ○戶部奏請照輔國将軍例、□山戊不□給故明代王嫡孫贍養銀二百兩得上□日、照鎮國将軍例、給銀三百兩 ○山東巡按李之奇、疏薦故明佥事牛藩、員外郎陳扆誦等七人章下所司 ○庚申。
命内翰林弘文院檢讨劉肇國内翰林國史院檢讨成克鞏、為江南鄉試主考官 ○調河南大梁道李芳蕰為睢陳道。
直隸密雲道方大猷為河南管河道原任兖西道章于天、仍補原缺、督理河工。
以總河楊方興薦其練習河務故也 ○辛酉。
鎮守廬鳳等府固山額真準塔等奏報、故明新昌王潛遁海島雲台山、聚衆作亂、攻陷興化縣。
官兵進巢□刀、破其巢穴。
斬首三千級。
獲新昌王于淮安、斬之章下所司。
○壬戌。
賜科爾沁國紮薩克圖郡王拜薩噶爾、弓、矢、朝衣蟒緞 ○癸亥。
湖廣道禦史盧傳奏言創業之初、用合宜慎。
聞江南投順官、次第畢集請急定铨法斷自去年三月以前者、為故明舊臣。
三月以後者、率皆福王新用之人。
賄賂鑽營、難為确據。
宜仍查舊冊履曆補以原職。
不得任某冒濫。
以開幸端。
章下所司 ○甲子。
谕戶部。
河間灤州、遵化等府州縣、凡無主之地、查明給與八旗下耕種。
其故明公侯伯、驸馬、皇親、太監地、酌照家口給發外、餘給八旗 ○丙寅。
改江南武鄉試期于三年二月。
以文闱在本年十月也 ○戶部啟心郎李天澤、刑部啟心郎王舜、坐審寶坻縣民王炜績撥地事、互相庇護。
褫職。
○己巳。
賜科爾沁國和碩福妃和碩賢妃、及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多羅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等宴 ○谕戶兵二部、近來土賊竊發、民不聊生。
如直隸順德府、山東濟南府、德州、臨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陽府、蒲州八處。
着滿洲統兵駐劄。
務期巢□刀撫得宜、以安百姓以上八處駐劄滿兵、着給以無主房地。
其故明公侯伯、驸馬太監地。
察明量給原主外。
餘給滿洲兵丁 ○以甲喇章京劉良臣為署都督佥事、管山西甯武關副将事。
○先是每牛錄各取官學生一名。
以十名習漢書。
餘習滿書。
至是禮部奏請增額。
命每牛錄增取一名。
于原額習漢書十名外、加用十名。
餘俱習滿書 ○庚午。
海寇田仰寇福山江甯巡撫土國寶、率副将曹虎等擊敗之。
捷聞章下所司 ○大同府雨雹 ○升内翰林秘書院檢讨羅憲汶為國子監司業吏科給事中陰潤、為本科右給事中。
轉吏科右給事中孫襄、為本科左給事中。
兵科右給事中郝傑、為本科左給事中。
工科右給事中孟明輔、為本科左給事中。
補原任戶科給事中楊時化原官 ○升太常寺少卿戴明說、為大理寺少卿禮科都給事中龔鼎孳為太常寺少卿河南道禦史柳寅東、為太仆寺少卿 ○以漢中投誠總兵賀珍、禦賊有功授為定西前将軍 ○壬申。
刑部等衙門。
會鞫憲臣劉漢儒所劾沈宜各款。
言沈宜由貢考職、有部咨可據。
錢錫爵原未與考、則無代筆之事可知。
沈永甯、沈元祯、原非沈仆冒選。
其他諸款、亦俱無實證沈宜、應還職改選錫爵、元祯、仍複任。
餘俱應釋放。
從之。
○宣府總督李鑒、坐與守備霍然有隙、故令然變賣倉米。
部議褫職。
诏降總督職以巡撫用 ○江甯巡撫土國寶、自以武夫、不堪巡撫重任。
疏請罷職不允 ○以撰福陵昭陵香冊、香寶、并太廟玉冊、玉寶、賜内院大學士剛林等、及筆帖式等銀币有差。
○乙亥。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定讀祝官為五品。
○丁醜。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奏報、江西、南昌、南康、九江、瑞州、撫州、饒州、臨江、吉安、廣信、建昌、袁州、及江南徽甯等府、俱平。
○洪承疇又奏湖廣僞澤侯田見秀義侯張鼐、棉侯袁宗第、赴省投誠。
命照恩诏事例、免罪錄用 ○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遣使貢馬宴赉如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