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恢複。
一、宜頒鹽課則例。
蜀省兵火之後。
冊籍灰燼今目下徵科不得已将舊例裁減暫行徵收。
此亦一時權宜之計、非經久之法。
請敕部查議速頒則例以便遵奉徵收。
下所司議。
○丁酉。
轉通政使司右通政王天眷為左通政。
升太仆寺少卿董笃行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戊戌。
調湖廣左布政使員盡忠、為廣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轉廣東右布政使餘應魁為江西布政使司。
左布政使升山西河東道參政佟彭年、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
廣西蒼梧道副使趙曰冕為本省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桂平道。
雲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右布政使彭而述為廣西布政使司參政、桂林道。
陝西驿傳道副使宗彜、為貴州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貴陽兵備道。
山東沂州道副使張文炳、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湖西道。
浙江溫處道副使孟泰、為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荊西道。
四川川北道參議衛紹芳、為貴州按察使司副使、提學道。
湖廣下江防道佥事楊志遠、為廣西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賓州兵備道。
福建漳南道佥事劉三章、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池太道。
山東東昌道佥事駱騰、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陽和道。
補服阕原任廣西副使秦仁管、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靖遠兵糧道。
原任江西佥事楊兆魯、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建南道。
○己亥。
谕兵部向來總兵官員缺。
于旗下參領各部。
郎中内、酌量補用。
今思參領郎中等官、各有行間職掌。
征進需員。
嗣後總兵官員缺參領郎中、不必推用。
○升工部左侍郎郭科、為本部尚書。
○補原任江西道監察禦史高爾位、為江南道監察禦史。
○升樂平副将戴成功、為都督佥事、管肅州副将事副将管興國州參将事高鼎為蘇松水師左協副将。
○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等複回奏、據台臣陸光旭回奏内稱、後議各官、始終未曾到堂、及有清稿而無漢稿、所謂出于成見者此也等語。
當日臣等會議時、曾命後議各官入堂後院内公議。
梁清标等雲、我等後議者、尚有一二人未至。
姑且待之。
洎石申等俱至臣等欲将稿合看漢官仍未具稿是。
各官固皆登堂共坐矣既而因議能圖麻勒吉等事令兩議各官俱往議于二門之下衆意佥同列名具奏并無異辭未嘗将漢稿置之不論亦未嘗不命具漢稿梁清标等見在可問也光旭前疏稱臣等徇私害公畏勢背國皆臣工中之罪人。
非盛世所宜有及。
擅專唯諾快偏私負君父造種種語參奏今又稱原為軍國重情會議起見、未嘗專指此事諸臣而言亦非止為巡方起見等語。
其前疏特參臣等明甚倘雲非為臣等彼之所雲謂誰胡不顯指之也。
若謂非止為巡方。
當日原止議巡方未嘗議及軍情。
若謂為軍國事情起見、則前此會議軍情。
于何見有擅專負君父之處。
若謂為後日起見則懸知有何軍情。
而乃籌度預防之耶。
凡議軍情、漢官從未與議。
果漢官與議而置其言于不論、辄自擅專臣等自應甘罪今光旭身有巡方之責而專為巡方建言、反飾詞為軍國起見。
又謂臣等未深悉其疏之意。
夫停止巡方、于臣等何益。
留之于臣等何損。
自在皇上洞鑒中。
臣等不敢煩渎惟侯睿裁乾斷。
得上□日凡會議政事、原應滿漢公同商确。
斟酌事理歸于至當、不拘滿漢皆可具稿。
尚未定議、即各分具稿殊為不合。
着嚴饬行陸光旭身為言官。
國家利弊、應據實指陳。
何得以過激之詞具奏。
亦屬不合。
着饬行。
○辛醜。
初、保定巡撫潘朝選奏報曲陽、慶都、完縣、霪雨連綿、秋成失望。
請賜蠲恤。
以蘇災黎。
下戶部議。
至是部議、春夏亢旱皇上步禱甘霖大沛。
處處皆稱有年。
何獨該撫複稱水患。
應無庸議得上□日該撫疏稱慶都等縣水勢泛溢、禾稼沖淹、廬舍沖塌、男婦溺死等情節未經察明。
遽議不準蠲免。
殊屬不合。
着确查再議具奏。
○廣西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于時躍、考滿。
加兵部右侍郎。
○甲辰。
叙故佐領額思虎軍功、授其子豸生、拖沙喇哈番。
○乙巳。
允平西王請、設雲南援巢□刀四鎮。
以四川右路總兵官右都督馬甯、為雲南援巢□刀前鎮總兵官。
四川左路總兵官署都督佥事沈應時、為雲南援巢□刀左鎮總兵官。
湖廣益陽總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輔臣、為雲南援巢□刀右鎮總兵官。
都督同知楊武、為雲南援巢 □刀後鎮總兵官。
○以原任經略右标提督總兵官左都督張勇、為鎮守雲南臨元廣西等處總兵官。
一、宜頒鹽課則例。
蜀省兵火之後。
冊籍灰燼今目下徵科不得已将舊例裁減暫行徵收。
此亦一時權宜之計、非經久之法。
請敕部查議速頒則例以便遵奉徵收。
下所司議。
○丁酉。
轉通政使司右通政王天眷為左通政。
升太仆寺少卿董笃行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戊戌。
調湖廣左布政使員盡忠、為廣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轉廣東右布政使餘應魁為江西布政使司。
左布政使升山西河東道參政佟彭年、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
廣西蒼梧道副使趙曰冕為本省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桂平道。
雲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右布政使彭而述為廣西布政使司參政、桂林道。
陝西驿傳道副使宗彜、為貴州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貴陽兵備道。
山東沂州道副使張文炳、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湖西道。
浙江溫處道副使孟泰、為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荊西道。
四川川北道參議衛紹芳、為貴州按察使司副使、提學道。
湖廣下江防道佥事楊志遠、為廣西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賓州兵備道。
福建漳南道佥事劉三章、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池太道。
山東東昌道佥事駱騰、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陽和道。
補服阕原任廣西副使秦仁管、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靖遠兵糧道。
原任江西佥事楊兆魯、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建南道。
○己亥。
谕兵部向來總兵官員缺。
于旗下參領各部。
郎中内、酌量補用。
今思參領郎中等官、各有行間職掌。
征進需員。
嗣後總兵官員缺參領郎中、不必推用。
○升工部左侍郎郭科、為本部尚書。
○補原任江西道監察禦史高爾位、為江南道監察禦史。
○升樂平副将戴成功、為都督佥事、管肅州副将事副将管興國州參将事高鼎為蘇松水師左協副将。
○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等複回奏、據台臣陸光旭回奏内稱、後議各官、始終未曾到堂、及有清稿而無漢稿、所謂出于成見者此也等語。
當日臣等會議時、曾命後議各官入堂後院内公議。
梁清标等雲、我等後議者、尚有一二人未至。
姑且待之。
洎石申等俱至臣等欲将稿合看漢官仍未具稿是。
各官固皆登堂共坐矣既而因議能圖麻勒吉等事令兩議各官俱往議于二門之下衆意佥同列名具奏并無異辭未嘗将漢稿置之不論亦未嘗不命具漢稿梁清标等見在可問也光旭前疏稱臣等徇私害公畏勢背國皆臣工中之罪人。
非盛世所宜有及。
擅專唯諾快偏私負君父造種種語參奏今又稱原為軍國重情會議起見、未嘗專指此事諸臣而言亦非止為巡方起見等語。
其前疏特參臣等明甚倘雲非為臣等彼之所雲謂誰胡不顯指之也。
若謂非止為巡方。
當日原止議巡方未嘗議及軍情。
若謂為軍國事情起見、則前此會議軍情。
于何見有擅專負君父之處。
若謂為後日起見則懸知有何軍情。
而乃籌度預防之耶。
凡議軍情、漢官從未與議。
果漢官與議而置其言于不論、辄自擅專臣等自應甘罪今光旭身有巡方之責而專為巡方建言、反飾詞為軍國起見。
又謂臣等未深悉其疏之意。
夫停止巡方、于臣等何益。
留之于臣等何損。
自在皇上洞鑒中。
臣等不敢煩渎惟侯睿裁乾斷。
得上□日凡會議政事、原應滿漢公同商确。
斟酌事理歸于至當、不拘滿漢皆可具稿。
尚未定議、即各分具稿殊為不合。
着嚴饬行陸光旭身為言官。
國家利弊、應據實指陳。
何得以過激之詞具奏。
亦屬不合。
着饬行。
○辛醜。
初、保定巡撫潘朝選奏報曲陽、慶都、完縣、霪雨連綿、秋成失望。
請賜蠲恤。
以蘇災黎。
下戶部議。
至是部議、春夏亢旱皇上步禱甘霖大沛。
處處皆稱有年。
何獨該撫複稱水患。
應無庸議得上□日該撫疏稱慶都等縣水勢泛溢、禾稼沖淹、廬舍沖塌、男婦溺死等情節未經察明。
遽議不準蠲免。
殊屬不合。
着确查再議具奏。
○廣西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于時躍、考滿。
加兵部右侍郎。
○甲辰。
叙故佐領額思虎軍功、授其子豸生、拖沙喇哈番。
○乙巳。
允平西王請、設雲南援巢□刀四鎮。
以四川右路總兵官右都督馬甯、為雲南援巢□刀前鎮總兵官。
四川左路總兵官署都督佥事沈應時、為雲南援巢□刀左鎮總兵官。
湖廣益陽總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輔臣、為雲南援巢□刀右鎮總兵官。
都督同知楊武、為雲南援巢 □刀後鎮總兵官。
○以原任經略右标提督總兵官左都督張勇、為鎮守雲南臨元廣西等處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