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九

關燈
仍着其子承襲親王。

    所屬人員奴仆諸物俱留。

    至分取睿王家人牲畜财貨諸物、俱籍入官。

      ○和碩簡親王濟度等議覆、戶部左侍郎林起龍疏言、國家蓄養兵馬、貴有實濟。

    豈容虛冒、贻誤地方。

    應敕各該督撫按、嚴查隐占。

    器械馬匹。

    時加簡閱。

    挑選精壯。

    自十七年秋季為始。

    令兵部請上□日、差滿洲官員、分往各方閱視。

    永為定例。

    每三年一次舉行。

    營馬不許擅撥驿遞。

    兵丁糧饷、按月支給。

    毋許壓欠。

    至綠旗兵馬、俱照經制額設。

    若減去四十萬。

    止留二十萬。

    恐兵寡力單。

    難以彈壓。

    應仍舊制。

    又稱民壯番快等役、原以捕盜。

    近因節省工食、俱行裁減。

    今腹裡州縣、請照舊添設。

    但各處盜賊響馬、合夥行劫。

    非番快等役、可以捕滅。

    無庸議設。

    仍應責成營将、分汛設防。

    又稱經制千把等缺、俱應用本營百總、旗牌、哨長、隊長升補。

    總督為封疆重臣。

    将備以下武職。

    應聽酌量人地、題請調補。

    均應如議。

    又稱将官親丁、不可禁革。

    養馬糧料、亦應添給。

    以後升任岩疆鎮将等官、随帶親丁赴任者、量準帶領開糧。

    查定例、提督養馬十五匹、今準二十匹。

    總兵養馬十二匹、今準十六匹。

    副将養馬八匹、今準十二匹。

    參将、遊擊養馬六匹。

    今準參将養馬八匹遊擊養馬六匹。

    皆給與錢糧。

    令其足用。

    得上□日、各地方綠旗兵丁、差滿洲大臣閱視。

    該管将領、有修整器械嚴肅營伍善養兵者。

    差去大臣、即行薦舉擢用。

    其器械不整、營伍廢弛、以老弱充數、虛糜錢糧者。

    糾參重處以示勸懲春秋二季操練兵丁事宜。

    通饬各總督、提督、總兵官、實力舉行。

    地方大夥劫盜。

    着營兵捕拏。

    其竄匿城市鄉村盜賊、仍設番快緝拏。

    守備等官缺出。

    各該總督、提督、選拔勇壯效力人員題補。

    武職官有材能者、準總督、提督、視其人地相宜、題請調補。

      ○九卿、科、道、議奏逃人事例一、剌字逃人、私出境外、被地方官拏解者。

    其經過州縣、未能查獲等官。

    雖有拏解逃人之功、應加級升轉者不準題叙。

    仍罰俸半年。

    容留逃人歇宿店主、責四十闆。

    一、責令各道員嚴行保甲。

    每年兩次取州縣官甘結。

    如所屬州縣官失察逃人、道員降一級留任。

    降後、所屬地方、查解逃人至四十五名。

    即複還原級。

    一、出邊、或在盛京、與未到京之先逃走者。

    與自京逃走者不同。

    免剌。

    仍鞭一百。

    給原主。

    如無主逃人、應入官者、免鞭剌。

    一、陝西、湖廣、四川、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所獲逃人着令遞解。

    批文限定日期如經過地方官選差不慎。

    鈕鎖不嚴、以緻脫逃。

    查參革職違限者、該衙門察參。

    一、畏罪潛遁。

    或往屯過限、十日之内拏獲者。

    止鞭一百。

    過十日者、鞭剌從之  ○丙辰。

    增設江西奉新、靖安、永豐、龍泉、萬安、永新、崇仁、東鄉、新城、南豐、泸溪、上饒、弋陽、貴溪、鉛山、興安、樂平、安義縣縣丞。

      ○增設督捕滿漢司務各一員。

      ○谕翰林院、自乙未科以後、所選翰林庶吉士令習清書。

    俱期有禆實用。

    恐其自謂已熟。

    将向來所習、或緻遺忘。

    朕今先加考試一次。

    以後翰林院堂官、仍不時考課。

    務令純熟。

    副朕簡拔之意。

      ○谕禮部、朝廷轸念勞臣。

    于其身後有谕祭之典。

    及加谥立碑等項。

    酬績勸忠、所關甚重。

    必其生平、或行間着績或奉職勤勞。

    乃堪承此恤典今凡牛錄章京、及拜他喇布勒哈番等官身故者。

    輕加恩恤、一概谕祭。

    于典制未合。

    着詳議定例具奏。

      ○丁巳。

    以靖南王下二等阿思哈尼哈番曾養性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江元勳、為本藩左右梅勒章京。

    三等阿達哈哈番張拱垣、拜他喇布勒哈番崔承科、易明、拖沙喇哈番馬九玉、為本藩甲喇章京。

    拜他喇布勒哈番劉可禮、拖沙喇哈番徐有才、王蟒漢、牛錄章京徐文耀、為本藩護軍參領  ○吏部奏言、降級候補官員、或有人無缺。

    或遇缺出、品級同、而降補之人、出身資格不同。

    礙難遽補。

    應俟人缺相當補用。

    得上□日、官員初授、應照出身資格。

    既經降處、着遇缺即補。

    不必仍論出身資格  ○谕兵部、江南崇明等處平定。

    屢經報捷。

    交部議叙。

    何以至今尚未議奏。

    着察明作速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