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悍成習。
設防之兵。
當水陸兼備。
江甯大捷亦由陸兵力戰敗賊。
何雲非滿兵所長。
駐防之兵。
該固山額真自能統攝。
如有寇警。
該固山額真自當相機堵巢□刀何雲無統攝之滿兵株守一城。
虛糜兵饷。
鎮江原有綠旗兵。
不能禦賊。
地方文官、不能以一矢加賊。
馬騰升、身為巡方。
遠避他府。
今乃借口為地方起見。
妄行條奏。
沽名市恩。
且馬騰升、系何國之人。
乃稱滿兵驕悍成習。
是何意見。
俱着作速明白回奏。
○禮科右給事中楊雍建奏言、六經之道。
炳若日星。
四書、所以發明六經。
而集注又以發明四書。
為功最钜。
臣從坊刻中、見有四書諸家辯又有四書大全辯。
皆以譏讪先賢。
崇尚異說。
獲罪名教不小。
乞敕部毀闆。
庶先賢傳注、不為異說所奪。
而學術大醇。
人心可正矣。
下所司察議。
○午刻、日生暈。
旁生左右珥。
赤黃色 ○戊戌。
裁薊州衛、遵化衛、涿鹿衛、密雲中衛、滄州守禦所、雲州守禦所、龍門守禦所千總。
○以鑲白旗滿洲閑散章京覺羅杭奇、為護軍參領。
○己亥。
升鑲白旗蒙古牛錄章京巴達喇、為甲喇章京 ○吏部奏言、己亥科進士。
除選庶吉士外。
應照等第除授知州推官、知縣、得上□日、進士初授知州品級太懸。
着俱以推官、知縣用。
永着為例。
○以鑲紅旗滿洲阿達哈哈番宜爾特赫、為甲喇章京。
○升江西南昌道參議張雲龍、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登萊兵備道。
禮部郎中王輔運、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上荊南道。
○庚子。
降補原任刑部尚書白允謙、為太常寺少卿。
○以四川永甯總兵官嚴自明、為都督同知、充江西提督總兵官。
甲喇章京周國祯、為都督佥事、充鎮守陝西甯夏總兵官。
○壬寅。
升鑲藍旗蒙古牛錄章京拜松古、為甲喇章官。
○癸卯。
刑部題、盧慎言、貪酷諸不法事。
鞫審皆實。
且誣噬原參承問各官理合嚴懲、以示炯戒。
盧慎言、應即淩遲處死。
家産并妻子籍沒入官。
從之。
○甲辰。
命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一級劉麟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原任梅勒章京加一級董俄羅、俱立墓碑。
○乙巳。
以緻仕二等阿達哈哈番劉臣政子光漢、襲職。
○丙午。
谕吏部、刑獄關系重大。
聽斷理宜速結。
今刑部日行事件。
凡奉谕上□日、及由科抄者俱依限完結。
其不能依限完結者、必先題明。
至别項送審告讦等事延遲不結者甚多。
應差科臣不時稽察。
其應行事宜。
爾部會同該科酌議具奏。
○吏部等衙門尚書覺羅科爾昆等回奏、沈文奎、前因遲誤白糧。
降三級調外用。
文奎又以目疾請假。
臣部議覆準假、病痊補用。
後文奎未呈明病痊緣由。
故未補用。
至奉有降級官員、即速補用之上□日。
因未有文奎應補守道員缺。
故又未補。
其會推江甯巡撫者、因文奎曾陪推操江巡撫。
未便竟扣。
曾與九卿科道等公議。
應否開列。
皆以為可。
因而陪推。
此臣等愚昧。
罪實難辭。
聽候處分。
疏入。
得上□日、着議政王、貝勒、大臣、分别議處具奏。
○丁未。
谕禮部曆代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俱有封号。
或用國名。
或用地名。
或别加羙号。
俱錫以金冊。
本朝公主、尚未加有封号。
爾部即詳察封号、并頒冊典例、酌議具奏。
○戊申。
升戶科給事中袁懋德、為兵科右給事中 ○己酉。
授一甲第一名進士陸元文、為翰林院修撰。
第二名鮑亦祥、第三名葉方藹、俱為翰林院編修。
○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劾奏、雲南巡撫林天擎、擾驿剝軍。
政令乖張諸款。
下所司察議。
○谕吏兵二部、雲南遠徼重地。
久遭寇亂。
民罹水火。
朕心不忍。
故特遣大軍。
用行吊代。
今新經平定。
必文武各官、同心料理。
始能休養殘黎。
輯甯疆圉。
至統轄文武軍民尤不可以乏人。
前已有上□日。
命平西王吳三桂、移鎮雲南。
今思該藩忠勤素着。
練達有為。
足勝此任。
當茲地方初定之時。
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别舉劾。
民間利病、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
俱暫着該藩總管奏請施行。
内外各該衙門不得掣肘。
庶責任既專。
事權歸一。
文武同心共圖策勵事無遺誤。
地方早享昇平。
稱朕戡亂柔遠至意。
俟數年後、該省大定仍照
設防之兵。
當水陸兼備。
江甯大捷亦由陸兵力戰敗賊。
何雲非滿兵所長。
駐防之兵。
該固山額真自能統攝。
如有寇警。
該固山額真自當相機堵巢□刀何雲無統攝之滿兵株守一城。
虛糜兵饷。
鎮江原有綠旗兵。
不能禦賊。
地方文官、不能以一矢加賊。
馬騰升、身為巡方。
遠避他府。
今乃借口為地方起見。
妄行條奏。
沽名市恩。
且馬騰升、系何國之人。
乃稱滿兵驕悍成習。
是何意見。
俱着作速明白回奏。
○禮科右給事中楊雍建奏言、六經之道。
炳若日星。
四書、所以發明六經。
而集注又以發明四書。
為功最钜。
臣從坊刻中、見有四書諸家辯又有四書大全辯。
皆以譏讪先賢。
崇尚異說。
獲罪名教不小。
乞敕部毀闆。
庶先賢傳注、不為異說所奪。
而學術大醇。
人心可正矣。
下所司察議。
○午刻、日生暈。
旁生左右珥。
赤黃色 ○戊戌。
裁薊州衛、遵化衛、涿鹿衛、密雲中衛、滄州守禦所、雲州守禦所、龍門守禦所千總。
○以鑲白旗滿洲閑散章京覺羅杭奇、為護軍參領。
○己亥。
升鑲白旗蒙古牛錄章京巴達喇、為甲喇章京 ○吏部奏言、己亥科進士。
除選庶吉士外。
應照等第除授知州推官、知縣、得上□日、進士初授知州品級太懸。
着俱以推官、知縣用。
永着為例。
○以鑲紅旗滿洲阿達哈哈番宜爾特赫、為甲喇章京。
○升江西南昌道參議張雲龍、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登萊兵備道。
禮部郎中王輔運、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上荊南道。
○庚子。
降補原任刑部尚書白允謙、為太常寺少卿。
○以四川永甯總兵官嚴自明、為都督同知、充江西提督總兵官。
甲喇章京周國祯、為都督佥事、充鎮守陝西甯夏總兵官。
○壬寅。
升鑲藍旗蒙古牛錄章京拜松古、為甲喇章官。
○癸卯。
刑部題、盧慎言、貪酷諸不法事。
鞫審皆實。
且誣噬原參承問各官理合嚴懲、以示炯戒。
盧慎言、應即淩遲處死。
家産并妻子籍沒入官。
從之。
○甲辰。
命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一級劉麟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原任梅勒章京加一級董俄羅、俱立墓碑。
○乙巳。
以緻仕二等阿達哈哈番劉臣政子光漢、襲職。
○丙午。
谕吏部、刑獄關系重大。
聽斷理宜速結。
今刑部日行事件。
凡奉谕上□日、及由科抄者俱依限完結。
其不能依限完結者、必先題明。
至别項送審告讦等事延遲不結者甚多。
應差科臣不時稽察。
其應行事宜。
爾部會同該科酌議具奏。
○吏部等衙門尚書覺羅科爾昆等回奏、沈文奎、前因遲誤白糧。
降三級調外用。
文奎又以目疾請假。
臣部議覆準假、病痊補用。
後文奎未呈明病痊緣由。
故未補用。
至奉有降級官員、即速補用之上□日。
因未有文奎應補守道員缺。
故又未補。
其會推江甯巡撫者、因文奎曾陪推操江巡撫。
未便竟扣。
曾與九卿科道等公議。
應否開列。
皆以為可。
因而陪推。
此臣等愚昧。
罪實難辭。
聽候處分。
疏入。
得上□日、着議政王、貝勒、大臣、分别議處具奏。
○丁未。
谕禮部曆代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俱有封号。
或用國名。
或用地名。
或别加羙号。
俱錫以金冊。
本朝公主、尚未加有封号。
爾部即詳察封号、并頒冊典例、酌議具奏。
○戊申。
升戶科給事中袁懋德、為兵科右給事中 ○己酉。
授一甲第一名進士陸元文、為翰林院修撰。
第二名鮑亦祥、第三名葉方藹、俱為翰林院編修。
○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劾奏、雲南巡撫林天擎、擾驿剝軍。
政令乖張諸款。
下所司察議。
○谕吏兵二部、雲南遠徼重地。
久遭寇亂。
民罹水火。
朕心不忍。
故特遣大軍。
用行吊代。
今新經平定。
必文武各官、同心料理。
始能休養殘黎。
輯甯疆圉。
至統轄文武軍民尤不可以乏人。
前已有上□日。
命平西王吳三桂、移鎮雲南。
今思該藩忠勤素着。
練達有為。
足勝此任。
當茲地方初定之時。
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别舉劾。
民間利病、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
俱暫着該藩總管奏請施行。
内外各該衙門不得掣肘。
庶責任既專。
事權歸一。
文武同心共圖策勵事無遺誤。
地方早享昇平。
稱朕戡亂柔遠至意。
俟數年後、該省大定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