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加之級。
再降二級。
俱仍留原任。
所給各項诰敕、俱行追奪 ○添設各道禦史三十員。
○更定鄉會試額數、減其半 ○己未。
谕吏部、都察院、見在禦史甚少、不足供差遣之用。
前上□日行取各官、尚未到齊。
着暫于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内察取才品堪用者改授禦史差用。
以後除授禦史、仍照行取考選例行。
○谕吏部太仆寺官、職司馬政錢糧事務不繁滿漢各官、着照職掌量留。
其餘應行裁減。
爾部即酌量裁減具奏。
○又谕吏部。
浙閩舊設總督一員。
今海氛未息幅員遼闊。
勢難兼顧。
除見任總督外。
着再設一員。
分理兩省軍務。
爾部即會推堪任者引見。
其各駐劄地方、一并議奏 ○又谕吏部。
各衙門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專司書寫冊籍俱着裁去銜品。
以後止設無官品筆帖式。
視其效力年深勞着者、升授職官。
見在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仍留頂帶。
以原品辦筆帖式事。
如另用、亦照原品。
○又谕吏部。
六科職司糾察建白。
設有都給事中等官。
其滿洲員外郎等官、均屬冗員。
每科着設主事一員。
照繁簡、設無官品筆帖式。
料理發鈔記冊、及兼行滿漢文移等事。
其員外郎、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俱着裁去。
中書科、職司書寫诰敕文軸。
别無他務。
着設中書舍人一員。
照繁簡、設無官品筆帖式料理。
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俱着裁去。
以上裁去各官、俱照原品補用。
○補原任禮科右給事中金漢鼎、為戶科右給事中。
○免湖廣衡州府、桂陽州、衡陽、安仁、臨武、嘉禾、常甯、耒陽、酃縣、彬州屬興甯縣、長沙府茶陵州、十四年分旱災額賦。
○辛酉。
調德州等四城兵一千、滿洲章京各二員、蒙古章京各一員、滿洲蒙古骁騎校各三員、駐防杭州府以昂邦章京一員統之。
徹回漢軍固山額真一員留梅勒章京二員、管轄漢軍兵丁。
聽滿洲昂邦章京節制 ○補外轉内翰林秘書院編修戴王綸、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刑部議、河南主考黃鈊、丁澎、違例更改舉人原文作程文。
且于中式舉人朱卷内、用墨筆添改字句。
黃鈊、又于正額供應之外、恣取人參等物。
黃鈊、應照新例、籍沒家産。
與丁澎俱責四十闆不準折贖。
流徙尚陽堡議上命免鈊、澎責。
如議流徙。
○癸亥。
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卒。
○吏部奏言、六部各有繙譯清字主事二員。
應裁一員。
将裁去漢啟心郎二員内、取一員授為主事。
從之 ○戶部議覆、兵科給事中王命嶽疏言、河南山東地土、熟少荒多。
有勢豪以熟作荒。
有興屯以荒作熟者。
應如科臣所請。
專差禦史二員、前往二省、履畝清文從之 ○兵部議覆、江西巡撫張朝璘疏言、九江重地、必須鎮臣彈壓。
總兵官楊捷、征閩四載。
久戌可念。
應将江西通省兵内、抽撥三千名。
令原任湖廣中路總兵官許天寵仍以都督同知、充随征中路總兵官。
統領駐劄閩省楊捷汛地。
将楊捷原領官兵三千名、換班徹回九江。
以均勞逸。
從之。
○甲子。
以固山額真趙國祚、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總督浙江軍務。
駐劄溫州府。
改浙閩總督李率泰。
為福建總督。
○裁直省督撫提鎮下旗鼓等官。
○ ○廷試就教□山戊不□貢生江元馭等、六百二十一人。
○以侍衛巴哈、費楊古、郭邁、屠祿會、馬爾濟哈、鄂莫克圖、坤巴圖魯、邬布格德墨爾根袍、喀蘭圖、鄂塞、博洛塞冷、巴特瑪、巴泰、俱為内大臣。
○乙醜。
裁禮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四員。
鑄印局副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哈番一員。
會同館通官四員。
兵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八員。
種馬場章京六員。
筆帖式四員。
大庫馬場理事官一員。
刑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四員。
漢員外郎、主事各四員工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八員。
營繕、虞衡、都水、每司漢員外郎一員。
都水司主事一員管理三山郎中一員。
節慎庫大使一員。
寶源局大使一員。
竹木局大使一員。
通州磚廠所所副一員。
臨清磚廠所、所丞一員。
營繕所、所正一員。
都察院經曆司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哈番二員。
京畿道理事官一員五城滿洲理事官各一員。
光祿寺副理事官二員。
署丞四員。
太仆寺副理事官一員。
漢正卿一員。
少卿一員寺丞一員。
鴻胪寺漢少卿一員。
寺丞一員。
序班十員。
随堂二員。
再降二級。
俱仍留原任。
所給各項诰敕、俱行追奪 ○添設各道禦史三十員。
○更定鄉會試額數、減其半 ○己未。
谕吏部、都察院、見在禦史甚少、不足供差遣之用。
前上□日行取各官、尚未到齊。
着暫于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内察取才品堪用者改授禦史差用。
以後除授禦史、仍照行取考選例行。
○谕吏部太仆寺官、職司馬政錢糧事務不繁滿漢各官、着照職掌量留。
其餘應行裁減。
爾部即酌量裁減具奏。
○又谕吏部。
浙閩舊設總督一員。
今海氛未息幅員遼闊。
勢難兼顧。
除見任總督外。
着再設一員。
分理兩省軍務。
爾部即會推堪任者引見。
其各駐劄地方、一并議奏 ○又谕吏部。
各衙門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專司書寫冊籍俱着裁去銜品。
以後止設無官品筆帖式。
視其效力年深勞着者、升授職官。
見在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仍留頂帶。
以原品辦筆帖式事。
如另用、亦照原品。
○又谕吏部。
六科職司糾察建白。
設有都給事中等官。
其滿洲員外郎等官、均屬冗員。
每科着設主事一員。
照繁簡、設無官品筆帖式。
料理發鈔記冊、及兼行滿漢文移等事。
其員外郎、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俱着裁去。
中書科、職司書寫诰敕文軸。
别無他務。
着設中書舍人一員。
照繁簡、設無官品筆帖式料理。
他赤哈哈番、筆帖式哈番、俱着裁去。
以上裁去各官、俱照原品補用。
○補原任禮科右給事中金漢鼎、為戶科右給事中。
○免湖廣衡州府、桂陽州、衡陽、安仁、臨武、嘉禾、常甯、耒陽、酃縣、彬州屬興甯縣、長沙府茶陵州、十四年分旱災額賦。
○辛酉。
調德州等四城兵一千、滿洲章京各二員、蒙古章京各一員、滿洲蒙古骁騎校各三員、駐防杭州府以昂邦章京一員統之。
徹回漢軍固山額真一員留梅勒章京二員、管轄漢軍兵丁。
聽滿洲昂邦章京節制 ○補外轉内翰林秘書院編修戴王綸、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
○刑部議、河南主考黃鈊、丁澎、違例更改舉人原文作程文。
且于中式舉人朱卷内、用墨筆添改字句。
黃鈊、又于正額供應之外、恣取人參等物。
黃鈊、應照新例、籍沒家産。
與丁澎俱責四十闆不準折贖。
流徙尚陽堡議上命免鈊、澎責。
如議流徙。
○癸亥。
固山額真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卒。
○吏部奏言、六部各有繙譯清字主事二員。
應裁一員。
将裁去漢啟心郎二員内、取一員授為主事。
從之 ○戶部議覆、兵科給事中王命嶽疏言、河南山東地土、熟少荒多。
有勢豪以熟作荒。
有興屯以荒作熟者。
應如科臣所請。
專差禦史二員、前往二省、履畝清文從之 ○兵部議覆、江西巡撫張朝璘疏言、九江重地、必須鎮臣彈壓。
總兵官楊捷、征閩四載。
久戌可念。
應将江西通省兵内、抽撥三千名。
令原任湖廣中路總兵官許天寵仍以都督同知、充随征中路總兵官。
統領駐劄閩省楊捷汛地。
将楊捷原領官兵三千名、換班徹回九江。
以均勞逸。
從之。
○甲子。
以固山額真趙國祚、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總督浙江軍務。
駐劄溫州府。
改浙閩總督李率泰。
為福建總督。
○裁直省督撫提鎮下旗鼓等官。
○ ○廷試就教□山戊不□貢生江元馭等、六百二十一人。
○以侍衛巴哈、費楊古、郭邁、屠祿會、馬爾濟哈、鄂莫克圖、坤巴圖魯、邬布格德墨爾根袍、喀蘭圖、鄂塞、博洛塞冷、巴特瑪、巴泰、俱為内大臣。
○乙醜。
裁禮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四員。
鑄印局副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哈番一員。
會同館通官四員。
兵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八員。
種馬場章京六員。
筆帖式四員。
大庫馬場理事官一員。
刑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四員。
漢員外郎、主事各四員工部理事官、副理事官八員。
營繕、虞衡、都水、每司漢員外郎一員。
都水司主事一員管理三山郎中一員。
節慎庫大使一員。
寶源局大使一員。
竹木局大使一員。
通州磚廠所所副一員。
臨清磚廠所、所丞一員。
營繕所、所正一員。
都察院經曆司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哈番二員。
京畿道理事官一員五城滿洲理事官各一員。
光祿寺副理事官二員。
署丞四員。
太仆寺副理事官一員。
漢正卿一員。
少卿一員寺丞一員。
鴻胪寺漢少卿一員。
寺丞一員。
序班十員。
随堂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