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山貝子特爾祜。
○裁禮部漢軍侍郎。
○戊午。
遣官赍敕、谕喀爾喀部落車臣汗、土謝圖汗、丹津喇嘛、墨爾根諾顔等、仍賜以衣帽器币等物。
敕曰。
朕觀爾等審知天命。
凡一诏下、靡不敬從。
令四台吉詣阙謝罪。
朕悉從寬宥。
遣大臣前往。
爾于使臣前、不違诏上□日。
誠心誓好。
遂每年貢獻方物。
遣使來朝。
朕甚嘉悅。
罔有異視。
德意有加。
錫爾殊恩。
特遣大臣、賜之敕谕。
自茲以往。
其益加恪順、以效忠貞。
上報隆施。
膺茲寵眷。
以慰朕柔遠至意。
果中誠罔懈、以獲天眷。
以承國恩。
奕世永享太平之福矣。
○谕吏部、自古帝王、設官分職。
共襄化理。
所關甚钜。
必名義符合。
品級畫一。
始足昭垂永久。
用成一代之典。
本朝設内三院、有滿漢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等官。
今斟酌往制。
除去内三院秘書、弘文、國史名色大學士、改加殿閣大學士。
仍為正五品。
照舊例兼銜。
設立翰林院。
設掌院學士一員正五品。
照舊例兼銜。
除掌印外其餘學士、亦正五品。
以上見任各官、俱照本品、改銜供職。
以後升授、銜品俱照新例。
内三院舊印、俱銷毀。
照例給印。
内閣、滿字稱為多爾吉衙門漢字稱為内閣。
翰林院、滿字稱為筆帖黑衙門。
漢字稱為翰林院。
其侍讀學士以下員數官銜、滿名照漢官稱謂。
通着察例詳議具奏。
六部滿漢尚書、俱作正二品。
滿字仍稱阿裡哈昂邦。
漢字仍稱尚書。
滿漢侍郎、俱作正三品。
滿字仍稱阿思哈尼昂邦。
漢字仍稱侍郎。
理事官、滿字稱為一齊下喇哈番。
漢字稱為郎中。
俱作正五品。
副理事官、滿字稱為愛惜喇庫哈番。
漢字稱為員外郎。
俱作從五品。
主事、滿字稱為額者庫哈番。
漢字仍稱為主事俱作正六品。
司務、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仍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都察院左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裡飛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都禦史。
俱作正二品。
左副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思哈尼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副都禦史。
俱作正三品。
左佥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達飛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佥都禦史。
俱作正四品。
監察禦史、滿字仍稱為拜察脈拖喇哈番。
漢字仍稱為監察禦史。
俱作正七品。
經曆、改為司務。
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通政使司通政使、滿字仍稱為阿裡飛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通政使。
俱作正三品。
左通政、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左通政。
俱作正四品。
右通政、滿字仍稱為一齊額爾機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右通政。
俱作正四品。
左參議、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愛惜喇喇哈番。
漢字仍稱為左參議。
俱作正五品。
右參議、滿字仍稱為一齊額爾機愛惜喇哈哈番。
漢字仍稱為右參議。
俱作正五品。
經曆、改為司務。
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大理寺卿、滿字仍稱為阿裡哈哈番。
漢字仍稱卿。
俱作正三品。
少卿、滿字仍稱為一爾希哈番。
漢字仍稱為少卿。
俱作正四品。
寺丞、滿字仍稱為惜喇脈哈番。
漢字仍稱為寺丞。
俱作正五品。
寺正、滿字仍稱為寺依一齊下庫。
漢字仍稱為寺正。
俱作正六品。
寺副、滿字稱為寺依愛惜喇庫。
漢字仍稱為寺副。
俱作從六品。
評事、滿字仍稱為額者庫。
漢字仍稱為評事。
俱作正七品。
司務、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各衙門、見任各官、俱照本品、改銜供職。
以後升除銜品、俱照新制。
凡改定官名、通行傳谕。
至各衙門滿漢啟心郎、原因諸王、貝勒、管理部院事務而設。
今宗人府啟心郎、仍照舊。
其餘部院滿漢啟心郎、俱着裁去。
照原品另用。
其太常寺等衙門、滿漢官名品級、着一并詳議畫一具奏。
○九卿科道、會議。
麻勒吉、胡兆龍、初徹白、俱系簡任近臣。
乃借事作威。
倨傲妄行。
沿途受督撫饋遺。
複苛索挾逼總督張懸錫。
情罪重大。
麻勒吉、胡兆龍、祁徹白、均應革職。
籍沒家産。
麻勒吉、祁徹白、各鞭一百為奴。
胡兆龍、責四十闆。
流徙尚陽堡。
得上 □日、侍郎祁徹白、革去拜他喇布勒哈番。
并所加之級。
學士胡兆龍、革去尚書銜、并所加之級。
麻勒吉、革去所
○裁禮部漢軍侍郎。
○戊午。
遣官赍敕、谕喀爾喀部落車臣汗、土謝圖汗、丹津喇嘛、墨爾根諾顔等、仍賜以衣帽器币等物。
敕曰。
朕觀爾等審知天命。
凡一诏下、靡不敬從。
令四台吉詣阙謝罪。
朕悉從寬宥。
遣大臣前往。
爾于使臣前、不違诏上□日。
誠心誓好。
遂每年貢獻方物。
遣使來朝。
朕甚嘉悅。
罔有異視。
德意有加。
錫爾殊恩。
特遣大臣、賜之敕谕。
自茲以往。
其益加恪順、以效忠貞。
上報隆施。
膺茲寵眷。
以慰朕柔遠至意。
果中誠罔懈、以獲天眷。
以承國恩。
奕世永享太平之福矣。
○谕吏部、自古帝王、設官分職。
共襄化理。
所關甚钜。
必名義符合。
品級畫一。
始足昭垂永久。
用成一代之典。
本朝設内三院、有滿漢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等官。
今斟酌往制。
除去内三院秘書、弘文、國史名色大學士、改加殿閣大學士。
仍為正五品。
照舊例兼銜。
設立翰林院。
設掌院學士一員正五品。
照舊例兼銜。
除掌印外其餘學士、亦正五品。
以上見任各官、俱照本品、改銜供職。
以後升授、銜品俱照新例。
内三院舊印、俱銷毀。
照例給印。
内閣、滿字稱為多爾吉衙門漢字稱為内閣。
翰林院、滿字稱為筆帖黑衙門。
漢字稱為翰林院。
其侍讀學士以下員數官銜、滿名照漢官稱謂。
通着察例詳議具奏。
六部滿漢尚書、俱作正二品。
滿字仍稱阿裡哈昂邦。
漢字仍稱尚書。
滿漢侍郎、俱作正三品。
滿字仍稱阿思哈尼昂邦。
漢字仍稱侍郎。
理事官、滿字稱為一齊下喇哈番。
漢字稱為郎中。
俱作正五品。
副理事官、滿字稱為愛惜喇庫哈番。
漢字稱為員外郎。
俱作從五品。
主事、滿字稱為額者庫哈番。
漢字仍稱為主事俱作正六品。
司務、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仍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都察院左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裡飛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都禦史。
俱作正二品。
左副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思哈尼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副都禦史。
俱作正三品。
左佥都禦史、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阿達飛拜察喇昂邦。
漢字仍稱為左佥都禦史。
俱作正四品。
監察禦史、滿字仍稱為拜察脈拖喇哈番。
漢字仍稱為監察禦史。
俱作正七品。
經曆、改為司務。
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通政使司通政使、滿字仍稱為阿裡飛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通政使。
俱作正三品。
左通政、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左通政。
俱作正四品。
右通政、滿字仍稱為一齊額爾機哈分布勒哈番。
漢字仍稱為右通政。
俱作正四品。
左參議、滿字仍稱為哈思戶額爾機愛惜喇喇哈番。
漢字仍稱為左參議。
俱作正五品。
右參議、滿字仍稱為一齊額爾機愛惜喇哈哈番。
漢字仍稱為右參議。
俱作正五品。
經曆、改為司務。
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大理寺卿、滿字仍稱為阿裡哈哈番。
漢字仍稱卿。
俱作正三品。
少卿、滿字仍稱為一爾希哈番。
漢字仍稱為少卿。
俱作正四品。
寺丞、滿字仍稱為惜喇脈哈番。
漢字仍稱為寺丞。
俱作正五品。
寺正、滿字仍稱為寺依一齊下庫。
漢字仍稱為寺正。
俱作正六品。
寺副、滿字稱為寺依愛惜喇庫。
漢字仍稱為寺副。
俱作從六品。
評事、滿字仍稱為額者庫。
漢字仍稱為評事。
俱作正七品。
司務、添設滿官。
漢字仍稱為司務。
滿字稱為他庫喇布勒哈番。
俱作從九品。
各衙門、見任各官、俱照本品、改銜供職。
以後升除銜品、俱照新制。
凡改定官名、通行傳谕。
至各衙門滿漢啟心郎、原因諸王、貝勒、管理部院事務而設。
今宗人府啟心郎、仍照舊。
其餘部院滿漢啟心郎、俱着裁去。
照原品另用。
其太常寺等衙門、滿漢官名品級、着一并詳議畫一具奏。
○九卿科道、會議。
麻勒吉、胡兆龍、初徹白、俱系簡任近臣。
乃借事作威。
倨傲妄行。
沿途受督撫饋遺。
複苛索挾逼總督張懸錫。
情罪重大。
麻勒吉、胡兆龍、祁徹白、均應革職。
籍沒家産。
麻勒吉、祁徹白、各鞭一百為奴。
胡兆龍、責四十闆。
流徙尚陽堡。
得上 □日、侍郎祁徹白、革去拜他喇布勒哈番。
并所加之級。
學士胡兆龍、革去尚書銜、并所加之級。
麻勒吉、革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