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翰、程見周、浚縣舉人李宏宗、永年縣生員蓋翀雲、饒陽縣生員李若粹、賊入城時、或自缢。
或不屈死。
節婦、南樂縣生員李之瑜妻端氏、滑縣生員缑組妻禹氏、浚縣民周諴和妻赫氏、内黃縣民徐待價妻王氏威縣民張維才妻王氏、清河縣生員,吳守節妻宮氏、靈壽縣民曹自盛妻侯氏高邑縣生員張羅賢妻董氏、冀州民王宗周妻窦氏、天津衛民朱廷桂妻李氏、俱青年守節。
或孝事舅姑。
或訓子成立。
疏入下所司知之。
○山東巡按李之奇、疏薦故明大學士範複粹等、三十一員。
因濫及赀郎、切責之 ○癸酉以李成棟、為都督同知、充鎮守吳淞總兵官。
○乙亥。
内大臣何洛會。
狹督孟喬芳等、奏稱故明秦王有子二人、其一現在西安。
一為土賊所擄。
得上□日、見在者、着送至京師 ○平西王吳三桂、奏進所屬蒙古壯丁男婦共二千五百八名口 ○戊寅。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疏薦故明南京翰林卿寺科道部屬等官、黃文煥等一百四十九員堪備任。
用下所司速議 ○洪承疇又疏言、故明左中允黃文煥見任常鎮道李景廉、堪任南祭酒司業等官。
給事中蔣鳴玉、錢源禦史夏繼虞主事魯近暹費道用等留備地方緊要之用郎中葛含馨耿章光、員外季之駿、主事餘尚春、武備等堪任铨司科道給事中倪嘉慶、陸朗、應俟病痊起補侍郎梁雲構、祁逢吉寺丞劉光鬥、皆堪大用。
得上□日、所司分别。
拟用南祭酒、司業等缺、俱不必設 ○升大理寺卿房可壯、為刑部左侍郎。
補故明江西道禦史楊四重、為江南道監察禦史 ○以故明總督王永吉、為大理寺卿 ○以委署三邊總督陳之龍、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 ○升山西參政遲變龍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河南汝甯府知府線缙、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兩淮運使周亮工、為江南布政使司參政、兼佥事揚州兵備道。
長蘆運使康萬民、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兼佥事清軍驿傳道。
直隸大名道副使楊毓楫、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南昌道。
山西參議張于泰、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管右布政使事。
直隸順德府知府金震出、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嶺北道。
山東萊州府知府黃紀、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饷道山西大同府知府董天機、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關南道北直霸州道佥事劉芳久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直隸懷隆道佥事楊千古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屯田水利道戶部郎中陳兆珂、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分巡懷來道戶部郎中李鐘秀、為湖廣布政使司參議佥事事上江兵備道工部郎中周漢傑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兼議分守金衢道戶部員外王繼祖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南昌道 ○以署道事中書舍人趙文蔚、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河南道。
遼東生員朱延慶、為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調直隸井陉道副使劉自纮、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管按察使事。
山東參議胡福宏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管按察使事 ○先是吏科給事中孫襄、請以順治三年、肇舉朝觐、大計疏下吏部、都察院察例至是、部院議、明年正月舉行為期太迫。
宜寬至三月舉行。
得上□日、順治三年、雖系計期、但各省初定、新設之官、尚未滿任姑緩朝觐。
俟至四年舉行 ○故明浮山縣貢生齊國賢、當闖賊入寇時、誘之降。
國賢厲聲曰我讀書二十年肯從汝作賊耶。
賊焚其室。
殺其族人。
引刀斷其發國賢罵益急。
賊怒、支解之。
後賊詢裡人、鹹以德行告。
賊悔。
具牲醴跪祭。
令裡人瘗之。
介休縣生員喬遷、聞闖賊拷掠鄉紳、強逼授職。
不勝憂憤。
一日謂母曰。
兒父為先朝重臣清白着聲兒豈甘心從賊母曰。
爾可多随仆從遠遁京師遷曰。
兒遁去、禍必及母。
願送母遠避山寨遂匿母山中、翌日遷省母還。
賊已破城。
執遷索賂。
遷抗不屈。
厲聲大罵賊怒火烙以死。
汾陽縣生員楊正春、被賊執、使飲馬正春曰是辱我也。
薄暮逸出。
具衣冠入孔廟、瞻拜痛哭。
投井死浮山縣生員高象先、見賊用刑忄□參毒、不勝憤恨。
面罵之賊怒縛象先脔之汾陽縣民賈守亨、少習騎射。
及賊入汾境、人争出迎。
守亨獨不許。
賊入其室、守亨手戟大罵。
與之格鬥。
斃數賊。
知勢不能敵、拔刀大叫。
剖腹而死。
故明慶城府宗室朱敏蒙、被賊縛見李自成、強之跪、敏蒙不可。
自成令捽下。
敏蒙大罵。
賊争批其頰。
裂股而死。
蒲州民王應寵、鄉官韓于宣之仆也見主死、與其妻薛氏、妾陳氏、整衣冠為位題曰明小民。
三人同時自缢。
山西巡按黃徽允疏列以聞。
下所司知之。
或不屈死。
節婦、南樂縣生員李之瑜妻端氏、滑縣生員缑組妻禹氏、浚縣民周諴和妻赫氏、内黃縣民徐待價妻王氏威縣民張維才妻王氏、清河縣生員,吳守節妻宮氏、靈壽縣民曹自盛妻侯氏高邑縣生員張羅賢妻董氏、冀州民王宗周妻窦氏、天津衛民朱廷桂妻李氏、俱青年守節。
或孝事舅姑。
或訓子成立。
疏入下所司知之。
○山東巡按李之奇、疏薦故明大學士範複粹等、三十一員。
因濫及赀郎、切責之 ○癸酉以李成棟、為都督同知、充鎮守吳淞總兵官。
○乙亥。
内大臣何洛會。
狹督孟喬芳等、奏稱故明秦王有子二人、其一現在西安。
一為土賊所擄。
得上□日、見在者、着送至京師 ○平西王吳三桂、奏進所屬蒙古壯丁男婦共二千五百八名口 ○戊寅。
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疏薦故明南京翰林卿寺科道部屬等官、黃文煥等一百四十九員堪備任。
用下所司速議 ○洪承疇又疏言、故明左中允黃文煥見任常鎮道李景廉、堪任南祭酒司業等官。
給事中蔣鳴玉、錢源禦史夏繼虞主事魯近暹費道用等留備地方緊要之用郎中葛含馨耿章光、員外季之駿、主事餘尚春、武備等堪任铨司科道給事中倪嘉慶、陸朗、應俟病痊起補侍郎梁雲構、祁逢吉寺丞劉光鬥、皆堪大用。
得上□日、所司分别。
拟用南祭酒、司業等缺、俱不必設 ○升大理寺卿房可壯、為刑部左侍郎。
補故明江西道禦史楊四重、為江南道監察禦史 ○以故明總督王永吉、為大理寺卿 ○以委署三邊總督陳之龍、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 ○升山西參政遲變龍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河南汝甯府知府線缙、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兩淮運使周亮工、為江南布政使司參政、兼佥事揚州兵備道。
長蘆運使康萬民、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兼佥事清軍驿傳道。
直隸大名道副使楊毓楫、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南昌道。
山西參議張于泰、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管右布政使事。
直隸順德府知府金震出、為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嶺北道。
山東萊州府知府黃紀、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饷道山西大同府知府董天機、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關南道北直霸州道佥事劉芳久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直隸懷隆道佥事楊千古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屯田水利道戶部郎中陳兆珂、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分巡懷來道戶部郎中李鐘秀、為湖廣布政使司參議佥事事上江兵備道工部郎中周漢傑為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兼議分守金衢道戶部員外王繼祖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南昌道 ○以署道事中書舍人趙文蔚、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兼參議、分守河南道。
遼東生員朱延慶、為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調直隸井陉道副使劉自纮、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管按察使事。
山東參議胡福宏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管按察使事 ○先是吏科給事中孫襄、請以順治三年、肇舉朝觐、大計疏下吏部、都察院察例至是、部院議、明年正月舉行為期太迫。
宜寬至三月舉行。
得上□日、順治三年、雖系計期、但各省初定、新設之官、尚未滿任姑緩朝觐。
俟至四年舉行 ○故明浮山縣貢生齊國賢、當闖賊入寇時、誘之降。
國賢厲聲曰我讀書二十年肯從汝作賊耶。
賊焚其室。
殺其族人。
引刀斷其發國賢罵益急。
賊怒、支解之。
後賊詢裡人、鹹以德行告。
賊悔。
具牲醴跪祭。
令裡人瘗之。
介休縣生員喬遷、聞闖賊拷掠鄉紳、強逼授職。
不勝憂憤。
一日謂母曰。
兒父為先朝重臣清白着聲兒豈甘心從賊母曰。
爾可多随仆從遠遁京師遷曰。
兒遁去、禍必及母。
願送母遠避山寨遂匿母山中、翌日遷省母還。
賊已破城。
執遷索賂。
遷抗不屈。
厲聲大罵賊怒火烙以死。
汾陽縣生員楊正春、被賊執、使飲馬正春曰是辱我也。
薄暮逸出。
具衣冠入孔廟、瞻拜痛哭。
投井死浮山縣生員高象先、見賊用刑忄□參毒、不勝憤恨。
面罵之賊怒縛象先脔之汾陽縣民賈守亨、少習騎射。
及賊入汾境、人争出迎。
守亨獨不許。
賊入其室、守亨手戟大罵。
與之格鬥。
斃數賊。
知勢不能敵、拔刀大叫。
剖腹而死。
故明慶城府宗室朱敏蒙、被賊縛見李自成、強之跪、敏蒙不可。
自成令捽下。
敏蒙大罵。
賊争批其頰。
裂股而死。
蒲州民王應寵、鄉官韓于宣之仆也見主死、與其妻薛氏、妾陳氏、整衣冠為位題曰明小民。
三人同時自缢。
山西巡按黃徽允疏列以聞。
下所司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