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
關燈
小
中
大
的決心。
憑一個老婦人的明智,還能夠推斷事理的一精一到之處,探知禍福的關鍵,而永久保全家族,使事迹記載在史書上。
何況大丈夫的業績呢?因此,貧賤富貴由命運安排,吉兇由自己掌握。
陳嬰的母親知道誰會滅亡,王陵的母親知道誰會興起。
詳知這兩個方面,帝王何在就清楚了。
加上劉邦寬厚英明,仁一愛一忠恕,知人善任。
正在吃飯的時候,能夠吐出口中的飯食,接受張良提出的策略;正在洗腳的時候,能夠拔一出腳,為郦食其的話而作揖,在軍隊的行列中選拔韓信,在逃亡奔命後任用陳平。
英雄們獻出力量,各種計策都被提出,這就是高祖的雄才大略,他因此而成就了帝王大業。
至于靈驗的預兆,瑞符的應驗,這種事很多。
所以韓信、張良認為是上天授予,而不是由于人的力量。
英雄如果能夠知道覺悟,高瞻遠矚,深刻認識,學習王陵、陳嬰的明白自己的本分,棄絕韓信、英布的野心,抵制‘逐鹿’的那些盲人瞎話,認識到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不貪圖不可希冀的東西,不被陳嬰、王陵的母親嘲笑,那麼,福分就會流傳給子孫,上天将永遠賜福!”隗嚣不聽班彪的勸告。
班彪于是躲避到河西。
窦融任命他當從事,十分禮敬尊重。
班彪于是替窦融謀劃,使窦融專心一意為東漢朝廷效力。
[13]初,窦融等聞帝威德,心欲東向,以河西隔遠,未能自通,乃從隗嚣受建武正朔;嚣皆假其将軍印绶。
嚣外順人望,内懷異心,使辯士張玄說融等曰:“更始事已成,尋複亡滅,此一姓不再興之效也!今即所有主,便相系屬,一旦拘制,自令失一柄一,後有危敗,雖悔無及。
方今豪傑競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土宇,與隴、蜀合從,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佗。
”融等召豪傑議之,其中識者皆曰:“今皇帝姓名見于圖書,自前世博物道術之士谷子雲、夏賀良等皆言漢有再受命之符,故劉子駿改易名字,冀應其占。
及莽末,西門君惠謀立子駿,事覺被殺,出謂觀者曰:‘谶文不誤,劉秀真汝主也!’此皆近事暴著,衆所共見者也。
況今稱帝者數人,而雒陽土地最廣,甲兵最強,号令最明,觀符命而察人事,他姓殆未能當也!”衆議或同或異。
[13]當初,窦融等聽說劉秀的威望恩德,一心向往東方,因為河西和洛陽相隔遙遠,自己不能直接聯系,于是自隗嚣那裡接受東漢“建武”的年号。
隗嚣一并授給他将軍印信和绶帶。
隗嚣表面上順應衆望,實際上懷有二心,他派善辯之士張玄勸說窦融等人道:“更始的大事已經成功,但很快又滅亡,這是劉氏一姓不能再起的證明。
如果馬上就認定君主,隸屬于他,一旦受到束縛和制約,自己就會失掉權力。
以後跟着他敗亡,後悔莫及。
當今英雄豪傑相互競争,勝敗未定。
我們應當各守地盤,和隴西隗嚣、西蜀公孫述結成合縱聯盟。
搞得好可以成為戰國時代的六國之一,搞不好也可成為南海尉佗。
”窦融等召集豪傑們商議,其中有見識的人都說:“當今皇帝的名字,在預言書中可以看到,前輩的法術大師谷子雲、夏賀良等都認為,漢朝有再度興起的祥瑞征兆,所以劉歆改名為劉秀,希望應和預言書上的話。
等到王莽末年,西門君惠謀劃擁立劉歆做皇帝,事情敗露被殺。
西門在被綁縛刑場的途中,對圍觀的人說:‘預言書上的話不錯,劉秀确實是你們的君主!’這是近年發生的事,人人皆知,大家親眼所見。
何況當今号稱皇帝的幾個人中,劉秀擁有的土地最多,兵力最為強盛,軍令最為嚴明。
觀察預言書上的話,考察世間的事情,其他姓氏的人恐怕不能擔當君主。
”大家商議,有的贊同,有的反對。
融遂決策東向,遣長史劉鈞等奉書詣雒陽。
先是,帝亦發使遺融書以招之,遇鈞于道,即與俱還。
帝見鈞歡甚,禮飨畢,乃遣令還,賜融玺書曰:“今益州有公孫子陽,天水有隗将軍。
方蜀、漢相攻,權在将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以此言之,欲相厚豈有量哉!欲遂立桓、文,輔微國,當勉卒功業;欲三分鼎足,連衡合從,亦宜以時定。
天下未并,吾與爾絕域,非相吞之國。
今之議者,必有任嚣教尉佗制七郡之計。
王者有分土,無分民,自适己事而已。
”因授融為涼州牧。
玺書至河西,河西皆驚,以為天子明見萬裡之外。
窦融于是決定歸順東方的劉秀,派長史劉鈞等人帶着給劉秀的信到洛陽去。
在這之前,劉秀也派使者給窦融送信招緻他。
劉秀的使者在路上遇到劉鈞,就和劉鈞一起返回洛陽。
劉秀見到劉鈞十分高興,和他以禮相見,設宴款待,然後,讓他回去彙報,賜給窦融诏書說:“現在益州有公孫述,天水有隗嚣。
公孫述和隗嚣兩家正互相攻打,勝敗的命運掌握在将軍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由此說來,您打算幫助某一方時,力量豈能計量!如果要創立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輔佐我這個弱小的政權,就應當努力完成這一功業;如果想實現三足鼎立的局面,連橫合縱,也應該抓住時機決定。
天下還沒有統一,我和您土地不接壤,不會互相吞并。
現在談論這件事的人,一定有像任嚣讓尉佗控制七個郡那樣的計策。
君王可以分封土地,便不分割百姓。
,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事情罷了。
”于是任命窦融當涼州牧。
诏書傳到河西,整個地區震驚,認為天子明察,遠到萬裡之外。
[14]朱祜急攻黎丘,六月,秦豐窮困出降;檻車送雒陽。
吳漢劾祜廢诏命,受豐降;上誅豐,不罪祜。
[14]朱祜猛烈攻打黎丘。
六月,秦豐因處于困境而出城投降。
朱祜用囚車把秦豐送到洛陽。
吳漢彈劾朱祜不顧诏命,接受秦豐投降。
劉秀殺掉秦豐,不怪罪朱祜。
[15]董憲與劉纡、蘇茂、佼強去下邳,還蘭陵,使茂、強助龐萌圍桃城。
帝時幸蒙,聞之,乃留辎重,自将輕兵晨夜馳赴。
至亢父,或言百官疲倦,可且止宿;上不聽,複行十裡,宿任城,去桃城六十裡。
旦日,諸将請進,龐萌等亦勒兵挑戰;帝令諸将不得出,休士養銳以挫其鋒。
時吳漢等在東郡,馳使召之。
萌等驚曰:“數百裡晨夜行,以為至當戰,而堅坐任城,緻人城下,真不可往也!”乃悉兵攻桃城。
城中聞車駕至,衆心益固;萌等攻二十餘日,衆疲困,不能下。
吳漢、王常、蓋延、王梁、馬武、王霸等皆至,帝乃率衆軍進救桃城,親自搏戰,大破之。
龐萌、蘇茂、佼強夜走從董憲。
[15]董憲和劉纡、蘇茂、佼強離開下邳,回到蘭陵,讓蘇茂、佼強協助龐萌圍攻桃城。
劉秀當時正在蒙縣,聽說之後,就留下辎重,親自率領輕裝的部隊,日夜奔馳趕赴救援。
到達亢父縣,有人說官員們都很疲勞,可暫且停止行軍,住宿休息。
劉秀不同意,又行軍十裡路,在任城住宿,距離桃城六十裡。
第二天,将領們請求進軍,龐萌等也派軍挑戰。
劉秀命令将領們不得出擊,休整部衆,養一精一蓄銳,以挫敗敵軍的銳氣。
當時吳漢等在東郡,劉秀派人騎快馬招他前來。
龐萌等吃驚說:“數百裡路日夜行軍,以為就會投入戰鬥,可是劉秀卻穩坐任城,招别人到城下。
我們确實不能前往!”于是全力進攻桃城。
城内的人聽說皇帝自來救援,軍心更加牢固。
龐萌等攻打二十多天,将士們疲勞不堪,不能攻陷。
吳漢、王常、蓋延、王梁、馬武、王霸等都到達後,劉秀便率領各路大軍進攻桃城,親自參加戰鬥,大破敵軍。
龐萌、蘇茂、佼強連夜逃跑,投奔董憲。
秋,七月,丁醜,帝幸沛,進幸湖陵。
董憲與劉纡悉其兵數萬人屯昌慮;憲招誘五校餘賊,與之拒守建陽。
帝至蕃,去憲所百餘裡,諸将請進;帝不聽,知五校乏食當退,敕各堅壁以待其敝。
頃之,五校果引去。
帝乃親臨,四面攻憲,三日,大破之;佼強将其衆降,蘇茂奔張步,憲及龐萌走保郯。
八月,己酉,帝幸郯,留吳漢攻之,車駕轉徇彭城、下邳。
吳漢拔郯,董憲、龐萌走保朐。
劉纡不知所歸,其軍士高扈斬之以降。
吳漢進圍朐。
秋季,七月丁醜(初四),劉秀到達沛縣,又到達湖陵。
董憲和劉纡帶領全部兵馬數萬人屯駐在昌慮縣。
董憲招緻引一誘五校軍殘部,和他們防守建陽。
劉秀到達蕃縣,距離董憲的營壘一百餘裡,将領們請求進攻。
劉秀不同意,知道五校軍缺乏糧食,就會撤退。
告誡各路大軍堅守營壘,以等待敵軍疲憊。
不久,五校軍果然離去。
劉秀于是親臨戰場,四面圍攻董憲。
三天後,大破董憲的軍隊。
佼強率領部衆投降,蘇茂投奔張步,董憲和龐萌逃跑,據守郯縣。
八月己酉(初六),劉秀到達郯縣,留下吳漢攻城,自己轉而攻取彭城、下邳。
吳漢攻占郯縣,董憲、龐萌逃到朐縣據守。
劉纡不知該逃往何處,被他的軍士高扈所斬,高扈投降劉秀。
吳漢進軍包一皮圍朐縣。
[16]冬,十月,帝幸魯。
[16]冬季,十月,劉秀到達魯城。
[17]張步聞耿将至,使其大将軍費邑軍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鐘城列營數十以待之。
渡河,先擊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開圍一角,令其衆得奔歸鐘城。
鐘城人聞祝阿已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
[17]張步聽說耿将要到達,命他的大将軍費邑駐屯曆下城;又派軍隊駐屯祝阿縣;另外在泰山、鐘城排列數十個營壘,等待耿軍。
耿渡過黃河,先攻打祝阿。
從早晨開始攻城,還沒到中午就攻陷城池。
故意打開一個缺口,讓城裡的殘兵得以跑出,投奔鐘城。
鐘城的軍隊聽說祝阿已經陷落,極度恐慌,于是留下一座空城逃走。
費邑分遣弟敢守巨裡。
進兵先脅巨裡,嚴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後三日當悉力攻巨裡城;陰緩生口,令得亡歸,以期告邑。
邑至日,果自将一精一兵三萬餘人來救之。
喜,謂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誘緻之耳。
野兵不擊,何以城為!”即分三千人守巨裡;自引一精一兵上岡阪,乘高合戰,大破之,臨陳斬邑;既而收首級以示城中,城中兇懼。
費敢悉衆亡歸張步。
複收其積聚,縱兵擊諸未下者,平四十餘營,遂定濟南。
費邑派遣弟弟費敢據守巨裡。
耿進兵先威脅巨裡,嚴令軍隊立即準備攻城工具,通告全軍,三天後将要全力進攻巨裡城。
暗中釋放幾名俘虜,讓他們逃回,把耿的行動日期告訴費邑。
費邑在三天後,果然親自率領一精一銳部隊三萬餘人趕來援救。
耿非常高興,對将領們說:“我準備攻城工具的目的,就是要引一誘費邑前來。
不攻打他們的野戰部隊,要城幹什麼!”馬上分兵三千人看守巨裡;自己統率一精一兵登上山坡,占據高地和費邑交戰,大破敵軍,在陣地上斬殺費邑。
然後把費邑的人頭帶給巨裡城中的人看,城中震恐。
費敢率全體部衆逃跑,投奔張步。
耿又收取費敢留下的糧草,派兵攻取那些未歸附的營寨,掃平四十餘座,于是平定濟南郡。
時張步都劇,使其弟藍将一精一兵二萬守西安,諸郡太守合萬餘人守臨,相去四十裡。
進軍畫中,居二城之間。
視西安城小而堅,且藍兵又一精一,臨名雖大而實易攻,乃敕諸校後五日會攻西安。
藍聞之,晨夜警守。
至期,夜半,敕諸将皆蓐食,會明,至臨城。
護軍荀梁等争之,以為“攻臨,西安必救之,攻西安,臨不能救,不如攻西安。
”曰:“不然,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為備,方自憂,何暇救人!臨出不意而至,必驚憂,吾攻之一日,必拔。
拔臨,即西安孤,與劇隔絕,必複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
若先攻西安,不能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
縱能拔之,藍引軍還奔臨,并兵合勢,觀人虛實;吾深入敵地,後無轉輸,旬月之間,不戰而困矣。
”遂攻臨;半日,拔之,入據其城。
張藍聞之,懼,遂将其衆亡歸劇。
當時張步以劇縣作為都城。
他派弟弟張藍率領一精一兵二萬人駐守西安縣,派各郡太守集合一萬餘人守衛臨縣,兩地相距四十裡。
耿率軍進軍畫中,畫中位于西安和臨之間。
耿看到西安城垣小,但很堅固,而且張藍的軍隊又很一精一銳,臨雖有盛名,但實際上卻容易攻取。
于是,耿命令各指揮官,五天以後聯合攻打西安。
張藍聽說以後,日夜警戒守衛。
到了預定日期,夜半時分,耿命将領們全都在住宿地吃飯。
到天亮時,抵達臨城。
護軍荀梁等表示反對,認為:“攻打臨,西安必定救援;攻打西安,臨不能救援,不如攻打西安。
”耿說:“不是這樣。
西安方面知道我們要攻打他們,日夜戒備,正擔心自己的安全,哪有功夫援救别人!臨方面想不到我們會去攻打他們,一定會驚慌失措。
我用一天的時間,必能攻破。
攻陷了臨,西安立即變得孤立,和劇縣的交通被我們切斷,西安守軍必然再棄城逃跑。
這正是所謂‘擊一而得二’。
如果先攻打西安,不能很快攻下,軍隊被困在堅城之下,傷亡一定很多。
縱使能夠攻破,張藍将率軍逃回臨,和那裡的守軍合并,觀察我們的虛實。
我們深入敵地,後面沒有補給運送,一個月之内,不打仗就已困窘不堪了。
”于是進攻臨,半天時間後攻陷,進占該城。
張藍聽到消息,十分恐懼,于是率領軍隊逃回到劇縣。
乃令軍中無得虜掠,須張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
步聞,大笑曰:“以尤來、大彤十餘萬衆,吾皆即其營而破之;今大耿兵少于彼,又皆疲勞,何足懼乎!”乃與三弟藍、弘、壽及故大彤渠帥重異等兵号二十萬,至臨大城東,将攻。
上書曰:“臣據臨,深塹高壘;張步從劇縣來攻,疲勞饑一渴。
欲進,誘而攻之;欲去,随而擊之。
臣依營而戰,一精一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擊虛,旬日之間,步首可獲。
”于是先出一水上,與重異遇;突騎欲縱,恐挫其鋒,令步不敢進,故示弱以盛其氣,乃引歸小城,陳兵于内,使都尉劉歆、泰山太守陳俊分陳于城下。
步氣盛,直攻營,與劉歆等合戰。
升王宮壞台望之,視歆等鋒交,乃自引一精一兵以橫突步陳于東城下,大破之。
飛矢中股,以佩刀截之,左右無知者。
至暮,罷;明旦複勒兵出。
耿于是下令軍隊不能擄掠,等到張步到來時才取财物,以激怒一張步。
張步聽後,大笑說:“以尤來、大彤的十餘萬人之多,我都到他們的營壘摧毀他們。
現在耿的軍隊比他們少,又全疲勞不堪,有什麼可怕的?”于是聯合三個弟弟張藍、張弘、張壽以及前大彤軍首領重異等的軍隊,号稱二十萬人,抵達臨大城東,準備進攻耿。
耿向劉秀報告軍情說:“我占據臨城,挖深壕,築高牆。
張步從劇縣前來攻打,軍隊疲勞饑一渴。
他要推進,我就引一誘而攻打他;他要撤退,我尾随而追擊他。
我依靠自己的營壘作戰,一精一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攻虛,十天之内,可以獲得張步首級。
”于是耿率軍先出營到水邊,與重異遭遇。
騎兵突擊隊就進攻,耿恐怕挫敗敵軍銳氣,使張步不敢前進,就有意顯示自己懦弱而助長對方的驕氣,率軍回到臨小城,陳兵城内,派都尉劉歆、泰山太守陳俊分别在城下布陣。
張步氣盛,徑直攻打耿軍營,同劉歆等交戰。
耿登上原齊國宮殿殘破的高台觀望,察看劉歆等同張步作戰的情況,于是親自率領一精一銳部隊,在東城下橫沖進張步的軍隊,大敗敵軍。
流箭射中耿大一腿。
耿用佩刀截斷箭杆,左右沒人知道主帥受傷。
戰到天黑,收兵。
第二天早晨,耿又率軍出營。
是時帝在魯,聞為步所攻,自往救之。
未至,陳俊謂曰:“劇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
”曰:“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賊虜遺君父邪!”乃出兵大戰。
自旦及昏,複大破之;殺傷無數,溝塹皆滿。
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為伏以待之;人定時,步果引去,伏兵起縱擊,追至钜昧水上,八九十裡,僵一屍一相屬,收得辎重二千餘兩。
步還劇,兄弟各分兵散去。
這時劉秀在魯城,聽說耿被張步攻擊的消息,親自率軍前去援救。
還未抵達,陳俊對耿說:“劇縣敵兵士氣正盛,我們可以暫且關閉營門,休養軍士,等皇上前來。
”耿說:“皇上将到,臣子應當殺牛備酒等待百官,反而要把盜賊匪徒送給君王嗎!”于是出兵大戰,從早晨到黃昏,再次大敗敵軍。
殺傷敵人無數,一屍一體填滿了水溝戰壕。
耿料到張步受到重創以後将會撤軍,預先在左右兩翼設下伏兵等候。
深夜,張步果然率軍離去。
伏兵奮起攻擊,一直追到臣水畔。
前後八九十裡,死一屍一相連。
耿繳獲張步的辎重車兩千餘輛。
張步逃回劇縣,兄弟們各自帶兵離開。
後數日,車駕至臨,自勞軍,群臣大會。
帝謂曰:“昔韓信破曆下以開基,今将軍攻祝阿以發迹,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韓信襲擊已降,将軍獨拔敵,其功又難于信也
憑一個老婦人的明智,還能夠推斷事理的一精一到之處,探知禍福的關鍵,而永久保全家族,使事迹記載在史書上。
何況大丈夫的業績呢?因此,貧賤富貴由命運安排,吉兇由自己掌握。
陳嬰的母親知道誰會滅亡,王陵的母親知道誰會興起。
詳知這兩個方面,帝王何在就清楚了。
加上劉邦寬厚英明,仁一愛一忠恕,知人善任。
正在吃飯的時候,能夠吐出口中的飯食,接受張良提出的策略;正在洗腳的時候,能夠拔一出腳,為郦食其的話而作揖,在軍隊的行列中選拔韓信,在逃亡奔命後任用陳平。
英雄們獻出力量,各種計策都被提出,這就是高祖的雄才大略,他因此而成就了帝王大業。
至于靈驗的預兆,瑞符的應驗,這種事很多。
所以韓信、張良認為是上天授予,而不是由于人的力量。
英雄如果能夠知道覺悟,高瞻遠矚,深刻認識,學習王陵、陳嬰的明白自己的本分,棄絕韓信、英布的野心,抵制‘逐鹿’的那些盲人瞎話,認識到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不貪圖不可希冀的東西,不被陳嬰、王陵的母親嘲笑,那麼,福分就會流傳給子孫,上天将永遠賜福!”隗嚣不聽班彪的勸告。
班彪于是躲避到河西。
窦融任命他當從事,十分禮敬尊重。
班彪于是替窦融謀劃,使窦融專心一意為東漢朝廷效力。
[13]初,窦融等聞帝威德,心欲東向,以河西隔遠,未能自通,乃從隗嚣受建武正朔;嚣皆假其将軍印绶。
嚣外順人望,内懷異心,使辯士張玄說融等曰:“更始事已成,尋複亡滅,此一姓不再興之效也!今即所有主,便相系屬,一旦拘制,自令失一柄一,後有危敗,雖悔無及。
方今豪傑競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土宇,與隴、蜀合從,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佗。
”融等召豪傑議之,其中識者皆曰:“今皇帝姓名見于圖書,自前世博物道術之士谷子雲、夏賀良等皆言漢有再受命之符,故劉子駿改易名字,冀應其占。
及莽末,西門君惠謀立子駿,事覺被殺,出謂觀者曰:‘谶文不誤,劉秀真汝主也!’此皆近事暴著,衆所共見者也。
況今稱帝者數人,而雒陽土地最廣,甲兵最強,号令最明,觀符命而察人事,他姓殆未能當也!”衆議或同或異。
[13]當初,窦融等聽說劉秀的威望恩德,一心向往東方,因為河西和洛陽相隔遙遠,自己不能直接聯系,于是自隗嚣那裡接受東漢“建武”的年号。
隗嚣一并授給他将軍印信和绶帶。
隗嚣表面上順應衆望,實際上懷有二心,他派善辯之士張玄勸說窦融等人道:“更始的大事已經成功,但很快又滅亡,這是劉氏一姓不能再起的證明。
如果馬上就認定君主,隸屬于他,一旦受到束縛和制約,自己就會失掉權力。
以後跟着他敗亡,後悔莫及。
當今英雄豪傑相互競争,勝敗未定。
我們應當各守地盤,和隴西隗嚣、西蜀公孫述結成合縱聯盟。
搞得好可以成為戰國時代的六國之一,搞不好也可成為南海尉佗。
”窦融等召集豪傑們商議,其中有見識的人都說:“當今皇帝的名字,在預言書中可以看到,前輩的法術大師谷子雲、夏賀良等都認為,漢朝有再度興起的祥瑞征兆,所以劉歆改名為劉秀,希望應和預言書上的話。
等到王莽末年,西門君惠謀劃擁立劉歆做皇帝,事情敗露被殺。
西門在被綁縛刑場的途中,對圍觀的人說:‘預言書上的話不錯,劉秀确實是你們的君主!’這是近年發生的事,人人皆知,大家親眼所見。
何況當今号稱皇帝的幾個人中,劉秀擁有的土地最多,兵力最為強盛,軍令最為嚴明。
觀察預言書上的話,考察世間的事情,其他姓氏的人恐怕不能擔當君主。
”大家商議,有的贊同,有的反對。
融遂決策東向,遣長史劉鈞等奉書詣雒陽。
先是,帝亦發使遺融書以招之,遇鈞于道,即與俱還。
帝見鈞歡甚,禮飨畢,乃遣令還,賜融玺書曰:“今益州有公孫子陽,天水有隗将軍。
方蜀、漢相攻,權在将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以此言之,欲相厚豈有量哉!欲遂立桓、文,輔微國,當勉卒功業;欲三分鼎足,連衡合從,亦宜以時定。
天下未并,吾與爾絕域,非相吞之國。
今之議者,必有任嚣教尉佗制七郡之計。
王者有分土,無分民,自适己事而已。
”因授融為涼州牧。
玺書至河西,河西皆驚,以為天子明見萬裡之外。
窦融于是決定歸順東方的劉秀,派長史劉鈞等人帶着給劉秀的信到洛陽去。
在這之前,劉秀也派使者給窦融送信招緻他。
劉秀的使者在路上遇到劉鈞,就和劉鈞一起返回洛陽。
劉秀見到劉鈞十分高興,和他以禮相見,設宴款待,然後,讓他回去彙報,賜給窦融诏書說:“現在益州有公孫述,天水有隗嚣。
公孫述和隗嚣兩家正互相攻打,勝敗的命運掌握在将軍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由此說來,您打算幫助某一方時,力量豈能計量!如果要創立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輔佐我這個弱小的政權,就應當努力完成這一功業;如果想實現三足鼎立的局面,連橫合縱,也應該抓住時機決定。
天下還沒有統一,我和您土地不接壤,不會互相吞并。
現在談論這件事的人,一定有像任嚣讓尉佗控制七個郡那樣的計策。
君王可以分封土地,便不分割百姓。
,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事情罷了。
”于是任命窦融當涼州牧。
诏書傳到河西,整個地區震驚,認為天子明察,遠到萬裡之外。
[14]朱祜急攻黎丘,六月,秦豐窮困出降;檻車送雒陽。
吳漢劾祜廢诏命,受豐降;上誅豐,不罪祜。
[14]朱祜猛烈攻打黎丘。
六月,秦豐因處于困境而出城投降。
朱祜用囚車把秦豐送到洛陽。
吳漢彈劾朱祜不顧诏命,接受秦豐投降。
劉秀殺掉秦豐,不怪罪朱祜。
[15]董憲與劉纡、蘇茂、佼強去下邳,還蘭陵,使茂、強助龐萌圍桃城。
帝時幸蒙,聞之,乃留辎重,自将輕兵晨夜馳赴。
至亢父,或言百官疲倦,可且止宿;上不聽,複行十裡,宿任城,去桃城六十裡。
旦日,諸将請進,龐萌等亦勒兵挑戰;帝令諸将不得出,休士養銳以挫其鋒。
時吳漢等在東郡,馳使召之。
萌等驚曰:“數百裡晨夜行,以為至當戰,而堅坐任城,緻人城下,真不可往也!”乃悉兵攻桃城。
城中聞車駕至,衆心益固;萌等攻二十餘日,衆疲困,不能下。
吳漢、王常、蓋延、王梁、馬武、王霸等皆至,帝乃率衆軍進救桃城,親自搏戰,大破之。
龐萌、蘇茂、佼強夜走從董憲。
[15]董憲和劉纡、蘇茂、佼強離開下邳,回到蘭陵,讓蘇茂、佼強協助龐萌圍攻桃城。
劉秀當時正在蒙縣,聽說之後,就留下辎重,親自率領輕裝的部隊,日夜奔馳趕赴救援。
到達亢父縣,有人說官員們都很疲勞,可暫且停止行軍,住宿休息。
劉秀不同意,又行軍十裡路,在任城住宿,距離桃城六十裡。
第二天,将領們請求進軍,龐萌等也派軍挑戰。
劉秀命令将領們不得出擊,休整部衆,養一精一蓄銳,以挫敗敵軍的銳氣。
當時吳漢等在東郡,劉秀派人騎快馬招他前來。
龐萌等吃驚說:“數百裡路日夜行軍,以為就會投入戰鬥,可是劉秀卻穩坐任城,招别人到城下。
我們确實不能前往!”于是全力進攻桃城。
城内的人聽說皇帝自來救援,軍心更加牢固。
龐萌等攻打二十多天,将士們疲勞不堪,不能攻陷。
吳漢、王常、蓋延、王梁、馬武、王霸等都到達後,劉秀便率領各路大軍進攻桃城,親自參加戰鬥,大破敵軍。
龐萌、蘇茂、佼強連夜逃跑,投奔董憲。
秋,七月,丁醜,帝幸沛,進幸湖陵。
董憲與劉纡悉其兵數萬人屯昌慮;憲招誘五校餘賊,與之拒守建陽。
帝至蕃,去憲所百餘裡,諸将請進;帝不聽,知五校乏食當退,敕各堅壁以待其敝。
頃之,五校果引去。
帝乃親臨,四面攻憲,三日,大破之;佼強将其衆降,蘇茂奔張步,憲及龐萌走保郯。
八月,己酉,帝幸郯,留吳漢攻之,車駕轉徇彭城、下邳。
吳漢拔郯,董憲、龐萌走保朐。
劉纡不知所歸,其軍士高扈斬之以降。
吳漢進圍朐。
秋季,七月丁醜(初四),劉秀到達沛縣,又到達湖陵。
董憲和劉纡帶領全部兵馬數萬人屯駐在昌慮縣。
董憲招緻引一誘五校軍殘部,和他們防守建陽。
劉秀到達蕃縣,距離董憲的營壘一百餘裡,将領們請求進攻。
劉秀不同意,知道五校軍缺乏糧食,就會撤退。
告誡各路大軍堅守營壘,以等待敵軍疲憊。
不久,五校軍果然離去。
劉秀于是親臨戰場,四面圍攻董憲。
三天後,大破董憲的軍隊。
佼強率領部衆投降,蘇茂投奔張步,董憲和龐萌逃跑,據守郯縣。
八月己酉(初六),劉秀到達郯縣,留下吳漢攻城,自己轉而攻取彭城、下邳。
吳漢攻占郯縣,董憲、龐萌逃到朐縣據守。
劉纡不知該逃往何處,被他的軍士高扈所斬,高扈投降劉秀。
吳漢進軍包一皮圍朐縣。
[16]冬,十月,帝幸魯。
[16]冬季,十月,劉秀到達魯城。
[17]張步聞耿将至,使其大将軍費邑軍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鐘城列營數十以待之。
渡河,先擊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開圍一角,令其衆得奔歸鐘城。
鐘城人聞祝阿已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
[17]張步聽說耿将要到達,命他的大将軍費邑駐屯曆下城;又派軍隊駐屯祝阿縣;另外在泰山、鐘城排列數十個營壘,等待耿軍。
耿渡過黃河,先攻打祝阿。
從早晨開始攻城,還沒到中午就攻陷城池。
故意打開一個缺口,讓城裡的殘兵得以跑出,投奔鐘城。
鐘城的軍隊聽說祝阿已經陷落,極度恐慌,于是留下一座空城逃走。
費邑分遣弟敢守巨裡。
進兵先脅巨裡,嚴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後三日當悉力攻巨裡城;陰緩生口,令得亡歸,以期告邑。
邑至日,果自将一精一兵三萬餘人來救之。
喜,謂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誘緻之耳。
野兵不擊,何以城為!”即分三千人守巨裡;自引一精一兵上岡阪,乘高合戰,大破之,臨陳斬邑;既而收首級以示城中,城中兇懼。
費敢悉衆亡歸張步。
複收其積聚,縱兵擊諸未下者,平四十餘營,遂定濟南。
費邑派遣弟弟費敢據守巨裡。
耿進兵先威脅巨裡,嚴令軍隊立即準備攻城工具,通告全軍,三天後将要全力進攻巨裡城。
暗中釋放幾名俘虜,讓他們逃回,把耿的行動日期告訴費邑。
費邑在三天後,果然親自率領一精一銳部隊三萬餘人趕來援救。
耿非常高興,對将領們說:“我準備攻城工具的目的,就是要引一誘費邑前來。
不攻打他們的野戰部隊,要城幹什麼!”馬上分兵三千人看守巨裡;自己統率一精一兵登上山坡,占據高地和費邑交戰,大破敵軍,在陣地上斬殺費邑。
然後把費邑的人頭帶給巨裡城中的人看,城中震恐。
費敢率全體部衆逃跑,投奔張步。
耿又收取費敢留下的糧草,派兵攻取那些未歸附的營寨,掃平四十餘座,于是平定濟南郡。
時張步都劇,使其弟藍将一精一兵二萬守西安,諸郡太守合萬餘人守臨,相去四十裡。
進軍畫中,居二城之間。
視西安城小而堅,且藍兵又一精一,臨名雖大而實易攻,乃敕諸校後五日會攻西安。
藍聞之,晨夜警守。
至期,夜半,敕諸将皆蓐食,會明,至臨城。
護軍荀梁等争之,以為“攻臨,西安必救之,攻西安,臨不能救,不如攻西安。
”曰:“不然,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為備,方自憂,何暇救人!臨出不意而至,必驚憂,吾攻之一日,必拔。
拔臨,即西安孤,與劇隔絕,必複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
若先攻西安,不能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
縱能拔之,藍引軍還奔臨,并兵合勢,觀人虛實;吾深入敵地,後無轉輸,旬月之間,不戰而困矣。
”遂攻臨;半日,拔之,入據其城。
張藍聞之,懼,遂将其衆亡歸劇。
當時張步以劇縣作為都城。
他派弟弟張藍率領一精一兵二萬人駐守西安縣,派各郡太守集合一萬餘人守衛臨縣,兩地相距四十裡。
耿率軍進軍畫中,畫中位于西安和臨之間。
耿看到西安城垣小,但很堅固,而且張藍的軍隊又很一精一銳,臨雖有盛名,但實際上卻容易攻取。
于是,耿命令各指揮官,五天以後聯合攻打西安。
張藍聽說以後,日夜警戒守衛。
到了預定日期,夜半時分,耿命将領們全都在住宿地吃飯。
到天亮時,抵達臨城。
護軍荀梁等表示反對,認為:“攻打臨,西安必定救援;攻打西安,臨不能救援,不如攻打西安。
”耿說:“不是這樣。
西安方面知道我們要攻打他們,日夜戒備,正擔心自己的安全,哪有功夫援救别人!臨方面想不到我們會去攻打他們,一定會驚慌失措。
我用一天的時間,必能攻破。
攻陷了臨,西安立即變得孤立,和劇縣的交通被我們切斷,西安守軍必然再棄城逃跑。
這正是所謂‘擊一而得二’。
如果先攻打西安,不能很快攻下,軍隊被困在堅城之下,傷亡一定很多。
縱使能夠攻破,張藍将率軍逃回臨,和那裡的守軍合并,觀察我們的虛實。
我們深入敵地,後面沒有補給運送,一個月之内,不打仗就已困窘不堪了。
”于是進攻臨,半天時間後攻陷,進占該城。
張藍聽到消息,十分恐懼,于是率領軍隊逃回到劇縣。
乃令軍中無得虜掠,須張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
步聞,大笑曰:“以尤來、大彤十餘萬衆,吾皆即其營而破之;今大耿兵少于彼,又皆疲勞,何足懼乎!”乃與三弟藍、弘、壽及故大彤渠帥重異等兵号二十萬,至臨大城東,将攻。
上書曰:“臣據臨,深塹高壘;張步從劇縣來攻,疲勞饑一渴。
欲進,誘而攻之;欲去,随而擊之。
臣依營而戰,一精一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擊虛,旬日之間,步首可獲。
”于是先出一水上,與重異遇;突騎欲縱,恐挫其鋒,令步不敢進,故示弱以盛其氣,乃引歸小城,陳兵于内,使都尉劉歆、泰山太守陳俊分陳于城下。
步氣盛,直攻營,與劉歆等合戰。
升王宮壞台望之,視歆等鋒交,乃自引一精一兵以橫突步陳于東城下,大破之。
飛矢中股,以佩刀截之,左右無知者。
至暮,罷;明旦複勒兵出。
耿于是下令軍隊不能擄掠,等到張步到來時才取财物,以激怒一張步。
張步聽後,大笑說:“以尤來、大彤的十餘萬人之多,我都到他們的營壘摧毀他們。
現在耿的軍隊比他們少,又全疲勞不堪,有什麼可怕的?”于是聯合三個弟弟張藍、張弘、張壽以及前大彤軍首領重異等的軍隊,号稱二十萬人,抵達臨大城東,準備進攻耿。
耿向劉秀報告軍情說:“我占據臨城,挖深壕,築高牆。
張步從劇縣前來攻打,軍隊疲勞饑一渴。
他要推進,我就引一誘而攻打他;他要撤退,我尾随而追擊他。
我依靠自己的營壘作戰,一精一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攻虛,十天之内,可以獲得張步首級。
”于是耿率軍先出營到水邊,與重異遭遇。
騎兵突擊隊就進攻,耿恐怕挫敗敵軍銳氣,使張步不敢前進,就有意顯示自己懦弱而助長對方的驕氣,率軍回到臨小城,陳兵城内,派都尉劉歆、泰山太守陳俊分别在城下布陣。
張步氣盛,徑直攻打耿軍營,同劉歆等交戰。
耿登上原齊國宮殿殘破的高台觀望,察看劉歆等同張步作戰的情況,于是親自率領一精一銳部隊,在東城下橫沖進張步的軍隊,大敗敵軍。
流箭射中耿大一腿。
耿用佩刀截斷箭杆,左右沒人知道主帥受傷。
戰到天黑,收兵。
第二天早晨,耿又率軍出營。
是時帝在魯,聞為步所攻,自往救之。
未至,陳俊謂曰:“劇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
”曰:“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賊虜遺君父邪!”乃出兵大戰。
自旦及昏,複大破之;殺傷無數,溝塹皆滿。
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為伏以待之;人定時,步果引去,伏兵起縱擊,追至钜昧水上,八九十裡,僵一屍一相屬,收得辎重二千餘兩。
步還劇,兄弟各分兵散去。
這時劉秀在魯城,聽說耿被張步攻擊的消息,親自率軍前去援救。
還未抵達,陳俊對耿說:“劇縣敵兵士氣正盛,我們可以暫且關閉營門,休養軍士,等皇上前來。
”耿說:“皇上将到,臣子應當殺牛備酒等待百官,反而要把盜賊匪徒送給君王嗎!”于是出兵大戰,從早晨到黃昏,再次大敗敵軍。
殺傷敵人無數,一屍一體填滿了水溝戰壕。
耿料到張步受到重創以後将會撤軍,預先在左右兩翼設下伏兵等候。
深夜,張步果然率軍離去。
伏兵奮起攻擊,一直追到臣水畔。
前後八九十裡,死一屍一相連。
耿繳獲張步的辎重車兩千餘輛。
張步逃回劇縣,兄弟們各自帶兵離開。
後數日,車駕至臨,自勞軍,群臣大會。
帝謂曰:“昔韓信破曆下以開基,今将軍攻祝阿以發迹,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韓信襲擊已降,将軍獨拔敵,其功又難于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