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柳葉成文龍飛九五 楊枝托夢鳳折重三
關燈
小
中
大
家,與妻談及。
他的妻子勃然大怒道:“我的女兒乃是一朵鮮花,怎能配他!”廣漢聽了,便把病己如何有才,如何有貌,一定求他妻子答應。
他的妻子聽完,又瞪着廣漢道:“既是這般好法,張賀也有一個女兒,何以不許配他呢?”廣漢道:“張賀本要許他的,因為他的老弟反對,所以不成事實。
其實這位病己,究是一位皇曾孫,你要想想看,劉氏的親骨血,會不會落魄無依的呢?将來一朝得志,你我還有靠傍呢!”他的妻子聽到此地,方才明白過來道:“不錯,不錯!他無論如何,總是皇帝家中的子弟。
既是如此,我就将我的女兒配他。
”張賀仍舊拿出私财,替病己行聘成禮。
娶來之後,兩小夫婦,倒也甜甜蜜蜜,魚水和諧。
病己因有嶽家資助,便向東海澓中翁處,肆習《詩經》。
閑暇的時候,也常出遊三輔,所有闾裡奸邪,國家政治,無不緊記胸中。
還有一樣異相,滿體生毛,居卧之處,時有光耀,他也因此自豪。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有大石,忽然人立。
上林中的柳樹,已經枯死,忽又複活,葉上蟲食之處,隐約成文,卻是“公孫病己立”五字。
當時朝野人士,無不驚為異事。
不過一時想不到這位皇曾孫病己的頭上罷了。
那時符節令眭孟,曾從董仲舒傳習《春秋》,通纖緯學,獨奏大石人立,僵柳複起,必有匹夫起為天子,應請下诏求賢,禅授帝位。
霍光怪他造謠惑衆,捕拿處斬。
誰知果應所言,竟于元平元年孟秋,由宗正劉德,迎入皇曾孫病己,至未央宮谒見太後,雖是天潢嫡派,但已削為民籍,不便徑立。
霍光特請皇太後先封病己為陽武侯,然後由群臣上書請立,即皇帝位,便是宣帝。
上官太後欲将霍光的幼女立為皇後,宣帝一定不肯,必要那位糟糠之妻許平君為後。
群臣不敢違拗,争着上書,請宣帝冊立故劍許氏。
宣帝認可,先封許氏為婕妤,不久即令正位中宮。
并引先朝舊例,封後父許廣漢為侯。
霍光卻來反對道:“許廣漢曾受宮刑,不應再加侯封。
”宣帝倒也從谏,僅封為昌成君。
又賜他那位嶽母,黃金三千斤。
那位嶽母,一見他的女婿做了天子,樂得連連稱贊廣漢,真是眼光不置。
沒有幾時,已是臘鼓咚咚,新歲時節,新帝照倒改元,号為本始元年,增封大将軍霍光,食邑萬七千戶;車騎将軍張安世,食邑萬戶;張賀食邑二千戶;史恭食邑二千戶;丙吉食邑二千戶,水媭還要辭謝,宣帝再三不準,方才拜受。
當時列侯加封食邑的共計十人,封侯的五人,賜爵關内侯的八人。
霍光上書歸政,宣帝不許。
并令大小臣工,凡有封事,須先白霍光,方準奏聞。
霍光之子霍禹,及兄孫霍雲、霍山,俱得受官,以緻女婿外孫,蟠踞朝廷,漸形無忌。
宣帝雖然有些猜忌,因看霍光正直如故,隐忍未究。
那時大司農田延年,首倡廢立大議,晉封陽城侯,也是趾高氣揚地以為自己功高,旁若無人。
不料竟被一個冤家對頭告奸,說他辦理昭帝大喪,謊報車價。
侵吞公款,至三千萬錢之多。
新任丞相蔡義,年已八十餘歲,由霍光一手提拔,方任今職,于是據實參劾,說道:“應将田延年下獄鞠訊。
”田延年素性甚傲,不肯入獄。
嚴廷年也來參他手持兵器,侵犯屬車。
田延年憤然道:“無非逼我速死。
”拔劍自刎而亡。
田延年死後,禦史中丞等人,又劾嚴廷年明知田延年犯法,早不奏聞,也是有罪。
嚴廷年乃上書自參,辭職遁去。
宣帝對于朝事,概不過問,悉聽霍光一入主持。
惟思本生祖考,未得封号,乃令廷臣妥議奏核。
廷臣議後奏稱,說是為人後者為人子,不得私其所親。
陛下繼承昭帝,奉祀陵廟,親谥隻宜稱悼,母号悼後,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号戾夫人。
宣帝因即準奏。
不過重行改葬,特置園邑,留作一種報本紀念而已。
更立燕刺王旦太子建為廣陽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
越年複下诏迫崇武帝,拟增廟樂,令列侯二千石博士會議。
群臣複稱如诏。
獨長信少府夏侯勝駁議道:“孝武皇帝雖嘗征服蠻夷,開疆拓土。
但是多傷士卒,竭盡财力,德澤未足及人,不宜更增廟樂。
”這語一出,群臣嘩然道:“這是诏書頒示,怎好違旨!”夏侯勝昂然道:“诏書非盡可行,全仗人臣補救。
若是阿意順旨,朝廷何必有此一班祿蠹呢?“大衆聽了,都怪夏侯勝不肯奉诏,聯名奏參。
惟有丞相長史黃霸,不願署名,卻是夏侯勝的同道。
大衆複又彈劾黃霸,請将二人一同下獄治罪。
宣帝依議,夏侯勝、黃霸二人被逮下獄。
夏侯勝入獄之後,仍治他的經學。
黃霸請他講授《尚書》,夏侯勝欣然許可。
黃霸每對入獄探視他的親友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況且未必即死,諸君不必代我擔憂!“黃霸的欽佩夏侯勝,也可算得達于極點的了。
這且不提,單說宣帝那天退朝回宮,臉上本有怒容。
及見許後獨坐焚香,臉上還有淚痕,反把自己腹中的怒氣,消得幹幹淨淨,急問:“許後何故傷感?”許後被宣帝這一問,更是引起傷心,兩隻眼眶之中,複又簌落落地滾下淚珠來了。
宣帝就坐她的身邊,邊替她拭幹眼淚,邊又問道:“皇
他的妻子勃然大怒道:“我的女兒乃是一朵鮮花,怎能配他!”廣漢聽了,便把病己如何有才,如何有貌,一定求他妻子答應。
他的妻子聽完,又瞪着廣漢道:“既是這般好法,張賀也有一個女兒,何以不許配他呢?”廣漢道:“張賀本要許他的,因為他的老弟反對,所以不成事實。
其實這位病己,究是一位皇曾孫,你要想想看,劉氏的親骨血,會不會落魄無依的呢?将來一朝得志,你我還有靠傍呢!”他的妻子聽到此地,方才明白過來道:“不錯,不錯!他無論如何,總是皇帝家中的子弟。
既是如此,我就将我的女兒配他。
”張賀仍舊拿出私财,替病己行聘成禮。
娶來之後,兩小夫婦,倒也甜甜蜜蜜,魚水和諧。
病己因有嶽家資助,便向東海澓中翁處,肆習《詩經》。
閑暇的時候,也常出遊三輔,所有闾裡奸邪,國家政治,無不緊記胸中。
還有一樣異相,滿體生毛,居卧之處,時有光耀,他也因此自豪。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有大石,忽然人立。
上林中的柳樹,已經枯死,忽又複活,葉上蟲食之處,隐約成文,卻是“公孫病己立”五字。
當時朝野人士,無不驚為異事。
不過一時想不到這位皇曾孫病己的頭上罷了。
那時符節令眭孟,曾從董仲舒傳習《春秋》,通纖緯學,獨奏大石人立,僵柳複起,必有匹夫起為天子,應請下诏求賢,禅授帝位。
霍光怪他造謠惑衆,捕拿處斬。
誰知果應所言,竟于元平元年孟秋,由宗正劉德,迎入皇曾孫病己,至未央宮谒見太後,雖是天潢嫡派,但已削為民籍,不便徑立。
霍光特請皇太後先封病己為陽武侯,然後由群臣上書請立,即皇帝位,便是宣帝。
上官太後欲将霍光的幼女立為皇後,宣帝一定不肯,必要那位糟糠之妻許平君為後。
群臣不敢違拗,争着上書,請宣帝冊立故劍許氏。
宣帝認可,先封許氏為婕妤,不久即令正位中宮。
并引先朝舊例,封後父許廣漢為侯。
霍光卻來反對道:“許廣漢曾受宮刑,不應再加侯封。
”宣帝倒也從谏,僅封為昌成君。
又賜他那位嶽母,黃金三千斤。
那位嶽母,一見他的女婿做了天子,樂得連連稱贊廣漢,真是眼光不置。
沒有幾時,已是臘鼓咚咚,新歲時節,新帝照倒改元,号為本始元年,增封大将軍霍光,食邑萬七千戶;車騎将軍張安世,食邑萬戶;張賀食邑二千戶;史恭食邑二千戶;丙吉食邑二千戶,水媭還要辭謝,宣帝再三不準,方才拜受。
當時列侯加封食邑的共計十人,封侯的五人,賜爵關内侯的八人。
霍光上書歸政,宣帝不許。
并令大小臣工,凡有封事,須先白霍光,方準奏聞。
霍光之子霍禹,及兄孫霍雲、霍山,俱得受官,以緻女婿外孫,蟠踞朝廷,漸形無忌。
宣帝雖然有些猜忌,因看霍光正直如故,隐忍未究。
那時大司農田延年,首倡廢立大議,晉封陽城侯,也是趾高氣揚地以為自己功高,旁若無人。
不料竟被一個冤家對頭告奸,說他辦理昭帝大喪,謊報車價。
侵吞公款,至三千萬錢之多。
新任丞相蔡義,年已八十餘歲,由霍光一手提拔,方任今職,于是據實參劾,說道:“應将田延年下獄鞠訊。
”田延年素性甚傲,不肯入獄。
嚴廷年也來參他手持兵器,侵犯屬車。
田延年憤然道:“無非逼我速死。
”拔劍自刎而亡。
田延年死後,禦史中丞等人,又劾嚴廷年明知田延年犯法,早不奏聞,也是有罪。
嚴廷年乃上書自參,辭職遁去。
宣帝對于朝事,概不過問,悉聽霍光一入主持。
惟思本生祖考,未得封号,乃令廷臣妥議奏核。
廷臣議後奏稱,說是為人後者為人子,不得私其所親。
陛下繼承昭帝,奉祀陵廟,親谥隻宜稱悼,母号悼後,故皇太子谥曰戾,史良娣号戾夫人。
宣帝因即準奏。
不過重行改葬,特置園邑,留作一種報本紀念而已。
更立燕刺王旦太子建為廣陽王,廣陵王胥少子弘為高密王。
越年複下诏迫崇武帝,拟增廟樂,令列侯二千石博士會議。
群臣複稱如诏。
獨長信少府夏侯勝駁議道:“孝武皇帝雖嘗征服蠻夷,開疆拓土。
但是多傷士卒,竭盡财力,德澤未足及人,不宜更增廟樂。
”這語一出,群臣嘩然道:“這是诏書頒示,怎好違旨!”夏侯勝昂然道:“诏書非盡可行,全仗人臣補救。
若是阿意順旨,朝廷何必有此一班祿蠹呢?“大衆聽了,都怪夏侯勝不肯奉诏,聯名奏參。
惟有丞相長史黃霸,不願署名,卻是夏侯勝的同道。
大衆複又彈劾黃霸,請将二人一同下獄治罪。
宣帝依議,夏侯勝、黃霸二人被逮下獄。
夏侯勝入獄之後,仍治他的經學。
黃霸請他講授《尚書》,夏侯勝欣然許可。
黃霸每對入獄探視他的親友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況且未必即死,諸君不必代我擔憂!“黃霸的欽佩夏侯勝,也可算得達于極點的了。
這且不提,單說宣帝那天退朝回宮,臉上本有怒容。
及見許後獨坐焚香,臉上還有淚痕,反把自己腹中的怒氣,消得幹幹淨淨,急問:“許後何故傷感?”許後被宣帝這一問,更是引起傷心,兩隻眼眶之中,複又簌落落地滾下淚珠來了。
宣帝就坐她的身邊,邊替她拭幹眼淚,邊又問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