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柳葉成文龍飛九五 楊枝托夢鳳折重三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霍光自知上次立帝之事,未免有些冒昧,反防丙吉夫人的說話,不甚可靠,又向四處暗暗打聽,方知那位病己果是真正的賢人。
乃去開了一個朝議,說明己意,要立病己為君。
衆無異辭,便會同丞相楊敞等上奏上官太後。
上官太後本是一個徒擁虛名的木偶,要她作主,确沒這個程度。
霍光一言,當然準如所請。
霍光即命宗正劉德備車往迎。
說到這位病己的曆史,卻也很長。
他也是一代明君,應該細細表明,閱者方會知道。
原來病己就是衛太子據的孫子。
衛太子據嘗納史姓女子為良娣。
良娣是東宮姬妾的官名,位在妃嫔之下,等于皇帝身邊的貴人美人。
當時史良娣生子名進,号史皇孫。
史皇孫納王夫人,因生病己,号皇曾孫。
衛太子起兵敗死,史良娣、史皇孫、王夫人等人,同時遇害。
那時病己尚在襁褓,系在長安獄中。
适值廷尉監丙吉,奉诏典獄,見了這個呱呱在抱的嬰兒,查知是武帝的曾孫,回到家裡,急急告知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姓水名媭,趙地人氏,自幼即具望氣知人之術。
她的要嫁丙吉,也是她自己選中。
她說她的祿命,很是平常,隻要嫁個衣食無虧的丈夫,樂天知命,安安閑閑地度過一生,便是萬幸。
嫁了丙吉之後,并勸丙吉:“不可妄冀非分,你我二人,自然不愁凍餒,白頭到老。
”那時丙吉正在少年氣盛的時候,哪兒肯聽這個阃令!後來事事不能如意,都被他的夫人道着,方始服軟。
有一天,武帝要擢丙吉一個要職,丙吉趕忙力辭。
武帝不解,他便把他夫人望氣知人的本領說将出來。
武帝聽了,也甚驚異,急把水媭召至道:“汝能教汝夫守分處世,朕極嘉許! 但朕是位天子,要汝夫富貴,并不費吹灰之力,汝相信朕的權力麼?“水媭俯伏奏道:”誠如聖論,則從前的鄧通,既有現成銅山鑄錢,也不至于餓死了。
“武帝被她駁倒,一笑了事,單對丙吉道:”朕拟任汝為典獄,此職不大,汝當毋違!“丙吉聽了,目視水媭,不敢立諾。
水媭領首道:”此職專管人犯,倒可積點陰功,與君卻也相宜。
“丙吉聽了,方才奉命。
武帝見了大笑道:”丙吉有此内助,此生不緻有意外了。
“丙吉謝了武帝,同着水媭下朝回家。
次日前去查監,見了病己,自然要與水媭商量。
水媭道:”且俟妾明日與君前去看過再議。
“ 次日水媭商量。
水媭道:“且俟妾明日與君前去看過再議。
” 次日水媭到了獄内,将病己抱來一看,不禁失色道:“上子将來福與天齊,君應善為護持!”丙吉即在獄中,揀了趙姓胡姓兩個犯婦,令她們好好哺乳,自當另眼看待。
趙胡二婦,喜出望外,小心照管,宛同己出。
丙吉夫婦,天天親去檢查,恐怕二婦暗中尚有虐待的情事。
嗣見二婦真的盡力照管,方始放心。
豈知武帝養病五祚内,聽得一個術士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上現。
”于是下了一道诏書,立命郭穰把獄中的人犯,不管男女長幼,一概處死。
丙吉探知其事,等得郭穰到來,偏偏閉門不納,但命人傳語郭穰道:“天子以好生為大德,犯人無罪,尚且不可妄殺,何況此中有皇曾孫在内呢?”郭穰本知武帝正在信任丙吉,便把丙吉之言,回報武帝。
武帝卻也省悟,卻大笑道:“獄中有此大頭官兒,這明明是天命所在了!”因即一律免死。
丙吉又替病己設法,欲将他移送京兆尹那裡。
未行之先,緻書相請。
誰知京兆尹膽小,不敢接受。
轉眼之間,病己已經數歲,在獄時常生病,醫治不甚方便,全賴丙吉夫婦刻刻提防,方才不緻夭折。
丙吉又探得史良娣有母貞君,居住鄉間,有子史恭,尚能仰事,乃将病己送與史貞君撫養。
貞君本在惦記這個外曾孫,一見到來,不覺破涕為笑,雖是年邁龍鐘,倒也振作精神,竭力看護。
至武帝駕崩,有遺囑将病己收養掖庭,病己因得重行入都,歸掖庭令張賀照管。
張賀即現任右将軍張安世之兄,前曾服伺衛太子據過的。
追念舊恩,格外盡心撫養,及稍長大,自出私囊,令其入塾讀書。
病己非但聰明過人,而且來得勤學不倦,又過數年,已是一表人材。
張賀便想把他女兒配與病己。
張世安發怒道:“病己為衛太子據的孫子,叛國後裔,隻要衣食不缺,也好知足,我們張氏女兒,怎好配這罪奴?”張賀拗不過這位做大官的老弟,隻得罷了此議。
但是仍在留心一位好好女子,總要使病己成家立業,方算對得起衛太子據。
适有暴室鄙夫許廣漢,生有一女,名喚平君,真個才貌雙全,婉淑無比。
隻是命宮不佳,許了歐侯氏之子為妻,尚未過門,歐侯氏之子,一病身亡,平君便做了一位望門寡婦,現尚待字深閨。
廣漢與張賀,前皆因案牽坐,緻罹宮刑。
張賀是坐衛太子一案,廣漢是坐上官桀一案,二人都是刑餘之人,充當官内差使。
掖庭令與暴室鄙夫,官職雖分高下,可是同為宮役,時常相晤,各憐身世,每以杯酒消愁。
一日,兩人互談衷曲,酒至半酣,張賀便向廣漢說道:“皇曾孫病己,年已長成,将來如有恩賞,便有侯封之望,君有令嫒,待字閨中,如若配與病己為婚,也是好事。
”那時廣漢已有酒意,慨然應允。
飲畢回
乃去開了一個朝議,說明己意,要立病己為君。
衆無異辭,便會同丞相楊敞等上奏上官太後。
上官太後本是一個徒擁虛名的木偶,要她作主,确沒這個程度。
霍光一言,當然準如所請。
霍光即命宗正劉德備車往迎。
說到這位病己的曆史,卻也很長。
他也是一代明君,應該細細表明,閱者方會知道。
原來病己就是衛太子據的孫子。
衛太子據嘗納史姓女子為良娣。
良娣是東宮姬妾的官名,位在妃嫔之下,等于皇帝身邊的貴人美人。
當時史良娣生子名進,号史皇孫。
史皇孫納王夫人,因生病己,号皇曾孫。
衛太子起兵敗死,史良娣、史皇孫、王夫人等人,同時遇害。
那時病己尚在襁褓,系在長安獄中。
适值廷尉監丙吉,奉诏典獄,見了這個呱呱在抱的嬰兒,查知是武帝的曾孫,回到家裡,急急告知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姓水名媭,趙地人氏,自幼即具望氣知人之術。
她的要嫁丙吉,也是她自己選中。
她說她的祿命,很是平常,隻要嫁個衣食無虧的丈夫,樂天知命,安安閑閑地度過一生,便是萬幸。
嫁了丙吉之後,并勸丙吉:“不可妄冀非分,你我二人,自然不愁凍餒,白頭到老。
”那時丙吉正在少年氣盛的時候,哪兒肯聽這個阃令!後來事事不能如意,都被他的夫人道着,方始服軟。
有一天,武帝要擢丙吉一個要職,丙吉趕忙力辭。
武帝不解,他便把他夫人望氣知人的本領說将出來。
武帝聽了,也甚驚異,急把水媭召至道:“汝能教汝夫守分處世,朕極嘉許! 但朕是位天子,要汝夫富貴,并不費吹灰之力,汝相信朕的權力麼?“水媭俯伏奏道:”誠如聖論,則從前的鄧通,既有現成銅山鑄錢,也不至于餓死了。
“武帝被她駁倒,一笑了事,單對丙吉道:”朕拟任汝為典獄,此職不大,汝當毋違!“丙吉聽了,目視水媭,不敢立諾。
水媭領首道:”此職專管人犯,倒可積點陰功,與君卻也相宜。
“丙吉聽了,方才奉命。
武帝見了大笑道:”丙吉有此内助,此生不緻有意外了。
“丙吉謝了武帝,同着水媭下朝回家。
次日前去查監,見了病己,自然要與水媭商量。
水媭道:”且俟妾明日與君前去看過再議。
“ 次日水媭商量。
水媭道:“且俟妾明日與君前去看過再議。
” 次日水媭到了獄内,将病己抱來一看,不禁失色道:“上子将來福與天齊,君應善為護持!”丙吉即在獄中,揀了趙姓胡姓兩個犯婦,令她們好好哺乳,自當另眼看待。
趙胡二婦,喜出望外,小心照管,宛同己出。
丙吉夫婦,天天親去檢查,恐怕二婦暗中尚有虐待的情事。
嗣見二婦真的盡力照管,方始放心。
豈知武帝養病五祚内,聽得一個術士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上現。
”于是下了一道诏書,立命郭穰把獄中的人犯,不管男女長幼,一概處死。
丙吉探知其事,等得郭穰到來,偏偏閉門不納,但命人傳語郭穰道:“天子以好生為大德,犯人無罪,尚且不可妄殺,何況此中有皇曾孫在内呢?”郭穰本知武帝正在信任丙吉,便把丙吉之言,回報武帝。
武帝卻也省悟,卻大笑道:“獄中有此大頭官兒,這明明是天命所在了!”因即一律免死。
丙吉又替病己設法,欲将他移送京兆尹那裡。
未行之先,緻書相請。
誰知京兆尹膽小,不敢接受。
轉眼之間,病己已經數歲,在獄時常生病,醫治不甚方便,全賴丙吉夫婦刻刻提防,方才不緻夭折。
丙吉又探得史良娣有母貞君,居住鄉間,有子史恭,尚能仰事,乃将病己送與史貞君撫養。
貞君本在惦記這個外曾孫,一見到來,不覺破涕為笑,雖是年邁龍鐘,倒也振作精神,竭力看護。
至武帝駕崩,有遺囑将病己收養掖庭,病己因得重行入都,歸掖庭令張賀照管。
張賀即現任右将軍張安世之兄,前曾服伺衛太子據過的。
追念舊恩,格外盡心撫養,及稍長大,自出私囊,令其入塾讀書。
病己非但聰明過人,而且來得勤學不倦,又過數年,已是一表人材。
張賀便想把他女兒配與病己。
張世安發怒道:“病己為衛太子據的孫子,叛國後裔,隻要衣食不缺,也好知足,我們張氏女兒,怎好配這罪奴?”張賀拗不過這位做大官的老弟,隻得罷了此議。
但是仍在留心一位好好女子,總要使病己成家立業,方算對得起衛太子據。
适有暴室鄙夫許廣漢,生有一女,名喚平君,真個才貌雙全,婉淑無比。
隻是命宮不佳,許了歐侯氏之子為妻,尚未過門,歐侯氏之子,一病身亡,平君便做了一位望門寡婦,現尚待字深閨。
廣漢與張賀,前皆因案牽坐,緻罹宮刑。
張賀是坐衛太子一案,廣漢是坐上官桀一案,二人都是刑餘之人,充當官内差使。
掖庭令與暴室鄙夫,官職雖分高下,可是同為宮役,時常相晤,各憐身世,每以杯酒消愁。
一日,兩人互談衷曲,酒至半酣,張賀便向廣漢說道:“皇曾孫病己,年已長成,将來如有恩賞,便有侯封之望,君有令嫒,待字閨中,如若配與病己為婚,也是好事。
”那時廣漢已有酒意,慨然應允。
飲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