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阮良娣心如蛇蠍 馮婕妤身擋人熊

關燈
卻說宣帝卧病在床,忽見一隻白虎向他奔來,吓出一身冷汗,急問後妃,都稱未見。

    宣帝召蔔者至,令占兇吉。

    蔔者占了一課道:“白虎臨頭,不甚利于病人。

    但可祈禱,或亦無礙。

    ”宣帝命去照辦。

    蔔者搭起七七四十九層高台,名曰借壽,還要皇太子以及大小臣工,俯伏羅拜。

    據說,玉帝若準借壽,所焚之符,便會飛上九霄。

    說着,邊念咒語,邊焚符篆。

    群臣擡頭觀望,那道所焚之符,果然直上空際。

    衆人正在額手相慶的時候,突見幾個宮監,滿頭大汗地奔了出來,向大衆宣示道:“萬歲宴駕!衆官速在此地舉哀,太子快快進宮,去接遺囑!” 衆人聽了,個個吓得魂不附體,一面放聲大哭,一面把蔔者拿下,發交有司治罪。

    那位蔔者隻好哭喪着臉,逡巡入獄去了。

     不久,又奉王皇後手诏,說蔔者法術無靈,贻誤大行皇帝性命,立即處斬。

    蔔者到了陰曹,見着那位宣帝,有何辯白,不佞當然不得而知,無從叙述。

     單說當時皇太子奭入宮恭讀遺诏,是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将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将軍,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政。

    總計宣帝在位二十五年,改元七次,史書稱他綜核名實,信賞必罰,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允稱中興明主。

    惟貴外戚,殺名臣,用宦官,釀成子孫之國的大害,未免利不勝弊,确是正論。

    那時大喪辦畢,皇太子奭嗣皇帝位,是為元帝。

    尊王皇後為皇太後,越年改易正朔,号為初元元年。

     奉葬先帝梓宮,尊為杜陵,廟号中宗,上谥法曰孝宣皇帝。

    立妃王氏為皇後,封後父王禁為陽平侯。

    王禁即前繡衣禦史王賀之子。

    王賀在日,自謂曾經救活千人,子孫必貴。

    果然出了一位孫女,正位中宮。

    積德者昌,此語真個不錯。

    王皇後名政君,是王禁的次女。

    兄弟八個,姊妹四人,母氏李姓,生政君時,夢月入懷,當時戚友都說她将來必定大貴。

    及政君年已及笄,婉娈多姿,頗通文墨。

    獨她那位老子,不修邊幅,好酒漁色,納妓作妾,竟達二十四人之多。

    李氏是位正室,除政君以外,尚有兩男:一個單名鳳字,排行最長;一個單名崇字,排行第四。

    此外同父異母弟兄六人:名譚、名曼、名商、名立、名根、名逢時。

    李氏生性奇妒,屢與王禁反目。

    王禁逼令李氏大歸,後即改嫁河内人苟賓為妻。

    王禁因見政君已經長成,許與邑人蒯姓,蒯姓未娶即夭。

    趙王聞得政君美貌,拟聘為姬。

    甫納财禮,趙王又是病故。

    王禁見政君疊喪二夫,甚是詫異,因邀相士南宮大有來家,為政君看相。

    南宮大有一見政君,即伏地稱臣。

    政君又羞又吓,躲入帷内。

    王禁心裡暗喜,便問南宮大有道:“君如此舉動,難道吾女要做後妃不成?”南宮大有道:“令愛若不大貴,請斷吾頭!”王禁重謝使去。

    乃教政君學琴。

     政君一學即會,複負才女之譽。

    遠近争來作伐,王禁一概婉辭。

     政君年十六,承宣帝宮中一位婕妤的介紹,執役宮内。

    那時太子良娣司馬氏得病垂危,太子奭痛不欲生,百計求治,終無效驗。

    良娣也自知不起,泣語太子奭道:“妾死非由天命,想是東宮姬妾,見太子憐妾太過,陰懷妒嫉,咒我速死。

    我死之後,太子必須替我報仇!”說罷,兩頰生火,喘氣不止。

    太子奭答道:“若待日後報仇,汝已不能眼見,此時就讓我到各房搜查。

    如無其事便罷,倘若被我查出,我一定活活處死,給你出氣就是了。

    ”太子奭說完這話,真的親去搜查。

    豈知竟在一個姓阮的良娣房内,搜出一具二寸長布做的小棺材,棺内睡着一個通草制成的裸體婦人,胸前寫着蠅頭小字。

    細細一看,卻是司馬良娣的姓名,籍貫時辰八字。

    太子奭看完,直氣得發抖。

    就把此物,拿在手中,一把揪了那個阮良娣的頭發,拖到司馬良娣的病榻前面,飛起一腿,對準阮良娣身上,把她踢得倒在地上,喝聲跪着等死。

    又将那一具小棺材遞與司馬良娣看道:“世上竟有這樣黑心狠毒的婦人!”司馬良娣趕忙接到手裡一看,頓時氣得昏暈過去。

    太子急忙把她喚醒,隻聽得司馬良娣嗚咽道:“我與她無冤無仇,何故這般害我?”太子奭不及答話,正想去抽床上懸着的那柄寶劍,打算把阮良娣一刀兩斷的當口,司馬良娣連連止住道:“太子且莫殺她,最好此人讓我親手處治,我死後方才甘心。

    ”太子尚未答言,那個跪在地上的阮良娣自知沒命,便趁司馬良娣在與太子說話的時間,隻聽得砰訇的一聲,阮良娣的腦袋,已經碰在壁上,腦漿迸出,一命嗚呼。

    太子一面命人把阮良娣的屍首拖出,一面想去勸慰司馬良娣。

    誰知司馬良娣早和阮良娣兩個雙雙的同赴陰間打官司去了。

    太子奭一見司馬良娣死得口眼不閉,幾乎要以身殉。

     嗣經衆人力勸,方始稍止悲痛。

    安葬司馬良娣之後,遷怒各房姬妾,非但不進各房之門,且不準她們見他面。

     宣帝知道此事,也怪阮良娣太妒,除将現任大夫阮良娣之兄阮甘霖革職外,又因太子年已弱冠,尚無子息,此次為了司馬良娣之事,謝絕姬妾,如何會有子嗣!乃囑王皇後選擇美貌宮女數人,俟太子入朝皇後的時候,當面賞賜與他。

    王皇後聽了,自然照辦。

    等得太子入見,将已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