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三十二 ◎鱗介部四

關燈
曰:"将使鼈長而後食之。

    "遂出。

    文怖戤母聞之,怒曰:"吾聞之先子曰:'祭養屍,飨養上賓。

    '(言祭祠之禮,尊養屍;飨宴之禮,養上賓。

    )鼈於何有而使夫人怒出?"遂杖之五日。

     《呂氏春秋》曰:死戤深則魚鼈歸之,樹之盛則飛鳥歸之,庶草美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

     《晏子春秋》曰:齊大旱,景公召群臣問曰:"寡人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鼈為民,彼獨不欲雨乎?祀之何益?" 《山海經》曰:從山多三足鼈。

     顧譚《新語》曰:吳之玩水若魚鼈。

    蜀植點山若禽獸。

     《神仙傳》曰:汝南郡中常有鬼怪,歲辄數出。

    過時導從威儀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乃還去,甚以為患。

    後費長房詣府君,而正值此鬼來。

    到府君門常徑入,獨此來至門而已,不敢前。

    欲去,長房厲聲呼,便促前來。

    鬼化作老公,乃下車把闆,伏庭中叩頭,乞得自改。

    長房曰:"汝死老鬼!不念良善,無故導從,蕩突官府,知當死不?複汝真形。

    "此鬼須臾即成大鼈,如車輪,頸長一丈許。

    長房複令還就人形,以一劄符付之,令送與葛陂君。

    鬼叩頭流涕,持一劄符去。

    使人追視之,至陂邊以頸繞株而死。

     《王子年拾遺記》曰:容山下有水,多丹鼈、魚,皆能飛躍。

     《星經》曰:天鼈十三星在南鬥,主水蟲。

     《南越志》曰:海中有朱鼈,狀如肺,有眼,六腳,而常吐珠,見則天下大旱。

     崔豹《古今注》曰:鼈,一名河伯從事。

     《博物志》曰:九竅者胎化,八竅者卵生。

    龜、鼈、鼋,此諸類皆卵生而影伏。

     又曰:大腰無雄,龜鼈類也。

    無雄,與蛇通氣則孕。

     又曰:鼈锉令如棋,搗赤苋汁和合,厚以茅苞,五六月中作,投於池澤中,鞠挾,脔脔成鼈。

     《志怪》曰:昔有人與奴俱得心腹病,治不能愈。

    奴死,乃刳腹視之,得一白鼈,赤眼,甚鮮淨。

    以諸藥内鼈口中,終不世。

    後有人乘白馬者,馬溺濺鼈,縮頭藏腳,乃試取馬溺灌之,豁然消成水。

    病者頓飲一升,即愈。

     《淮南萬異術》曰:青泥殺鼈,得苋複生。

     ○鼋 《禮記·月令》曰:季秋,登龜取鼋。

     《左傳·宣上》曰:楚人獻鼋於鄭靈公。

    公子宋與子家将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常異味。

    "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視而笑。

    公問之,子家以告。

    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與也。

    子公怒,染指於鼎,常之而出。

     《廣雅》曰:海鼋,大畝,重千鈞。

     《續漢書》曰:靈帝時,江夏黃氏之母浴,而化為鼋,入於深淵。

    其後時時出見。

    初浴簪一銀钗,及見,猶在其首。

     《唐史》曰:韋丹少在東洛,嘗在中橋,見數百人喧集瞬吊,乃漁者網得大鼋,系之橋柱,引頸四顧,有求救之意。

    丹問曰:"幾錢可贖?"曰:"五千。

    "丹曰:"吾驢直三千,可乎?"曰:"可。

    "於是與之,放鼋於水,徒步而歸。

     《淮南子》曰:桀之力,則,(,骨也。

    )伸釣索鐵,操金椎,移大戲;(大戲,軍之大旗。

    )水殺鼋鼍,陸捕熊罴。

     又曰: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坎糾戤所無鼋鼍,隘也;園中之無修木,小也。

     又曰:高山險阻,深林叢薄,虎豹之絲戎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積水重淵,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

     《魏子》曰:夫樹樹異風,人人異心,不可以一檢量。

    故鼋鼍得水則生,虎豹得水則死。

     《晏子春秋》曰:齊三子争桃,古冶鐘曰:"吾常濟河,鼋銜左骖而入砥柱流,冶潛行逆流百步,從流九裡,得鼋頭,鶴躍而出。

    若冶之功,可以食桃。

    " 《抱樸子》曰:在頭水有大鼋,常在深潭,号為鼋潭,此能作魅行病。

    吳有道士戴炳者,能視見之。

    以越章封泥遍擲潭中,良久,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