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學典禮卷一

關燈
不見用也,去儒而為吏、為商,甚至為盜,儒風十去六七矣。

    所賴諸處學田尚可養士,猶可稍系士心,使之講明道義,化誘風俗。

    近有浙東宣慰使石國秀者,獻江南學田辦課,後有編民尹應元者,獻江南學田赈濟貧民。

    此二人素行無賴,雠疾儒生,欲奪養士之田而歸之官,固出私意,亦非長策。

    若使學田歸官,則生徒必散,中人以下,無所利則不知勸,弦誦寂寥,廟祀蕪毀,民不知禮義之教,則恐益增其鄙悖之風,俗化薄惡,何所不至。

    見今江南嘯聚?起,正緣官吏侵蠹,士民失望。

    若又顧蠅頭之利,括儒學之田,不惟官不能資助,且使臣無所仰給,失人心而犯【咨行台。

    】先于至元十九年十一月,有前贛州通判拟授長江縣尹尹應元呈都省言告略該:欽奉朝廷指揮行下真定等處,為說百姓阙食,給賜寶鈔事,?緣河北道連年旱災,米面價高,百物俱貴。

    應元自江西來,為見江南地面米隻是三兩錢籴一石,面隻是五分鈔買一斤,自從河北道以至大都,米面增價數倍。

    應元思忖得:江南地面有貢士莊、學、院養士錢糧,若取索亡宋時租籍照勘,盡數拘收,該錢糧三百餘萬貫石,主典人等埋沒隐藏一半,有一半該錢糧一百五十餘萬貫石。

    若蒙朝廷取運赈濟饑民,誠為利便。

    開具事目内一項略雲:江南地面,亡宋時路、縣各有貢士莊錢糧,三年一番開選場,赍發中選儒人作盤纏赴省殿試等用,到今九年未開選場,其各路、縣貢士莊所收錢糧,路計數萬貫石,縣計數千貫石,未有歸者。

    又一項:江南地面,亡宋時,路、縣各有學、院養士錢糧,日給養贍儒人,歸附後,學官人等隻是一年内支得三四個月口糧與儒人食用,餘并收貯在官,到今七年,各路、縣學、院所收錢糧,路計數萬貫石,縣計數千貫石,除支與儒人食用,餘剩尚多,未有歸?。

    又言:諸道所收上項錢糧,動計數百萬貫石,若将與學官人等埋沒受用,及取勘官吏取授,不如将救濟百姓。

    乞差官将貢士莊及學、院錢糧,除實曾支與儒人食用外,盡數取運前來赈濟。

    如有是學官人等及打勘官取授,并行拘留作赈濟用度。

    于内江西道貢士莊及學、院錢糧,應元稍知備細,情願盡心勾當。

    又言:合無自至元二十年為頭,将所有貢士莊錢糧,既是未開選場,且與收系,官充濟民用度,候開選場,别議給還,呈乞施行。

    至元二十年七月,都省移咨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委請平章張榮祿、參政巴延于所指州、縣取勘前項,自歸附至今,實收糧斛曾無支發,有此埋沒事。

    八月二十九日又奉行省劄付,将至元二十年錢糧另項收貯聽候,毋得動支。

    施行後,據諸處辦明,以為随路、府、州、縣學、書院,自至元十四年奉宣慰司指揮,贍學田糧照寺觀體例,自行收支養士。

    又奉節次省、台行下設立職員,月給口糧,儒士每日登堂會食,至今遵守。

    隻以紹興路八縣言之,院、學即無貢士莊名額。

    先奉都省元行令,止取勘各處學糧,不曾該将二十年合征錢米另行收貯聽候,亦無不得動支明文,今行省?令聽候。

    又本道宣慰司止憑處州路教授趙必實呈,辄便行下各路,将學糧催赴路倉,另作收貯。

    前後所行,俱各不一。

    及蒙台、省定奪,得存其舊。

     革提舉司令文資正官提調 中書省,至元二十一年十月初五日,省掾高柔承行咨:近為江淮見設提舉學校,各路亦有設者,此職與教授等學官其品級相懸,于義未當。

    兼南方府、州、軍、縣,學校、書院所在皆多,若不定立學官員數及各分品級,使高下合宜,以備将來升轉,南方選到文儒之士可為後進師者,何以處之?以此,送吏部與禮部、翰林兼國史、集賢院一同講究。

    回呈該:南方前進士可為師範者多,兼所在學校、書院,俱有錢糧,足以贍給。

    使學校得人,職業修舉,作成人材,以備他日選用,其于治化本原,所系甚重。

    緣自歸附之後,老成前輩恬于進取,各處保充教官者,其學問才德,往往不厭人望。

    近年以來,一道既設提舉學校官,各路又設提學與教授并為學官,而下又有訓導、提點錢糧等職名,不惟品級相懸,于義未當,而官冗人濫,深不副上司崇重師儒、樂育人材之意。

    看詳:随路教授、學正、學錄,師範後進,作育人材,撰述進賀表章,考試歲貢儒吏,品級雖輕,責任甚重。

    若非公選博學洽聞、有德之士,将見幸門一啟,賢不肖混淆,雖欲盡革前弊,不可得已。

    今據各道提舉學校官并訓導、提點錢糧等職名,并拟革罷,仍令各處文資正官一員專一提調。

    為此,于今年閏五月十七日啟過事内一件:江南管秀才的,見設立?教授,又設立提舉學校、兼管錢糧。

    和爾郭斯為頭省官每根底商量來,将重設提舉學校官罷了者,錢糧教城子裡官人每管?。

    這般啟呵,奉令旨:那般者。

    敬此。

    都省:除外,合行移咨,請照驗,敬依令旨事意施行。

    【咨江淮行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