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聶赫留朵夫同農民代表談話。他講解亨利·喬治的方案。農民同意他的建議。一張舊照片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說明亨利-喬治的單一稅方案。
&ldquo土地不屬于任何人,土地屬于上帝,&rdquo他講道。
&ldquo對,這話不錯,&rdquo有幾個人同聲回答。
&ldquo土地都是公有的,人人享有同等權利。
土地有好有壞,人人都想得到好地。
那麼,該怎樣分才公平呢?該這麼辦:凡是分到好地的人就該按地價付錢給沒有土地的人,&rdquo聶赫留朵夫自問自答。
&ldquo但究竟誰應該付錢給誰,很難确定;再說村社公益事業也需要籌款。
因此得這麼辦:凡是分到土地的人,都要按地價付錢給村社作各種用途。
這樣就公平合理了。
你想要土地,就得付錢,好地多付些,壞地少付些。
你不要土地,就不用出錢,公益金就由拿到土地的人替你付。
&rdquo &ldquo這樣可合理了,&rdquo砌爐匠動動眉毛說。
&ldquo誰的地好,誰就多出錢。
&rdquo &ldquo那喬治倒是個有頭腦的人,&rdquo相貌端正、胡子鬈曲的老頭說。
&ldquo但價錢要大家出得起才好,&rdquo高個兒農民聲音低沉地說,顯然已預見到下一步的問題。
&ldquo價錢不能定得太貴,也不能太便宜&hellip&hellip要是太貴,人家付不起,就會虧空;要是太便宜,相互買賣,就會拿土地做生意。
我在這裡就是要把這件事辦好。
&rdquo &ldquo這話很對,這話有理。
行,這樣辦很好,&rdquo農民們說。
&ldquo他的頭腦行,&rdquo肩膀寬闊、頭發鬈曲的老頭又說。
&ldquo那個喬治!想出來的主意多好。
&rdquo &ldquo那麼,要是我希望弄到一塊地,該怎麼辦?&rdquo管家笑嘻嘻地說。
&ldquo要是有空地,您就自己拿去種吧,&rdquo聶赫留朵夫說。
&ldquo你要地幹什麼?沒有地你也夠飽的了,&rdquo眼睛含笑的老頭說。
會議到此結束。
聶赫留朵夫把他的建議又說了一遍,但并不要他們當場答複,而是勸他們同大夥商量商量,再來給他答複。
農民們說他們會去同大夥商量,然後再給他答複。
他們同東家告了别,心情激動地走了。
他們響亮的說話聲,久久地從大路上傳來,越來越遠。
但村子裡農民們的談話聲從河上傳來,一直到深晚。
第二天,農民們沒有幹活,都在讨論東家的建議。
全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東家的建議對他們有利,沒有危險;另一派認為其中有詐,但不知道詐在哪裡,因此疑慮重重。
不過到第三天,大家都同意東家的建議,走來向聶赫留朵夫宣布整個村社的決定。
在接受東家建議上,有個老太婆的一番話起了作用。
她說東家在考慮他的靈魂,他這樣做是為了拯救靈魂。
老頭兒們同意她的話,這就打消了對東家行為有詐的憂慮。
聶赫留朵夫在巴諾伏逗留期間施舍了不少錢,這也證實老太婆的解釋有道理。
不過,聶赫留朵夫在這裡施舍錢财,起因是他第一次看到本地農民貧窮和困苦的程度,大為震驚,因此雖然知道施舍是不合理的,還是忍不住散發了一些錢。
目前他手頭的錢特别多,因為收到了去年出售庫茲明斯科耶樹林的錢,還有出賣農具的定金。
老百姓聽說東家對求告的人都給了錢,頓時就有許多人從附近各村趕來求他幫助,其中主要是婦女。
他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該按什麼原則行事,該周濟誰,該給多少。
他覺得既然他有的是錢,就應該周濟那些确實很窮的求告者。
不過,有求必應卻是沒有意思的。
擺脫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一走了事。
他就趕緊離開這地方。
在巴諾伏逗留的最後一天,聶赫留朵夫來到正屋,清理房子裡的雜物。
在清理時,他在姑媽那個配着獅頭銅環的紅木舊衣櫃底下抽屜裡找到許多信件,裡面夾着一張幾個人合拍的照片,上面有索菲雅姑媽、瑪麗雅姑媽、做大學生時的他和卡秋莎。
卡秋莎顯得純潔、嬌嫩、美麗、生氣勃勃。
從正房的雜物中,聶赫留朵夫隻取走了信件和這張照片。
其餘的東西都讓給了磨坊主。
磨坊主通過笑嘻嘻的管家的介紹,以十分之一的價錢買下這些東西,包括巴諾伏的正屋和全部家具。
聶赫留朵夫回想他在庫茲明斯科耶時怎樣舍不得放棄财産,感到奇怪:他怎麼會有這樣的思想。
現在他越來越感到放下包袱的輕松愉快,并且象旅行家發現新大陸那樣覺得新鮮&mdash&mdash 轉載請保留,謝謝!
&ldquo土地不屬于任何人,土地屬于上帝,&rdquo他講道。
&ldquo對,這話不錯,&rdquo有幾個人同聲回答。
&ldquo土地都是公有的,人人享有同等權利。
土地有好有壞,人人都想得到好地。
那麼,該怎樣分才公平呢?該這麼辦:凡是分到好地的人就該按地價付錢給沒有土地的人,&rdquo聶赫留朵夫自問自答。
&ldquo但究竟誰應該付錢給誰,很難确定;再說村社公益事業也需要籌款。
因此得這麼辦:凡是分到土地的人,都要按地價付錢給村社作各種用途。
這樣就公平合理了。
你想要土地,就得付錢,好地多付些,壞地少付些。
你不要土地,就不用出錢,公益金就由拿到土地的人替你付。
&rdquo &ldquo這樣可合理了,&rdquo砌爐匠動動眉毛說。
&ldquo誰的地好,誰就多出錢。
&rdquo &ldquo那喬治倒是個有頭腦的人,&rdquo相貌端正、胡子鬈曲的老頭說。
&ldquo但價錢要大家出得起才好,&rdquo高個兒農民聲音低沉地說,顯然已預見到下一步的問題。
&ldquo價錢不能定得太貴,也不能太便宜&hellip&hellip要是太貴,人家付不起,就會虧空;要是太便宜,相互買賣,就會拿土地做生意。
我在這裡就是要把這件事辦好。
&rdquo &ldquo這話很對,這話有理。
行,這樣辦很好,&rdquo農民們說。
&ldquo他的頭腦行,&rdquo肩膀寬闊、頭發鬈曲的老頭又說。
&ldquo那個喬治!想出來的主意多好。
&rdquo &ldquo那麼,要是我希望弄到一塊地,該怎麼辦?&rdquo管家笑嘻嘻地說。
&ldquo要是有空地,您就自己拿去種吧,&rdquo聶赫留朵夫說。
&ldquo你要地幹什麼?沒有地你也夠飽的了,&rdquo眼睛含笑的老頭說。
會議到此結束。
聶赫留朵夫把他的建議又說了一遍,但并不要他們當場答複,而是勸他們同大夥商量商量,再來給他答複。
農民們說他們會去同大夥商量,然後再給他答複。
他們同東家告了别,心情激動地走了。
他們響亮的說話聲,久久地從大路上傳來,越來越遠。
但村子裡農民們的談話聲從河上傳來,一直到深晚。
第二天,農民們沒有幹活,都在讨論東家的建議。
全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東家的建議對他們有利,沒有危險;另一派認為其中有詐,但不知道詐在哪裡,因此疑慮重重。
不過到第三天,大家都同意東家的建議,走來向聶赫留朵夫宣布整個村社的決定。
在接受東家建議上,有個老太婆的一番話起了作用。
她說東家在考慮他的靈魂,他這樣做是為了拯救靈魂。
老頭兒們同意她的話,這就打消了對東家行為有詐的憂慮。
聶赫留朵夫在巴諾伏逗留期間施舍了不少錢,這也證實老太婆的解釋有道理。
不過,聶赫留朵夫在這裡施舍錢财,起因是他第一次看到本地農民貧窮和困苦的程度,大為震驚,因此雖然知道施舍是不合理的,還是忍不住散發了一些錢。
目前他手頭的錢特别多,因為收到了去年出售庫茲明斯科耶樹林的錢,還有出賣農具的定金。
老百姓聽說東家對求告的人都給了錢,頓時就有許多人從附近各村趕來求他幫助,其中主要是婦女。
他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該按什麼原則行事,該周濟誰,該給多少。
他覺得既然他有的是錢,就應該周濟那些确實很窮的求告者。
不過,有求必應卻是沒有意思的。
擺脫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一走了事。
他就趕緊離開這地方。
在巴諾伏逗留的最後一天,聶赫留朵夫來到正屋,清理房子裡的雜物。
在清理時,他在姑媽那個配着獅頭銅環的紅木舊衣櫃底下抽屜裡找到許多信件,裡面夾着一張幾個人合拍的照片,上面有索菲雅姑媽、瑪麗雅姑媽、做大學生時的他和卡秋莎。
卡秋莎顯得純潔、嬌嫩、美麗、生氣勃勃。
從正房的雜物中,聶赫留朵夫隻取走了信件和這張照片。
其餘的東西都讓給了磨坊主。
磨坊主通過笑嘻嘻的管家的介紹,以十分之一的價錢買下這些東西,包括巴諾伏的正屋和全部家具。
聶赫留朵夫回想他在庫茲明斯科耶時怎樣舍不得放棄财産,感到奇怪:他怎麼會有這樣的思想。
現在他越來越感到放下包袱的輕松愉快,并且象旅行家發現新大陸那樣覺得新鮮&mdash&mdash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