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十一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淵閣領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方略館總裁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管理吏部事務戶部三庫事務加七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七級紀錄三十次臣寶鋆蒙古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文淵閣領閣事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總裁正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工部光祿寺事務内大臣輔國公軍功加一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七次臣宗室載齡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國史館總裁武英殿總裁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教習庶吉士管理戶部三庫事務國子監事務加九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總裁官經筵講官頭品頂帶禮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十年。

    辛未。

    五月。

    辛醜。

    谕軍機大臣等、劉昆奏、會匪闌入益陽龍陽兩城。

    旋即克複。

    現在跟蹤追剿一摺。

    此次會匪滋事。

    疊陷益陽龍陽兩城。

    雖經羅德煌、姚華武等軍追剿獲勝。

    捦斬多名。

    将兩城先後收複。

    惟倡亂逆首尚未被捦。

    餘匪複四散潛匿。

    必須實力摉捕。

    淨絕根株。

    着劉昆督饬李光燎等。

    統帶兵勇。

    認真摉拏。

    務将劉道美、劉貫三、何春台等、全行弋獲。

    不準一名漏網。

    其竄逃餘孽。

    并饬水陸各軍嚴防竄路。

    四面兜拏。

    以期盡數殲除。

    劉昆于地方緊要軍情。

    遲至半月始行奏報。

    實屬不知緩急。

    前已傳旨嚴行申饬。

    若再不振刷精神。

    力圖激奮。

    或令稽誅逸犯。

    餘燼複然。

    必惟該撫是問。

    郭柏蔭前已商令郭松林督兵駐紮荊州。

    現雖兩城已複。

    而伏莽未淨。

    仍恐句結竄突。

    李瀚章、郭柏蔭、總當與郭松林随時咨商。

    嚴密巡防。

    毋稍松懈。

    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又谕、奎昌、文碩奏、酌議營規支款。

    附陳台站饷銀事宜一摺。

    奎昌等接據文盛來咨。

    大同官兵。

    三月底業經出口。

    因将一切應辦事宜。

    先行酌議。

    所拟章程十條。

    着該部妥議具奏。

    至哨隊官兵丁勇名目。

    請定清文蒙古語一節。

    着照所拟繕用。

    北路奉撥各項官兵。

    暨操練教習。

    出口後經過各台站。

    着金順、奎昌、榮全、多布沁紮木楚、文盛、杜嘎爾、瑛棨、文碩、督饬所屬。

    懔遵疊次谕旨。

    妥速應付。

    毋得稍有留難。

    科城所管七台。

    奎昌等現已派員承辦。

    酌定支應章程。

    并更定幫台差使。

    所有此次幫台官兵。

    着加恩量予差費。

    即照奎昌等所議。

    核實支發。

    此系專為緊要兵差變通辦理。

    其餘常差。

    不得援以為例。

    着理藩院、烏裡雅蘇台将軍、傳谕各該盟長。

    傥有避差取巧者。

    仍照向章罰懲。

    以符定制。

    大同官兵糧石。

    前據定安奏已由歸綏轉運。

    科布多存糧無幾。

    難供兵食。

    仍着定安、何璟、張樹聲、饬局趕緊運解。

    源源接濟。

    毋任缺乏。

    前次部撥科城饷銀十萬兩。

    由察哈爾轉解。

    曾谕文盛派員護解赴科。

    自應酌分數起。

    陸續撥發。

    免緻疏虞。

    茲據奎昌等所奏。

    該都統已将饷銀全數發交科城委員接領。

    曾否派有妥員協解。

    撥兵護送。

    着文盛查明。

    迅速籌辦。

    以昭慎重。

    以後遇有此等要差。

    均應遵例施行。

    妥為照料。

    至解護糧饷軍火。

    例有專條。

    經過地方。

    及管解員弁。

    責成綦重。

    并着通谕合屬官兵。

    使知例義。

    庶不敢掉以輕心。

    緻有疏失。

    奎昌、文碩等摺報。

    嗣後務須言簡意明。

    不得似此次之語多拉雜。

    意不明曉。

    殊乖奏摺體裁。

    将此谕知理藩院、并由六百裡谕知定安、金順、奎昌、榮全、多布沁紮木楚、文盛、杜嘎爾、何璟、瑛棨、文碩、并傳谕張樹聲知之。

     ○以湖南乾州協副将趙鴻舉為河南南陽鎮總兵官。

     ○以湖南益陽龍陽兩縣城被匪竄陷。

    旋即收複。

    革副将陶藻、知縣黃應诰、張奉祥、守備申大發職。

    仍留營。

     ○壬寅。

    遣官祭關帝廟。

     ○谕軍機大臣等、定安、金順奏、甯夏西岸三縣回匪。

    剿辦完竣。

    請将道員汪景度簡用。

    定安奏、西來西匪。

    滋擾烏喇特旗界内。

    金順奏、請将管站合員獎勵各摺片。

    納家牐賊巢。

    業經攻克。

    甯夏甯朔平羅一律肅清。

    其投出回民。

    業經定安、金順、分起發交地方官安置。

    靈州逃來之回。

    亦解交該州收管。

    着左宗棠、張曜、仍随時密為查察。

    妥為鎮撫。

    毋令再滋事端。

    金順現應前赴烏裡雅蘇台将軍新任。

    甯夏一帶。

    如尚有潛匿餘匪。

    着張曜統率各營。

    認真摉捕。

    務絕根株。

    陝西尚有老弱男婦五百十五名口。

    應否解至平涼安插。

    着左宗棠會商金順、張曜、妥籌辦理。

    甯夏軍事。

    現已完竣。

    金順、張曜所部兵勇。

    應如何分别撤留。

    或包頭纏金一帶有須添兵防剿之處。

    着定安、金順、張曜、悉心會商。

    妥速籌辦。

    阿拉善、鄂爾多斯等旗。

    并殺虎口等處管站各員。

    接遞文報。

    尚無贻誤。

    着定安查明。

    擇存記獎。

    毋許冒濫。

    道員汪景度、已交軍機處存記。

    密片一件留中。

    西來回匪。

    由阿畢爾米特旗。

    竄至白任濠赉、及古爾班賽坎一帶。

    分路搶掠。

    嗣有賊匪三百餘人。

    竄入烏喇特中公旗境内。

    在庫克鄂爾濟巴克那等處擄掠。

    續又在中公所屬之洪庫勒塔拉民屯盤踞。

    烏喇特旗在黃河之北。

    直達歸綏。

    無險可恃。

    亟應派兵兜剿。

    以期就地殲除。

    薩薩布帶隊前進。

    計正與賊相遇。

    着安安飛催該副都統。

    親督全軍。

    星速遄行。

    迎頭截擊。

    迅埽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