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十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淵閣領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方略館總裁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管理吏部事務戶部三庫事務加七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七級紀錄三十次臣寶鋆蒙古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文淵閣領閣事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總裁正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工部光祿寺事務内大臣輔國公軍功加一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七次臣宗室載齡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國史館總裁方略館總裁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教習庶吉士管理戶部三庫事務國子監事務加九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總裁官經筵講官頭品頂帶禮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十年辛未。
五月。
庚寅朔。
以甘澍優沾。
上詣大高殿行禮報謝。
○遣惇親王奕誴詣時應宮。
恭親王奕?詣昭顯廟。
醇郡王奕譞詣宣仁廟。
孚郡王奕譓詣凝和廟。
睿親王德長詣覺生寺。
豫親王本格詣黑龍潭。
禮親王世铎詣密雲縣白龍潭。
惠郡王奕詳詣清漪園龍神祠。
鎮國公奕谟詣靜明園龍神祠。
拈香。
○詣鐘粹宮問慈安皇太後安。
長春宮問慈禧皇太後安。
至己未皆如之。
○奉慈安皇太後慈禧皇太後幸漱芳齋。
侍午膳。
○谕内閣、劉坤一奏、請将庸劣員弁分别降革勒休一摺。
江西九江鎮标後營遊擊劉長培。
性情疏懶。
着開缺以都司降補。
撫州營候補都司張傳昭、候補千總易金洪、候補把總章奪标、不守營規。
均着革退随标。
饒州營鄱陽汛外委侯際雷、九江前營左哨外委蔡金魁、差操懈惰。
均着即行革職。
九江後營右哨外委陶鴻昇、人材庸劣。
着勒令休緻。
以示懲儆。
○谕軍機大臣等、禦史黃錫彤奏、兼籌兵食。
請辦屯田一摺。
據稱江蘇安徽等省。
荒田甚多。
莫若仿古屯田之法。
酌設屯營。
選招湘淮兩軍散勇。
于沿江一帶開墾。
以固江防而複正供等語。
該禦史所奏。
是否可行。
着曾國藩察看情形。
悉心妥籌具奏。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遵查江蘇安徽兩省雖有荒田。
皆與熟田交互錯綜。
且畸零分布。
不成片段。
難以試辦屯田。
數年後客民土着。
亦必次第開墾。
不至久荒。
報聞。
○又谕、劉銘傳奏、調派隊伍駐防邊境。
并陳探報情形各摺片。
河州竄出回股。
擾掠秦州一帶。
窺伺陝邊。
劉銘傳現調提督吳宏洛等、駐防長武等處。
着即饬令勤操部伍。
扼要嚴防。
遇有匪蹤。
即行攔擊。
以固邊圉。
陝北一帶。
漸臻安靜。
劉銘傳仍當妥為彈壓。
摉捕伏匪。
并饬該将弁整肅營規。
嚴禁滋擾。
以期綏靖地方。
密片一件留中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金積堡克複後。
疊經谕令左宗棠。
将如何移營進剿之處妥籌布置。
近聞河州回股。
于四月初聞。
竄擾兩當徽縣一帶。
旋向西去。
十六日。
隆德縣知縣周其俊會同馬隊。
遇賊于馬廠野雞岘地方。
接仗陣亡。
隆德固原一帶。
匪蹤出沒無定。
兼之叛回馬彥泷黨衆四百餘騎。
潛伏其閑。
并聞另股回匪。
在秦州西六十裡鋪剽劫。
攻破管子鎮以南民堡一處。
經官軍追擊。
于初八日。
至禮縣所屬長道鎮地方。
接仗挫敗。
十四日。
又有回匪千餘騎。
竄擾娘娘壩高橋。
延擾牡丹園等處。
秦州北鄉鹽合城地方。
亦有賊蹤紛擾。
此股回匪。
約有三千餘衆。
由河州潛渡洮河。
長驅東下。
現在盤踞甯遠縣屬之馬塢新寺一帶。
分股四出。
以擾後路糧道。
似此情形。
賊勢甚為猖獗。
着左宗棠将近日軍情。
确切查明具奏。
前據奏稱、調派劉明燈等所部。
分向安定靜甯等處挽運軍糧。
以規進取。
諒該大臣必已全局在胸。
速籌辦理。
第恐所部将士。
或因金積既克。
北路粗定。
遽爾志驕意滿。
漸形懈弛。
甚至觀望遷延。
不遵調遣。
此等軍營惡習。
亦難保其必無。
現在河州賊勢方張。
正當激勵諸軍。
鼓行而西。
滅此朝食。
斷不可玩時愒日。
坐失事機。
仍着将如何籌辦情形迅速奏聞。
以慰廑念。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杜嘎爾奏、逆匪向東侵犯。
現籌防剿情形。
請催調承辦糧台官員。
迅速出口各摺片。
逆匪有赴翁音河哈爾尼敦附近之薩巴爾圖河推河等處東竄之信。
另股距庫倫翁音站僅七八日路程。
四月初閑。
該逆分股。
在阿畢爾米特遊牧之白心圖西樓圖各寺盤踞。
杜嘎爾現饬管帶吉林二起馬隊之讷蘇肯等、前
五月。
庚寅朔。
以甘澍優沾。
上詣大高殿行禮報謝。
○遣惇親王奕誴詣時應宮。
恭親王奕?詣昭顯廟。
醇郡王奕譞詣宣仁廟。
孚郡王奕譓詣凝和廟。
睿親王德長詣覺生寺。
豫親王本格詣黑龍潭。
禮親王世铎詣密雲縣白龍潭。
惠郡王奕詳詣清漪園龍神祠。
鎮國公奕谟詣靜明園龍神祠。
拈香。
○詣鐘粹宮問慈安皇太後安。
長春宮問慈禧皇太後安。
至己未皆如之。
○奉慈安皇太後慈禧皇太後幸漱芳齋。
侍午膳。
○谕内閣、劉坤一奏、請将庸劣員弁分别降革勒休一摺。
江西九江鎮标後營遊擊劉長培。
性情疏懶。
着開缺以都司降補。
撫州營候補都司張傳昭、候補千總易金洪、候補把總章奪标、不守營規。
均着革退随标。
饒州營鄱陽汛外委侯際雷、九江前營左哨外委蔡金魁、差操懈惰。
均着即行革職。
九江後營右哨外委陶鴻昇、人材庸劣。
着勒令休緻。
以示懲儆。
○谕軍機大臣等、禦史黃錫彤奏、兼籌兵食。
請辦屯田一摺。
據稱江蘇安徽等省。
荒田甚多。
莫若仿古屯田之法。
酌設屯營。
選招湘淮兩軍散勇。
于沿江一帶開墾。
以固江防而複正供等語。
該禦史所奏。
是否可行。
着曾國藩察看情形。
悉心妥籌具奏。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遵查江蘇安徽兩省雖有荒田。
皆與熟田交互錯綜。
且畸零分布。
不成片段。
難以試辦屯田。
數年後客民土着。
亦必次第開墾。
不至久荒。
報聞。
○又谕、劉銘傳奏、調派隊伍駐防邊境。
并陳探報情形各摺片。
河州竄出回股。
擾掠秦州一帶。
窺伺陝邊。
劉銘傳現調提督吳宏洛等、駐防長武等處。
着即饬令勤操部伍。
扼要嚴防。
遇有匪蹤。
即行攔擊。
以固邊圉。
陝北一帶。
漸臻安靜。
劉銘傳仍當妥為彈壓。
摉捕伏匪。
并饬該将弁整肅營規。
嚴禁滋擾。
以期綏靖地方。
密片一件留中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金積堡克複後。
疊經谕令左宗棠。
将如何移營進剿之處妥籌布置。
近聞河州回股。
于四月初聞。
竄擾兩當徽縣一帶。
旋向西去。
十六日。
隆德縣知縣周其俊會同馬隊。
遇賊于馬廠野雞岘地方。
接仗陣亡。
隆德固原一帶。
匪蹤出沒無定。
兼之叛回馬彥泷黨衆四百餘騎。
潛伏其閑。
并聞另股回匪。
在秦州西六十裡鋪剽劫。
攻破管子鎮以南民堡一處。
經官軍追擊。
于初八日。
至禮縣所屬長道鎮地方。
接仗挫敗。
十四日。
又有回匪千餘騎。
竄擾娘娘壩高橋。
延擾牡丹園等處。
秦州北鄉鹽合城地方。
亦有賊蹤紛擾。
此股回匪。
約有三千餘衆。
由河州潛渡洮河。
長驅東下。
現在盤踞甯遠縣屬之馬塢新寺一帶。
分股四出。
以擾後路糧道。
似此情形。
賊勢甚為猖獗。
着左宗棠将近日軍情。
确切查明具奏。
前據奏稱、調派劉明燈等所部。
分向安定靜甯等處挽運軍糧。
以規進取。
諒該大臣必已全局在胸。
速籌辦理。
第恐所部将士。
或因金積既克。
北路粗定。
遽爾志驕意滿。
漸形懈弛。
甚至觀望遷延。
不遵調遣。
此等軍營惡習。
亦難保其必無。
現在河州賊勢方張。
正當激勵諸軍。
鼓行而西。
滅此朝食。
斷不可玩時愒日。
坐失事機。
仍着将如何籌辦情形迅速奏聞。
以慰廑念。
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杜嘎爾奏、逆匪向東侵犯。
現籌防剿情形。
請催調承辦糧台官員。
迅速出口各摺片。
逆匪有赴翁音河哈爾尼敦附近之薩巴爾圖河推河等處東竄之信。
另股距庫倫翁音站僅七八日路程。
四月初閑。
該逆分股。
在阿畢爾米特遊牧之白心圖西樓圖各寺盤踞。
杜嘎爾現饬管帶吉林二起馬隊之讷蘇肯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