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盛友如雲俠劍齊集開封 同仇敵忾群雄共赴武場

關燈
——量——天——尊!善哉——善哉!各位施主請了!”本來台下已經夠安靜的了,經他這麼一呼叫,把全場鎮住,更是聲息皆無,再加上郭長達嗓子也洪亮,離得老遠都能聽得很清楚。

    他接着說道:“各位!今天是八月初一,也是我們八王擂開擂的日子。

    我代表蓮花門向各位來賓和觀看比武的鄉親們,表示熱烈的歡迎!”衆人聽了一齊鼓掌,等掌聲落了,郭長達又接茬兒說:“衆位,大概有人不清楚,我們為什麼設這座擂,為什麼又叫‘八王擂’?或者還要問我們立擂的宗旨、比擂的方法。

    貧道這就向大家交代清楚。

    為什麼設這座擂?隻因為上三門之中出了個赫赫有名的白眉毛徐良,以及近來出世的玉面小達摩白芸瑞,他們兩個代表着三俠五義、小五義、小七傑,就是說代表着開封府。

    這徐良和白芸瑞,既是綠林人出身,卻忘記了綠林的根本,對綠林人遇到就殺,見到就斬,毫不留情;他們為報私仇,對其他門戶的人随意殺戮,手段殘忍。

    不說别的,單說我蓮花門,死在他們二人手裡的就不計其數,尤其是死在徐良手裡的竟數以百計!貧道作為蓮花門的總門長,豈能視若無睹啊!但是同徐良他們講理又講不通,所以隻能通過擂台來比試輸赢,故此立下了這八王擂。

    立此擂的宗旨,就是我們蓮花門要與上三門決一雌雄,有他沒我,有我沒他,不是魚死便是網破,為的是讓天下的老百姓,各位子弟、老師,給我們作個見證,看看我們幾個門戶,究竟誰高誰低。

    另外,這擂為什麼叫‘八王擂’?大家知道,大宋朝有個八王千歲趙德芳,這老頭兒沒事兒到外面化裝私訪,結果被我們發現請進了蓮花觀。

    我們的意思,打算叫八王千歲一碗水端平,給我們兩家解解糾紛。

    哪想趙德芳年邁昏庸,不辨是非,一口咬定說開封府、上三門做得對,指責我們蓮花觀無是生非。

    因此,我一怒之下把他囚禁在蓮花觀,開封府三番五次來要人。

    怎麼辦呢?我就立下這個擂,如果開封府赢了,我們把八王爺送回去;如果開封府、上三門不是我們的對手,對八王爺,我們是殺剮存留,任憑自便。

    下面說比武的方法:這次立擂,東道主是蓮花門,也請了其它門戶的一些朋友來幫兵助陣。

    打擂的主要是開封府的辦差官和上三門的人;倘若有人樂意給他們幫忙,我們也不拒絕。

    除了我們兩家之外,就是看熱鬧的鄉親百姓,要是有興趣,願意登台獻藝的,我們也歡迎。

    不過想要登台,你可得先把命豁出來——這地方,打死人不償命!因此我奉勸鄉親們,但凡能不登台最好别登台,你就站腳助威得了。

    現在,就開始打擂!”郭長達說完了,一揮拂塵,返歸後台。

     郭長達剛回去,“噌!”蹿出一個人來。

    這人三十挂零的年紀,身高九尺開外,寬寬的肩膀細細的腰梁,光着頭,绾着牛心發纂,銅簪别頂,短衣襟小打扮,勒着十字絆,大帶煞腰,下面是騎馬紮蹲裆滾褲,登着一雙皮臉兒爬地虎四喜快靴;往臉上看,面似镔鐵,黑中透亮,好像黑鍋底,兩道粗眉飛插雙鬓,一對大眼黑白分明,準頭端正,方海口,滿嘴的大闆牙,稍稍有點連鬓胡子茬兒。

    隻見他來到前台,先作了個羅圈揖,然後抖丹田喊道:“喲——呔!各位鄉親們,各位子弟老師!在下乃蓮花門弟子,江湖上人稱‘過天星’,名叫柳春達!打擂就要開始了,我先來登台練幾招粗拳笨腳壓壓場子,請衆人開眼!”這柳春達說完,往下一哈腰,“啪,啪……”把蓮花拳八八六十四路練了一遍。

    别看柳春達長得醜陋,可功夫并不淺,他伸手似挖壟,蜷手如卷餅,身似蛇形腿如鑽,拳似流星眼如電,貓蹿、狗閃、兔滾、鷹翻,蟒翻身、龍探爪、猴上樹、虎登山,各種絕藝全抖摟出來了。

    老百姓不住地鼓掌,大聲喝彩。

    因為人多,這掌聲和喝彩聲就像海潮翻騰似的。

    柳春達收招定式往那一站,氣不長出,面不更色。

    照理說見好就收得了,但是柳春達經大家這麼一陣用力鼓掌、高聲喝彩,他就飄飄然,忘乎所以了。

    他嗓子眼兒一癢,就又吹上了:“呀——呔!各位在座的有沒聽清楚的吧?在下姓柳,叫柳春達,我乃蓮花門的門人弟子,蓮花觀的觀主郭長達郭老前輩是總門長,我是他本門的親徒侄,曾學藝二十一載。

    今天我不想說别的,想問一問:開封府的人來了嗎?徐良來沒?玉面小達摩白芸瑞來了沒?你們兩個若是聽見了,誰敢登台,跟姓柳的比試比試、較量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