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四十五

關燈
令作贓私。

    吏以為能,寄此加罪。

    當時匦使朝堂,潛皆守捉,号天訴地,誰肯為聞?嚴命将行,恭往奔逐,泣血去國,沒骨災荒。

    長任欽州,示以無用。

    願邕充一卒之用,效力明時,膏塗朔邊,骨糞沙壤。

    使得身死王事,成邕夙心,妾則碎首粉身,萬死為足!妾夫婦義重,常見其志,不避罪責,冒死上聞。

    傥天光垂照,即當殒滅,妾之榮幸,實荷再生。

    謹奉表投延恩匦。

     李元真 元真,越王貞之元女孫。

    曾祖珍,於先天中得罪,配流嶺南。

    元真祖父皆亡殁嶺外,雖經恩赦,而未昭雪。

    元真進狀,請歸葬越王墓次。

    诏許之。

    即敕於鹹宜觀安置為女道士。

     ○請歸葬祖父於越王茔次狀 曾祖名珍,是越王第六男。

    先天年得罪,流配嶺南。

    祖父皆亡殁嶺外,雖累蒙洗雪,未還京師。

    去開成三年十二月内,嶺南節度使盧均,出俸錢接借。

    哀妾三代旅榇,暴露各在一方,特與發遣,歸就大茔合。

    今護四喪,已到長安,旅店權下。

    未委故越王墳所在,伏乞天恩,允妾所奏,許歸大茔。

    妾年已六十三,孤露家貧,更無所依倚。

     鄭氏 鄭氏,侯莫陳邈妻。

     ○進女孝經表 妾聞天地之性,貴剛柔焉。

    夫婦之道,重禮義焉。

    仁義禮智信者,是謂五常。

    五常之教,其來遠矣。

    總而為主,實在孝乎?夫孝者,感鬼神,動天地,精神至貫,無所不達。

    蓋以夫婦之道,人倫之始,考其得失,非細務也。

    《易》著乾坤,則陰陽之制有别;《禮》标羔雁,則伉俪之事實陳。

    妾每覽先聖垂言,觀前賢行事,未嘗不撫躬三複,歎息久之。

    欲緬想馀芳,遺蹤可躅。

    妾侄女特蒙天恩,策為永王妃。

    以少長閨闱,未娴詩禮。

    至於經诰,觸事面牆。

    夙夜憂惶,戰懼交集。

    今戒以為婦之道,申以執經之禮,并述經史正義,無複載乎浮詞。

    總一十八章,各為篇目,名曰《女孝經》。

    上至皇後,下及庶人,不行孝而成名者,未之聞也。

    妾不敢自專,因以曹大家為主,雖不足藏諸岩石,亦可以少補閨庭。

    辄不揆量,敢茲聞達。

    輕觸屏,伏待罪戾。

    妾鄭氏誠惶誠恐死罪死罪!謹言。

     胡 ,号“見素子”,居太白山,注《黃庭内景圖》一卷。

     ○黃庭内景五髒六腑補瀉圖序 夫王主陽,食人以五氣;地主陰,食人以五味。

    氣味相感,結為五髒。

    五髒之氣,散為四肢十六部三百六十關節,引為筋脈、津液、血髓,蘊成六腑、三焦、十二經,通為九竅。

    故五髒者,為人形之主。

    一髒損則病生,五髒損則神滅。

    故五髒者,神明魂魄志精之所居也。

    每髒各有所主,是以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腎主志。

    發於外則上應五星,下應五嶽。

    皆模範天地,禀象日月,觸類而取,不可勝言。

    若能存神修養,克己勵志,其道成矣!然後五髒堅強,則内受腥腐,諸毒不能侵;外遭疾病,諸氣不能損。

    聰明純粹,卻老延年。

    志高神仙,形無困疲。

    日月精光,來附我身;四時六氣,來合我體。

    入變化之道,通神明之理。

    把握陰陽,呼吸精神,造物者翻為我所制。

    至此時,不假金丹玉液,琅大還。

    自然神化沖虛,氣合太和,而升漢。

    五髒之氣,結五而入天中,左召陽神六甲,右呼陰神六丁,千變萬化,馭飛輪而意。

    是以不悟者勞苦外求,實非知生之道。

    是故太上曰:“精是吾神,氣是吾道。

    ”藏精養氣,保守堅貞,陰陽交會,以立其形是也。

     夙性不敏,幼慕元門,煉志無為,栖心澹泊。

    覽《黃庭》之妙理,窮碧簡之遺文,焦心研精,屢更歲月。

    伏見舊圖奧密,津路幽深,詞理既元,赜之者鮮。

    指以色象,或略記神名。

    諸氏纂修,異端斯起,遂使後學之輩,罕得其門。

    差之毫,謬逾千裡。

    今敢搜羅管見,罄竭讠叟聞,按據諸經,别為圖式。

    先明髒腑,次說修行,并引病源,吐納徐疾。

    旁羅藥理,導引屈伸,察色尋證,月禁食忌。

    庶使後來學者,披圖而六情可見,開經而萬品昭然。

    時大中二年戊辰歲述。

     楊氏 楊氏,宏農人,宰相王搏妻。

    著《女誡》一卷。

     ○傷子辭 予有令子,儉衣削食。

    以紀先功,志刊貞石。

    彼蒼不遺,俾善莫隆。

    今予建立,痛冤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