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周氏
周氏,番陽曹因妻。
○曹君墓碑 君姓曹,名因,字鄙夫。
世為番陽人。
祖父皆仕於唐高祖之朝,惟公三舉不第,居家以禮義自守。
及卒於長安之道,朝廷公卿,鄉鄰耆舊,無不太息。
惟予獨不然,謂其母曰:“家有南畝,足以養其親;室有遺文,足以訓其子。
肖形天地間,範圍陰陽内。
死生聚散,特世态耳。
何憂喜之有哉?”予姓周氏,公之妻室也。
歸公八載,恩義有專。
故贈之銘曰: 其生也天,其死也天。
苟達此理,哀複何言? 牛應真 應真,牛肅長女。
弘農楊唐源,著有《遺芳集》。
○魍魉問影賦 庚辰歲,予嬰沈痼之疾,不起者十旬。
毀頓精神,羸悴形體。
藥物救療,有加而無瘳。
感莊子有魍魉責影之義,故假之為賦,庶解疾焉。
魉魉問於予影曰:“君英達之人,聰明之子。
學包六藝,文兼百氏。
赜道家之秘言,探釋部之幽旨。
既虔恭於中饋,又希慕於前史。
不矯性以幹名,不毀物而成已。
伊淑德之如此,良精神之足恃。
何故羸厥姿貌,沮其精神?煩冤枕席,憔悴衣巾?子惟形兮是寄,形與子兮相親,何不誨之以崇德,而教之以自倫?異萊妻之樂道,殊鴻婦之安貧,豈痼疾而無生賴,将微賤而欲忘身?今節變歲移,臘終春首。
照晴光於郊甸,動暄氣於梅柳。
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
固可蠲憂釋疾,怡神養壽。
何默爾無營,自贻伊咎?” 仆於是乃勃然而應曰:“子居於無人之域,遊乎魑魅之鄉。
形既圖於夏鼎,名又著於蒙莊。
何所見之非博?何所談之不長?夫影依日而生,像人而見。
豈言談之足曉?何節物之能辨?随晦明以興滅,逐形骸以遷變。
以愚夫畏影,而蒙鄙之性以彰;智者視陰,而遲暮之心可見。
伊美惡兮由已,影何辜而遇譴?且予聞至道之精窈兮冥,至道之極昏而默,達人委性命之修短,君子任時運之通塞。
悔吝不能纏,榮曜不能惑。
喪之不以為喪,得之不以為得。
君子何乃怒予之不賞芳春?責予之不貴華飾?且吾之秉操,奚子智之能測?” 言未卒,魍魉惕然而驚,爾而起曰:“仆生於絕域之外,長於荒遐之境。
未曉智者之處身,是以造君而問影。
既談元之至妙,請終身以藏屏。
” 鮑君徽 君徽,字文姬,鮑徵君女,善詩。
德宗嘗召入宮,與宋若昭姊妹齊名。
每赓和,賞赉甚厚。
○乞歸疏 臣以草茅嫠婦,重荷寵恩,自謂生有馀幸矣!獨念妾也幼鮮昆季,長失椿庭。
室無雞黍之餐,堂有垂白之母。
衷情迫切,臣不啻隐忍,方慮控訴無門焉。
茲者幸遇聖明,诏臣吟詠,一入禦庭,百有馀日。
弄文舞字,上既以洽明聖之歡心;搦管揮毫,下既以倡諸臣之赓和。
惟是茕然老母,置諸不問,豈為子女者恝然若是耶?臣一思維,寸腸百結。
伏願陛下開莫大之宏恩,聽愚臣之片牍,得賜歸家,以供甘旨。
則老母一日之馀生,即陛下一日之恩賜也。
臣不揣愚昧,冒死以進。
溫氏 溫氏,李邕妻。
○為夫謝罪表 妾溫氏言:邕效職不謹,狀涉貪狼,逼迫囹圄,獲罪以聞。
誠宜不待刑書,便當殒滅;然事有所隐,恐負明時。
天地遠,号訴不敢,倉卒之際,分從嚴誅。
豈謂天鑒仁明,邕得生竄荒外,再造之幸,上答何階?死罪死罪! 邕少習文章,薄竊時譽。
疾惡如雠,往任拾遺,奏張昌宗之黨;後參憲府,劾武三思之罪。
坐此為累,不容於衆。
秉邪佞者切齒,攻文章者側目。
由是頻谪遠郡,削迹朝端。
不見阙庭,何啻十載?歲時凝戀,聞者傷懷。
屬國家有事東嶽,大禮告成。
法駕西旋,路遊近境。
普遵牛酒之獻,各展臣子之心。
不意天澤曲垂,恩私屬沐。
邕當再躍,何以為心。
懇至夙誠,冀遂申效。
妾聞正直見用,邪佞生憂。
邕之禍端,自此為始。
且邕比任外官,竟無一議。
天顔暫顧,罪則旋生。
諺雲:“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伏惟陛下明察此言,妾之微軀,萬死無恨。
死罪死罪! 邕初蒙勘當,即便禁身,水不入口,向逾五日。
孤直援寡,邪黨相趨,窘急至深,實不堪忍!氣微息奄,惟命是聽。
遣邕手書,事生吏口,貸百姓蠶糧,抑稱枉法,市羅以進,
○曹君墓碑 君姓曹,名因,字鄙夫。
世為番陽人。
祖父皆仕於唐高祖之朝,惟公三舉不第,居家以禮義自守。
及卒於長安之道,朝廷公卿,鄉鄰耆舊,無不太息。
惟予獨不然,謂其母曰:“家有南畝,足以養其親;室有遺文,足以訓其子。
肖形天地間,範圍陰陽内。
死生聚散,特世态耳。
何憂喜之有哉?”予姓周氏,公之妻室也。
歸公八載,恩義有專。
故贈之銘曰: 其生也天,其死也天。
苟達此理,哀複何言? 牛應真 應真,牛肅長女。
弘農楊唐源,著有《遺芳集》。
○魍魉問影賦 庚辰歲,予嬰沈痼之疾,不起者十旬。
毀頓精神,羸悴形體。
藥物救療,有加而無瘳。
感莊子有魍魉責影之義,故假之為賦,庶解疾焉。
魉魉問於予影曰:“君英達之人,聰明之子。
學包六藝,文兼百氏。
赜道家之秘言,探釋部之幽旨。
既虔恭於中饋,又希慕於前史。
不矯性以幹名,不毀物而成已。
伊淑德之如此,良精神之足恃。
何故羸厥姿貌,沮其精神?煩冤枕席,憔悴衣巾?子惟形兮是寄,形與子兮相親,何不誨之以崇德,而教之以自倫?異萊妻之樂道,殊鴻婦之安貧,豈痼疾而無生賴,将微賤而欲忘身?今節變歲移,臘終春首。
照晴光於郊甸,動暄氣於梅柳。
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
固可蠲憂釋疾,怡神養壽。
何默爾無營,自贻伊咎?” 仆於是乃勃然而應曰:“子居於無人之域,遊乎魑魅之鄉。
形既圖於夏鼎,名又著於蒙莊。
何所見之非博?何所談之不長?夫影依日而生,像人而見。
豈言談之足曉?何節物之能辨?随晦明以興滅,逐形骸以遷變。
以愚夫畏影,而蒙鄙之性以彰;智者視陰,而遲暮之心可見。
伊美惡兮由已,影何辜而遇譴?且予聞至道之精窈兮冥,至道之極昏而默,達人委性命之修短,君子任時運之通塞。
悔吝不能纏,榮曜不能惑。
喪之不以為喪,得之不以為得。
君子何乃怒予之不賞芳春?責予之不貴華飾?且吾之秉操,奚子智之能測?” 言未卒,魍魉惕然而驚,爾而起曰:“仆生於絕域之外,長於荒遐之境。
未曉智者之處身,是以造君而問影。
既談元之至妙,請終身以藏屏。
” 鮑君徽 君徽,字文姬,鮑徵君女,善詩。
德宗嘗召入宮,與宋若昭姊妹齊名。
每赓和,賞赉甚厚。
○乞歸疏 臣以草茅嫠婦,重荷寵恩,自謂生有馀幸矣!獨念妾也幼鮮昆季,長失椿庭。
室無雞黍之餐,堂有垂白之母。
衷情迫切,臣不啻隐忍,方慮控訴無門焉。
茲者幸遇聖明,诏臣吟詠,一入禦庭,百有馀日。
弄文舞字,上既以洽明聖之歡心;搦管揮毫,下既以倡諸臣之赓和。
惟是茕然老母,置諸不問,豈為子女者恝然若是耶?臣一思維,寸腸百結。
伏願陛下開莫大之宏恩,聽愚臣之片牍,得賜歸家,以供甘旨。
則老母一日之馀生,即陛下一日之恩賜也。
臣不揣愚昧,冒死以進。
溫氏 溫氏,李邕妻。
○為夫謝罪表 妾溫氏言:邕效職不謹,狀涉貪狼,逼迫囹圄,獲罪以聞。
誠宜不待刑書,便當殒滅;然事有所隐,恐負明時。
天地遠,号訴不敢,倉卒之際,分從嚴誅。
豈謂天鑒仁明,邕得生竄荒外,再造之幸,上答何階?死罪死罪! 邕少習文章,薄竊時譽。
疾惡如雠,往任拾遺,奏張昌宗之黨;後參憲府,劾武三思之罪。
坐此為累,不容於衆。
秉邪佞者切齒,攻文章者側目。
由是頻谪遠郡,削迹朝端。
不見阙庭,何啻十載?歲時凝戀,聞者傷懷。
屬國家有事東嶽,大禮告成。
法駕西旋,路遊近境。
普遵牛酒之獻,各展臣子之心。
不意天澤曲垂,恩私屬沐。
邕當再躍,何以為心。
懇至夙誠,冀遂申效。
妾聞正直見用,邪佞生憂。
邕之禍端,自此為始。
且邕比任外官,竟無一議。
天顔暫顧,罪則旋生。
諺雲:“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伏惟陛下明察此言,妾之微軀,萬死無恨。
死罪死罪! 邕初蒙勘當,即便禁身,水不入口,向逾五日。
孤直援寡,邪黨相趨,窘急至深,實不堪忍!氣微息奄,惟命是聽。
遣邕手書,事生吏口,貸百姓蠶糧,抑稱枉法,市羅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