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五

關燈
随本聲明。

     ○予故喀喇沁貝子瑪哈巴拉祭葬如例。

    并賞銀四百兩。

     ○己卯。

    遣官祭關帝廟。

     ○谕内閣、前據德興奏、番賊偷渡分搶。

    經青海盟長派兵捕斬。

    當有旨谕知富呢揚阿确切查明具奏。

    茲據奏稱、滅什卡族賊首噶布藏、因與蒙古挾雠報複。

    偷渡行搶。

    至剛咱族千戶完的他爾、因被該管廳員責處。

    欲請移居河北。

    并非作賊偷渡等語。

    上年因各族番匿踞肆擾。

    經該督派兵驅逐回巢。

    均知斂迹。

    乃該賊首噶布藏、于大兵撤回以後。

    辄挾蒙古引路之嫌。

    過河搶劫。

    實屬愍不畏法。

    此時賊首就戮。

    夥賊敗回。

    自不值複派官兵深入搜捕。

    着該督饬知該總兵站住、于稽查番族戶口之便。

    妥為查辦。

    并嚴行曉谕。

    此次餘衆。

    姑從寬宥。

    嗣後如有續犯。

    即當悉數剿除。

    仍饬防所官兵。

    随時防範。

    實力巡查。

    毋得稍有疏懈。

    至該千戶完的他爾、并無搶劫情事。

    因蒙古官兵猝遇。

    誤緻殲斃。

    其原獲跟随之坦木住古等六名。

    着該大臣就近訊明。

    酌核辦理。

     ○又谕、富呢揚阿奏、籌款提借兵饷。

    并請饬催外省協饷一摺。

    甘肅地處邊陲。

    各營俸饷。

    必須按期撥解。

    茲據奏稱、本款存銀。

    不敷支放。

    外省協饷。

    未報起程。

    現值撥解伊犁俸饷。

    并支發内地各營夏季俸饷之期。

    着照所請、準其在于新疆備用款内提借銀三萬四千六百兩。

    減平節省款内。

    提借銀四萬四千三百兩。

    盤查生息款内。

    提借銀五萬四千兩。

    收入二十四年兵饷款内。

    以備支放。

    一俟外省協饷解到。

    即行提還。

    其山西省未報起程之豫撥二十四年兵饷銀兩。

    廣西、山東、兩浙、兩淮、河東道、安徽、蘇州、未報起程之正撥二十四年兵饷銀兩。

    即着各該督撫等嚴催趕解。

    毋得遲誤。

     ○庚辰。

    谕内閣、前因各省扣存藩庫應解部庫之款。

    久未報解。

    曾降旨着各該督撫等統限三個月解部交納。

    茲據戶部奏稱、各該省共應解銀六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五兩零。

    現已限期屆滿。

    其業經解部。

    及已報起解尚未到部者。

    共銀五萬五千七百六十餘兩零。

    尚有銀六十一萬三千六百六十餘兩。

    仍未完解。

    請旨饬催。

    此項銀兩。

    均已扣存藩庫。

    自應遵照奏定限期。

    全數解部。

    何以遲至限滿。

    報解仍複寥寥。

    實屬延玩。

    着各該督撫等嚴饬司道。

    認真趕辦。

    将應解部庫銀兩。

    迅即委員起解赴部交納。

    并将起程日期。

    先行咨部查核。

    如再遲逾。

    着即将延不解交各員。

    據實奏參。

    毋稍徇隐。

    以示懲儆。

     ○辛巳。

    以太仆寺少卿程庭桂、為光祿寺卿。

     ○戶部議準、廣西巡撫周之琦疏報、北流縣大牛嶺設廠開采鐵礦。

    從之。

     ○壬午。

    以四川重慶鎮總兵官托明阿、為提督。

     ○培修直隸天津、靜海、青、滄、南皮、交河、東光、吳橋、景、九州縣堤工。

    并浚滄州減河。

    加築石壩海墁。

    從總督讷爾經額請也。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定遠縣民婦忽楊氏。

     ○禮部議準、河南巡撫鄂順安疏報、采訪桐柏縣節婦馬鄭氏等九口。

    請建總坊旌表。

    江蘇巡撫孫善寶疏報、江都甘泉二縣貞節婦女洪于氏等九十口。

    請于恤嫠局中刊石旌表。

    寶應縣貞節婦女劉氏等六十七口。

    請列入前建總坊旌表。

    從之。

     ○癸未。

    谕軍機大臣等、現在湖北糧道邱煌、有應行查詢事件。

    着惠吉傳旨即饬令該員迅速來京。

    聽候傳問。

    其督運事務。

    或即派總運之員接辦。

    抑或另行派員辦理之處。

    着惠吉一并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據壁昌奏、江廣各幫漕船行抵龍江關。

    查驗木稅窒礙情形。

    當降旨将該監督瑞長交部嚴加議處。

    并令來京聽候部議矣。

    茲據瑞長奏、湖北漕船違例帶木越關。

    無憑查驗。

    所奏各情節。

    與壁昌前奏互異。

    着該署督即将該省漕船如何不候查驗。

    徑行越關各情節。

    确切查明。

    據實具奏。

    毋得稍存回護。

    緻有不實不盡。

    瑞長原摺。

    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尋奏、查湖北漕船停泊二套溝七日之久。

    屢次咨請查驗。

    該監督不肯往驗。

    咨明漕督饬令開行。

    始敢前進。

    并非不候查驗。

    徑行越關。

    下軍機大臣知之。

     ○又谕、據都察院奏、江西民人範守誠、呈控洋商違例抽銀。

    并呈遞洋行議簿各件一摺。

    粵東茶商納課。

    例有定額。

    若如該民人所控。

    洋行私增各款至百餘倍。

    該商等疊次控告。

    俱被洋商伍怡和等朦混。

    事關違例私抽銀兩。

    必應徹底究辦。

    況有議簿可憑。

    着該督等督同該監督等提集各行商。

    悉心詳鞫。

    務期水落石出。

    不準稍有徇庇。

    以懲商蠹而清國課。

    該民人呈遞議簿等件五本。

    着發交該督等閱看。

    将此谕令耆英、程矞采、并傳谕文豐、黃恩彤、知之。

    尋奏、查洋商抽提行用羨餘。

    彌補夷欠。

    系照乾隆年間舊定章程禀經粵海關監督批準。

    與茶商無涉。

    訊明範守誠以不幹己事捏告。

    複詐稱職官。

    按律拟發近邊充軍。

    下部議。

    從之。

     ○以前任浙江溫州鎮總兵官德年、為四川重慶鎮總兵官。

     ○甲申。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香河縣民賀開富妻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