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四

關燈
欠息銀一摺。

    直隸楊村續增剝船。

    為濟運漕糧之用。

    現經查明滿料補造各船隻。

    均應趕緊排造。

    所需經費。

    因東省欠交息銀。

    屢催未解。

    以緻應用扣存油艌銀兩。

    動墊無存。

    無從撥解。

    着山東巡撫即饬運司将商欠息銀。

    先行籌撥十二萬五百四十兩零解交部庫。

    其解存長蘆運庫、并雲南等省在天津道庫借領剝費等銀共五萬四千四百五十九兩零。

    即由該督饬知分别解部兌收湊抵。

    以清江廣等省代墊造船正款。

    俾得趕造新船解直。

    以資剝運。

     ○戊午。

    引見辛醜科散館、及補行散館人員。

    得旨、此次散館之修撰龍啟瑞、編修江國霖、龔寶蓮、業經授職。

    二甲庶吉士俞長贊、周宗濂、陳慶松、張晉祺、章瓊、吳鼎昌、趙畇、何若瑤、童華、潘曾瑩、曾廣淵、賈樾、梁國瑚、蔡徵藩、徐玉豐、張金镛、童以炘、楊式谷、陳啟邁、蔡念慈、徐墉、劉琨、梁紹獻、葛景萊、蔣達、王鳳翔、李湘華、葛高翯、林鹗騰、孫锵鳴、方俊、盧慶綸、文瑞、田樹桢、張炜、李希彬、鄭元璧、彭涵霖、均着授為編修。

    三甲庶吉士張衍重、沈大谟、孫晉墀、宗室錫齡、顔培瑚、畢道遠、宗室載齡、均着授為檢讨、韓錦雲、鐘世耀、張興仁、馬品藻、龔紹仁、汪堃、陳鑒、張樾、張振金、高延绶、郭禮圖、朱錫珍、均着以部屬用。

    蕭尚欽、高鴻飛、徐棻、洪毓琛、陳洪猷、張舒翰、均着以知縣即用。

     ○以前任福州将軍保昌、署鑲黃旗蒙古都統。

     ○己未。

    上奉皇太後幸慎德堂。

    進膳。

     ○谕軍機大臣等、據程矞采奏、咪唎口□堅兵船退出外洋。

    并<?口英>咭唎使臣口□樸口□鼎喳退職回國。

    另換公使口□德口□庇口□時接辦等語。

    覽奏均悉。

    耆英此時當已行抵粵東。

    其<?口英>夷使臣口□樸口□鼎喳現已退職回國。

    即着耆英等與新到之口□德口□庇口□時申明條例。

    令其遵照辦理。

    至口□樸口□鼎喳系因何事退職。

    該國何以更換使臣。

    及新來之口□德口□庇口□時能否相安。

    并着耆英等密加偵探。

    務得确情。

    随時具奏。

    将此由四百裡谕知耆英、程矞采、并傳谕黃恩彤知之。

    尋奏、口□樸口□鼎喳因患病回國。

    口□德口□庇口□時曾于公司館未散時來粵。

    充當大班。

    粗通漢語。

    數月以來。

    尚無桀骜不法情事。

    報聞。

     ○賞會試年老舉人吳人瑞等十八名司業檢讨學正職銜有差。

     ○庚申。

    上詣大高殿行禮。

     ○還宮。

     ○禦乾清宮。

    召讀卷官入。

    親閱定進呈十卷甲第。

     ○以光祿寺卿李菡、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辛酉。

    上禦太和殿傳胪。

    賜一甲孫毓溎、周學浚、馮培元、三人進士及第、二甲王景淳等一百六人進士出身。

    三甲孫廷元等一百人同進士出身。

     ○幸圓明園。

     ○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壬戌。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甯津縣民高常曾媳許氏。

     ○癸亥。

    谕内閣、前據梁寶常奏、杭州省城火藥局。

    被雷轟擊。

    并未延燒。

    當因情節可疑。

    降旨饬令确查具奏。

    茲據奏稱、是日雷從地奮。

    勢猛上烘。

    是以未至延燒等語。

    火藥因雷而然。

    藥多勢猛。

    以緻片瓦無存。

    其理甚明。

    尚無捏飾。

    所有該撫自請察議之處。

    着加恩寬免。

     ○甲子。

    谕軍機大臣等、據潘錫恩奏、洪澤湖水增長、籌防宣洩。

    并查勘淮揚運河水勢工程一摺。

    又另片奏、履勘豐北等七廳堤工。

    擇要幫加等語。

    現在黃流下注。

    洪澤湖高堰甚為吃重。

    雖經各路分洩。

    仍複消不敵長。

    轉瞬伏秋大汛。

    亟宜豫籌宣洩保護之方。

    該河督已饬廳營将束清禦黃二壩。

    及吳城七堡順清河等處。

    再加展辟。

    并将信壩啟放。

    俾湖水得以暢出。

    其人字河金灣舊壩。

    東西灣壩。

    亦經酌量啟放。

    減水歸江。

    辦理尚為妥協。

    惟黃水正當日長。

    彙注洪澤。

    高堰山盱。

    及下遊各廳。

    處處緊要。

    該河督務當振刷精神。

    實力防護。

    毋得稍有疏虞。

    是為至要。

    所有趕辦各廳要工。

    及責令工員賠修之處。

    均着于工竣後核實驗收。

    其堰盱兩廳湖堤吃重。

    着即酌發錢糧。

    寬購料物。

    分貯工次。

    以資應手。

    至豐北等七廳堤工殘缺卑薄之處。

    并着擇要幫加。

    将來挽黃歸正時。

    得資抵禦。

    所需銀兩。

    準即于河庫動支。

    毋庸另撥。

    該河督樽節減估。

    派員興辦。

    毋任草率偷減。

    工竣核實驗收。

    将此谕令知之。

     ○以故甘肅岷州土百戶趙呈瑞子邦桢、襲職。

     ○乙醜。

    孝慎皇後忌辰。

    遣官祭陵寝。

     ○谕内閣、原任大學士富俊、文孚、宣力多年。

    居官清正。

    且其現在子孫。

    均系承嗣。

    所有代賠未交庫款。

    着加恩寬免。

     ○又谕、寶興奏馬邊夷匪出擾、經官兵擊退。

    請将疏防之備弁斥革一摺。

    此次夷匪分股出擾。

    人數甚衆。

    經官兵分投驅擊殲戮。

    使其大受懲創。

    逃遁回巢。

    不緻蔓延。

    辦理尚為迅速。

    惟該夷匪入境之處。

    系馬邊右營及煙峰汛所管。

    該備弁等事先疏于防範。

    雖随同擊斃多匪。

    地方現在靖谧。

    究有應得之咎。

    四川署馬邊右營守備左營千總張明祥、煙峰汛千總張大麟、着即斥革。

    以示儆戒。

     ○以翰林院編修晏端書、為雲南鄉試正考官。

    戶部員外郎朱昌頤、為副考官。

    翰林院侍講學士萬青藜、為貴州鄉試正考官。

    編修何紹基、為副考官。

     ○丙寅。

    谕内閣、理藩院奏、因罪革職之喀爾喀紮薩克達爾漢貝勒令伊子承襲。

    請旨一摺。

    已革喀爾喀紮薩克達爾漢貝勒齊旺多布齋、所犯罪名。

    僅予革職。

    并未罪及其子。

    着加恩将所遺紮薩克達爾漢貝勒。

    準令伊子索特納木多爾濟、承襲。

     ○又谕、輯瑞等奏、裁撤防兵豫籌歸伍一摺。

    西甯河州二鎮。

    換防官兵。

    現經裁撤。

    據該大臣等查明防兵一千九百餘員名。

    所需車腳等費。

    統計一萬九千兩零。

    該處節存生息銀兩。

    為數無多。

    不敷支用。

    着準其于葉爾羌喀什噶爾備貯銀内每名借銀十兩。

    由陝甘總督查照清冊。

    于各官兵名下。

    一年如數扣完。

    統随二十五年經費搭解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