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九

關燈


    春溫秋肅之理。

    而制為刑罰。

    刑罰者。

    非聖人之得已也。

    天不能有陽而無陰。

    有春而無秋。

    聖人不能有爵賞而無刑罰。

    自然之勢地。

    易豫彖曰。

    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豫。

    悅豫也。

    刑罰之設。

    誠自然之勢。

    用以威民。

    非用以悅民。

    而不知此正悅豫之大者。

    蓋刑罰之所以不能悅豫。

    為不服之故。

    所以不服。

    為不清之故。

    所以不清。

    為不順而動之故。

    若因其有罪而罰之。

    則罰之順。

    雖執法不為苛。

    因其無罪而赦之。

    則赦之順。

    雖肆赦不為縱。

    順天理即以順人心。

    上以順召。

    下必以順應。

    革面革心。

    興仁興讓。

    獄訟衰息。

    比戶可封。

    自西自東。

    自南自北。

    無思不服矣。

    其服也。

    中心悅而誠服。

    故其象為豫。

    書曰。

    告爾祥刑。

    謂詳審也。

    禮曰。

    嚴斷刑。

    嚴非嚴酷之嚴。

    謂嚴密也。

    既詳且密。

    務使上無疑而下不怨。

    則順之道得矣。

    禮成。

    上幸文淵閣。

    賜講官及聽講諸臣茶。

    複賜宴于本仁殿。

     ○谕内閣、向例經筵宴畢後。

    各官在太和門外行禮。

    嗣後着改于文華殿院内行禮。

     ○欽差大臣廣州将軍伊裡布等奏、現在通商輸稅各事宜。

    議有規模。

    惟該夷請裁行商。

    并原退居香港通市。

    一切稽查偷滿納稅各章程。

    諸費更張。

    必須通盤籌畫。

    方足順夷情而裕課額。

    至咪唎口□堅口□佛口□蘭哂各國抵粵後。

    無乞往各口通商情事。

    得旨、覽奏均悉。

    着伊裡布察看夷情。

    随時酌辦。

    務臻妥協。

    以咺委任。

     ○以前任内閣學士李品芳、為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銜。

     ○以候補三品京堂倭什讷、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庚辰。

    孝淑睿皇後忌辰。

    遣官祭昌陵。

     ○谕内閣、劉鴻翺等奏、被水監犯守法未逸一摺。

    福建長汀縣上年猝被水災。

    監房倒塌。

    該管典史陳桓、搶護各犯出監。

    押送府署差房。

    複晝夜盡心防守。

    該縣知縣王壘、冒險入監。

    督率救護。

    妥為安插。

    複曉以大義。

    使各犯鹹知守法。

    均屬措置合宜。

    王壘、陳桓、俱着給咨送部引見。

    以示鼓勵。

     ○又谕、靳大因妻崔氏向索養贍錢文。

    業将與分和奸好之崔氏辱罵。

    起意緻死洩忿。

    乘間将其殺斃。

    并将屍身碎割。

    希圖滅迹。

    該部議照夫毆妻至死者絞故殺亦絞律拟絞監候。

    系屬照例辦理。

    惟謀殺無罪之妻。

    并将屍身碎割。

    情殊殘忍。

    靳大依議應絞。

    着監候入于本年朝審情實。

     ○大學士軍機大臣穆彰阿等議覆盛京将軍禧恩籌議善後事宜十條。

    一、熊嶽副都統協領、移駐金州。

    金州城守尉、移駐蓋州。

    蓋州防守尉、移駐熊嶽。

    統歸金州副都統兼轄。

    岫岩距金州較遠。

    請改歸盛京将軍管轄。

    一、旗營隊伍。

    馬步相間。

    請省城酌留兵二千名。

    分日演習排槍擡槍長矛腰刀。

    每月演習陣式。

    各操二次。

    步射騎射。

    認真選拔。

    并行知沿海各城勤加督演。

    一、炮位二千五百斤以上。

    擇地存貯。

    春秋二季演放。

    一千五百斤以下。

    分貯附近海口數位。

    餘俱運赴各城。

    每月輪流試演。

    一、旅順口水師營戰船。

    應分别報修改造。

    并添造巡船。

    請饬閩浙總督派員代造。

    務須工堅料實。

    一律穩固。

    以昭慎重。

    一、省城閑散旗丁。

    學習鳥槍。

    作為步隊。

    金州旗勇。

    暫緩裁撤。

    遇有甲兵缺出。

    即行挑補。

    每名月給銀五錢。

    一、奉省海口各城。

    添派佐領防禦一員。

    會同民署委員。

    赴各島嶼稽查。

    一、硝磺出境。

    責成旗民地方官。

    并協同山海關監督等衙門。

    分别查拏治罪。

    一、保甲之法。

    嚴饬旗民地方各官照舊奉行。

    不準仍前怠忽。

    一、邊壕邊栅。

    一律挑穵樹立。

    由該管官帶領兵丁實力巡緝。

    以上九條均應如所奏辦理。

    至該将軍奏稱奉天各城牆垣。

    責令官民捐修。

    并各鄉村自行設立窩鋪。

    該将軍系為節省經費起見。

    惟以捐輸之事。

    指為該官民等應出之項。

    難保無苛派抑勒等弊。

    應令該将軍另行妥議具奏。

    從之。

     ○辛巳。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幸圓明園。

     ○遣官祭昭忠祠。

     ○谕内閣、耆英奏、遵旨訪查鄂雲劣迹一摺。

    鄂雲即聯璧。

    着先行革去候選直隸州知州。

    并着劉韻珂派員押解來京。

    交刑部嚴行審訊。

     ○又谕、劉韻珂奏、請将旗營孤寡男婦酌加接濟等語。

    乍浦滿洲營旗民。

    現自嘉興遣回。

    所有孤寡男婦一千一百零一名口。

    既據該撫查明窘苦異常。

    自應量加撫恤。

    加恩着準其照滿洲營蠲恤之例。

    咨行該都統。

    分别年歲造冊。

    于軍需款内支給一月錢文。

    以示體恤。

     ○癸未。

    遣官祭關帝廟。

     ○谕内閣、禦史陳慶镛奏營伍積弊一摺。

    據稱近日各省營伍。

    操演之日。

    所有馬匹兵勇。

    往往臨時雇覓替代。

    甚至官弁人等各有蔭糧。

    以緻通融頂替。

    其軍器或至朽爛不堪。

    火藥或至不能遠送等語。

    設兵原以衛民。

    必一兵有一兵之用。

    方為有備。

    若如該禦史所奏。

    不獨平時操演盡屬具文。

    而國家養兵之費。

    适飽營員私橐。

    上下相蒙。

    一至于此。

    若不嚴加汰除。

    何以整肅綱紀。

    着各督撫提鎮确切查明。

    力除積弊。

    如稍有諱飾。

    不以整頓營伍為急務。

    自問天良何在。

    一經發覺。

    朕惟執法以行。

    斷不能幸邀寬宥也。

    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廈門鼓浪嶼寄泊夷船。

    幹預民事。

    上年龍溪地方黃吳村莊。

    拾獲漂流木筏。

    事主赴夷告訴。

    吳姓被焚房屋十三所。

    黃姓出洋銀六百圓獲免。

    又同安附近械鬥。

    夷匪得銀助鬥。

    其赴台載米商人。

    在洋被搶。

    亦訴于夷目。

    代為緝獲。

    财米均分。

    其閩廣交界之南澳地方。

    該夷蓋館築樓。

    并設教場操演。

    随處肆掠婦女。

    擅辦民事等語。

    如果屬實。

    則夷目幹預民事。

    奸民藉端勾結。

    不可不防其漸。

    再台灣港口雞籠山打狗山二處。

    沙礁甚險。

    須用平底船。

    及熟谙水路者方能前進。

    近聞夷船在廈。

    勾引奸民。

    要用平底船一百四十隻。

    難保不别存詭計。

    着劉鴻翺嚴密訪查。

    務得确情。

    據實具奏。

    并着怡良于自台内渡後。

    嚴饬該鎮道等于雞籠山。

    打狗山。

    及鹿耳門扼要之處。

    加意防範。

    慎勿稍存大意。

    将此谕知怡良、劉鴻翺、并谕窦振彪、普陀保知之。

     ○湖北鄖陽鎮總兵官恒安因病休緻。

    以浙江樂清協副将馬維衍、為鄖陽鎮總兵官。

     ○甲申。

    孝康章皇後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内閣、庫丁張誠保等于兌收捐項。

    朦混舞弊。

    該查庫禦史系何人監秤。

    因何不能察出弊窦之處。

    着前任查庫禦史孫日萱。

    宜崇。

    各于刑部呈遞親供。

    據實登覆。

     ○引見内務府保送京察一等人員。

    得旨、此次内務府三院等處京察一等圈出人員。

    着各該堂官再行出具切實考語。

    帶領引見。

    出之堂主事桂林、委署主事瑛桂、總理工程處委署主事德溥、内管領德浚、毓泰、造辦處六品庫掌廷瑞、堂筆帖式福新、興绶、廣毓、毓溶、蘊和、長潤、廣儲司筆帖式文奎、都虞司筆帖式文英、會計司筆帖式福祿、掌儀司筆帖式文興、掌關防管理内管領事務處筆帖式保慶、官房租庫筆帖式恒祐、武英殿筆帖式成祥、廣儲司無品級司庫福隆阿、上驷院委署主事瑞齡、武備院筆帖式榮林、奉宸苑六品庫廣盛、六品苑丞恒椿、圓明園六品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