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在九月份,萊溫為基季分娩的事搬到莫斯科去住了。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在卡申省有一塊領地,因此積極參與即将舉行的大選。
當他打算動身去參加這場大選的時候,萊溫已經無所事事地在莫斯科住了整整一個月。
他叫在謝列茲涅夫縣有選舉權的萊溫同他一起去。
再說,萊溫本來要到卡申省去辦一件重要的事,替他那位住在國外的姐姐辦理有關托管領地及收取贖金的事宜。
萊溫還在猶豫不決,基季看到他在莫斯科實在無聊,所以就勸他去,并且未經他同意就替他定購了一套價值八十盧布的貴族禮服。
于是為禮服花掉的八十盧布就成了促使萊溫去的主要原因。
他到卡申省去了。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對他講了大選中将要發生的根本變化的意義和作用。
一省的首席貴族依法掌管着許多重要的公益事業——托管(就是萊溫現在為之吃苦頭的那種機構)、貴族的大筆公款、女子中學、男子中學、軍事學校、新規定的國民教育,最後還有地方自治局。
現在的首席貴族斯涅特科夫是一個具有老派貴族氣質的人,花掉了自己的大筆财産,心地善良,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個正派的人,但他根本不了解新時代的需求。
他事事支持貴族一方的意見,直言不諱地反對普及國民教育,使得應當發揮巨大作用的地方自治會帶有了階級性。
必須另選一個精力充沛、精明能幹的當代新人去接替他的職位,使事情辦得能從賦予貴族(不僅作為貴族,而且作為地方自治局代表)的全部權利中取得能夠取得的自治利益。
卡申省很富裕,在各方面一直都走在其他省前面,現在卡申省裡又聚集着一群頗有勢力的人物,因此這裡辦成的事能夠成為其他省乃至整個俄國的榜樣。
因此,大選這件事有着重大的意義。
預計,代替斯涅特科夫出任省首席貴族的不是斯維亞日斯基,便是涅維多夫斯基,後者比前者更合适,因為後者原先是個教授,極其聰明,還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的好朋友。
萊溫在卡申省已經住了五天,天天去開會,并為姐姐那件老是辦不成的事到處奔波。
首席貴族們全都忙于大選,所以連托管這樣簡單的事也辦不了。
收贖金這件事同樣也遇到麻煩。
費了一番周折總算撤銷了禁令,錢也準備好,可以支付了,但是,那位熱心的公證人卻交不出票據,因為得有主任簽名,而主任沒交代好工作就去開會了。
到處奔波,同那些完全理解申請人的不愉快處境、卻又愛莫能助的善良的好人談話,這一切努力全都毫無結果,這使萊溫感到很苦惱,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夢中,你拼命使勁,卻動彈不得。
他在同自己那位和善的律師談話時常常會有這種感受。
這位律師似乎已經殚精竭慮,竭盡所能,想讓萊溫擺脫困境。
“去試試看吧,”律師不止一次地說,“到某某地方去一趟吧,”接着,他便制定出一整套回避緻命的障礙的計劃。
但是,他立即又會補上一句:“還是會受阻的,不過去試一試吧。
”萊溫去試了,有時步行,有時乘車。
見到的人全都是既友好又客氣,但結果原已避開的障礙最終又冒出來把路攔住。
令萊溫感到特别氣惱的是,他怎麼也弄不明白,他是在同誰鬥,他的事辦不成會對誰有利。
這一點似乎誰也不知道,代理人也不知道。
要是事情能像不排隊就不能到鐵路售票處買票那樣明白,他也就不會感到委屈和惱火了;但是在他辦事遇到障礙時,誰也無法對他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些障礙。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在卡申省有一塊領地,因此積極參與即将舉行的大選。
當他打算動身去參加這場大選的時候,萊溫已經無所事事地在莫斯科住了整整一個月。
他叫在謝列茲涅夫縣有選舉權的萊溫同他一起去。
再說,萊溫本來要到卡申省去辦一件重要的事,替他那位住在國外的姐姐辦理有關托管領地及收取贖金的事宜。
萊溫還在猶豫不決,基季看到他在莫斯科實在無聊,所以就勸他去,并且未經他同意就替他定購了一套價值八十盧布的貴族禮服。
于是為禮服花掉的八十盧布就成了促使萊溫去的主要原因。
他到卡申省去了。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對他講了大選中将要發生的根本變化的意義和作用。
一省的首席貴族依法掌管着許多重要的公益事業——托管(就是萊溫現在為之吃苦頭的那種機構)、貴族的大筆公款、女子中學、男子中學、軍事學校、新規定的國民教育,最後還有地方自治局。
現在的首席貴族斯涅特科夫是一個具有老派貴族氣質的人,花掉了自己的大筆财産,心地善良,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個正派的人,但他根本不了解新時代的需求。
他事事支持貴族一方的意見,直言不諱地反對普及國民教育,使得應當發揮巨大作用的地方自治會帶有了階級性。
必須另選一個精力充沛、精明能幹的當代新人去接替他的職位,使事情辦得能從賦予貴族(不僅作為貴族,而且作為地方自治局代表)的全部權利中取得能夠取得的自治利益。
卡申省很富裕,在各方面一直都走在其他省前面,現在卡申省裡又聚集着一群頗有勢力的人物,因此這裡辦成的事能夠成為其他省乃至整個俄國的榜樣。
因此,大選這件事有着重大的意義。
預計,代替斯涅特科夫出任省首席貴族的不是斯維亞日斯基,便是涅維多夫斯基,後者比前者更合适,因為後者原先是個教授,極其聰明,還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的好朋友。
萊溫在卡申省已經住了五天,天天去開會,并為姐姐那件老是辦不成的事到處奔波。
首席貴族們全都忙于大選,所以連托管這樣簡單的事也辦不了。
收贖金這件事同樣也遇到麻煩。
費了一番周折總算撤銷了禁令,錢也準備好,可以支付了,但是,那位熱心的公證人卻交不出票據,因為得有主任簽名,而主任沒交代好工作就去開會了。
到處奔波,同那些完全理解申請人的不愉快處境、卻又愛莫能助的善良的好人談話,這一切努力全都毫無結果,這使萊溫感到很苦惱,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夢中,你拼命使勁,卻動彈不得。
他在同自己那位和善的律師談話時常常會有這種感受。
這位律師似乎已經殚精竭慮,竭盡所能,想讓萊溫擺脫困境。
“去試試看吧,”律師不止一次地說,“到某某地方去一趟吧,”接着,他便制定出一整套回避緻命的障礙的計劃。
但是,他立即又會補上一句:“還是會受阻的,不過去試一試吧。
”萊溫去試了,有時步行,有時乘車。
見到的人全都是既友好又客氣,但結果原已避開的障礙最終又冒出來把路攔住。
令萊溫感到特别氣惱的是,他怎麼也弄不明白,他是在同誰鬥,他的事辦不成會對誰有利。
這一點似乎誰也不知道,代理人也不知道。
要是事情能像不排隊就不能到鐵路售票處買票那樣明白,他也就不會感到委屈和惱火了;但是在他辦事遇到障礙時,誰也無法對他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