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年,擢濟南諸路新軍千戶。
九年,從破襄樊有功。
十一年,丞相伯顔南征,其行陣以铧車一弩一為先,而衆軍繼之。
懋以勇鸷,将一弩一前行,凡所過山川道路險狹,通梁筏,平塹阱,安營設伏,出納奇計,伯顔信用之,擢為省都鎮撫,水陸并進,其任甚重。
師壓臨安,滅宋,以其主及母後群臣北還。
駐瓜洲,伯顔命懋往谕淮西夏貴,副以兩介,将騎士直趨合肥。
貴出迎,設賓禮。
懋示以逆順禍福,辭旨雄厲,貴受命頓首,上地圖、降書。
馳還報,伯顔大喜。
複令行徇鎮巢、安豐、壽春、懷遠、淮安、濠等州郡,皆下。
複使之遍谕列城軍民,使知帝之德意。
十三年,懋馳驿至上都,伯顔上其功,宣授懋明威将軍、泗州安一撫司達魯花赤。
十四年,改安一撫司為總管府,置宣慰使以統之,拜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
十六年,改授懷遠大将軍、吉州路總管。
懋惡衣粝食,率之以儉,慎刑平政,處之以公,新府治,設義倉,雖能吏不過也。
部使者劉宣韪之,凡有所懲治,朝至夕報,豪強竦然。
郡萬戶蘇良,恃勢為暴,為之翼者,有十虎之目,民甚苦之。
乃上其實于憲府,盡誅十虎者,奪良虎符而黜之,民大悅。
群盜有率衆将白晝劫城者,懋聞之,率從騎搗其一穴一,縛其酋長以歸。
民之流亡與遠郡之來歸者數千家,相率為生祠以祀之。
十七年二月卒,年六十三。
贈昭勇大将軍、龍興路總管、上輕車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宣敏。
子二人:文煥,以父廕,任承務郎,江州路瑞昌縣尹。
文炳,三汊河巡檢。
文煥子珪,初為高安縣尹,有異政,由是擢為江西檢校,拜南台禦史,繼為淮西、江西二道廉訪佥事,用能世其家雲。
○唐慶 唐慶,不知何許人,事太祖,為管軍萬戶。
太祖伐金,以慶權元帥左監軍。
歲丁亥,賜虎符,授龍一虎衛上将軍,使金。
壬辰,太宗複以慶為國信使,取金質子,督歲币,以金曹王來,見帝于官山。
七月,使慶再往,令金主黜帝号稱臣。
金主不聽,慶辄以語侵之,金君臣遂謀害慶。
夜半,令兵入館舍,殺慶及其弟山祿、興祿并從行者十七人。
既滅金,購求慶一屍一不得,厚恤其家,賜金五十斤,诏官其子,仍計其家人口,給糧以養焉。
○齊榮顯 齊榮顯,字仁卿,聊城人。
父旺,金同知山東西路兵馬都總管。
榮顯幼聰悟,總角與群兒戲,畫地為戰陣,端坐指揮,各就行列。
九歲,代父任為千戶,佩金符,從外舅嚴實來歸,屢立戰功。
攻濠州,宋兵背城為陣,榮顯薄之,所向披一靡一。
其屬王孝忠力戰,中鈎戟,榮顯斷戟拔孝忠出,複逐北,入其郛而還。
主帥察罕壯之,賜馬铠銀器。
兵趨五河口,抵大堤,榮顯偕數騎前行觇敵,值邏騎數十,從者将退走,榮顯曰:“彼衆我寡,若示以怯,必為所乘。
”援弓策馬,射殺兩人,乃還。
進拔五河口,升權行軍萬戶,守宿州。
堕馬傷股,不能複從軍,改提領本路課稅,又改本路諸軍鎮撫,兼提控經曆司。
值斷事官鈎校諸路積逋,官吏往往遭诟辱,榮顯從容辦理,悉為蠲貸。
從實入朝,授東平路總管府參議,兼領博州防禦使。
時十投下議各分所屬,不隸東平,榮顯力辯于朝,遂止。
及攻淮南,道出東平,民間供給,費銀二萬錠,榮顯詣斷事官醖之,得折充賦稅,民賴以不困。
中統元年,谒告侍親,閑居十年,卒。
○石天祿 石天祿,父珪,山東諸路都元帥,陷金,死節,見《忠義傳》。
天祿襲爵,孛魯承制授龍一虎衛上将軍、東平路元帥,佩金虎符。
時宋将彭義斌取大名及中山,天祿與孛裡海率兵敗之,獲義斌。
又敗金将武仙,屢立戰功。
丙戌,孛魯以功奏,遷金紫光祿大夫、都元帥,鎮戍邊隅,數與金人戰,未嘗敗北。
壬辰,皇太弟拖雷南渡河,天祿為前鋒,戰退金兵,奪戰船數艘。
夜至歸德城下,襲其營,殺三百餘人。
金将陳防禦出兵追圍天祿,天祿潰圍複戰,金兵退走。
提兵掠亳及徐,所過望風附降。
癸巳秋九月,破考城,複圍歸德。
冬十二月,歸德降。
甲午,入觐,改授征行千戶,濟、兗、單三州管民總管。
乙未,從紮剌溫火兒赤渡淮,攻随州,至襄一陽一夾河寨,戰退宋兵,紮剌溫火兒赤賞以戰馬。
又從攻蕲、黃,功居其首。
時诏天祿括戶東平,軍民賦稅并依天祿已括籍冊,嚴實不得科收。
天祿以病不任職,以子興祖襲。
明年,天祿卒,年五十四。
子十人,興祖襲千戶,官武略将軍。
九年,從破襄樊有功。
十一年,丞相伯顔南征,其行陣以铧車一弩一為先,而衆軍繼之。
懋以勇鸷,将一弩一前行,凡所過山川道路險狹,通梁筏,平塹阱,安營設伏,出納奇計,伯顔信用之,擢為省都鎮撫,水陸并進,其任甚重。
師壓臨安,滅宋,以其主及母後群臣北還。
駐瓜洲,伯顔命懋往谕淮西夏貴,副以兩介,将騎士直趨合肥。
貴出迎,設賓禮。
懋示以逆順禍福,辭旨雄厲,貴受命頓首,上地圖、降書。
馳還報,伯顔大喜。
複令行徇鎮巢、安豐、壽春、懷遠、淮安、濠等州郡,皆下。
複使之遍谕列城軍民,使知帝之德意。
十三年,懋馳驿至上都,伯顔上其功,宣授懋明威将軍、泗州安一撫司達魯花赤。
十四年,改安一撫司為總管府,置宣慰使以統之,拜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
十六年,改授懷遠大将軍、吉州路總管。
懋惡衣粝食,率之以儉,慎刑平政,處之以公,新府治,設義倉,雖能吏不過也。
部使者劉宣韪之,凡有所懲治,朝至夕報,豪強竦然。
郡萬戶蘇良,恃勢為暴,為之翼者,有十虎之目,民甚苦之。
乃上其實于憲府,盡誅十虎者,奪良虎符而黜之,民大悅。
群盜有率衆将白晝劫城者,懋聞之,率從騎搗其一穴一,縛其酋長以歸。
民之流亡與遠郡之來歸者數千家,相率為生祠以祀之。
十七年二月卒,年六十三。
贈昭勇大将軍、龍興路總管、上輕車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宣敏。
子二人:文煥,以父廕,任承務郎,江州路瑞昌縣尹。
文炳,三汊河巡檢。
文煥子珪,初為高安縣尹,有異政,由是擢為江西檢校,拜南台禦史,繼為淮西、江西二道廉訪佥事,用能世其家雲。
○唐慶 唐慶,不知何許人,事太祖,為管軍萬戶。
太祖伐金,以慶權元帥左監軍。
歲丁亥,賜虎符,授龍一虎衛上将軍,使金。
壬辰,太宗複以慶為國信使,取金質子,督歲币,以金曹王來,見帝于官山。
七月,使慶再往,令金主黜帝号稱臣。
金主不聽,慶辄以語侵之,金君臣遂謀害慶。
夜半,令兵入館舍,殺慶及其弟山祿、興祿并從行者十七人。
既滅金,購求慶一屍一不得,厚恤其家,賜金五十斤,诏官其子,仍計其家人口,給糧以養焉。
○齊榮顯 齊榮顯,字仁卿,聊城人。
父旺,金同知山東西路兵馬都總管。
榮顯幼聰悟,總角與群兒戲,畫地為戰陣,端坐指揮,各就行列。
九歲,代父任為千戶,佩金符,從外舅嚴實來歸,屢立戰功。
攻濠州,宋兵背城為陣,榮顯薄之,所向披一靡一。
其屬王孝忠力戰,中鈎戟,榮顯斷戟拔孝忠出,複逐北,入其郛而還。
主帥察罕壯之,賜馬铠銀器。
兵趨五河口,抵大堤,榮顯偕數騎前行觇敵,值邏騎數十,從者将退走,榮顯曰:“彼衆我寡,若示以怯,必為所乘。
”援弓策馬,射殺兩人,乃還。
進拔五河口,升權行軍萬戶,守宿州。
堕馬傷股,不能複從軍,改提領本路課稅,又改本路諸軍鎮撫,兼提控經曆司。
值斷事官鈎校諸路積逋,官吏往往遭诟辱,榮顯從容辦理,悉為蠲貸。
從實入朝,授東平路總管府參議,兼領博州防禦使。
時十投下議各分所屬,不隸東平,榮顯力辯于朝,遂止。
及攻淮南,道出東平,民間供給,費銀二萬錠,榮顯詣斷事官醖之,得折充賦稅,民賴以不困。
中統元年,谒告侍親,閑居十年,卒。
○石天祿 石天祿,父珪,山東諸路都元帥,陷金,死節,見《忠義傳》。
天祿襲爵,孛魯承制授龍一虎衛上将軍、東平路元帥,佩金虎符。
時宋将彭義斌取大名及中山,天祿與孛裡海率兵敗之,獲義斌。
又敗金将武仙,屢立戰功。
丙戌,孛魯以功奏,遷金紫光祿大夫、都元帥,鎮戍邊隅,數與金人戰,未嘗敗北。
壬辰,皇太弟拖雷南渡河,天祿為前鋒,戰退金兵,奪戰船數艘。
夜至歸德城下,襲其營,殺三百餘人。
金将陳防禦出兵追圍天祿,天祿潰圍複戰,金兵退走。
提兵掠亳及徐,所過望風附降。
癸巳秋九月,破考城,複圍歸德。
冬十二月,歸德降。
甲午,入觐,改授征行千戶,濟、兗、單三州管民總管。
乙未,從紮剌溫火兒赤渡淮,攻随州,至襄一陽一夾河寨,戰退宋兵,紮剌溫火兒赤賞以戰馬。
又從攻蕲、黃,功居其首。
時诏天祿括戶東平,軍民賦稅并依天祿已括籍冊,嚴實不得科收。
天祿以病不任職,以子興祖襲。
明年,天祿卒,年五十四。
子十人,興祖襲千戶,官武略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