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司馬礒傳

關燈
齊武闵王司馬礒字景治,是獻王司馬攸的兒子。

    少時以仁惠著稱,好赈窮施善,有家父之風範。

    當初,司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醫診斷問候,都說沒有病。

    司馬攸死後,武帝前來臨喪,司馬礒号啕恸哭訴說父親的疾病被太醫謊報,武帝便下诏誅殺了太醫。

    因此被稱舉,得以為繼嗣。

     元康年間(291~299),拜為散騎常侍、領左軍将軍、翊軍校尉。

    趙王司馬倫秘密地與他聯合,廢除賈後,按功轉任遊擊将軍。

    司馬礒對此職位不滿意,有怨恨之色。

    孫秀暗中察覺到這種情況,又怕他在朝廷之内,便讓他出朝任平東将軍、假節,鎮守許昌。

    司馬倫篡位,遷為鎮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想以一寵一信安一撫他。

     司馬礒因衆心怨恨,暗地與離狐的王盛、颍川的王處穆商量要起兵誅殺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派心腹張烏窺視,張烏背叛了他,便說:&ldquo齊王沒有别的圖謀。

    &rdquo司馬礒已有現成的計劃沒有施行,擔心事情洩露,便與軍司管襲一起殺了王處穆,把首級送給司馬倫,以便讓他安心。

    謀劃就序後,便逮捕管襲把他殺了,于是同豫州刺史何勖、龍骧将軍董艾等起兵。

    派使者告訴成都王、河間王、常山王、新野王,把檄文傳遍天下征鎮、州郡縣國,讓天下共知。

    揚州刺史郗隆接到檄文,猶豫不決,參軍王遂殺了他,把首級送給司馬礒。

    司馬礒把軍隊駐紮在陽翟,司馬倫派他的将領闾和、張泓、孫輔從..坂出兵,與司馬礒交戰。

    司馬礒的軍隊失利,築堅壘自守。

    正好成都王的軍隊在黃橋攻破司馬倫軍衆,司馬礒便出兵進攻闾和等人,大破對方。

    等到王輿廢除司馬倫,晉惠帝恢複帝位,司馬礒誅讨賊一黨一結束以後,便率領衆屬進入洛陽,把軍隊安頓在通章署,披甲之士幾十萬人,旌旗器械的盛大,震動了京都。

    天子前往拜司馬礒為大司馬、加贈九錫之命,準備器物、典章策命,都如同宣帝、景帝、文帝、武帝輔佐魏國的故事一樣。

     司馬礒于是輔政,居在司馬攸以前的宮殿,設置了掾屬四十人,大築宅第館舍,北邊收取五谷買賣市場,南邊開設各種官署,毀壞的房舍用百計算,派大匠經營制作,與西宮一樣。

    開鑿千秋門的牆壁通向西閣,後房裡設置懸鐘樂器,前庭陳列八佾舞蹈,沉緬于酒色,不入朝朝見。

    在府中任命百官,用符命文書指揮三台,選舉不公平,隻一寵一信親近之人。

    讓車騎将軍何勖領中領軍。

    封葛韄為牟平公,路秀為小黃公,衛毅為平陰公,劉真為安鄉公,韓泰為封丘公,号稱&ldquo五公&rdquo,把重要的職任委派給他們。

    殿中禦史桓豹向天子奏事,沒有先經司馬礒的府第,便拷問他。

    于是朝廷側目而視,天下大失所望了。

    南陽處士鄭方用不加封箴的書信極力勸谏,主簿王豹多次規勸,司馬礒都不能采納。

    于是上奏把王豹殺了。

    有位白頭老公進入大司馬的府第大聲呼叫,說有戰事興起,不出甲子那一旬。

    便把他抓住殺了。

     司馬礒驕縱一天天厲害,始終沒有悔改的意思。

    以前的賊曹屬孫惠又上谏道: 我聽說天下有五難,四不可,而明公您都已經居有了。

    捐棄宗廟之主,忽視千乘之重,親自穿铠甲,冒白刃,這是第一件難事。

    率三百士卒,出全勝的決策,聚集四方之衆,招緻豪傑之士,這是第二件難事。

    舍去尊貴的殿堂,居住簡陋的單幕,安于慘淡的紛紛擾擾的塵世,與将士的辛勞相同,這是第三件難事。

    驅使烏合之衆,抵擋兇狠強大之敵,任用神武的謀略,沒有一點猶豫徘徊的憂懼,這是第四件難事。

    傳檄于天下,顯露盟誓的信譽,讓被幽禁的天子複位,恢複了皇朝的基業,這是第五件難事。

    大名不可久負,大功不可久任,大權不可久掌,大威不可久居,沒有人做五件難事而不認為困難,忘了不可而認為可行。

    這是我私下所感到不安的。

     自永熙(290)以來,已有十三年,人們不見德政,隻聞殺戮。

    王公貴族構成篡權奪位之禍,骨肉之親遭受枭首滅族之刑,諸王蒙受囚禁之困,後妃公主有遺棄之哀。

    曆觀前代,國家的災禍,至親的禍亂,沒有比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