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傳

關燈
擔,這更會增加我的過錯。

    國家治理的萬千事機,不可一日不理,明公應該放下謙虛禮讓的個人品節,而承擔起治世經國的大任。

    門下省速遣侍中以傳達我的誠意。

    ”王導堅決地推讓,朝廷數次下诏懇請,然後才繼續執掌朝政。

     王導平素儉樸寡欲,倉中沒有積蓄的糧米,穿衣不同時穿兩件帛衣。

    皇帝知道後,送給他布萬匹,以供他私人開支。

    王導體弱患病,出席不了朝會,皇帝就親自到他府中,置酒設樂,然後用輿車将他接到殿裡,皇帝就這樣敬重尊崇他。

     石季龍的軍隊出來侵掠到了曆陽,王導請求出征讨伐。

    朝廷加大司馬職,授黃钺節杖,領中外諸軍事,設置左右長史及司馬,供給布萬匹。

    敵人随即退走,解除大司馬職,又轉任中外大都督,進升太傅之位,又拜丞相,依照漢朝制度,罷去司徒之設,以職權歸于丞相。

    晉封的符命上說:“朕過去常常遭到不幸,登上帝位,又正值多災多難之際,禍亂一件接一件發生。

    公經文有九職之功,興武有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财之七德,外安定四海,内整頓八政,天地得以平安,人神和諧,其功業如同伊尹,其道德可比姬旦。

    追慕古時的唐堯虞舜,重用俊傑之人,隆重地任命群臣,誠然安治,衆人都有功績。

    朕也希望依憑公的深廣的謀略,依靠公的傑出的智慧,以古代的這種設置銜位授予上公,使之永遠輔佐晉朝。

    願公接受委命行使職權,謹慎地遵循古人的道德遺訓,以盡天職,這正是美政之所在呀,願明公以此為鑒。

    ” 這一年,其妻曹氏去世,朝廷追贈以金章紫绶。

    當初,曹氏一性一格嫉妒,王導非常畏懼她,于是暗中在别處置下館舍,以安置其他的姬妾,曹氏知道後,要親自去查看。

    王導深怕姬妾們會受到曹氏的淩一辱,命人馬上準備車駕趕去,還怕速度太慢,用手中拿的拂塵一柄一當鞭子趕牛奔跑。

    司徒蔡谟聽說這事後,取笑王導說:“朝廷恐怕要為公加九錫了。

    ”王導不予理會,隻是謙恭地走開算了。

    蔡谟又說:“我沒聽說過别的什麼東西,隻知道有短轅的牛車,長一柄一的拂塵。

    ”王導這才大怒,對人說:“我和各位賢能一起在洛陽遊玩時,哪裡聽說過這個姓蔡的小子!” 當時庾亮因為名望高而所轄地盤狹窄,于是出鎮外地。

    南蠻校尉陶稱挑一撥說:“庾亮一定會舉兵向内。

    ”勸王導暗中要提防。

    王導說:“我和庾元規休戚與共,這些無根無據的議論,不應當出自智者之口。

    如果就像你說的那樣,庾元規真的領兵打進來,我就頭戴角巾穿上便服回家,有什麼可擔憂的?”又給陶稱寫信,說因為庾亮是皇帝的大舅,應該盡心盡力侍奉。

    這樣一來,挑一撥的謠言就平息了。

    當時庾亮雖鎮守于外,但還執掌着朝政大權,又據于上流之形勝,手握強兵,一些順風轉舵的人都投奔他。

    王導在朝中心内不平,常常在刮起西風的時候,用扇子擋起風塵,慢吞吞地說:“庾元規吹起的灰塵把人弄髒了。

    ” 自漢魏以來,群臣不拜皇帝的陵墓,王導因和元帝親密得如同布衣之交一樣,不僅僅隻是君臣關系,每一次提拔封賞,都到陵前拜祭,不勝悲哀。

    由此下诏百官拜帝王之陵,這是由王導開始的。

     鹹康五年(339),王導去世,時年六十四歲。

    皇帝在朝堂上為之舉哀三天,派遣大鴻胪持符節監護治喪之事。

    喪者的衣衾服飾、棺椁車馬,一律按照漢博陸侯霍光和本朝安平獻王司馬孚的喪葬規格,安葬時,賜給九遊鍂車京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贲班劍百人,中興以來的名臣沒有誰能夠相比。

    朝廷追悼的冊書說:“高位用來酬射大德之人,厚爵用來報答大功之人。

    至于蓋棺定論,追述一生的行迹,給予應有的崇高谥号,使之英名流傳百代,就是因為這些。

    惟公心胸開朗豁達,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物,淡泊無欲約束自己,仁義體民廣布恩惠。

    流連于塵務之外,英名傳遍華夏,隐于世外等待機遇,暗中運籌謀劃。

    過去我中宗元皇帝、肅祖明皇帝基業初定中興之始,以誠信托重任于深居之中,于是謀劃指揮以定江東,拱手無為靜心而治,使衆臣盡力政績顯著。

    其威望之所振動,能使邪惡的人改邪歸正,盛千之感化,能使惡獸木壽杌改變其兇一性一。

    順天地之理調和陰陽,依人倫之禮肅順秩序。

    遙遠的遼東隴西都承其風教,南方丹一穴一之地也都望影而歸附。

    這樣蓋世的奇功,使人們複興了宣皇帝、武皇帝的業績,國家神器得以保全,全是公的智慧決策。

    還有公受诏負命,保着我這幼童登基,遭到一次次的艱難坎坷,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把将要淪墜的局面扭轉過來,把即将傾倒的大廈扶正并廣施仁政。

    經緯三朝之政其德其影響深遠。

    正要依靠你的才德,以安定四海,誰知蒼天不同情我,突然間你就薨殂而去,我心内無比的悲痛。

    就是殷失去了宰相伊尹,周失去了周公召公,也不會比我更難受了。

    今特遣使持節、谒者仆射任瞻錫谥号為文獻,祠以太牢。

    你的魂魄有靈,請來接受這種殊榮吧。

    ” 王導的兩個弟弟:王穎、王敞,年少時和王導一樣知名,當時人們以王穎比溫峤,以王敞比鄧攸,兩人都早卒。

    王導有子六人:王悅、王恬、王洽、王協、王劭、王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