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傳

關燈
員推薦給台府讓有司比較,并讓位給常山太守蘇韶,其意真誠,見諸文字。

    李含的辭讓,是在秦王未薨之前,葬後躊躇,隻是擔心要受責罰才就職以應付局面。

    臣的從弟傅祗為本州大中正,其本意是為了提倡風教,對李含的指責已有些過分,一些心懷不一良的人競相煽動,企圖借維護名教禮義,法外緻案,足見他們另有企圖,中正龐騰便降低了李含的品級。

    臣雖沒有晉大夫祁奚那樣的賢德,見李含受到龐騰的無端之責,謹以此表為李含訴明冤屈,希望朝廷能了解下面的議論,不要讓龐騰之輩妄弄筆刀枉折良臣。

     惠帝不予理睬,李含于是被貶,削退到五品。

    回到長安後一年多,光祿寺派李含任壽城邸綁督。

    司徒王戎上表說李含曾為大臣,雖被貶削,但也不應降為此職。

    于是下诏停此任,後又為始平縣令。

     趙王司馬倫篡位時,有人對孫秀說:“李含有文武大才,不要讓他被别人利用。

    ”孫秀任命他為東武陽令。

    河間王司馬..上表請李含為征西将軍司馬,對他非常信任。

    不久,轉為長史。

    司馬..誅夏侯..,将齊王司馬礒派來的使者押送給趙王司馬倫,派張方率衆援助司馬倫,都是李含出的主意。

    後來司馬..看到讨伐司馬倫的諸王之兵勢力強大,就加李含為龍骧将軍,統領席艹遠等一精一銳之師,調回張方的大軍以響應義軍。

    惠帝返洛陽複位,李含護送到潼關而返。

     當初,梁州刺史皇甫商在司馬倫手下任職,司馬倫失敗後,皇甫商投奔了司馬..,司馬..予以厚待。

    李含勸谏說:“皇甫商是司馬倫非常信任的臣下,因害怕治罪才投奔這裡,不應和他過于親近。

    ”皇甫商知道後懷恨在心。

    皇甫商返回京都時,司馬..為之置酒餞行,皇甫商與李含發生了争執,司馬..為之勸解。

    後李含被征為翊軍校尉。

    其時皇甫商也做為齊王司馬礒的參軍,而夏侯..之兄也在齊王府上供職,說夏侯..仁義,被河間王司馬..錯殺。

    李含心不自安。

    司馬礒的右司馬趙骧又與李含有舊怨,司馬礒将要調集軍隊檢閱一操一練,李含擔心趙骧乘機殺了自己,于是一人出逃投奔司馬..,謊稱接到密诏。

    司馬..當夜接見了他,李含對司馬..說:“成都王司馬穎乃陛下至親,立有大功,回到藩國後,深得民衆的擁護一愛一戴。

    齊王司馬礒超越親疏關系專權獨行,朝廷為之側目。

    現今朝廷傳檄于長沙王司馬磖,令長沙王出兵讨伐齊王礒,又先把消息故意透露給齊王,齊王一定會搶先攻打長沙王,這時再傳檄天下以加齊王之罪,則齊王司馬礒可被擒拿。

    等司馬礒消滅後,擁立成都王司馬穎執政,除掉了有威脅的樹立了有親情的,以安定社稷,這是極大的功勞。

    ”司馬..聽從了李含的建議,随即上表請求讨伐司馬礒,任李含為都督,統領張方等諸軍向洛陽進發。

    李含屯兵于陰盤,而長沙王司馬磖已打敗了齊王司馬礒,李含于是班師回軍。

     當初,李含的本意是圖謀除掉司馬礒、司馬磖二人,使執政大權歸于司馬..,這樣李含才得以逞其志。

    既而長沙王打敗了齊王,司馬..、司馬穎仍然是各守藩國,李含未能稱心如願。

    司馬..任命李含為河南尹。

    其時皇甫商又受到司馬磖的重用,他的哥哥皇甫重當時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産生了沖突。

    司馬..自從李含投奔之後,視為心腹,又害怕皇甫重因李含而攻擊自己,便以兵包圍了皇甫重,同時宣布罪狀上表于朝廷。

    侍中馮荪與司馬..是同一黨一,請求召皇甫重入朝。

    皇甫商對司馬磖說:“先前河間王讨伐齊王的奏章,都是李含唆使的,挑一起諸王之間的争鬥,若不乘機收拾他,定會帶來災禍。

    況且河間王先前的行動,都是由李含謀劃。

    ”司馬磖于是殺了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