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回 卻敵環攻 玉殿晶宮傷老魅 傳音告急 翠峰瑤島困群仙
關燈
小
中
大
金蟬等見後來十人比先走諸人不同,多半身帶邪氣,相貌兇惡,一望而知是些左道旁門。
但都是人,并非精怪。
獨這一老一少卻是仙風道骨,相貌清秀。
幼童根骨更是少見。
再看他盜藕情形,所習盡是大清仙法,那麼堅厚晶玉地面,竟能來往自如,膽更大得出奇。
金、石二人首先喜愛,隻不知二人人湖做甚。
蓮叢就在台右不遠,那麼神通廣大的妖物,怎會一無所知,任其盜走?料定先前蓮蓬也是幼童所盜無疑。
照此久候下去,無非多看一點淫兇醜态,有甚意思?幾次想要下手,偏被幹神蛛再三搖手力阻。
方在尋思,回顧石完不見,互一詢問說:"先前還在甄兌身後,未見走動,不知怎的沒了蹤影?"看出妖物神通廣大,身居危境,人忽不見,自是憂急。
遙望台上妖蚿物酣睡若死,又不似有甚動作。
金、石二人暗忖:"眼前所見,分明妖物吸血之後,必定醉眠,此時下手,豈非最妙?\心方一動,未及與衆商量,石完突由地底鑽出,雙手也捧着一節大藕,喜叫道:"這藕好吃極了。
"幹神蛛聞言大驚,忙即阻止。
底下話未出口,台上妖蚿忽醒,又将身子縮小,綠氣突收,仍化為一個妖媚入骨的赤身美女,緩緩欠身而起。
衆人本覺妖蚿難惹,多主慎重,想照幹神蛛所說,向所困妖邪先探虛實,再打主意。
一見妖蚿好似不曾留意自己,身又隐去,便不再想發難。
以為妖蚿必重施故伎,向台下喚人淫虐,不願再看,打算去往對面群峰設法探聽,已經要走。
金、石、阿童三人忽想起,那幼童本随道者同立台下,聽候殘殺,忽然不見,妖蚿決不甘休。
去處又在湖中,以妖蚿的神通,多半受擒。
二人人水不出,必為妖蚿已醒,不敢出面。
這老少兩人絕非妖邪一流,幼童靈慧膽勇,尤為可愛。
恐妖蚿擒回殘殺,想要相機解救,不舍就走。
正用傳聲告知衆人,幹神蛛胸前蛛影突又一現即隐,覺他神色又帶驚惶。
妖蚿忽由身後取出那面金鏡,笑孜孜正在搔首弄姿,做出許多媚态,對于台下四個逃人直如未見。
不知何故突現怒容,目射兇光,将手朝外一揚,那台前湖水突然湧起,直上數十百丈,成了一個撐天晶柱,往上冒起,湖水立時由淺而涸。
一會便見水中露出兩人,正是先見道者、幼童,身陷水柱之内,掙紮沖突,周身光華亂閃。
無奈身被困住,如盆中之魚一樣,盡管在水内駕着遁光上下飛行,穿梭也似,共隻畝許粗細的一根水柱,竟不能沖出水外。
衆人見妖蚿禁法如此厲害,也甚心驚,料定老、少二人兇多吉少,激于義憤,本就躍躍欲試。
妖蚿怒容已斂,隻把一雙饞眼注定水中兩人,看了又看,滿面俱是喜容。
倏地把口一張,綠氣重又噴出。
這次卻不散開,初噴出時,粗才寸許,一直射向高空,到了水柱頂上,方始展為一蓬傘蓋,籠罩水上。
那水柱立即由頂彎倒下來,被那綠氣裹緊,由大而小,往妖蚿口内投進,勢甚迅速。
同時綠氣到了妖蚿口邊,反卷而下,重又布滿全台。
妖蚿也現出原形。
那水柱大半彎曲,縮成五六尺粗細一股,往綠氣之中沖入。
下半仍有數十丈高,畝許粗細一段。
水中二人幾次随水吸近台前,又被掙脫,蹿向下層。
看意思,似知四外無望,待要往湖底鑽去。
無奈妖蚿力大,那麼大的一湖水,竟被吸起十之八九,已經見底。
妖蚿突将六首齊昂,張口一吸。
水中二人立似兩條人箭,直往台上射去,眼看就要投入綠氣之中,為妖物所殺。
總算命不該絕,下面十人見此情形,更不再計厲害,除幹神蛛另有心計而外,便有九人動手。
金、石、阿童三人一着急,各把飛劍、法寶、佛光先飛出去,餘人不約而同也相繼出手。
金蟬霹靂雙劍紅紫兩道光華,與石生所發的一溜銀光合在一起,霹靂連聲,加上阿童一道佛光,已是驚人。
惟恐邪法妖氣厲害,又雙雙揚手,把大乙神雷連珠打去。
數十百丈金光雷火,一起向上打到,爆雷之聲驚天動地,震得滿殿台金庭玉柱一起搖撼。
再加上易氏弟兄的大皓戈、火龍钗,南海雙童下山時新得的五雷神鋒,靈奇的寒碧劍光,石完的墨綠色劍光,以及别的法寶、飛劍,數十道各色寶光金霞,虹飛電舞,交織如梭,連那大片連珠雷火,同時夾攻上去。
妖蚿先前隻知來了一夥隐形敵人,潛伏在側,心驕自恃,以為網中之魚,少時手到擒來,正用前古寶鏡照查蹤影。
本未想到吞噬老少二人,忽由鏡中無心發現,又見幼童身上背着一節玉藕,立時激怒,想将二人吞吃下去,再尋敵人晦氣。
萬未料到來勢如此厲害,驟不及防,護身丹氣幾被震散。
隻顧抵禦,妖氣一松,水柱邪法先為佛光神雷擊散。
道者首先破空遁去。
幼童本也随同飛走,剛飛出不遠,重又飛回與衆會合,也把劍光放出,随同夾攻。
這原是瞬息間事。
金蟬等剛一出手,便聽幹神蛛急喊:"我非妖孽之敵,又有一層顧慮,此時隐身法已經無用,隻好暫退。
諸位道友須要聯合一起,小心應敵,不可分散。
我暫時隻好失陪了。
"衆人知他人最肝膽,累次相助,均出死力,舍衆獨退,必有原因,絕非怯敵膽小。
料知妖蚿厲害無比,金蟬、二甄首存戒心。
方喝:"衆人留意!"一眼瞥見幼童身劍合一,在一道青光護身之下,右手發出五股毫光,正向綠氣猛射,并眼望自己這面,大有欣羨之色。
恐其誤遭毒手,忙把手一招。
幼童去而複轉,便是想與衆人親近,因衆忙于對敵,不曾喊他,年少面嫩,心雖感激,還在不好意思。
一見金蟬招手,石生也在含笑點頭,不由大喜,忙趕過來。
石生因自己收了韋蛟,甄氏弟兄先收了石完,金蟬居首,門下反倒無人,早想給他找個好徒弟。
一見幼童靈慧美秀,根骨既好,又是衆人所救,欲令其拜金蟬為師。
見他含笑飛來,神情親熱,好生歡喜。
剛剛迎上前去,未及說話,妖蚿邪法已經發動。
衆人知道妖蚿厲害,那麼多的法寶、飛劍、佛光、雷火夾攻上去,滿台綠氣不過震蕩了一下,便散而複聚,反更較前濃密,所有劍光、寶光全被擋住,奈何它不得。
金、石二人正待将兩套修羅刀放将出去,忽聞一股膻香刺鼻,緊跟着眼前一暗。
衆人猛覺心神一蕩,周身發熱,起了一種從來未有的奇異感覺。
阿童心靈忽然大震,想起下山時恩師所賜偈語,倏地驚悟,知道不妙,不禁大吃一驚,忙用傳聲告知衆人:"已中邪法暗算,務須速退,先逃出羅網,再作計較。
"衆人自在來路服了一粒金色的靈丹,便覺胸前發冷,老有一團涼氣。
一任運用本身純陽化煉,當時稍好,過後又複如初。
又以連經危境,跟着深入妖窟,吉兇莫定,無暇及此,隻得聽之。
除金、石、阿童、石完四人稍好而外,多半冷得難受,頗悔不應早服,但已經服下,也是無計可施。
靈奇因見衆人都說難受,明知師祖好意,打算留以備用,獨未曾服。
因為先前妖蚿藏身綠氣之中,不曾出來
但都是人,并非精怪。
獨這一老一少卻是仙風道骨,相貌清秀。
幼童根骨更是少見。
再看他盜藕情形,所習盡是大清仙法,那麼堅厚晶玉地面,竟能來往自如,膽更大得出奇。
金、石二人首先喜愛,隻不知二人人湖做甚。
蓮叢就在台右不遠,那麼神通廣大的妖物,怎會一無所知,任其盜走?料定先前蓮蓬也是幼童所盜無疑。
照此久候下去,無非多看一點淫兇醜态,有甚意思?幾次想要下手,偏被幹神蛛再三搖手力阻。
方在尋思,回顧石完不見,互一詢問說:"先前還在甄兌身後,未見走動,不知怎的沒了蹤影?"看出妖物神通廣大,身居危境,人忽不見,自是憂急。
遙望台上妖蚿物酣睡若死,又不似有甚動作。
金、石二人暗忖:"眼前所見,分明妖物吸血之後,必定醉眠,此時下手,豈非最妙?\心方一動,未及與衆商量,石完突由地底鑽出,雙手也捧着一節大藕,喜叫道:"這藕好吃極了。
"幹神蛛聞言大驚,忙即阻止。
底下話未出口,台上妖蚿忽醒,又将身子縮小,綠氣突收,仍化為一個妖媚入骨的赤身美女,緩緩欠身而起。
衆人本覺妖蚿難惹,多主慎重,想照幹神蛛所說,向所困妖邪先探虛實,再打主意。
一見妖蚿好似不曾留意自己,身又隐去,便不再想發難。
以為妖蚿必重施故伎,向台下喚人淫虐,不願再看,打算去往對面群峰設法探聽,已經要走。
金、石、阿童三人忽想起,那幼童本随道者同立台下,聽候殘殺,忽然不見,妖蚿決不甘休。
去處又在湖中,以妖蚿的神通,多半受擒。
二人人水不出,必為妖蚿已醒,不敢出面。
這老少兩人絕非妖邪一流,幼童靈慧膽勇,尤為可愛。
恐妖蚿擒回殘殺,想要相機解救,不舍就走。
正用傳聲告知衆人,幹神蛛胸前蛛影突又一現即隐,覺他神色又帶驚惶。
妖蚿忽由身後取出那面金鏡,笑孜孜正在搔首弄姿,做出許多媚态,對于台下四個逃人直如未見。
不知何故突現怒容,目射兇光,将手朝外一揚,那台前湖水突然湧起,直上數十百丈,成了一個撐天晶柱,往上冒起,湖水立時由淺而涸。
一會便見水中露出兩人,正是先見道者、幼童,身陷水柱之内,掙紮沖突,周身光華亂閃。
無奈身被困住,如盆中之魚一樣,盡管在水内駕着遁光上下飛行,穿梭也似,共隻畝許粗細的一根水柱,竟不能沖出水外。
衆人見妖蚿禁法如此厲害,也甚心驚,料定老、少二人兇多吉少,激于義憤,本就躍躍欲試。
妖蚿怒容已斂,隻把一雙饞眼注定水中兩人,看了又看,滿面俱是喜容。
倏地把口一張,綠氣重又噴出。
這次卻不散開,初噴出時,粗才寸許,一直射向高空,到了水柱頂上,方始展為一蓬傘蓋,籠罩水上。
那水柱立即由頂彎倒下來,被那綠氣裹緊,由大而小,往妖蚿口内投進,勢甚迅速。
同時綠氣到了妖蚿口邊,反卷而下,重又布滿全台。
妖蚿也現出原形。
那水柱大半彎曲,縮成五六尺粗細一股,往綠氣之中沖入。
下半仍有數十丈高,畝許粗細一段。
水中二人幾次随水吸近台前,又被掙脫,蹿向下層。
看意思,似知四外無望,待要往湖底鑽去。
無奈妖蚿力大,那麼大的一湖水,竟被吸起十之八九,已經見底。
妖蚿突将六首齊昂,張口一吸。
水中二人立似兩條人箭,直往台上射去,眼看就要投入綠氣之中,為妖物所殺。
總算命不該絕,下面十人見此情形,更不再計厲害,除幹神蛛另有心計而外,便有九人動手。
金、石、阿童三人一着急,各把飛劍、法寶、佛光先飛出去,餘人不約而同也相繼出手。
金蟬霹靂雙劍紅紫兩道光華,與石生所發的一溜銀光合在一起,霹靂連聲,加上阿童一道佛光,已是驚人。
惟恐邪法妖氣厲害,又雙雙揚手,把大乙神雷連珠打去。
數十百丈金光雷火,一起向上打到,爆雷之聲驚天動地,震得滿殿台金庭玉柱一起搖撼。
再加上易氏弟兄的大皓戈、火龍钗,南海雙童下山時新得的五雷神鋒,靈奇的寒碧劍光,石完的墨綠色劍光,以及别的法寶、飛劍,數十道各色寶光金霞,虹飛電舞,交織如梭,連那大片連珠雷火,同時夾攻上去。
妖蚿先前隻知來了一夥隐形敵人,潛伏在側,心驕自恃,以為網中之魚,少時手到擒來,正用前古寶鏡照查蹤影。
本未想到吞噬老少二人,忽由鏡中無心發現,又見幼童身上背着一節玉藕,立時激怒,想将二人吞吃下去,再尋敵人晦氣。
萬未料到來勢如此厲害,驟不及防,護身丹氣幾被震散。
隻顧抵禦,妖氣一松,水柱邪法先為佛光神雷擊散。
道者首先破空遁去。
幼童本也随同飛走,剛飛出不遠,重又飛回與衆會合,也把劍光放出,随同夾攻。
這原是瞬息間事。
金蟬等剛一出手,便聽幹神蛛急喊:"我非妖孽之敵,又有一層顧慮,此時隐身法已經無用,隻好暫退。
諸位道友須要聯合一起,小心應敵,不可分散。
我暫時隻好失陪了。
"衆人知他人最肝膽,累次相助,均出死力,舍衆獨退,必有原因,絕非怯敵膽小。
料知妖蚿厲害無比,金蟬、二甄首存戒心。
方喝:"衆人留意!"一眼瞥見幼童身劍合一,在一道青光護身之下,右手發出五股毫光,正向綠氣猛射,并眼望自己這面,大有欣羨之色。
恐其誤遭毒手,忙把手一招。
幼童去而複轉,便是想與衆人親近,因衆忙于對敵,不曾喊他,年少面嫩,心雖感激,還在不好意思。
一見金蟬招手,石生也在含笑點頭,不由大喜,忙趕過來。
石生因自己收了韋蛟,甄氏弟兄先收了石完,金蟬居首,門下反倒無人,早想給他找個好徒弟。
一見幼童靈慧美秀,根骨既好,又是衆人所救,欲令其拜金蟬為師。
見他含笑飛來,神情親熱,好生歡喜。
剛剛迎上前去,未及說話,妖蚿邪法已經發動。
衆人知道妖蚿厲害,那麼多的法寶、飛劍、佛光、雷火夾攻上去,滿台綠氣不過震蕩了一下,便散而複聚,反更較前濃密,所有劍光、寶光全被擋住,奈何它不得。
金、石二人正待将兩套修羅刀放将出去,忽聞一股膻香刺鼻,緊跟着眼前一暗。
衆人猛覺心神一蕩,周身發熱,起了一種從來未有的奇異感覺。
阿童心靈忽然大震,想起下山時恩師所賜偈語,倏地驚悟,知道不妙,不禁大吃一驚,忙用傳聲告知衆人:"已中邪法暗算,務須速退,先逃出羅網,再作計較。
"衆人自在來路服了一粒金色的靈丹,便覺胸前發冷,老有一團涼氣。
一任運用本身純陽化煉,當時稍好,過後又複如初。
又以連經危境,跟着深入妖窟,吉兇莫定,無暇及此,隻得聽之。
除金、石、阿童、石完四人稍好而外,多半冷得難受,頗悔不應早服,但已經服下,也是無計可施。
靈奇因見衆人都說難受,明知師祖好意,打算留以備用,獨未曾服。
因為先前妖蚿藏身綠氣之中,不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