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并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
關燈
小
中
大
次收納,卻未嘗召見,約降後趙,見四十回。
至此聽了遐言,便使人給約道:“祖侯遠來,未暇歡叙,今幸西寇告平,國家無事,可率子弟來會,借表積誠。
”言外又與訂會期。
約得了此信,當然欣慰,屆期這一日,約挈子弟登殿,求見趙天王石勒。
勒佯稱疾,但令程遐接待。
遐邀入别室,引與共飲,暗中着人詐托約言,召約親屬,一并到來。
約見全族俱至,不禁動疑,且室外甲士趨集,料知兇多吉少,自思無法脫身,索一性一拚命亂喝,得能從此醉死,也省得眼見慘刑。
偏程遐瞧透約意,待約半醉,便起座大言道:“天王有令,祖約叛國不忠,罪應誅夷。
”這語說出,甲士俱從外突入,立将祖約拿下,所有約親信數十人,均被驅出,牽往市曹。
蓦見有一群罪犯,由兵役押令前來,仔細一瞧,乃是一班蓬頭少一婦,垢面童兒,沒一個不是家眷。
此時心如刀割,險些兒暈了過去。
忽有一數齡稚子,趨至約旁,手牽衣襟,哭呼外祖。
約手未被縛,便将稚子抱起,且泣且語道:“外孫外孫,汝外祖不該背國,連害汝曹。
”悔也遲了。
旁邊走過似虎似狼的甲士,把他外孫奪去,擲諸地上,已是跌個半死。
一聲炮響,刀光四閃,可憐祖約以下的男子,不論老少長幼,都做了無頭鬼。
就中隻有祖逖庶子道重,由後趙左衛将軍王安,買囑兵士,将他留下,為安攜去。
餘如婦女一妓一妾,也算赦免,但己皆沒為官奴,分充羯人的婢妾去了。
叛國賊聽著! 看官道王安何人,肯救逖子?原來安本羯奴,為逖所得,留侍左右,很加一寵一愛一。
及逖鎮雍邱,安亦濅長,逖與語道:“石勒與汝同種,汝可往依,免汝久羁他鄉,汝可願否?”安尚不忍别,逖複說道:“我亦不在爾一人,爾盡避前去便了。
”遂厚給路資,遣令北去。
安得見勒,累擢至左衛将軍,及聞約族骈誅,不禁長歎道:“怎可使祖士稚無後呢?”乃設法取出道重,匿居僧舍,令為沙門。
時道重尚隻十歲,及石氏滅後,始得南歸。
這未始非忠臣之報。
逖有兄祖納,與約異母,憎納如仇,嘗閑散家居,覽書自樂。
約為逆時,納得不坐。
及約奔降後趙,納仍在江東,由溫峤薦引,辟為光祿大夫,卒獲考終。
祖氏一脈,賴此不亡。
道重歸宗,便與納子孫同一居,不在話下。
且說石勒既自稱天王,群臣尚申表固請,統說是名位未正,應加帝号。
勒乃加号稱帝,改元建平,由襄國遷都臨漳,追尊三代。
妻稱皇後,王子弘為皇子,封進百官,毋庸再叙。
惟史家因前趙已亡,此後但稱勒為趙主,不稱後趙,小子亦依史叙述,止稱為趙,看官不要疑我脫漏一字呢。
叙法綿密。
勒并吞關隴,複窺江淮,特遣荊州監軍郭敬,與南蠻校尉董幼,寇晉襄一陽一。
晉南中郎将周撫,不能固守,退保武昌,襄一陽一遂陷。
中州流民,悉數降趙,就是前平北将軍魏該弟遐,亦率領部曲,自石城降敬。
敬遂毀襄一陽一城,徙百姓至淝北,就樊城旁增築城堡,居民屯兵,作為城鎮。
趙主石勒,即署敬為荊州刺史,領秦州牧。
隴右氐羌,不受趙命,興衆為亂,勒遣河東王石生往讨,一鼓蕩平,趙威大震。
東方的高句骊肅慎諸國,貢入楛矢,宇文部并獻名馬。
涼州牧張駿,本承叔父張茂遺命,囑令服事晉室,仍守祖制,所以茂死駿繼,自稱晉大将軍涼州牧,與前趙屢起戰争。
前趙亡,後趙主勒,遣使至涼州,拜駿征西大将軍,兼涼州牧,加九錫殊禮,駿抗拒不受。
及氐羌為石生所敗,多奔涼州,駿恐生乘勝進擊,乃遣官詣趙,奉貢稱臣。
還有西域諸部落,如高昌于阗鄯善大宛等,亦皆向趙奉貢,不憚遠行。
趙主勒喜出望外,遂欲大營邺宮,自壯觀瞻。
廷尉續鹹上書切谏,勒大怒道:“不斬此老,朕宮如何得成?”說着,即饬禦史收鹹下獄。
中書令徐光進規道:“陛下天資聰睿,臣以為将超越唐虞,今乃厭聞直言,是将變作桀纣了。
鹹言可用即用,不可用亦當大度包容,奈何反欲加誅呢?”勒乃歎道:“人主不得自專,一至于此。
朕豈不知鹹言為忠,但偶與為戲呢
至此聽了遐言,便使人給約道:“祖侯遠來,未暇歡叙,今幸西寇告平,國家無事,可率子弟來會,借表積誠。
”言外又與訂會期。
約得了此信,當然欣慰,屆期這一日,約挈子弟登殿,求見趙天王石勒。
勒佯稱疾,但令程遐接待。
遐邀入别室,引與共飲,暗中着人詐托約言,召約親屬,一并到來。
約見全族俱至,不禁動疑,且室外甲士趨集,料知兇多吉少,自思無法脫身,索一性一拚命亂喝,得能從此醉死,也省得眼見慘刑。
偏程遐瞧透約意,待約半醉,便起座大言道:“天王有令,祖約叛國不忠,罪應誅夷。
”這語說出,甲士俱從外突入,立将祖約拿下,所有約親信數十人,均被驅出,牽往市曹。
蓦見有一群罪犯,由兵役押令前來,仔細一瞧,乃是一班蓬頭少一婦,垢面童兒,沒一個不是家眷。
此時心如刀割,險些兒暈了過去。
忽有一數齡稚子,趨至約旁,手牽衣襟,哭呼外祖。
約手未被縛,便将稚子抱起,且泣且語道:“外孫外孫,汝外祖不該背國,連害汝曹。
”悔也遲了。
旁邊走過似虎似狼的甲士,把他外孫奪去,擲諸地上,已是跌個半死。
一聲炮響,刀光四閃,可憐祖約以下的男子,不論老少長幼,都做了無頭鬼。
就中隻有祖逖庶子道重,由後趙左衛将軍王安,買囑兵士,将他留下,為安攜去。
餘如婦女一妓一妾,也算赦免,但己皆沒為官奴,分充羯人的婢妾去了。
叛國賊聽著! 看官道王安何人,肯救逖子?原來安本羯奴,為逖所得,留侍左右,很加一寵一愛一。
及逖鎮雍邱,安亦濅長,逖與語道:“石勒與汝同種,汝可往依,免汝久羁他鄉,汝可願否?”安尚不忍别,逖複說道:“我亦不在爾一人,爾盡避前去便了。
”遂厚給路資,遣令北去。
安得見勒,累擢至左衛将軍,及聞約族骈誅,不禁長歎道:“怎可使祖士稚無後呢?”乃設法取出道重,匿居僧舍,令為沙門。
時道重尚隻十歲,及石氏滅後,始得南歸。
這未始非忠臣之報。
逖有兄祖納,與約異母,憎納如仇,嘗閑散家居,覽書自樂。
約為逆時,納得不坐。
及約奔降後趙,納仍在江東,由溫峤薦引,辟為光祿大夫,卒獲考終。
祖氏一脈,賴此不亡。
道重歸宗,便與納子孫同一居,不在話下。
且說石勒既自稱天王,群臣尚申表固請,統說是名位未正,應加帝号。
勒乃加号稱帝,改元建平,由襄國遷都臨漳,追尊三代。
妻稱皇後,王子弘為皇子,封進百官,毋庸再叙。
惟史家因前趙已亡,此後但稱勒為趙主,不稱後趙,小子亦依史叙述,止稱為趙,看官不要疑我脫漏一字呢。
叙法綿密。
勒并吞關隴,複窺江淮,特遣荊州監軍郭敬,與南蠻校尉董幼,寇晉襄一陽一。
晉南中郎将周撫,不能固守,退保武昌,襄一陽一遂陷。
中州流民,悉數降趙,就是前平北将軍魏該弟遐,亦率領部曲,自石城降敬。
敬遂毀襄一陽一城,徙百姓至淝北,就樊城旁增築城堡,居民屯兵,作為城鎮。
趙主石勒,即署敬為荊州刺史,領秦州牧。
隴右氐羌,不受趙命,興衆為亂,勒遣河東王石生往讨,一鼓蕩平,趙威大震。
東方的高句骊肅慎諸國,貢入楛矢,宇文部并獻名馬。
涼州牧張駿,本承叔父張茂遺命,囑令服事晉室,仍守祖制,所以茂死駿繼,自稱晉大将軍涼州牧,與前趙屢起戰争。
前趙亡,後趙主勒,遣使至涼州,拜駿征西大将軍,兼涼州牧,加九錫殊禮,駿抗拒不受。
及氐羌為石生所敗,多奔涼州,駿恐生乘勝進擊,乃遣官詣趙,奉貢稱臣。
還有西域諸部落,如高昌于阗鄯善大宛等,亦皆向趙奉貢,不憚遠行。
趙主勒喜出望外,遂欲大營邺宮,自壯觀瞻。
廷尉續鹹上書切谏,勒大怒道:“不斬此老,朕宮如何得成?”說着,即饬禦史收鹹下獄。
中書令徐光進規道:“陛下天資聰睿,臣以為将超越唐虞,今乃厭聞直言,是将變作桀纣了。
鹹言可用即用,不可用亦當大度包容,奈何反欲加誅呢?”勒乃歎道:“人主不得自專,一至于此。
朕豈不知鹹言為忠,但偶與為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