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識卡沃爾先生

關燈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結識卡沃爾先生 一、結識卡沃爾先生 最近,我在商業投機上遭到了丢人的失敗,我把它歸咎于我的運氣,而不是我的能力。

     但一個債權人拼命逼我還債,最後,我認為除了寫劇本出售外,沒别的出路了。

    于是我來到利姆,租了間小平房,置備了幾件家具,便開始舞文弄墨。

     毫無疑問,如果誰需要清靜,那麼利姆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這地方在海邊,附近還有一大片沼澤。

    從我工作時挨着的窗戶望去,可以看見一片山峰。

    也正是從這扇窗子,我第一次看見卡沃爾。

    當時我正苦思劇情。

     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是黃綠色的,就在這個背景下,出現了他的黑影——一個最奇特的小小身影。

     他是個體胖腿細的小個子,動作有些痙攣。

    他頭戴闆球帽,身穿大衣、燈籠褲和長襪。

    他的手和胳膊不時做些手勢,腦袋怞筋似地晃動,嘴裡嗡嗡作響,而且經常發出清嗓子的怪聲。

     他一走到正對太陽的地方便停下來,掏出一隻表看了一下,接着怞筋似地打了個手勢,便轉過身去,顯得十分忽忙地往回趕。

     這件事發生在我創作精力達到最高峰的時刻,他的嗡嗡聲和讨厭的舉止浪費了我5分鐘。

    他走後,我才定下心來繼續思考我的劇情。

    但第二天傍晚這個幽靈又準時出現,第三天依舊。

    這使我的思考變得十分吃力。

     “這個該死的家夥,别人會以為他在學演木偶戲呢!”一連好幾個傍晚,我都惡狠狠地暗中咒罵他。

     後來,我的煩惱被驚異和好奇代替了。

    第十四個傍晚,我再也忍不住了。

    當他一出現時,我便朝他慣常要站住的地方走去。

     我走到他跟前時,他已掏出表來了。

     “請等一下,先生。

    ”他轉身時我說。

    “我想你是在鍛煉身體吧?” “是的,我到這兒來欣賞日落。

    ” “你不是來欣賞日落的。

    ” “先生?” “對了。

    你每天傍晚都發出一種聲音,就象這樣。

    ”我模仿他的嗡嗡聲。

     他望着我,顯然這聲音引起了他的厭惡。

     “我當真這麼做了?”他問道。

     “每個倒黴的傍晚你都這樣。

    ” 他呆呆地停下來,凝視着我。

     “可能,”他說,“我已經形成這種習慣了吧?” “嗯,好象是的。

    ” 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向下拉着嘴唇,眼睛盯着腳下的泥坑。

     “我腦子裡的事擠得滿滿的,”他說,“可你……那麼,我這樣做打擾了你嗎?” 不知何故,我可憐起他來了。

     “說不上打擾,”我說,“不過,你設想一下——一個人在寫劇本時……” “啊!”他說,“當然。

    ”接着便沉思起來。

    他的神情顯得十分苦惱,使我更憐憫他。

    是啊,在大道上攔住一個陌生人追問他為什麼嗡嗡作響,畢竟是一種冒犯。

     “我非常感謝你。

    事實上,我知道自己已經變得可笑地心不在焉了。

    你做得對,先生。

    ” “我希望我的魯莽……” “沒關系,先生,沒關系。

    ” 我向他道了晚安,他痙攣地答了禮,我們便分手了。

     一連3天,我沒再見到他,但他總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把這個喜劇人物寫進我的劇本倒不壞。

    第四天,他找上門來了。

     “我一點也不怨你,”他說,“但你破壞了一個習慣,打亂了我的生活。

    我在這兒走了好幾年了。

    毫無疑問,我是在嗡嗡響……但你使這一切都不可能啦!” 我建議他另找個去處散步。

     “不行,沒别的地方,隻能在這兒。

    現在,每天下午4點鐘,我就走投無路。

    ” “先生,假如這件事對你那麼重要……” “必不可少。

    我正在從事一項科研。

    我住在……”他停下來,好象是在思索。

    “就在那邊,”他伸手猛地一指,差點兒碰上我的眼睛。

    “就在樹林那邊那座有白煙囪的房子裡。

    我正要完成一項重要實驗,這是史無前例的實驗。

    這需要持續不斷的思考,持續不斷的腦力活動。

    下午是我最寶貴的時間!會湧現出新的思想,新的觀點。

    ” “那你照常來好了。

    ” “不行。

    我會心裡不安。

    我一想到你在寫劇本,“我就思考不下去了。

    不行!我得買下你的房子。

    ” 做買賣當然對我有吸引力。

    但是,這不是我的房子,他出多少錢我也不敢賣。

    其次,他的發明可能會很有價值,這我也挺感興趣。

    我想對他的研究多做點了解,這倒不是心存什麼壞主意,不過想在艱苦的寫作之餘輕松一下罷了。

    我開始試探。

     他倒十分願意提供情況,談起來就象被憋了多久似的,一說就是一個鐘頭。

    我得承認我聽得很吃力,他的話裡有一半是我根本不懂的術語,讓我假裝明白都辦不到。

     他給我介紹了一兩個論點,講了他的工作室,還說他的成果從實驗室到專利局隻差一步之遙了。

    他請我去參觀那些東西,我欣然同意了。

    至于小平房的買賣問題,自然沒了下文。

     最後他說,談工作是種難得的享受,但并不是總能找到象我這麼聰明的聽衆,他與科學家也很少往來。

     第二天他來了,第三天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