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耳。
今責盡,天上所由來喚。
既不得住,多年缱绻,能不怆然。
我去之後,君宜以黃白自給,慎勿傳人,不得為人廣有點煉,非特損汝,亦恐尚不利前人。
”言訖飛去。
高氏初依其言。
後賣銀居多,為坊司所告。
時河南少尹李齊知其事,釋而不問,密使人召之,前後為燒十餘床銀器。
李以轉聞朝要。
不一年,李及高皆卒。
時人以為天罰焉。
(出《廣異記》)
洛陽高五娘,姿色很美,再婚嫁給了李仙人。
李仙人是天上貶谪到人間的神仙,自從和高五娘結婚後,長期居住在洛陽,把煉金的法術當作自己的職業。
高五娘也學會了他的法術。
唐玄宗開元末年,高五娘和李仙人結為夫妻已經有五六年了。
有一天晚上五鼓之後,聽空中呼喚李仙人一聲,李仙人穿上衣服出了門,和人說話。
說完話,回來對高五娘說:“我是天上的神仙,以前因為小的罪過,貶谪在人間了,現在對我的責罪已經完了。
由于天上來喚我回去,已經不能再住下去了,多年夫妻和睦,難舍難分,能不悲傷嗎?我走了以後,你隻适當煉制金銀自給自足即可,千萬謹慎,不可傳給别人。
也不能給别人多煉,否則,不隻是損害你自己,也恐怕會不利于别人。
”李仙人說完就飛走了。
高五娘最初還按照他的話做,但後來賣銀過多,被坊司告發。
當時河南的少尹李齊知道了她的事,對高五娘不予追究就釋放了。
過後,卻秘密地派人把高五娘招喚去。
高五娘前前後後共給李齊燒了十多窯銀器。
李齊把這事轉告當朝的顯要。
不到一年,李齊和高五娘都死了。
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上天懲罰他們了。
何諷 唐建中末,書生何諷,嘗買得黃紙古書一卷,讀之。
卷中得發卷,規四寸,如環無端。
諷因絕之,斷處兩頭滴水升餘,燒之作發氣。
諷嘗言于道者,道者曰:“籲!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據仙經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夜以矰映當天中星,星使立降。
可求還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時換骨上升。
”因取古書閱之,數處蠹漏,尋義讀之,皆神仙字。
諷方歎伏。
(出《原化記》) 唐德宗建中末年,書生何諷,曾經買到黃紙古書一卷。
何諷讀它,在書中得到一個發卷,圓四寸,象一個環沒有頭。
何諷就随意地弄斷了它,斷處兩頭滴出水有一升多。
用火一燒它有頭發的氣味。
何諷曾經把這事告訴一個道人。
道人說:“唉!你本來是俗骨凡胎,遇到此物不能飛升成仙,這是命啊!據仙經說:‘蠹魚幾次吃到書頁上印的神仙二字,就變化成為這種東西,名叫脈望。
’夜裡用這個東西矰映當天中星,星使立刻降臨,可以求得還丹,取你方才弄斷‘脈望’時流出的水調和之後服了,當時就能脫胎換骨,飛升成仙。
”何諷聽了之後,就取來古書查找,有幾處蛀蟲咬壞的地方,前後對照文義,都是“神仙”二字。
何諷才贊許信服。
黃尊師 黃尊師居茅山,道術精妙。
有販薪者,于岩洞間得古書十數紙,自謂仙書,因詣黃君,懇請師事。
黃君納其書,不語,日遣斫柴五十束,稍遲并數不足,呵罵及棰擊之,亦無怨色。
一日,可兩道士于山石上棋,看之不覺日暮,遂空返。
黃生大怒罵叱,杖二十,問其故。
乃具言之。
曰:“深山無人,何處得有棋道士?果是謾語。
”遂叩頭曰:“實,明日便捉來。
”及去,又見棋次,乃佯前看,因而擒捉。
二道士并局,騰于室中上高樹。
唯得棋子數枚。
道士笑謂曰:“傳語仙師,從與受卻法策。
”因以棋子歸,悉言其事。
黃公大笑,乃遣沐浴,盡傳法策。
受訖辭去,不知其終。
(出《逸史》) 黃尊師居住在茅山,道術精深玄妙。
有一個賣柴的人,在岩洞中拾到古書十幾頁,自己認為是仙書,于是送到黃尊師那裡去,懇切地請求拜黃尊師為老師。
黃尊師接受了他的書,但沒有說什麼。
隻是每天派他去砍柴五十捆,如果回來稍晚或數量不夠,就大聲喝罵還用棍子打他,但他也沒有怨恨的表情。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看見兩個道士在山石上下圍棋。
他隻顧看他們下棋,不知不覺就天黑了,于是隻得空手回來。
黃尊師大怒,高聲叱罵,還打了他二十棍子。
問他是什麼原因沒有砍柴,他就都如實說了。
黃尊師說:“深山裡沒有人,那裡會有下棋的道士呢?果然是說的假話。
”他就一邊叩頭一邊說:“我說的确實是真的,明天我就把那兩個道士捉回來。
”等到
今責盡,天上所由來喚。
既不得住,多年缱绻,能不怆然。
我去之後,君宜以黃白自給,慎勿傳人,不得為人廣有點煉,非特損汝,亦恐尚不利前人。
”言訖飛去。
高氏初依其言。
後賣銀居多,為坊司所告。
時河南少尹李齊知其事,釋而不問,密使人召之,前後為燒十餘床銀器。
李以轉聞朝要。
不一年,李及高皆卒。
時人以為天罰焉。
(出《
李仙人是天上貶谪到人間的神仙,自從和高五娘結婚後,長期居住在洛陽,把煉金的法術當作自己的職業。
高五娘也學會了他的法術。
唐玄宗開元末年,高五娘和李仙人結為夫妻已經有五六年了。
有一天晚上五鼓之後,聽空中呼喚李仙人一聲,李仙人穿上衣服出了門,和人說話。
說完話,回來對高五娘說:“我是天上的神仙,以前因為小的罪過,貶谪在人間了,現在對我的責罪已經完了。
由于天上來喚我回去,已經不能再住下去了,多年夫妻和睦,難舍難分,能不悲傷嗎?我走了以後,你隻适當煉制金銀自給自足即可,千萬謹慎,不可傳給别人。
也不能給别人多煉,否則,不隻是損害你自己,也恐怕會不利于别人。
”李仙人說完就飛走了。
高五娘最初還按照他的話做,但後來賣銀過多,被坊司告發。
當時河南的少尹李齊知道了她的事,對高五娘不予追究就釋放了。
過後,卻秘密地派人把高五娘招喚去。
高五娘前前後後共給李齊燒了十多窯銀器。
李齊把這事轉告當朝的顯要。
不到一年,李齊和高五娘都死了。
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上天懲罰他們了。
何諷 唐建中末,書生何諷,嘗買得黃紙古書一卷,讀之。
卷中得發卷,規四寸,如環無端。
諷因絕之,斷處兩頭滴水升餘,燒之作發氣。
諷嘗言于道者,道者曰:“籲!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據仙經曰:“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夜以矰映當天中星,星使立降。
可求還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時換骨上升。
”因取古書閱之,數處蠹漏,尋義讀之,皆神仙字。
諷方歎伏。
(出《原化記》) 唐德宗建中末年,書生何諷,曾經買到黃紙古書一卷。
何諷讀它,在書中得到一個發卷,圓四寸,象一個環沒有頭。
何諷就随意地弄斷了它,斷處兩頭滴出水有一升多。
用火一燒它有頭發的氣味。
何諷曾經把這事告訴一個道人。
道人說:“唉!你本來是俗骨凡胎,遇到此物不能飛升成仙,這是命啊!據仙經說:‘蠹魚幾次吃到書頁上印的神仙二字,就變化成為這種東西,名叫脈望。
’夜裡用這個東西矰映當天中星,星使立刻降臨,可以求得還丹,取你方才弄斷‘脈望’時流出的水調和之後服了,當時就能脫胎換骨,飛升成仙。
”何諷聽了之後,就取來古書查找,有幾處蛀蟲咬壞的地方,前後對照文義,都是“神仙”二字。
何諷才贊許信服。
黃尊師 黃尊師居茅山,道術精妙。
有販薪者,于岩洞間得古書十數紙,自謂仙書,因詣黃君,懇請師事。
黃君納其書,不語,日遣斫柴五十束,稍遲并數不足,呵罵及棰擊之,亦無怨色。
一日,可兩道士于山石上棋,看之不覺日暮,遂空返。
黃生大怒罵叱,杖二十,問其故。
乃具言之。
曰:“深山無人,何處得有棋道士?果是謾語。
”遂叩頭曰:“實,明日便捉來。
”及去,又見棋次,乃佯前看,因而擒捉。
二道士并局,騰于室中上高樹。
唯得棋子數枚。
道士笑謂曰:“傳語仙師,從與受卻法策。
”因以棋子歸,悉言其事。
黃公大笑,乃遣沐浴,盡傳法策。
受訖辭去,不知其終。
(出《逸史》) 黃尊師居住在茅山,道術精深玄妙。
有一個賣柴的人,在岩洞中拾到古書十幾頁,自己認為是仙書,于是送到黃尊師那裡去,懇切地請求拜黃尊師為老師。
黃尊師接受了他的書,但沒有說什麼。
隻是每天派他去砍柴五十捆,如果回來稍晚或數量不夠,就大聲喝罵還用棍子打他,但他也沒有怨恨的表情。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看見兩個道士在山石上下圍棋。
他隻顧看他們下棋,不知不覺就天黑了,于是隻得空手回來。
黃尊師大怒,高聲叱罵,還打了他二十棍子。
問他是什麼原因沒有砍柴,他就都如實說了。
黃尊師說:“深山裡沒有人,那裡會有下棋的道士呢?果然是說的假話。
”他就一邊叩頭一邊說:“我說的确實是真的,明天我就把那兩個道士捉回來。
”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