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
關燈
小
中
大
江中鼋出,虎搏之,鼋齧虎二瘡。
虎怒,拔鼋之首。
而虎瘡甚,亦死。
(出《廣異記》) 天寶七年,宣城郡江裡的一個鼋爬上岸來,老虎見了就撲過去咬它。
它把虎咬傷了兩處。
老虎大怒,就拔下了鼋的腦袋。
但是虎因為傷得太厲害,也死了。
李徵 隴西李徵,皇族子,家于虢略。
微少博學,善屬文。
弱冠從州府貢焉,時号名士。
天寶十載春于尚書右丞楊沒榜下登進士第。
後數年,調補江南尉。
徵性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迹卑僚。
嘗郁郁不樂。
每同舍會,既酣,顧謂其群官曰:“生乃與君等為伍耶!”其僚佐鹹嫉之。
及謝秩,則退歸閉門,不與人通者近歲餘。
後迫衣食,乃具妝東遊吳楚之間,以幹郡國長吏。
吳楚人聞其聲固久矣。
及至,皆開館以俟之。
宴遊極歡。
将去,悉厚遺以實其囊橐。
徵在吳楚且周歲,所獲饋遺甚多。
西歸虢略。
未至,舍于汝墳逆旅中。
忽被疾發狂,鞭捶仆者。
仆者不勝其苦。
如是旬餘,疾益甚。
無何,夜狂走,莫知其适。
家僮迹其去而伺之,盡一月而徵竟不回。
于是仆者驅其乘馬,挈其囊橐而遠遁去。
至明年,陳郡袁傪以監察禦史奉诏使嶺南,乘傳至商于界。
晨将發,其驿者白曰:“道有虎暴而食人,故過于此者,非晝而莫敢進。
今尚早,願且駐車,決不可前。
”傪怒曰:“我天子使,衆騎極多,山澤之獸能為害耶?”遂命駕去。
行未盡一裡,果有一虎自草中突出。
傪驚甚。
俄而虎匿身草中,人聲而言曰:“異乎哉,幾傷我故人也!”傪聆其音似李徵。
傪昔與徵同登進士第,分極深,别有年矣。
忽聞其語,既驚且異,而莫測焉。
遂問曰:“子為誰?得非故人隴西子乎?”虎呻吟數聲,若嗟泣之狀。
已而謂傪曰:“我李徵也。
君幸少留,與我一語。
”傪即降騎。
因問曰:“李君,李君,何為而至是也?”虎曰:“我自與足下别,音問(“問”字原阙。
據明抄本補。
)曠阻且久矣。
幸喜得無恙乎,今又去何适?向者見君,有二吏驅而前,驿隸挈印囊以導。
庸非為禦史而出使乎?”傪曰:“近者幸得備禦史之列,今乃使嶺南。
”虎曰:“吾子以文學立身,位登朝序,可謂盛矣。
況憲台清峻,分乣百揆,聖明慎擇,尤異于人。
心喜故人居此地,甚可賀。
”傪曰:“往者吾與執事同年成名,交契深密,異于常友。
自聲容間阻,時去如流,想望風儀,心目俱斷。
不意今日,獲君念舊之言。
雖然,執事何為不我見,而自匿于草莽中?故人之分,豈當如是耶?”虎曰:“我今不為人矣,安得見君乎?”傪即诘其事。
虎曰:“我前身客吳楚,去歲方還。
道次汝墳,忽嬰疾發狂走山谷中。
俄以左右手據地而步,自是覺心愈狠,力愈倍。
及視其肱髀,則有厘毛生焉。
又見冕衣而行于道者、負而奔者、翼而翺者、毳而馳者,則欲得而啖之。
既至漢陰南,以饑腸所迫,值一人腯然其肌,因擒以咀之立盡。
由此率以為常。
非不念妻孥,思朋友,直以行負神祗,一日化為異獸,有腼于人,故分不見矣。
嗟夫!我與君同年登第,交契素厚,今日執天憲,耀親友,而我匿身林薮,永謝人寰,躍而籲天,俯而泣地,身毀不用。
是果命乎?”因呼吟咨嗟,殆不自勝,遂泣。
傪且問曰:“君今既為異類,何尚能人言耶?”虎曰:“我今形變而心甚悟,故有摚突。
以悚以恨,難盡道耳。
幸故人念我,深恕我無狀之咎,亦其願也。
然君自南方回車,我再值君,必當昧其平生耳。
此時視君之軀,猶吾機上一物。
君亦宜嚴其警從以備之,無使成我之罪,取笑于士君子。
”又曰:“我與君真忘形之友也,而我将有所托,其可乎?”傪曰:“平昔故人,安有不可哉?恨未知何如事,願盡教之。
”虎曰:“君不許我,我何敢言?今既許我,豈有隐耶?初我于逆旅中,為疾發狂。
既入荒山,而仆者驅我乘馬衣囊悉逃去。
吾妻孥尚在虢略,豈念我化為異類乎?君若自南回,為赍書訪妻子,但雲我已死,無言今日事。
幸記之!”又曰:“吾于人世且無資業,有子尚稚,固難自謀。
君位列周行,素秉夙義,昔日之分,豈他人能右哉?必望念其孤弱,時赈其乏,無使殍死于道途,亦恩之大者。
”言已又悲泣。
傪亦泣曰:“傪與足下休戚同焉,然則足下子亦傪子也。
當力副厚命,又何虞其不至哉?”虎曰:“我有舊文數十篇未行于代,雖有遺稿,盡皆散落,君為我傳錄,誠不敢列人之阈,然亦貴傳于子孫也。
”傪即呼仆命筆,随其口書,近二十章。
文甚高,理甚遠。
傪閱而歎者再三。
虎曰:“此吾平生之素也,安敢望其傳乎?”又
虎怒,拔鼋之首。
而虎瘡甚,亦死。
(出《廣異記》) 天寶七年,宣城郡江裡的一個鼋爬上岸來,老虎見了就撲過去咬它。
它把虎咬傷了兩處。
老虎大怒,就拔下了鼋的腦袋。
但是虎因為傷得太厲害,也死了。
李徵 隴西李徵,皇族子,家于虢略。
微少博學,善屬文。
弱冠從州府貢焉,時号名士。
天寶十載春于
後數年,調補江南尉。
徵性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迹卑僚。
嘗郁郁不樂。
每同舍會,既酣,顧謂其群官曰:“生乃與君等為伍耶!”其僚佐鹹嫉之。
及謝秩,則退歸閉門,不與人通者近歲餘。
後迫衣食,乃具妝東遊吳楚之間,以幹郡國長吏。
吳楚人聞其聲固久矣。
及至,皆開館以俟之。
宴遊極歡。
将去,悉厚遺以實其囊橐。
徵在吳楚且周歲,所獲饋遺甚多。
西歸虢略。
未至,舍于汝墳逆旅中。
忽被疾發狂,鞭捶仆者。
仆者不勝其苦。
如是旬餘,疾益甚。
無何,夜狂走,莫知其适。
家僮迹其去而伺之,盡一月而徵竟不回。
于是仆者驅其乘馬,挈其囊橐而遠遁去。
至明年,陳郡袁傪以監察禦史奉诏使嶺南,乘傳至商于界。
晨将發,其驿者白曰:“道有虎暴而食人,故過于此者,非晝而莫敢進。
今尚早,願且駐車,決不可前。
”傪怒曰:“我天子使,衆騎極多,山澤之獸能為害耶?”遂命駕去。
行未盡一裡,果有一虎自草中突出。
傪驚甚。
俄而虎匿身草中,人聲而言曰:“異乎哉,幾傷我故人也!”傪聆其音似李徵。
傪昔與徵同登進士第,分極深,别有年矣。
忽聞其語,既驚且異,而莫測焉。
遂問曰:“子為誰?得非故人隴西子乎?”虎呻吟數聲,若嗟泣之狀。
已而謂傪曰:“我李徵也。
君幸少留,與我一語。
”傪即降騎。
因問曰:“李君,李君,何為而至是也?”虎曰:“我自與足下别,音問(“問”字原阙。
據明抄本補。
)曠阻且久矣。
幸喜得無恙乎,今又去何适?向者見君,有二吏驅而前,驿隸挈印囊以導。
庸非為禦史而出使乎?”傪曰:“近者幸得備禦史之列,今乃使嶺南。
”虎曰:“吾子以文學立身,位登朝序,可謂盛矣。
況憲台清峻,分乣百揆,聖明慎擇,尤異于人。
心喜故人居此地,甚可賀。
”傪曰:“往者吾與執事同年成名,交契深密,異于常友。
自聲容間阻,時去如流,想望風儀,心目俱斷。
不意今日,獲君念舊之言。
雖然,執事何為不我見,而自匿于草莽中?故人之分,豈當如是耶?”虎曰:“我今不為人矣,安得見君乎?”傪即诘其事。
虎曰:“我前身客吳楚,去歲方還。
道次汝墳,忽嬰疾發狂走山谷中。
俄以左右手據地而步,自是覺心愈狠,力愈倍。
及視其肱髀,則有厘毛生焉。
又見冕衣而行于道者、負而奔者、翼而翺者、毳而馳者,則欲得而啖之。
既至漢陰南,以饑腸所迫,值一人腯然其肌,因擒以咀之立盡。
由此率以為常。
非不念妻孥,思朋友,直以行負神祗,一日化為異獸,有腼于人,故分不見矣。
嗟夫!我與君同年登第,交契素厚,今日執天憲,耀親友,而我匿身林薮,永謝人寰,躍而籲天,俯而泣地,身毀不用。
是果命乎?”因呼吟咨嗟,殆不自勝,遂泣。
傪且問曰:“君今既為異類,何尚能人言耶?”虎曰:“我今形變而心甚悟,故有摚突。
以悚以恨,難盡道耳。
幸故人念我,深恕我無狀之咎,亦其願也。
然君自南方回車,我再值君,必當昧其平生耳。
此時視君之軀,猶吾機上一物。
君亦宜嚴其警從以備之,無使成我之罪,取笑于士君子。
”又曰:“我與君真忘形之友也,而我将有所托,其可乎?”傪曰:“平昔故人,安有不可哉?恨未知何如事,願盡教之。
”虎曰:“君不許我,我何敢言?今既許我,豈有隐耶?初我于逆旅中,為疾發狂。
既入荒山,而仆者驅我乘馬衣囊悉逃去。
吾妻孥尚在虢略,豈念我化為異類乎?君若自南回,為赍書訪妻子,但雲我已死,無言今日事。
幸記之!”又曰:“吾于人世且無資業,有子尚稚,固難自謀。
君位列周行,素秉夙義,昔日之分,豈他人能右哉?必望念其孤弱,時赈其乏,無使殍死于道途,亦恩之大者。
”言已又悲泣。
傪亦泣曰:“傪與足下休戚同焉,然則足下子亦傪子也。
當力副厚命,又何虞其不至哉?”虎曰:“我有舊文數十篇未行于代,雖有遺稿,盡皆散落,君為我傳錄,誠不敢列人之阈,然亦貴傳于子孫也。
”傪即呼仆命筆,随其口書,近二十章。
文甚高,理甚遠。
傪閱而歎者再三。
虎曰:“此吾平生之素也,安敢望其傳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