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關燈
他何用!推出去斬了!”土行孫曰:“且不要斬,我回去說個信來。

    ”蘇侯笑曰:“這是個呆子!推出斬了!”土行孫曰:“你不肯,我就跑了。

    ”衆人大笑。

    正是: 仙家秘授真奇妙,迎風一愰影無蹤。

    衆人一見大驚,忙至帳前來,禀啟元帥:“方才将矮子推出轅門,他把身子一扭就不見了。

    ”蘇侯歎曰:“西岐異人甚多,無怪屢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無能取勝。

    ”差歎不已。

    鄭倫在榜隻是切齒;自己用丹藥敷貼,欲報一石之恨。

    次日,鄭倫又來請戰,坐名要女将。

    鄧婵玉就要出馬。

    子牙曰:“不可。

    他此來必有深意。

    ”哪吒應曰:“弟子願往。

    ”子牙許之。

    哪吒上了風火輪,出城大呼曰:“來者可是鄭倫?”鄭倫答曰:“然也。

    ”哪吒不答話,登輪就殺。

    鄭倫急用杵相還。

    輪獸交兵。

    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哪吒怒發氣吞牛;鄭倫惡性展雙眸。

    火尖槍擺噴雲霧;寶杵施開轉捷稠。

    這一個傾心輔佐周王駕;那一個有意能分纣主憂。

    二将大戰西岐地,海沸江翻神鬼愁。

     話說鄭倫大戰哪吒,恐哪吒先下手,把杵一擺,烏雅兵如長蛇陣一般,都拿着撓鈎套索前來等着。

    哪吒看見,心下着忙。

    隻見鄭倫對着哪吒一聲“哼!”哪吒無魂魄,怎能跌得下輪來。

    鄭倫見用此術不能響應,大驚曰:“吾師秘授,随時響應,今日如何不驗?”又将白光吐出鼻子竅中。

    哪吒見頭一次不驗,第二次就不理他。

    鄭倫着忙,連哼第三次。

    哪吒笑曰:“你這匹夫害的是甚麼病?隻管哼!”鄭倫大怒,把杵劈頭亂打。

    又戰三十回合,哪吒把乾坤圈祭在空中,一圈打将下來。

    鄭倫難逃此厄,正中其背;隻打得筋斷骨折,幾乎墜騎,敗回行營。

    哪吒得勝,回來見子牙,将“鄭倫……如此如彼被乾坤圈打傷,敗回去……”說了一遍。

    了牙大喜,上了哪吒功。

    不表。

     且說蘇侯在中軍,聞鄭倫失機來見;蘇侯見鄭倫着傷,站立不住,其實難當。

    蘇侯借此要說鄭倫,乃慰之曰:“鄭倫,觀此天命有在,何必強為!前聞天下諸侯歸周,俱欲共伐無道,隻聞太師屢欲扭轉天心,故此俱遭屠戮,實生民之難。

    我今奉敕征讨,你得功莫非暫時僥幸耳。

    吾見你着此重傷,心下甚是不忍。

    我與你名為主副之将,實有手足之情。

    今見天下紛紛,刀兵未息,此乃國家不祥,人心、天命可知。

    昔堯帝之子丹硃不肖,堯崩,天下不歸丹硃而歸于舜。

    舜之子商均亦不肖,舜崩,天下不歸商均而歸于禹。

    方今世亂如麻,真假可見,從來天運循環,無往不複。

    今主上失德,暴虐亂常,天下分崩,黯然氣象,莫非天意也。

    我觀你遭此重傷,是上天警醒你我耳。

    我思:‘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不若歸周,共享安康,以伐無道。

    此正天心人意,不蔔可知。

    你意下如何””鄭倫聞言,正色大呼曰:“君侯此言差矣!天下諸侯歸周,君侯不比諸侯,乃是國戚;國亡與亡,國存與存。

    今君侯受纣王莫大之恩,娘娘享宮闱之寵,今一旦負國,為之不義。

    今國事艱難,不思報效,而欲歸反叛,為之不仁。

    鄭倫切為君侯不取也!若為國捐生,舍身報主,不惜血肉之軀以死自誓,乃鄭倫忠君之願,其他非所知也。

    ”蘇護曰:“将軍之言雖是,古雲:‘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事。

    ’古人有行之不損令名者,伊尹是也。

    黃飛虎官居王位,今主上失德,有乖天意,人心思亂,故舍纣而歸周。

    鄧九公見武王、子牙以德行仁,知其必昌,纣王無道,知其必亡,亦舍纣而從周。

    所以人要見機,順時行事,不失為智。

    你不可執迷,恐後悔無及。

    ”鄭倫曰:“君侯既有歸周之心,我決然不順從于反賊。

    待我早間死後,君侯早上歸周;我午後死,君侯午後歸周。

    我忠心不改,此頸可斷,心不可氵于!”轉身回帳,調養傷痕。

    不題。

    且說蘇侯退帳,沉思良久,命蘇全忠後帳治酒。

    一鼓時分,命全忠往後營,把黃飛虎父子放了,請到帳前。

    蘇護下拜請罪,言曰:“末将有意歸周久矣。

    ”黃飛虎忙答拜曰:“今蒙盛德,感賜再生。

    前聞君侯意欲歸周,使我心懷渴望,喜如雀躍,故末将才至營前,欲會君侯,問其虛實耳。

    不期被鄭倫所擒,有辱君命。

    今蒙開其生路,有何分付,愚父子惟命是從。

    ”蘇護曰:“不才久欲歸周,不能得便。

    今奉敕西征,實欲乘機歸順。

    怎奈偏将鄭倫堅執不允。

    我将言語開說上古順逆有歸之語,他隻是不從。

    今特設此酒,請大王、公子少叙心曲,以贖不才冒渎之罪。

    ”飛虎曰:“君侯既肯歸順,宜當速行。

    雖然鄭倫執拗,隻可用計除之。

    大丈夫先立功業,共扶明主,垂名竹帛,豈得區區效匹夫匹婦這小忠小諒哉!”酒至三更,蘇護起身言曰:“大王、賢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