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關燈
話。

    你若是不知機變,如趙丙自投陷身之禍!”鄭倫大怒,掄杵就打。

    黃飛虎手中槍急架相還。

    二獸相交,槍杵并舉,兩家大戰三十回合。

    鄭倫把杵一擺,他有三千烏鴉兵走動,行如長蛇之勢。

    鄭倫竅中兩道白光往鼻子裡出來。

    “宮”的一聲響,黃将軍正是:見白光三魂即散,聽聲響撞下鞍鞒。

     烏鴉兵用撓鈎搭住,一踴上前,拿翻,剝了衣甲,繩纏索綁。

    飛虎上了繩子,二目方睜。

    飛虎點首曰:“今日之擒,如同做夢一般,真是心中不服!”鄭倫掌得勝鼓回營,來見蘇侯,入帳報功:“今日生擒反叛黃飛虎至轅門,請令發落。

    ”蘇侯令:“推開。

    ”小校将飛虎推至帳前。

    飛虎曰:“今被邪術受擒,願請一死,以報國恩。

    ”蘇侯曰:“本當斬首,且監候,留解朝歌,請天子定罪。

    ”左右将黃飛虎送下後營。

     且說報馬報入相府,言黃飛虎被擒。

    子牙大驚曰:“如何擒去?”掠陣官啟曰:“蘇侯麾下有一鄭倫,與武成王正戰之間,隻見他鼻子裡放出一道白光,黃将軍便墜騎被他拿去。

    ”子牙心下十分不樂:“又是左道之術!”隻見黃天化在傍,聽見父親被擒,恨不得平吞了鄭倫。

    當日晚間不題。

    次日,天化上帳,請令出陣,以探父親消息。

    子牙許之。

    天化領令,上了玉麒麟,出城請戰。

    探馬報入營中:“有将請戰。

    ”蘇侯曰:“誰去見陣走一遭?”鄭倫答曰:“願往。

    ”上了金睛獸,砲聲響處,來至陣前。

    黃天化曰:“爾乃是鄭倫?擒武成王者是你?不要走,吃吾一錘!”一似流星閃灼光輝,呼呼風響。

    鄭倫忙将杵劈面相還。

    二将交兵,未及十合。

    鄭倫見天化腰束着絲縧,是個道家之士,“若不先下手,恐反遭其害。

    ”把杵望空中一擺,烏鴉兵齊至,如長蛇一般。

    鄭倫鼻竅中一道白光吐出,如鐘鳴一樣。

    天化看見白光出竅,耳聽其聲,坐不住玉麟麟,翻身落騎。

    烏鴉兵依舊把天化綁縛起來。

    急自睜開眼,不知其身已受綁縛。

    鄭倫又擒黃天化進營來見。

    鄭倫曰:“末将擒黃天化已至轅門等令。

    ”蘇侯令:“推至中軍。

    ”見天化眼光暴露,威風凜凜,一表非俗,立而不跪。

    蘇侯也命監在後營。

    黃天化入後營,看見父親監禁在此,大呼曰:“爹爹!我父子遭妖術成擒,心中甚是不服!”飛虎曰:“雖是如此,當思報國。

    ”按下黃家父子,且說探馬報入相府:“黃飛化又被擒去。

    ”子牙大驚:“黃将軍說蘇侯有意歸周,不料擒他父子!”子牙心中納悶。

    且說鄭倫捉了二将,軍威甚盛。

    次日又來請戰。

    探馬報入相府。

    子牙急令:“何人走遭?”言未畢,土行孫答曰:“弟子歸周,寸功未立,願去走一遭,探其虛實,何如?”子牙許之。

    土行孫方領令出府;傍有鄧婵玉上前告曰:“末将父子蒙恩,當得掠陣。

    ”子牙并許之。

    鄭倫聽得城内砲響,見兩扇門開,旗幡磨動,見一女将飛來。

    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此女生來錦織成,腰肢一搦體輕盈。

     西岐山下歸明主,留得芳名照汗青。

     話說鄭倫見城内女将飛馬而來,不曾看見土行孫出來。

    土行孫生得矮小,鄭倫隻看了前面,未曾照看面前。

    土行孫大呼曰:“那匹夫!你看那裡?”鄭倫往下一看,見是個矮子。

    鄭倫笑曰:“你那矮子,來此做甚麼?”土行孫曰:“吾奉姜丞相将令,特來擒爾!”鄭倫複大笑曰:“看你這厮,形似嬰孩,乳毛未退;敢出大言,自來送死!”土行孫聽見罵他甚是卑微,大叫:“好匹夫!焉敢辱我!”使開鐵棍,一滾而來,就打金睛獸的蹄子。

    鄭倫急用杵來迎架,隻是撈不着。

    大抵鄭倫坐的高,土行孫身子矮小,故此往下打費力。

    幾個回合,把鄭倫掙了一身汗,反不好用力,心裡焦躁起來,把杵一愰,那烏鴉兵飛走而來。

    土行孫不知那裡帳,鄭倫把鼻子裡白光噴出,“宮”然有聲。

    土行孫眼看耳聽,魂魄盡散,一交跌在地上。

    烏鴉兵把土行孫拿下,綁将起來。

    土行孫睜開眼,見渾身上了繩子,道聲:“噫!到有趣!”土行孫綁着,看着鄧婵玉走馬大呼曰:“匹夫不必逞兇擒将!”把刀飛來直取。

    鄭倫手中杵劈面打來。

    婵玉未及數合,撥馬就走。

    鄭倫不趕。

    佳人挂下刀,取五光石,側坐鞍鞒,回手一石。

    正是: 從來暗器最傷人,自古婦人為更毒。

     鄭倫“哎呀!”的一聲,面上着傷,敗回營中來見蘇侯。

    蘇侯曰:“鄭倫,你失機了?”鄭倫答曰:“拿了一個矮子,才待回營;不意有一員女将來戰,未及數合,回馬就走,末将不曾趕他,他便回手一石,急自躲時,面上已着了傷。

    如今那個矮子拿在轅門聽令。

    ”蘇侯傳令:“推将進來。

    ”衆将卒将土行孫簇擁推至帳下。

    蘇侯曰:“這樣将官,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