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之十 葛琵琶壁間行刺
關燈
小
中
大
醇曰:“吾弟不知大營之事乎?前者黑苗索戰,總帥與從事登小山觇其軍容,立馬之次,随地泛水銀,上湧數尺,人馬皆為裹去。
瑪大師視鏡中,知總帥與從事為鸠婦所陷,置之鉛母穴中而實不能害,吾不得已,縱步獨行,訪賢父子而告以危狀耳。
”犷兒曰:“雖危不足慮,兒自奔救。
阿父從副參緩還。
”即飛去。
化醇與般共坐,聽琵琶曲終,酒人轟然散盡。
兩人呼琵琶客與酌,其人忻然至。
詢其裡居姓名,答曰:“故南燕人,因随羊三尹宦于湖南,移家播州,身為葛天民,以技為字,又号葛琵琶也。
”兩人見其腹大,謂曰:“應有無數正變宮徵之音,蟠結乎其中,碩大且膨者,斯之謂樂府矣。
有是腹者,名琵琶也固宜。
”天民笑曰:“此中與其為赤心,毋甯為鱗甲,仆每憂思感喟,有不釋然于今日用兵之師武臣者,辄制北調數阕,借琵琶以激發之,平生煉習武事,能以毫尖利鋒鈎刺人,百不失一,惜知己之希也,無試以功者,而曰吾鋒可用,縱非诳世,信者誰乎?”化醇曰:“我等實甘總帥之幕官,君能以琵琶劍術從我遊乎?似不虛此大肚皮中好肝膽也。
”天民再拜曰:“君苟以青眼相屬,琵琶腹安知負人乎?”般曰:“一兄得懷智,洵可賀矣。
”于是葛天民為化醇門下士,歸漢營焉。
瑪知古見樂般問曰:“途中有駭遇否?”般曰:“何以知之?”知古曰:“千裡之形,無日不鏡,尚不能獲主帥于未事之先,緻有三日困,王子聞而往救,适應其期,罴大王之來,我軍宜避。
蓋以火銷金,順布之功固奇;以水濟火,逆行之力尤猛。
不待總帥還先退屯三十裡可也。
”又私問化醇曰:“副參之後伊何人?”化醇以所得士告,知古曰:“嗚呼!噫嘻!今而後或予毒也已,宜謹嚴于夜,俟兩□室至,則無憂矣。
”化醇諾之。
司馬季孫至營,告樂般曰:“王子大能了事,知總帥被陷,遣日遊神奔告于天女,邀以半途相助。
故天女往而吾始來,機警誰能似也?”知古以退屯之計告,季孫乃下令曰:“總帥已出險,駐三十裡外誘黑苗。
”将士移營無敢遲者。
才立營畢,木蘭犷兒果以此時随總帥從事還,季孫亦不自解其何以暗合也。
衆将見總帥,喜極出涕。
甘君奏于朝,自請貶秩雲: 臣鼎走噩青氣,戮硞眊,屢奉溫語慰勞,将貪天之功,付史館記載,臣不禁汗流心栗。
與諸将士激勇勵忠,以求蕩平逆命之徒,為疥癞小民,除死肌而動生脈,則九重焦慮,稍冀萬一之可寬。
乃臣罔戒于心,勿懼于事,輕身窺賊,為苗婦鸠盤弧所欺,無端地出水銀,将以臣為齑粉,與從事桑涬,幽于鉛穴,臣當死而不死,負國家也。
而小冠軍使臣樂世治,偕敕封天女臣郦仲離,突入鉛穴中,神明變通,鼓蕩靈氣,七十二斧鑿以破鉛,一百八珠玑以投穴,又複掃當垆之魅,擒入冶之妖,穴漏鉛霏,而臣與涬獲返。
臣之不當生而竟生,辱三軍也。
乞如季漢故事,軍師亮貶秩三級以觀後效,如再有折挫,何顔齒上方之劍?臣命世治仲離等,先寸磔臣以令苗境,不當更有哓哓請罪之事矣。
臣鼎死罪謹奏。
季孫歎曰:“總帥真有諸葛君名士風,不特步趨前人而已。
”樂般謂犷兒曰:“罴大王如何滅妖鬼,兒其往觇。
”木蘭亦呼矩兒曰:“彼可往,吾姊弟亦可往。
”矩兒曰:“吾不能飛騰,須踏剩錦,便得三人行也。
”一時俱去。
犷兒曰:“我先候老罴而激之,木蘭矩兒倚雲而待。
”犷兒變為苗卒,見鸠婦指揮五魔曰:“甘鼎逃去,助惡者方來,未可測也,諸帥盍偃息以誘之?”金魔請曰:“某黃金曾鑄無字印,能奪天神之聰明,若伏印于土中,而攝之入土,将安逃乎?”鐵魔曰:“某黑金曾錘無常鍊,能降天獄之煩惱,若置鍊于水中,而引之入水,亦易獲也。
”銀魔亦曰:“某赤金曾熔脫底甕,能收人海之精爽,若埋甕于火中,而延之就火,不易盡耶。
”銅錫二魔亦曰:“某青金某白金,或稱為井,或号為山,可以淆變合之源,雜剛柔之氣。
若井移樹底,山隐劍頭而互擾之,迷複之兇,不難見耳。
”鸠婦所捧鉛母,黑而光明,以之點畫四旁,日月東西,而一營皆暗。
犷兒急飛起,見大水汩汩,如潮之來。
罴大王坐水上呼曰:“憨兒何為複相迓耶?”犷兒曰:“鸠婦知天王将至,遣其黨四伏而潛絷之,敢以告。
”罴大吼曰:“是何言,兒從我坐,觀我之威。
”言訖,水益泛濫,延及山村,盡化為烈火,所過無餘燼。
及黑苗營,水漸縮,火亦柔焉。
犷兒躍起,與木蘭矩兒并立雲際。
木蘭袖出一草蛇投水中。
罴捕之,食指為蛇所刺,呼曰:“何妖之來,使草噬我?”犷兒遙答曰:“吾漢營中天女狡狯之術,天王何容心哉!”罴責曰:“不以術他試而戲老夫耶!然借爾戲具,亦正無不可。
”乃捉蛇吞之,複吐出為千百蛇攪苗寨。
鸠婦勿能忍,捧鉛母收蛇,隻如菰蒲之斷葉耳。
五魔各出秘物相餌,罴見大樹橫路,鈎之以足,遂露銅井,蒸氣刺罴鼻,噴嚏落井中,聲如雷。
銅魔之死軀上浮,而井不見。
又見半截劍插地,以手力拔,随現小山,乃錫箔所成,旁裂石髓,觸手則肉爛。
罴以氣呵之,山竟灰飛,錫魔亦煙滅。
旋渡水行,有巨鍊牽其身,束縛成繭。
罴殊不耐,溺火丈餘,熔巨鍊辄斷。
銀魔跪拜乞命,因而鎖系之以付天獄,稍倦欲憩,道旁見大甕一,将容百餘石。
罴初不措意,不覺湧身入,竟堕入海。
海中出陰火,蹴之乃盡塵沙,萬人俱陷,有将滅頂者,有及腰脊者,僅沒其踝骨。
則寥寥無幾人。
罴笑曰:“愚砝,恐沉溺死,無人救耳。
”忽有介士吆喝雲:“貝令公來,野人宜避。
”罴視令公,白面紫髯,兩手各持一戈,壯士橫十戈,如欲戰鬥,謂罴曰:“君野人,胡蹈死地,降我猶不失為平仲禦者,足高氣揚也。
”罴曰:“吾視爾奴,橫行海上,雖倦不能寝其皮,雖饑不能食其肉矣。
”貝令公微哂曰:“君已入甕,雖健者其可出耶。
”命在旁壯士,以十戈攻罴,而身倚兩戈督戰。
罴兩手搏沙為一大錢擲空中,群戈為錢孔所收納,十壯士皆敗。
貝令公自揮兩戈,罴奪而藸之如折筍,貝令公逃,罴将上騰,甕有蓋如圓笠,爰挺其身,橫丈餘,縱倍之
瑪大師視鏡中,知總帥與從事為鸠婦所陷,置之鉛母穴中而實不能害,吾不得已,縱步獨行,訪賢父子而告以危狀耳。
”犷兒曰:“雖危不足慮,兒自奔救。
阿父從副參緩還。
”即飛去。
化醇與般共坐,聽琵琶曲終,酒人轟然散盡。
兩人呼琵琶客與酌,其人忻然至。
詢其裡居姓名,答曰:“故南燕人,因随羊三尹宦于湖南,移家播州,身為葛天民,以技為字,又号葛琵琶也。
”兩人見其腹大,謂曰:“應有無數正變宮徵之音,蟠結乎其中,碩大且膨者,斯之謂樂府矣。
有是腹者,名琵琶也固宜。
”天民笑曰:“此中與其為赤心,毋甯為鱗甲,仆每憂思感喟,有不釋然于今日用兵之師武臣者,辄制北調數阕,借琵琶以激發之,平生煉習武事,能以毫尖利鋒鈎刺人,百不失一,惜知己之希也,無試以功者,而曰吾鋒可用,縱非诳世,信者誰乎?”化醇曰:“我等實甘總帥之幕官,君能以琵琶劍術從我遊乎?似不虛此大肚皮中好肝膽也。
”天民再拜曰:“君苟以青眼相屬,琵琶腹安知負人乎?”般曰:“一兄得懷智,洵可賀矣。
”于是葛天民為化醇門下士,歸漢營焉。
瑪知古見樂般問曰:“途中有駭遇否?”般曰:“何以知之?”知古曰:“千裡之形,無日不鏡,尚不能獲主帥于未事之先,緻有三日困,王子聞而往救,适應其期,罴大王之來,我軍宜避。
蓋以火銷金,順布之功固奇;以水濟火,逆行之力尤猛。
不待總帥還先退屯三十裡可也。
”又私問化醇曰:“副參之後伊何人?”化醇以所得士告,知古曰:“嗚呼!噫嘻!今而後或予毒也已,宜謹嚴于夜,俟兩□室至,則無憂矣。
”化醇諾之。
司馬季孫至營,告樂般曰:“王子大能了事,知總帥被陷,遣日遊神奔告于天女,邀以半途相助。
故天女往而吾始來,機警誰能似也?”知古以退屯之計告,季孫乃下令曰:“總帥已出險,駐三十裡外誘黑苗。
”将士移營無敢遲者。
才立營畢,木蘭犷兒果以此時随總帥從事還,季孫亦不自解其何以暗合也。
衆将見總帥,喜極出涕。
甘君奏于朝,自請貶秩雲: 臣鼎走噩青氣,戮硞眊,屢奉溫語慰勞,将貪天之功,付史館記載,臣不禁汗流心栗。
與諸将士激勇勵忠,以求蕩平逆命之徒,為疥癞小民,除死肌而動生脈,則九重焦慮,稍冀萬一之可寬。
乃臣罔戒于心,勿懼于事,輕身窺賊,為苗婦鸠盤弧所欺,無端地出水銀,将以臣為齑粉,與從事桑涬,幽于鉛穴,臣當死而不死,負國家也。
而小冠軍使臣樂世治,偕敕封天女臣郦仲離,突入鉛穴中,神明變通,鼓蕩靈氣,七十二斧鑿以破鉛,一百八珠玑以投穴,又複掃當垆之魅,擒入冶之妖,穴漏鉛霏,而臣與涬獲返。
臣之不當生而竟生,辱三軍也。
乞如季漢故事,軍師亮貶秩三級以觀後效,如再有折挫,何顔齒上方之劍?臣命世治仲離等,先寸磔臣以令苗境,不當更有哓哓請罪之事矣。
臣鼎死罪謹奏。
季孫歎曰:“總帥真有諸葛君名士風,不特步趨前人而已。
”樂般謂犷兒曰:“罴大王如何滅妖鬼,兒其往觇。
”木蘭亦呼矩兒曰:“彼可往,吾姊弟亦可往。
”矩兒曰:“吾不能飛騰,須踏剩錦,便得三人行也。
”一時俱去。
犷兒曰:“我先候老罴而激之,木蘭矩兒倚雲而待。
”犷兒變為苗卒,見鸠婦指揮五魔曰:“甘鼎逃去,助惡者方來,未可測也,諸帥盍偃息以誘之?”金魔請曰:“某黃金曾鑄無字印,能奪天神之聰明,若伏印于土中,而攝之入土,将安逃乎?”鐵魔曰:“某黑金曾錘無常鍊,能降天獄之煩惱,若置鍊于水中,而引之入水,亦易獲也。
”銀魔亦曰:“某赤金曾熔脫底甕,能收人海之精爽,若埋甕于火中,而延之就火,不易盡耶。
”銅錫二魔亦曰:“某青金某白金,或稱為井,或号為山,可以淆變合之源,雜剛柔之氣。
若井移樹底,山隐劍頭而互擾之,迷複之兇,不難見耳。
”鸠婦所捧鉛母,黑而光明,以之點畫四旁,日月東西,而一營皆暗。
犷兒急飛起,見大水汩汩,如潮之來。
罴大王坐水上呼曰:“憨兒何為複相迓耶?”犷兒曰:“鸠婦知天王将至,遣其黨四伏而潛絷之,敢以告。
”罴大吼曰:“是何言,兒從我坐,觀我之威。
”言訖,水益泛濫,延及山村,盡化為烈火,所過無餘燼。
及黑苗營,水漸縮,火亦柔焉。
犷兒躍起,與木蘭矩兒并立雲際。
木蘭袖出一草蛇投水中。
罴捕之,食指為蛇所刺,呼曰:“何妖之來,使草噬我?”犷兒遙答曰:“吾漢營中天女狡狯之術,天王何容心哉!”罴責曰:“不以術他試而戲老夫耶!然借爾戲具,亦正無不可。
”乃捉蛇吞之,複吐出為千百蛇攪苗寨。
鸠婦勿能忍,捧鉛母收蛇,隻如菰蒲之斷葉耳。
五魔各出秘物相餌,罴見大樹橫路,鈎之以足,遂露銅井,蒸氣刺罴鼻,噴嚏落井中,聲如雷。
銅魔之死軀上浮,而井不見。
又見半截劍插地,以手力拔,随現小山,乃錫箔所成,旁裂石髓,觸手則肉爛。
罴以氣呵之,山竟灰飛,錫魔亦煙滅。
旋渡水行,有巨鍊牽其身,束縛成繭。
罴殊不耐,溺火丈餘,熔巨鍊辄斷。
銀魔跪拜乞命,因而鎖系之以付天獄,稍倦欲憩,道旁見大甕一,将容百餘石。
罴初不措意,不覺湧身入,竟堕入海。
海中出陰火,蹴之乃盡塵沙,萬人俱陷,有将滅頂者,有及腰脊者,僅沒其踝骨。
則寥寥無幾人。
罴笑曰:“愚砝,恐沉溺死,無人救耳。
”忽有介士吆喝雲:“貝令公來,野人宜避。
”罴視令公,白面紫髯,兩手各持一戈,壯士橫十戈,如欲戰鬥,謂罴曰:“君野人,胡蹈死地,降我猶不失為平仲禦者,足高氣揚也。
”罴曰:“吾視爾奴,橫行海上,雖倦不能寝其皮,雖饑不能食其肉矣。
”貝令公微哂曰:“君已入甕,雖健者其可出耶。
”命在旁壯士,以十戈攻罴,而身倚兩戈督戰。
罴兩手搏沙為一大錢擲空中,群戈為錢孔所收納,十壯士皆敗。
貝令公自揮兩戈,罴奪而藸之如折筍,貝令公逃,罴将上騰,甕有蓋如圓笠,爰挺其身,橫丈餘,縱倍之